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國際貿易中心建設的國家戰略

鎖定
《國際貿易中心建設的國家戰略》是2011年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汪亮。 [1] 
中文名
國際貿易中心建設的國家戰略
作    者
汪亮
出版社
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1年6月1日
頁    數
301 頁
開    本
16 開
ISBN
7807458585, 9787807458586

國際貿易中心建設的國家戰略內容簡介

從基礎理論層面和實證研究的角度,系統地闡述了在一國經濟社會發展到特定歷史階段時期,建設國際貿易中心的現實戰略意義。作者還把建設國際貿易中心放到國家堅持和平發展,實現2l世紀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背景上研究,是具有戰略眼光的。
進入21世紀以後,國家要不要建立面向全球的戰略?建設國際貿易中心與一國的全球戰略存在怎樣的內在關係?建設國際貿易中心的內涵、外在形式和生成條件是什麼?
作者利用多學科交叉的研究手段,第一次將國家建設國際貿易中心與建設現代化工業強國和在本世紀內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緊密地結合起來,系統地闡述了國際貿易中心建設是國家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論述具有一定的前瞻性、科學性和理論性,是政府相關部門的實務者和理論工作者的重要參考著作,非常值得一讀。

國際貿易中心建設的國家戰略圖書目錄

序厲無畏
自序
第一部分 導論
第一章 研究意義與研究現狀
第一節 國際貿易中心城市研究的現實意義
一、我國發展方式轉變背景下的問題提出
二、在科學發展觀指導下對問題研究的意義
三、基於國際地位和國家戰略角度的思考
第二節 國內外相關研究的現狀
一、目前國內外研究的相關文獻
二、對當前學界各種觀點的理論綜述
三、國內外研究的成果與不足
第二章 研究國際貿易中心的理論基點
第一節 古典經濟學與新貿易學理論
一、古典經濟學的外部性與集聚經濟理論
二、克魯格曼為代表的新貿易學理論
第二節 經濟地理學與城市經濟學理論
一、經濟地理學的區位差異性與區位選擇理論
二、城市經濟學產業與城市發展的階段性理論
三、新制度經濟學的交易成本理論
第三節 相關理論對貿易中心生成的影響
一、從古典重商主義角度看國際貿易中心城市建設
二、從古典學派角度看國際貿易中心城市建設
三、從凱恩斯派角度看國際貿易中心城市建設
四、從結構主義角度看國際貿易中心城市建設
五、從新增長理論角度看國際貿易中心城市建設
第二部分 總論
第三章 國際貿易中心城市建設的理論基礎
第一節 國際貿易中心城市的定義和分類
一、國際貿易中心的定義
二、國際貿易中心城市的分類
三、國際貿易中心城市的特點
第二節 國際貿易中心城市的主體特徵
一、具有合理的產業結構配比
二、具有龐大的國內外商貿體量
三、服務貿易比重不斷增加
四、具有完善的配套服務體系
五、具有理想便捷的區位優勢
六、具有比較高的國際化程度
七、具有較為完整的市場體系
八、具有可持續發展的綜合實力
第三節 國際貿易中心城市形成的條件
一、具有通商口岸的區位優勢條件
二、具有高度發達的產業基礎條件
三、具有消費能級大、腹地市場廣的條件
四、具有產業形態科學落地的條件
五、具有孵化本土跨國公司的條件
六、具有提供貿易便利化政策條件
七、具有維護公平交易的司法條件
八、具有包容外來文化的條件
第四節 國際貿易中心城市的內涵
一、具備強大的國際消費功能
二、具備一流的商品流通功能
三、具備國際的商貿商務功能
四、具備豐富的國際會展功能
五、具備創新研發和信息功能
六、具有管理制度創新的功能
第五節 國際貿易中心城市的外在形式
一、會展體驗中心和訂單交易中心
二、價格掌控中心和規則制訂中心
三、指數發佈中心和金融創新中心
四、國際消費中心和要素交易中心
五、供需信息中心和貨幣結算中心
六、品牌培育中心和創意發明中心
第六節 國際貿易中心城市評價標準的實證研究
一、國際貿易中心城市評價的綜合指標體系構建
二、運用模糊綜合層次方法測算過程
三、對紐約、倫敦、新加坡等城市的實證分析
第四章 國際貿易中心城市在國家戰略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一節 從國家層面審視國際貿易中心城市建設的戰略地位
一、具有我國實現和平發展的長期戰略地位
二、具有我國參與國際間合作與競爭的地位
三、具有全球化背景下配置世界資源的地位
四、具有服務於本國利益最大化目標的地位
五、具有引領國內區域間發展差異化的地位
六、具有促進沿江經濟帶發展、做強“長三角”的地位
第二節 以科學發展觀眼光看國際貿易中心城市的戰略作用
一、具有加快促進我國發展方式轉變的作用
二、具有加速和實現我國產業結構調整的作用
三、具有促進我國商貿現代化變革進程的作用
四、具有促進傳統制造業加快技術進步的作用
五、具有提高我國在國際貿易中話語權的作用
六、具有促進和引領國內終端消費發展的作用
七、具有加快我國服務貿易國際化發展的作用
八、具有促進我國要素市場培育和發展的作用
九、具有主導國際貿易人民幣結算的戰略作用
第五章 國際貿易中心城市崛起的經驗借鑑
第一節 全球性國際貿易中心城市
一、倫敦:第一次工業革命後脱穎而出
二、紐約:在第二次工業革命後的崛起
三、東京:創新帶動下的商貿強國戰略
第二節 區域性國際貿易中心城市
一、新加坡:區位優勢依賴下蓄勢後發
二、香港地區:利用自由化便利化迅速發展
第三節 國際貿易中心城市發展特點和趨勢
一、國際貿易中心城市在全球貿易中的角色
二、國際貿易中心城市發展壯大的特點
三、國際貿易中心城市的發展現狀
四、國際貿易中心城市的發展趨勢
五、國際貿易中心城市對未來的影響
第四節 主要國際貿易中心城市的經驗啓示
一、全球性國際貿易中心城市是一國工業化高度發展的結果
二、全球性國際貿易中心城市是國家綜合實力的客觀反映
三、國際貿易中心城市是由國家佈局實施的國家戰略
四、城市區位仍然是國際貿易中心城市佈局的首要選擇
五、國際貿易中心城市必定是本土跨國公司的孵化基地
第五節 我國商貿國際地位由強轉弱的歷史沿革
一、我國漢唐時期在世界上的商貿影響力
二、後清時期閉關鎖國導致我國綜合國力衰弱
三、計劃經濟時期我國在國際商貿中的地位
四、改革開放後全球化背景下我國商貿現狀
第六節 我國與發達國家在貿易戰略中的差距
一、缺乏流通強國的思想理念與戰略目標
二、缺乏國家層面的戰略規劃與戰略佈局
三、缺乏商貿便利化的金融與財税制度環境
四、缺乏需求主導型的科技原始創新機制
五、缺乏本土跨國公司聚合與孵化的環境
六、缺乏具有全球視野的國際化精英羣體
七、缺乏促進我國商貿國際化的誠信環境
八、缺乏本土企業走出去的配套服務和政府環境
第六章 對中國創建國際貿易中心的戰略思考
第一節 中國建設國際貿易中心的戰略選擇
一、建設國際貿易中心的戰略定位
二、中國建設國際貿易中心的總體思路
三、中國建設國際貿易中心城市的戰略原則
四、中國建設國際貿易中心城市的戰略目標
五、中國建設國際貿易中心城市的戰略步驟
第二節 中國建設國際貿易中心城市的主要任務
一、加快國際貿易中心城市的規劃佈局
二、提高市場開放度和貿易自由化程度
三、構建國際貿易中心城市的現代市場體系
四、實現商貿產業對其他產業的帶動力
五、提升國內外商貿主體吸納力和集中度
六、完善與國際貿易規則相對接的法務環境
七、完善內外貿一體化的政府管理體制
第三節 國際貿易中心建設對其他產業的帶動力
一、基於投人產出表的國際貿易影響分析框架
二、可促進一國工業化的可持續發展
三、可推動原始創新及其技術的進步
四、可加快一國農業現代化發展進程
五、可加快一國產業金融的不斷創新
六、可加快一國航運業的國際化水平
第四節 中國建設國際貿易中心的模式與佈局
一、中國建設國際貿易中心的戰略模式選擇
二、中國建設國際貿易中心的空間戰略佈局
三、中國國際貿易中心城市佈局的戰略構想
第七章 國際貿易中心建設的戰略時機判斷
第一節 歐美國家面臨的發展局勢
一、經濟危機導致需求萎縮
二、經濟不振導致失業率高企
三、美元的主導地位發生動搖
四、高新技術產業正在孕育之中
第二節 日本面臨的經濟發展局勢
一、外向型經濟面臨嚴峻挑戰
二、經濟發展面臨資源瓶頸約束
三、對海外市場依賴進一步加劇
四、科技創新正在孕育新興產業
第三節 東南亞國家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一、貿易保護主義在全球開始抬頭
二、發展中國家正在逐漸崛起
三、新興市場日益受到世界矚目
四、生產要素正在向外不斷釋放
第四節 中國和平發展的戰略機遇
一、改革開放取得豐碩成果
二、工業化發展進入新階段
三、擴大了國際競爭與合作
四、轉型發展時機恰逢其時
第八章 國際貿易中心城市佈局的戰略比較
第一節 上海作為全球性國際貿易中心的比較優勢
一、上海的資源稟賦
二、上海的發展定位和發展任務
三、上海建設全球性國際貿易中心的比較優勢
四、上海與天津和香港的角色錯位
第二節 天津作為區域性國際貿易中心的比較優勢
一、天津的資源稟賦
二、天津的發展基礎
三、與上海、香港的角色錯位
第三節 香港作為區域性國際貿易中心的比較優勢
一、香港資源稟賦
二、香港的比較優勢
三、香港戰略定位的調整
第四節 國際貿易中心城市戰略佈局的SSM分析
一、SSM理論的基本原理
二、SSM模式的數學模型
三、產業競爭力SSM分析
四、SSM分析的戰略判斷
第九章 中國建設國際貿易中心的對策措施
第一節 樹立貿易強國的思想理念
一、形成上下一致的戰略共識
二、形成國家級的工作平台
三、形成上下對接的推進機制
第二節 佈局全球化的戰略規劃
一、開展國際貿易中心城市的佈局規劃
二、聚焦國際貿易中心城市的功能建設
三、明確國際貿易中心城市的戰略任務
第三節 創建法治化的市場環境
一、在規劃城市開展國際貿易規制試點
二、在規劃城市進行市場誠信體系建設
三、在規劃城市強化政府的服務與監管
第四節 構建便利化的貿易環境
一、在規劃城市逐步取消各類貿易壁壘
二、努力培育國際化的本土企業主體
三、完善與國際對接的金融服務體系
四、加強國際航運的功能建設,提升服務能級
第五節 營造國際貿易中心的人文環境
一、在規劃城市積極引進國際組織和機構
二、在規劃城市積極營造國際的宜居環境
三、在規劃城市積極創建國際性消費高地
第六節 加快制定工業化發展的戰略規劃
一、以比較優勢實現產業的戰略分工
二、以資源稟賦加快各地的工業佈局
三、國家要優化工業投資的政策環境
第七節 建立多邊合作的經貿機制
一、積極創建海外的貿易代理機構
二、強化駐外機構的貿易服務功能
三、建立多邊合作與貿易對話機制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