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諸城某甲

鎖定
《諸城某甲》是清代小説家蒲松齡創作的文言短篇小説集《聊齋志異》中的篇目。
作品名稱
諸城某甲
作    者
蒲松齡
創作年代
清代
作品出處
《聊齋志異》
文學體裁
小説

目錄

諸城某甲原文

學師孫景夏先生言[1]:其邑中某甲者,值流寇亂,被殺,首墜胸前。寇退,家人得屍,將舁瘞之[2]。聞其氣縷縷然[3];審視之,咽不斷者盈指。 遂扶其頭,荷之以歸。經一晝夜始呻,以匕箸稍稍哺飲食,半年竟愈。又十 餘年,與二三人聚談,或作一解頤語[4],眾為堂[5]。甲亦鼓掌。一俯仰間, 刀痕暴裂,頭墮血流,共視之,氣已絕矣。父訟笑者。眾斂金賂之,又葬甲,乃解。
諸城某甲 諸城某甲
異史氏曰:“一笑頭落,此千古第一大笑也。頸連一線而不死,直待十年後成一笑獄[6],豈非二三鄰人負債前生者耶!” [1] 

諸城某甲註釋

[1]學師孫景夏:孫瑚,字景夏,山東諸城人。舉人。康熙四年任淄川縣儒學教諭。後升任鰲山衞教授,涇縣知縣。見《淄川縣誌》四。
[2]舁瘞(yú yì魚義)之:抬屍埋葬。舁,抬,扛。
[3]縷縷然:形容呼吸細弱,不絕如縷。
[4]解頤語:逗笑的話。解頤,破顏為笑。
[5]堂:又作“鬨堂”:謂合座大笑。
[6]笑獄:由玩笑造成的訟案。獄,訟案。 [1] 

諸城某甲譯文

淄川縣教諭孫景夏先生曾説:他們縣的某甲,遇上流寇作亂,被殺,頭墜在胸前。流寇退去,家裏的人得到了他的屍體,將要抬去埋葬。忽然聽見他有微弱的喘氣聲音。仔細一看,他的咽喉處竟還有一指多寬沒斷下來。於是扶着他的頭,把他扛回家。過了一天一夜他開始呻吟,用勺子和筷子稍微喂他點飲食,半年後竟然痊癒了。又過了十幾年,某甲和兩三個人聚會交談,其中有個人説了句笑話,引得鬨堂大笑。某甲也興奮地鼓掌。不料想他一俯仰之間,原來的刀痕突然破裂,頭掉了下來,鮮血直流。大家看他時,已經氣絕身死了。某甲的父親告了那個説笑話的人。眾人斂錢安撫他,又安葬了某甲,於是才和解了。 [2] 
異史氏説:笑一下腦袋就掉了,這真是千古第一大的笑話。脖子以一線相連而不死,直到十年以後,因為一個玩笑而成了訴訟,這豈不是因為這幾個鄰居上輩子對某甲有負債嗎!

諸城某甲作者簡介

蒲松齡(1640~1715 年),清代傑出的文學家,字留仙,一字劍臣,別號柳泉居士,世稱聊齋先生,山東淄川(今山東淄博市)人。蒲松齡一生熱衷功名,醉心科舉,但他除了十九歲時應童子試曾連續考中縣、府、道三個第一,補博士弟子員外,以後屢受挫折,一直鬱郁不得志。他一面教書,一面應考了四十年,到七十一歲時才援例出貢,補了個歲貢生,四年後便死去了。一生中的坎坷遭遇使蒲松齡對當時政治的黑暗和科舉的弊端有了一定的認識。生活的貧困使他對廣大勞動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有了一定的瞭解和體會。因此,他以自己的切身感受寫了不少著作,今存除《聊齋志異》外,還有《聊齋文集》和《詩集》等。 [3] 
參考資料
  • 1.    蒲松齡 著,朱其鎧 主編.全本新注聊齋志異.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7年
  • 2.    資料  .新學網[引用日期2014-05-03]
  • 3.    徐波,李惠文,雷家桓等編寫.中外文學名著簡介:吉林人民出版社,1980.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