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論列寧主義的幾個問題

鎖定
《論列寧主義的幾個問題》是蘇聯革命家斯大林創作的政治著作,創作於1926年1月。
斯大林在這一著作中,進一步闡述了列寧主義的主要問題,列寧關於“不斷”革命問題,無產階級革命和無產階級專政問題,無產階級專政體系中的黨和工人階級問題,以及社會主義在一個國家內勝利的問題。 [2] 
作品名稱
論列寧主義的幾個問題
外文名
К вопросам ленинизма
作    者
約瑟夫·維薩里奧諾維奇·斯大林
創作時間
1926年1月
類    別
政治著作
字    數
約36000

論列寧主義的幾個問題內容簡介

該書對《論列寧主義基礎》一文的基本論點作了進一步發揮,重申了列寧主義是帝國主義和無產階級革命時代的馬克思主義,論證了列寧主義的基本問題和出發點是鞏固無產階級專政,還闡述了無產階級專政的三項基本任務書中聞明瞭無產階級政黨與羣眾組織特別是同蘇維埃政權的關係,強調黨是無產階級專政的領導力量。該書還論證了社會主義革命在一國首先勝利理論的正確性,提出了一國可以建設社會主義的科學論斷。 [3] 

論列寧主義的幾個問題作品目錄

一、列寧主義的定義
二、列寧主義的主要問題
三、關於“不斷”革命問題
四、無產階級革命和無產階級專政
五、無產階級專政體系中的黨和工人階級
六、關於社會主義在一個國家內勝利的問題
七、為社會主義建設的勝利而奮鬥 [4] 

論列寧主義的幾個問題創作背景

1925年,蘇聯國民經濟恢復時期行將結束。但當時蘇聯的經濟和技術水平還相當落後,在國際上則受資本主義國家的包圍而處於孤立無援的境地,聯共(布)黨內的反對派又極力散佈投降主義的悲觀情緒。在這種條件下,蘇聯的經濟建設沿着什麼方向發展,能否建成社會主義經濟,蘇聯依靠什麼和從何處着手開始社會主義建設,成為擺在聯共(布)黨和人民面前的一個尖鋭問題。1925年聯共(布)第十四次代表大會對這些重大的問題作了歷史性的結論,指出實現蘇聯社會主義工業化和爭取社會主義的勝利,是該黨的基本任務。代表大會閉幕以後,為了統一聯共(布)全黨的思想和堅定人民羣眾建設社會主義的信心,斯大林於1926年初發表了《論列寧主義的幾個問題》,對上述問題從理論上進一步作了闡述。 [1] 

論列寧主義的幾個問題作品思想

該文的主要內容是結合當時蘇聯社會主義建設中的實踐問題,在堅持其1924年發表的《論列寧主義基礎》的基本觀點的基礎上,對相關問題做進一步的探討和補充。
關於列寧主義的定義問題,斯大林指出,在《論列寧主義基礎》一文中給列寧主義所下的定義,即“列寧主義是帝國主義和無產階級革命時代的馬克思主義。確切些説,列寧主義一般是無產階級革命的理論和策略,特別是無產階級專政的理淪和策略”的定義是正確的。定義正確指出了列寧主義的歷史根源,確定列寧主義是帝國主義和無產階級革命時代的馬克思主義,而不是產生於帝國主義戰爭之後;定義明確指出了列寧主義的國際性質,而不是隻適用於俄國的環境;定義正確指出了列寧主義和馬克思主義的有機聯繫,是對馬克思主義的進一步發展。
關於列寧主義的主要問題,斯大林重申,在《論列寧主義基礎》一文中強調的“列寧主義中的基本問題,列寧主義的出發點,並不是農民問題,而是無產階級專政、爭取無產階級專政的條件,鞏固無產階級專政的條件等問題。農民問題,即無產階級在為政權而鬥爭中的同盟者問題,是一個派生的問題”的論點是正確的。斯大林反駁了將農民問題視為列寧主義基本問題的觀點,指出:“既然列寧主義是無產階級革命的理論和策略,而無產階級革命的基本內容又是無產階級專政,那麼列寧主義的主要問題當然是無產階級專政問題。”“這個論點完全是從列寧主義定義中得出來的。”
關於“不斷革命”問題,斯大林指出,在《論列寧主義基礎》一文中,已經對俄國的“不斷革命論”者做了如下評語:“列寧和那些‘不斷’革命論者作鬥爭並不是由於不間斷性問題,因為列寧自己就是主張不間斷革命的,而是由於他們過低估計了農民這一無產階級最大後備力量的作用。”這個評語得到了大家的公認,總的來説是正確的,但還不夠詳盡。斯大林根據1924年的爭論和對列寧著作的詳盡分析,對上述評語進行了補充: “俄國‘不斷論者’的錯誤不僅在於他們過低估計農民的作用,而且在於他們過低估計無產階級領導農民的力量和本領,在於他們不相信無產階級領導權的思想。”
關於無產階級革命和無產階級專政,斯大林首先列舉了無產階級革命和資產階級革命五個方面的不同,引證了列寧在這個問題上的基本觀點,指出,無產階級專政是無產階級革命的基本內容。其次,斯大林根據列寧關於“無產階級專政不是階級鬥爭的結束,而是階級鬥爭在新形式中的繼續。無產階級專政就是取得勝利、奪得政權的無產階級進行階級鬥爭,反對已被打敗但還沒有被消滅、沒有絕跡、沒有停止反抗、反而加緊反抗的資產階級”的定義,指出了無產階級專政的j個特徵:第一,“利用無產階級政權來鎮壓剝削者,保衞國家,鞏固和其他各國無產者之間的聯繫,促進世界各國革命的發展和勝利”;第二,“利用無產階級政權來使被剝削勞動羣眾完全脱離資產階級,鞏固無產階級和這些羣眾的聯盟,吸引這些羣眾參加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保證無產階級對這些羣眾實行國家領導”;第三,“利用無產階級政權來組織社會主義社會,消滅階級,過渡到無階級的社會,即過渡到社會主義社會”。斯大林強調無產階級專政的這三個特徵缺一不可,只有把這三個方面總和起來,才是一個完整的無產階級專政概念。
關於無產階級專政體系中的黨和工人階級,斯大林根據列寧的一系列論述,探討了關於無產階級專政“傳動裝置”“槓桿”和“指導力量”的作用問題,也即無產階級專政的體系問題。斯大林指出,槓桿或傳動裝置就是工會、蘇維埃、合作社、青年團等各行各業的中央和地方組織以及羣眾組織。不依靠這些組織就無法實現無產階級專政;黨是無產階級專政體系中的主要領導力量。沒有黨這個主要領導力量,就不可能有稍微長期而鞏固的無產階級專政。黨的作用或使命就在於,“把無產階級一切羣眾組織的工作毫無例外地統一起來,並把它們的行動引向一個目標,引向無產階級解放的目標”。“正確地表現人民所意識到的東西”,是保證黨在無產階級專政體系中起基本領導作用的必要條件。
關於社會主義在一個國家內勝利的問題,斯大林説,這個問題在《論列寧主義基礎》一文中有兩種解釋。第一種解釋即相對於共同勝利論,根據帝國主義經濟和政治發展不平衡的規律,社會主義可以在一個國家取得勝利是完全正確的。第二種解釋即在一個國家內推翻資產階級政權,建立無產階級專政政權,還不等於保證社會主義的完全勝利。為了獲得社會主義的最終勝利,就必須有幾個先進國家中無產者的共同努力的解釋在當時是足夠的,但當眼前沒有外援而有可能用我國的力量來建成完全的社會主義社會問題時,這個解釋就不正確了。斯大林認為,用一個國家的力量建成社會主義和社會主義的最終勝利是兩個問題。前者應該給以肯定的回答,後者應陔給以否定的回答。
關於為社會主義建設的勝利而奮鬥,斯大林指出,新反對派的一切錯誤都基於不相信我國能用自己的力量建成社會主義社會的觀點。具體表現為不相信無產階級能夠吸引基本農民羣眾參加社會主義建設。斯大林指出,在《論列寧主義基礎》中引用的列寧關於吸引農民來參加社會主義建設的基本論點在整個建設時期都是完全正確的。普遍合作化是把散漫的農户團結在社會主義工業周圍的唯一道路。 [5] 

論列寧主義的幾個問題出版信息

該文是斯大林1926年1月為從理論上概括聯共(布)十四大的決議,回擊新反對派的綱領而寫的長文。1926年2月6日出版單行本,1926年2月15日刊登在《布爾什維克》雜誌第3期。中譯文被收入《斯大林全集》第8卷。 [5] 

論列寧主義的幾個問題作者簡介

約瑟夫·維薩里奧諾維奇·斯大林(俄語:Иосиф Виссарионович Сталин,英語:Joseph Vissarionovich Stalin,1878年12月18日—1953年3月5日),蘇聯共產黨和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領導人。1922年擔任蘇共總書記。列寧逝世後,斯大林成為蘇聯黨和國家的主要領導人,領導蘇聯共產黨和蘇聯人民保衞和鞏固了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專政的國家,並進行了社會主義改造和社會主義建設。 [6] 
參考資料
  • 1.    中國大百科全書總編輯委員會編,中國大百科全書 經濟學 2,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2.09,第610頁
  • 2.    夏徵農主編,社會主義辭典,吉林人民出版社,1985.01,第290頁
  • 3.    宋士昌,王壽榮主編,幹部學習詞典,黃河出版社,1989.06,第81頁
  • 4.    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斯大林全集 第八卷:人民出版社,1953:目錄頁
  • 5.    徐光春主編,馬克思主義大辭典,崇文書局,2018.05,第646-645頁
  • 6.    張琦編,歷史文化常識全知道,江西美術出版社,2018.08,第26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