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論功行賞

鎖定
論功行賞(拼音:lùn gōng xíng shǎng)是一則來源於歷史故事的成語,成語有關典故最早出自於戰國·韓非《韓非子·八説》。 [1] 
“論功行賞”指依據功績的大小,給與賞賜;在句子中可充當謂語、定語;含褒義。 [1] 
中文名
論功行賞
拼    音
lùn gōng xíng shǎng
近義詞
賞罰分明
反義詞
賞罰不明
注音字母
ㄌㄨㄣˋ ㄍㄨㄥ ㄒㄧㄥˊ ㄕㄤˇ
成語出處
《韓非子·八説》
語法結構
連動式
語法屬性
作謂語、定語

論功行賞成語出處

計功而行賞,程能而授事。(戰國·韓非韓非子·八説》) [1] 
後人據此概括出成語“論功行賞”。 [1] 

論功行賞成語典故

劉邦消滅項羽後,平定天下,當上了皇帝,史稱漢高祖。漢高祖覺得眾將欲血沙場,立下了汗馬功勞,接着應當要對功臣們評定功績的大小,給予封賞。 [2] 
劉邦權衡了一番,認為蕭何的功勞最大,要封他為鄖侯,給予的封户也最多。羣臣們對此不滿,都説:“平陽侯曹參身受七十處創傷,攻城奪地,功勞最多,應該排在第一位。 ”這時,關內侯鄂千秋把劉邦要講而未講的話講了出來:“眾位大臣的主張是不對的。曹參雖然有轉戰各處、奪取地盤的功勞,但這是一時的事情。大王與楚軍相持五年,常常失掉軍隊,隻身逃走也有好幾次。然而,蕭何常派遣軍隊補充前線。這些都不是大王下令讓他做的。漢軍與楚軍在滎陽時對壘數年,軍中沒有口糧,蕭何又用車船運來糧食。如今即使沒有上百個曹參,對漢室也不會有損失,怎麼能讓一時的功勞凌駕在萬世的功勳之上呢,應該是蕭何排在第一位, 曹參居第二位。” [2] 
劉邦覺得鄂千秋真是和自己想到一塊去了,於是確定蕭何為第一位,容許他帶劍穿鞋上殿,上朝時可以不按禮儀小步快走。而羣臣聽了鄂千秋的話,也不與天子爭執了。 [2] 

論功行賞成語寓意

歷朝歷代,只要將軍帶兵凱旋而歸,或者大臣立功,皇帝都會對其進行論功行賞,這樣可以讓大臣們知道自已的付出是有價值的,可以更加調動大家的愛國熱情。論功行賞説明了辛勤付出的勞動是前提,所以每個人都必須辛勤勞動,努力工作,這樣自己才可以獲得更多的成就。 [2] 
“論功行賞”最大的好處就是避免了領導者的個人好惡,也防止了社會品鑑人物的弊端。可以説,正是憑藉“論功行賞”這一管理制度,不少草根終於能擺脱血緣、門第的羈絆,成為國家的頂樑柱。當然,人的能力有強弱、貢獻有大小,社會也不一定時時處處都要論功行賞,有時也得給弱者以生存的空間,領導者尤應如此。 [3] 

論功行賞成語運用

  • 成文用法
“論功行賞”在句子中可充當謂語、定語;依據功績的大小,給與賞賜,含褒義。 [1] 
  • 運用示例
西晉·陳壽三國志·顧譚傳》:“時論功行賞;以為駐敵之功大;退敵之功小。” [1] 
唐·房玄齡等《晉書·卷一百二十五》:“率步騎二萬襲樂都。禿髮武台憑城距守,熾磐攻之,一旬而克。遂入樂都,論功行賞各有差。 [1] 
唐·魏徵等《隋書·卷四一·蘇威傳》:“及大業末年,尤多徵役,至於論功行賞,威每承望風旨,輒寢其事。” [4] 
清·洪昇《長生殿·獻飯》:“這春彩,臣等斷不敢受。請留待他時論功行賞。若有違心,皇天鑑,決不爽。” [1] 
參考資料
  • 1.    論功行賞  .漢典[引用日期2017-02-19]
  • 2.    陳營編著. 開闊閲讀 讓孩子更聰明的成語故事 中華成語故事[M]. 長春:北方婦女兒童出版社, 2014:397
  • 3.    莫彭齡,劉玉凱主編. 成語密碼 第1季[M]. 北京:商務印書館, 2015.07:79
  • 4.    李建軍,王瑾紅編著;李建軍,祝天飛,王瑾紅譯. 中國智謀成語故事[M]. 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 2018.11: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