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諸夏

(漢語詞語)

編輯 鎖定
諸夏,漢語詞彙。
釋義:1、周代分封的“王之支子母弟甥舅”諸侯國 [1-2]  。泛指中原地區。
2.指中原,中國。
3.漢族前身,同華夏。
中文名
諸夏
拼    音
zhū xià
近義詞
華夏
別    名
華夏
注    音
ㄓㄨ ㄒㄧㄚˋ [3] 
出    處
左傳.僖公二十一年》

目錄

諸夏出處

編輯
左傳·僖公二十一年》:“任、宿、須句顓臾風姓也。實司大皞與有濟之祀,以服事諸夏。” [4] 

諸夏例句

編輯
《晉書·卷五十·列傳第二十·秦秀傳》:“以孫皓之虛名,足以驚動諸夏,每一小出,雖聖心知其垂亡,然中國輒懷惶怖。” [5] 
參考資料
  • 1.    《國語鄭語》史伯對曰:“王室將卑,戎狄必昌,不可逼也。當成周者,南有荊、蠻、申、呂、應、鄧、陳、蔡、隨、唐;北有衞、燕、狄、鮮虞、潞、洛、泉、徐、蒲;西有虞、虢、晉、隗、霍、楊、魏、芮;東有齊、魯、曹、宋、滕、薛、鄒、莒;是非王之支子母弟甥舅也,則皆蠻、荊、戎、狄之人也。非親則頑,不可入也。其濟、洛、河、潁之間乎!是其子男之國,虢、鄶為大,虢叔恃勢,鄶仲恃險,是皆有驕侈怠慢之心,而加之以貪冒。君若以周難之故,寄孥與賄焉,不敢不許。周亂而弊,是驕而貪,必將背君,君若以成周之眾,奉辭伐罪,無不克矣。若克二邑,鄔、弊、補、舟、衣、柔、歷、華,君之土也。若前華後河,右洛左濟,主芣丶騩而食溱、洧,修典刑以守之,是可以少固。”
  • 2.    《漢書·卷二十八下·地理志第八下》周宣王弟友為周司徒,食採於宗周畿內,是為鄭。鄭桓公問於史伯曰:“王室多故,何所可以逃死?”史伯曰:“四方之國,非王母弟甥舅則夷狄,不可入也,其濟、洛、河、潁之間乎!子男之國,虢、鄶為大,恃勢與險,崈侈貪冒,君若寄帑與賄,周亂而敝,必將背君;君以成周之眾,奉辭伐罪,亡不克矣。”
  • 3.    諸夏  .漢典[引用日期2020-02-13]
  • 4.    《左傳·僖公二十一年》  .古詩文網[引用日期2022-11-06]
  • 5.    《晉書·卷五十·列傳第二十》  .國學網[引用日期2022-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