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諸暨市博物館

鎖定
諸暨市博物館,位於浙江省紹興市諸暨市東一路18號,佔地面積20餘畝,建築面積3600平方米,隸屬於諸暨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是一所地方綜合性博物館。 [3] 
1996年12月,成立諸暨博物館籌建處。1997年5月,諸暨博物館動工興建。同年12月28日,諸暨博物館竣工。1998年10月8日,諸暨博物館正式對外開放。 [3]  截至2019年末,諸暨市博物館收藏館有3836件/套,其中珍貴文物241件/套,舉辦展覽29個,開展教育活動11次,參觀人數165萬人次。 [2] 
諸暨博物館先後被命名為浙江省科普教育基地、諸暨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諸暨市文明單位、紹興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3] 
中文名
諸暨市博物館
外文名
Zhuji Museum
地理位置
浙江省紹興市諸暨市東一路18號
佔地面積
20 畝
類    別
地方綜合性博物館
投用時間
1998年10月8日
開放時間
8:30—17:00,(週一閉館)
門票價格
免費
藏品數量
3836件/套(截至2019年末)

諸暨市博物館歷史沿革

1996年12月,成立諸暨博物館籌建處,由李戰任籌建處主任。
1997年5月,諸暨博物館動工興建。同年12月28日,諸暨博物館竣工。
1998年1月,諸暨博物館開始布展。同年10月8日,諸暨博物館正式對外開放。 [3] 
2007年一2009年3月,諸暨市投資800萬元對諸暨博物館進行陳列改造。
2009年3月28日,諸暨博物館“諸山毓秀,浣水流芳”主題陳列正式對外開放。
2011年5月,諸暨博物館實現與旅遊局部分資源的整合,三賢紀念館、餘任天紀念館、壽崇德藝術館也被納入博諸暨博物館統籌管理。 [1] 

諸暨市博物館建築佈局

諸暨市博物館綜述

諸暨市博物館佔地面積20餘畝,建築面積3600平方米,主體建築依山而建,高低錯落,氣勢恢弘,以漢風為基調,採用高平台,方屋頂的仿漢建築造型,內以九曲迴廊相連。曾被評為浙江省縣級博物館的樣板工程。 [3] 

諸暨市博物館展廳

基本陳列
諸暨市博物館設有文物史蹟館、民俗館、陳洪綬紀念館、珍珠館、臨時展館五大展館。
諸暨市博物館
諸暨市博物館(2張)
《諸暨從遠古走來》原展《文物史蹟館》主要介紹諸暨五千年的悠久歷史,內分古越舊都、浙東望縣、人傑地靈三大部分,以地下出土的文物結合資料、圖片,展現了一個歷史悠久、農耕發達、名產薈萃、文風昌盛、名人輩出的諸暨。整個展廳面積750平方米,展出藏品為220件,重要展品有東漢青瓷盤口壺、唐青瓷盒、宋青玉鑲金口環式盒等。該陳列無論內容還是形式都已十分陳舊落後,陳列改造已於2008年初開始啓動,以打造《諸暨從遠古走來》為主題的通史陳列和民俗陳列為改造後的基本陳列,內分文明之光、越國古都、浙東望縣、英才輩出、當代諸暨、浣江風情等板塊,體現諸暨作為越國古都、西施故里的地方文化特色和深厚的人文積澱。在陳列展示的形式上,採用先進的陳列理念和豐富的展示方法,同時藉助聲、光、電、多媒體等現代科技手段。
《陳洪綬紀念館》是為紀念一代畫宗陳洪綬而特設的。陳洪綬,字章候,號老蓮、悔遲、悔僧等,諸暨楓橋人,詩書畫皆精,尤擅人物畫,所畫人物高古奇駭,變形誇張,富於創新,獨具風格,被譽為17世紀變形主義的傑出代表,與北方崔子忠,有“南陳北崔”之稱。該紀念館內介紹了陳洪緩的生平及部分陳派傳人的作品。
《珍珠館》是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展館。諸暨是全國“珍珠之鄉”,1996年被評為全國民間藝術之鄉、珍珠串綴藝術之鄉,併成為全國最大的珍珠、珍珠首飾品、工藝品、珍珠保健品等各種珍珠及製品的集散地。該館內全面展示了珍珠的養殖、加工過程,展出明月珠及各種珍珠工藝精品30多件。
《民俗館》以節慶禮儀、日常生活、農副生產、民間工藝四個部分再現了暨陽大地的民俗風情。通過板龍、布龍、鼓亭、竹馬、抖獅等的陳列布置展現了諸暨民間的表演藝術;而正月拜太公、端午節望因等一組泥塑和以實物復原的中堂、卧室、書房則表現了諸暨舊時的生活習俗;農副產品廳主要展示了諸暨民間已經或即將淘汰的農副業生產工具,如手工織機、紡車、踏車等;民間工藝則展出了諸暨傳統和現代的民間工藝精品,尤其是以棕絲、棕梗、棕皮等棕料製作而成的虎、獅、龍、鷹、鹿、鶴等一組棕編工藝精品,以及用蛋殼雕琢而成的水滸人物一百零八將。 [3] 
臨時展覽
諸暨市博物館每年舉辦各種主題展覽、科普展覽、書畫展覽達10餘場次。 [3] 

諸暨市博物館館藏文物

諸暨市博物館綜述

諸暨博物館藏品主要來自於境內出土,歷年徵集、民間捐贈、民間徵集等。藏品類別包括陶瓷類、青銅類、玉石類、竹木器類、書畫類等。 [3]  截至2019年末,諸暨市博物館收藏館有3836件/套,其中珍貴文物241件/套。 [2] 

諸暨市博物館重要藏品

諸暨博物館重要藏品有:青銅炭爐、南宋抄手硯、北宋刻蓮瓣紋青瓷舍利瓶、犀牛鎮紙、石雕筆架、龜紐水注等。 [3] 
青銅炭爐
春秋時期。高16釐米、口徑38釐米。扁圓形,平唇,弧腹,圜底。口沿飾蟠虺紋,腹壁遍飾雲雷紋。上腹部鑄對稱鋪首銜環一對,下腹部焊接連環形把手兩個。內底中央為一個三角形鏤孔,四周環列四個方形鏤孔。底座環列獸面紋足九個,與圜底粘接。
館藏“青銅炭爐” 館藏“青銅炭爐”
文房四寶
有犀牛鎮紙、石雕筆架、龜紐水注,製作精緻,造型獨特,堪稱“鎮館之寶”。尤其是石雕筆架,共雕琢錯落有序的山峯三十二座,中部峯巒拔地而起,邊緣隨勢綿延起伏不斷,顯示出崇山峻嶺逶迤連綿的雄姿。筆架色澤黝黑,細膩光滑。
館藏“石雕筆架” 館藏“石雕筆架”
抄手硯
南宋
南宋抄手硯 南宋抄手硯
刻蓮瓣紋青瓷舍利瓶
北宋
北宋刻蓮瓣紋青瓷舍利瓶 北宋刻蓮瓣紋青瓷舍利瓶
參考資料 [3] 

諸暨市博物館藏品保護

諸暨博物館建有專門的文物庫房嚴格按照國家及省市相關藏品管理要求對館藏文物進行保護。文物庫房面積400平方米,其中書畫庫房150平方米,配置恆温、恆濕等保護設備,解決一困擾的書畫保護難題。2007年按照浙江省文物局“文物調查及數據庫管理系統”的要求,諸暨博物館已完成三級以上文物電子檔案工作。 [3] 

諸暨市博物館文化活動

諸暨市博物館學術研究

諸暨博物館有文博專業人員主要從事歷代陶瓷器、古墓葬和史前遺址的研究並獲得多項成果。如:撰寫了《試論諸暨市古建文保單位的保護和利用》《實施屬地管理,落實崗位責任—諸暨市加強文物建築安全管理》《浦陽江流域新石器時代遺址的調查與研究》《談談博物館的人文關懷》《河姆渡文化向西傳播有多遠—諸暨樓家橋遺址發掘史學價值小議》等學術論文在專業刊物上發表。 [3] 

諸暨市博物館宣傳教育

諸暨博物館以弘揚地方文化為特色,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教育活動,以陳列講解、主題展覽、科普展覽、文物鑑定、工藝大賽等活動載體,如《共和國曆史的第一》《人類飛向太空》《越魂—歷久彌新的民族精神》等展覽,進學校、社區,與城區10餘所學校、10個社區建立愛教共建關係。 [3] 

諸暨市博物館考古挖掘

1972年,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員會組織考古隊,對諸暨牌頭鎮茅漾山進行發掘,共出土300多件漢至南朝文物,大部分為越窯青瓷。19世紀80年代,全市大規模的基礎建設,出土了大量的青瓷、青銅器、金銀器等文物。1982年,在諸暨城郊,配合基建挖掘三座宋代磚室墓,共出土瓷器、銅器、銀器、文房用具等文物60餘件。
1999年—2000年間,諸暨博物館為配合杭金衢高速公路建造,浙江省考古所對諸暨樓家橋古文化遺址進行兩次發掘,出土石器、陶器、玉器、木構件、穀物類可辨器物1000餘件。2005年為配合諸永高速公路建設,浙江省考古所對諸暨尖山灣遺址進行搶救性發掘,出土較完整器皿1100多件。其中,大量史前時期編織物在一個遺址中的集中出土,堪稱同類考古發現之最,在一定程度上填補了浙江中部地區良渚時期的文化空白,對研究錢塘江以南地區史前文化的多元結構,瞭解良渚文化向該地區傳播,擴散的過程、時間、方式等問題具有重要意義。 [3] 

諸暨市博物館所獲榮譽

諸暨博物館先後被命名為浙江省科普教育基地、諸暨市文明單位、諸暨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紹興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3] 
2022年6月,入選浙江省博物館(紀念館)名錄(2021年)。 [4] 

諸暨市博物館機構設置

單位性質:全民事業單位。
經費來源:全額財政撥款。
機構設置:設辦公室、宣教部、文保部、保安部。
人員編制、組成:事業編制數為16人,在編人數12人,非編制人員2人,在編人員中本科學歷4人,佔30%,大專學歷5人,佔40%。專業技術人員7人,其中中級職稱3人,初級職稱4人。
觀眾接待:年均觀眾達3萬人次。
歷任館長:毛桂舟(1998年9月)、趙立平(2004年4月,副館長,主持工作)、趙立平(2004年12月)、吳蝶(2008年3月,副館長主持工作)、吳蝶(2008年7月)。 [3] 

諸暨市博物館參觀信息

  • 地理位置
諸暨市博物館位於浙江省紹興市諸暨市東一路18號。 [3] 
  • 交通線路
公共交通:諸暨市5、6、11、12、13路公交車可前往。
  • 開放時間
8:30—17:00,(週一閉館)。 [1] 
  • 門票價格
免費。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