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論姓

鎖定
論姓,論讀音作lún(ㄌㄨㄣˊ),不可讀作lùn(ㄌㄨㄣˋ)。得姓始祖是論東贊(祿東贊、噶爾·東贊)、論弓仁、完顏·阿骨打(完顏旻)。論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羣體,但在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一千位,在台灣省則沒有,以武威、開封、涼州、京兆為郡望。
中文名
論姓
拼    音
lún
注    音
ㄌㄨㄣˊ
源    於
藏族
淵源二
源於官位

論姓基本介紹

論
論[論,讀音作lún(ㄌㄨㄣˊ),不可讀作lùn(ㄌㄨㄣˋ)]

論姓姓氏淵源

論姓淵源一

源於藏族,出自古代土番族蕃唐噶爾(論氏,亦作倫氏)世家,屬於以官職稱謂漢化改姓為氏。吐蕃噶爾世家,漢姓即為論氏,是藏民族中具有舉足輕重地位之“開國承家,世代相續”的門閥世家。吐蕃族,是漢、唐以降漢族對中國西部、西南部地區雅魯藏布江流域的藏族的統稱。唐貞觀初年(公元625~640年之間),悉樸野部族的藏王松贊干布統一了全部西藏,勢力擴張到青海、甘南、川西、西康一帶地區,建立起強大的吐蕃王朝,並延續有二百年之久。在吐蕃王朝建立的早期,有原蘇毗十二邦之一家臣噶爾氏,其部眾被悉樸野部族所吞併,成為吐蕃貴族。
噶爾氏家族中的祿東贊一支,以噶爾·東贊為代表,忠心輔佐悉樸野部族首領松贊干布,為其出謀劃策,積極參與征戰平定並統一西藏各部,為吐蕃王朝的興建與發展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礎。噶爾·東贊出身於今西藏自治區南部加查縣安繞鎮嘎玉村的吐蕃貴族噶爾氏家族,漢文史料譯作祿東贊。加查是吐蕃時期活動頻繁之地,屬塔布地區。噶爾·東贊以察覺出前任大論(即大相、宰相)瓊保·邦色的反叛陰謀並迅速予以平定,而深得松贊干布的信任,被松贊干布任命為吐蕃大論。噶爾·東贊在佐助松贊干布建立吐蕃王朝,協助贊普(國王)制定法律及一系列政治制度,劃分茹與東岱等行政區劃等諸多政務方面功高無比。
唐貞觀元年(公元627年),噶爾·東贊受松贊干布指派前往長安向唐太宗請婚,被唐太宗拒絕。唐貞觀十四年(公元640年),松贊干布再次授權噶爾·東贊赴長安,向唐太宗李世民為松贊干布請婚。唐太宗出了八道難題,並以此作為迎娶文成公主的條件。即“絲線穿珠”、“日殺百羊”、“日飲百酒”、“辨馬母子”、“辨雞母子”、 “辨木首尾”、“夜返宿地”、“辨認公主”等。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八難婚使”。噶爾·東贊不辱使命,以其聰明才智力克諸婚使,順利闖過道道難關。
唐貞觀十五年(公元641年),噶爾·東贊復去長安為松贊干布迎文成公主入吐蕃。唐太宗非常喜愛噶爾東讚的聰穎、善辯和忠誠,賜姓為“論”,並在當時封授噶爾·東贊以右衞大將軍職,並且“詔以琅琊公主外孫女妻之”,卻被他婉言相拒。因此,噶爾·東贊以其“進對合旨”,深博唐王朝廷上下的敬重。漢文史籍稱讚他“頗解兵術,吐蕃贊普以國事委之。講兵訓師,雅有節制。吐蕃之兼併諸羌,雄霸本土,東贊有力焉”。今仍珍藏在北京故宮博物院的唐朝著名畫家閻立本所繪之《步輦圖》,就是唐太宗接見吐蕃迎婚使者噶爾·東讚的歷史場面。
松贊干布逝世後,即位的贊普芒松芒贊年齡幼小,以其噶爾·東贊輔佐朝政。輔政期間,噶爾·東贊繼續忠實地執行松贊干布的唐蕃友好及鞏固室政權的各項國策,曾率部平定了吐蕃本土珞部的叛亂。繼而率兵出擊白蘭氏(今青海柴達木盆地都蘭、巴隆),此後連年向吐谷渾部落發動進攻,在唐龍朔三年(公元663年)大破吐谷渾部,受此打擊後,鮮卑族吐谷渾部一蹶不振,吐谷渾可汗諾曷與弘化公主只得帶數千帳(户)棄國出走,奔赴中原向唐王朝請求徙居內地。。其後,噶爾·東贊親自率兵屯駐青海地區,後於唐乾封二年(公元667年)逝世於青海日布,其子贊業、欽陵相繼襲大相職,子嗣掌管吐蕃軍政大權、處理內外事務、助理國政達半個世紀之久。
噶爾·東讚的後裔子孫,代以唐皇所賜“論(倫)”為姓氏,稱論(倫)氏。唐聖歷二年,噶爾·東贊之孫論弓仁統吐谷渾部七千帳歸唐,官右玉鈐衞大將軍,居家涼州(今甘肅武威),並“以官為氏”,稱論(倫)氏。杜佑註解説:“祿東贊之子論欽陵,本姓‘薛’氏,世為大論(倫),後遂以官為氏。”此前,中國沒有論氏,論氏始自吐蕃之“以官為氏”,後漢化稱論(倫)氏。
要特別注意的是,在史籍《西秦錄》中早就記錄有“將軍論叔達”,顯然,這説明“論氏”絕非始於吐蕃論欽陵。不過,《西秦錄》中所記錄的“將軍論叔達”,筆者翻破了天也未尋覓到相關史料,因此不敢斷然評説。但就甘肅武威的論氏家族而言,則確實是始於唐朝右羽林衞外大將軍、朔方節度副使、安國公、拔川郡王論弓仁。

論姓淵源二

源於地名,出自唐朝時期南道論川州,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論川州,在唐朝開元年間設置在西南地區安置諸羌民族的州名,隸屬於劍南道,是為羈縻州性質,故址在四川舊雅州府境內,即今雅安、名山、滎經、蘆山、清溪一帶。這在史籍《唐書·地理志》中有記載:“劍南道有論川州,開元后置。”
居於論川州的諸羌民族,有以州名為漢化姓氏者,稱論氏,世代相傳至今,主要是彝族、苗族、瑤族這三個少數民族。

論姓淵源三

源於官位,出自金國時期官吏國論,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國論勃極烈,金國政權中設置的官名,是女真貴族承掌的一種職務,“國論”就是“貴”的意思,多由皇子、親王擔當,是勃極烈的助手。金國政體中的勃極烈制度,是金國建國初期的重要政治制度,對金國政權的政體形成起到過極其重要的作用。勃極烈,是金國的開國皇帝金太祖完顏·阿骨打建立的倚重國相級別的高級官員統治國家的制度。
北宋政和五年(金收國元年,公元1115年)農曆1月,完顏·阿骨打建國稱帝。農曆7月,完顏·阿骨打將女真族當時由都勃極烈、國相、各勃極烈參與的相對較龐大的議事會,改組為皇帝朝政和少數國相級別的高級核心官員共議國事的勃極烈制度。 [1] 
在女真族諸多勃極烈的後裔子孫中,皆有以先祖官爵稱謂為姓氏者,稱國論氏,女真語為Golun,後漢化為單姓國氏、論氏,世代相傳至今,皆以金太祖完顏·阿骨打(完顏旻)為得姓始祖。

論姓得姓始祖

論東贊(祿東贊、噶爾·東贊)、論弓仁、完顏·阿骨打(完顏旻)。

論姓各支始祖

第一世:
噶爾·東贊,蒆氏,一作薛氏,漢稱薛祿東贊、蒆祿東贊、祿東贊,藏稱噶爾·東贊域松、噶東·贊宇松、輪布·噶哇,吐蕃大論(大相、宰相),公元?~667年待考。
第二世:
噶爾·贊悉若,噶爾·東贊之子,吐蕃大論(大相、宰相),公元?~685年待考。
論欽陵,噶爾·東贊之子,吐蕃大論(大相、宰相),公元?~699年待考。
噶爾·悉多於,噶爾·東贊之子,吐蕃大將軍,公元?~694年待考。
論贊刃(噶爾·勃),噶爾·東贊之子,吐蕃大將軍,公元?~695年待考。
噶爾·贊婆,噶爾·東贊之子,唐朝右衞大將軍,歸德郡王,公元?~699年待考。
第三世:
論弓仁(噶爾·莽布之),論欽陵之子,唐朝右羽林衞外大將軍,朔方節度副使,安國公,拔川郡王,公元664~732年。
第四世:
論誠節(噶爾·盧),論弓仁之子,唐朝鴻艫卿,武威郡王,公元?~763年待考。
論誠信(噶爾·舊久),論弓仁之子,唐朝大將軍,生卒年待考。
第五世:
論懷義,字惟清,論誠節之子,唐朝河東節度副使兼觀察鼾等使,武威郡王,生卒年待考。
論惟良,論誠節之子,唐朝鹿州防禦使,蕭國公,生卒年待考。
論 瑀,字惟貞,論誠節之子,唐朝左領軍衞大將軍,成國公,生卒年待考。
論惟賢,論誠節之子,唐朝左武威衞將軍,西平郡王,公元?~809年待考。
論惟明,論誠節之子,唐朝渭北節度使兼觀察鼾等使,建康郡王,公元?~787年待考。
第六世:
論 倚,論懷義之子,唐朝忻州刺史,生卒年待考。
論輔鼎,論懷義之子,唐朝憲宗元和中期任同州白水縣丞,生卒年待考。
論 倜,論懷義之子,唐朝常州江陰縣尉,生卒年待考。
論 俶,論惟賢之子,唐朝右領軍尉騎參軍,生卒年待考。
論 傪,論惟賢之子,唐朝寧州刺史(今甘肅寧縣),唐朝左衞大將軍,生卒年待考。
論 偕,論惟明之子,唐朝忻州刺史,生卒年待考。
論 伾,待考。
第七世:
論 晃,論倜之子,唐朝侍御史,生卒年待考。
論博言,論傪之子,盧龍節度使衙,檀州刺史(今北京密雲),贈銀光祿大夫。
第九世:
論 安,論晃之子,唐朝河東節度教練使,公元?~881年待考。唐中和元年(公元881年)農曆5月領軍自離石(今山西離石)至陰地關(今山西靈石),因臨陣擅自率數百兵返回離石,被軍令所斬,所部歸朱玫所統。
第十一世:
論京力,論倜之孫,宋朝官吏,生卒年待考。
第十二世:
論 衡,論京力之子,宋朝官吏,生卒年待考。
第十三世:
論 藴,論衡之子,宋朝官吏,生卒年待考。
第十四世:
論 叡,論藴之子,宋朝官吏,生卒年待考。
第十五世:
論 程,論叡之子,宋朝官吏,生卒年待考。
論九嶺,論叡之子,華州人,進士,宋朝閿鄉知縣(今河南靈寶),宋政和二年(公元1112年)被朝廷以“擅漲物價”之罪除名勒令停職。
論御史,論叡之子,宋朝御史,生卒年待考。
第十六世:
論 翊,論程之子,宋朝駕部員外郎(皇帝近侍官之一),生卒年待考。
論 翓,論程之子,宋朝長安主簿(秘書長),生卒年待考。
論 卜,論九嶺之子,河西人,元朝司徒平章知事(丞相助理),元朝末期職守寧夏,生卒年待考。
論中立,論御史之子,明朝長沙府經略(地方軍事長官),生卒年待考。

論姓遷徙分佈

論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羣體,但在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一千位,在台灣省則沒有,以武威、開封、涼州、京兆為郡望。

論姓郡望堂號

論姓郡望

涼州:為漢武帝劉徹所置的十三刺史部之一。東漢時期改置為州,治所在隴縣(今甘肅張家川回族自治縣)。其時轄地在今寧夏、甘肅及青海、陝西、內蒙古各一部。三國時期曹魏國移治到姑臧(今甘肅武威),僅轄河西地區。涼州曾一度屬於吐蕃(今新疆)。五代時期的西夏為設西涼府。元朝時期亦為西涼州。明朝時期置為涼州衞。清朝雍正時期改置涼州府,僅轄武威及其周圍數縣。民國時期廢府為縣。
京兆:京兆原本為京兆尹,“尹”為太守。西漢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改右內史置京兆尹,為三輔之一,治所在長安(今陝西西安)。
瓜州:原安西縣,位於河西走廊的最西端,地處甘肅西部浩瀚的戈壁灘上,東鄰玉門,西連敦煌,南望祁連,北枕大漠,是古絲綢之路上的重鎮。安西,是取“國家統一,西方安定”之意,古稱瓜州。
武威郡:西漢朝元狩二年(庚申,公元前121年)在原匈奴休屠王的地域置郡,治所在武威(今甘肅民勤),為涼州的州府所在,歷史上曾稱“西涼”、“姑臧”。其時轄地在今甘肅省黃河以西、武威以東的地區。西漢朝元鼎年間(公元前116~前111年)以後轄地在今甘肅省黃河西部、武威東部及大東河、大西河流域地區。東漢時期移治到姑臧(今甘肅武威)。十六國時期的前涼、後涼、南涼、北涼諸國皆建都於該地。
開封府:古稱大梁、梁、汴,又稱汴梁,簡稱汴,河南省轄市,中國七大古都之一,國務院首批命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開封素以物華天寶、人傑地靈而著稱,其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不但對中原地區而且對全國曾產生過巨大的影響。遠在新石器時代早期開封一帶就有人類活動。夏王朝(公元前二十一~前十六世紀),第七世帝杼遷都於老丘(今開封老丘),直至第十二世胤,歷經六世約一百五十七年。春秋時期(公元前743~前701年),鄭莊公在開封城南朱仙鎮古城村築“啓封”城。戰國時期(丁巳,公元前364年),魏惠王從山西安邑遷都今開封市所在地,時稱大梁。秦王政二十五年(丙子,公元前225年),秦始皇滅魏國,置碭郡,立浚儀(大梁)、啓封兩縣。漢朝景帝元年(乙酉,公元前156年),因避漢景帝劉啓之諱,改啓封縣為開封縣。南北朝時期,東魏在開封設置梁州。北周滅北齊後改梁州為汴州。唐延和元年(壬子,公元712年),開封縣治移置汴州城內與浚儀縣同廓。唐天佑四年(丁卯,公元907年),後梁政權建都開封,升汴州為開封府,號稱東都。後晉、後漢、後周相繼建都開封。(戊戌,公元938年)稱開封為東京。後周顯德七年(庚申,公元960年),後周禁軍大將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定都開封,建立北宋王朝,開封升為府。北宋時期開封人口曾達一百五十萬,不僅是國內經濟、政治、文化中心,而且是“萬國鹹通”的國際大都市。宋靖康元年(丙午,公元1126年)金國攻陷開封,改開封為汴京。金貞佑二年(甲戌,公元1214年),金國遷都開封。元朝至元二十八年(辛卯,公元1291年)設河南江北行中書省於開封。明朝洪武十一年(戊午,公元1378年),朱元璋封第五子朱棣為周王駐藩開封。明朝時期,開封經濟繁榮,號稱“八省通衢”、“勢若兩京”。明崇禎十五年(壬午,公元1642年),李自成攻打開封,明軍扒開黃河進行防禦,開封城遭道嚴重破壞,城中原三十七萬人口僅剩三萬餘人。清朝時期設開封府,清朝末期開封闢為商埠,民族資本工業興起,先後創辦了機械、兵器、麪粉、火柴、煙草等工廠。民國期間,開封為河南省會。民國三十七年(戊子,公元1948年)10月24日開封被人民解放軍解放,11月6日成立開封特別市人民民主市政府,12月23日改稱開封市人民民主政府。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初期,開封市成為河南省會;1954年10月河南省會遷往鄭州,開封改為省轄市。1982年,開封市被國務院首批命名為“歷史文化名城”。

論姓堂號

武威堂:以望立堂,亦稱西涼堂、姑臧堂。
涼州堂:以望立堂。
京兆堂:以望立堂。
開封堂:以望立堂,亦稱大梁堂、汴梁堂。 [2] 

論姓歷史名人

論姓論欽陵

(公元?~699年待考),藏族,藏名噶爾·欽陵,噶爾·東贊之子;於布人(今西藏拉薩市堆龍德慶,一説西藏加查安繞鎮嘎玉村)。著名唐朝時期吐蕃大臣。

論姓論贊刃

(公元?~699年待考),藏族,藏名噶爾·贊刃,噶爾·東贊之子;於布人(今西藏拉薩市堆龍德慶,一説西藏加查安繞鎮嘎玉村)。著名唐朝時期吐蕃將領。

論姓論弓仁

(公元664~732年),藏族,藏名噶爾·芒布結,論欽陵之子;於布人(今西藏拉薩市堆龍德慶,一説西藏加查安繞鎮嘎玉村)。著名唐朝將領。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