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論中西哲學精神

鎖定
《論中西哲學精神》是1996年東方出版中心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成中英。
作    者
成中英
出版時間
1996年02月01日
出版社
東方出版中心
頁    數
402 頁
ISBN
9787806270332
定    價
25.00
裝    幀
精裝
叢    書
東方學術叢書

論中西哲學精神內容介紹

本書是美籍著名學者成中英教授集幾十年研究成果之專著。作者從分析哲學和本體詮釋學入手,以尋求中西哲學的會通與融合的途徑。全書由“當代西方哲學的最新發展”、“當代美國哲學及中國哲學在美國”、“中西哲學的融合”、“中國哲學的現代化和世界化”以及“我的哲學探索”五部分組成。內容涉及當代西方哲學發展的前沿陣地及最新狀況,詳細地闡明瞭“本體詮釋學”理論,嘗試了對中西哲學若干領域的比較研究,揭示了中國哲學走向世界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其新穎獨到的觀點、細緻縝密的分析、充滿理性的思辨,可以為國內學者進行中西哲學與文化比較提供有益的借鑑。

論中西哲學精神作品目錄

目錄
引子
第一章 當代西方哲學的最新發展
第一節 當代西方哲學發展的大勢
一、世紀之交的哲學變局
二、對分析理性和形上理性的反思
三、理性的發展過程
四、多元理性的建立
五、西方哲學向何處去?
第二節 分析哲學的方法義涵
一、現代邏輯的分析方法
二、奎因的邏輯實用主義
三、非邏輯分析的語言哲學
四、奎因的機體主義
第三節 從詮釋學到本體詮釋學
一、詮釋學產生的理論背景
二、詮釋學的歷史發展過程
三、當代詮釋學的兩大爭論
四、本體詮釋學要義
第二章 當代美國哲學及中國哲學在美國
第一節 美國哲學的發展及其未來
一、物質文化與精神文化
二、美國哲學孕育於美國文化
三、美國哲學的發展趨向
四、形上學與本體問題
五、語言與邏輯問題
六、知識與真理問題
七、價值與正義問題
八、當代美國哲學的意義和地位
第二節 中國哲學在美國的回顧(1963~1985)與展望
第三章 中西哲學的融合
第一節 中西哲學範疇的差異
一、中國哲學範疇的歷史發展
二、西方哲學範疇的特徵
三、中國哲學範疇的特徵
四、中國哲學範疇的特性:五行的對應性
五、中國哲學範疇的特性:陰陽的辯證性
六、中國哲學範疇的辯證性:《易經》與老莊
七、中國哲學的本體範疇
八、天、道範疇分析
九、性、命範疇分析
十、理 氣範疇分析
十一、心、性範疇分析
十二、中國哲學範疇的四大特徵
第二節 中國哲學中的和諧化辯證法
一、過去認識上的模糊與當前的任務
二、儒學中的和諧與衝突形上學
三、道家思想中的和諧與衝突形上學
四、和諧化的辯證法
五、與衝突辯證法的比較
六、與超越辯證法的比較
七、和諧化辯證法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角色
八、和諧化辯證法中的內外之對偶
九、法禮、義利之衝突的和諧化
十、知行問題及其和諧化
十一、理氣、理欲、體用之對偶及其和諧化
十二、和諧化範型的未來發展
第三節 對《易經》中理氣、有無之考察
一、《易經》的三個層面
二、《易經》對理氣的區分
三、《易經》對理氣的解釋
四、理氣結構的日趨分化
五、理與氣乃是一個整體
六、氣化的簡易性即氣化之理
七、從理氣談有無
第四節 懷特海與《易經》、《老子》之比較
一、懷特海的“象徵指涉”論
二、《易經》作為“象徵指涉”系統之意義
三、《老子》作為“象徵指涉”系統之意義
第五節 懷特海與宋明儒學之比較
一、類同的主題――創生性範疇
二、懷特海的創生性範疇
三、宋明儒學的“太極”與創生性
四、宋明儒學的理氣與創生性
五、兩種創生性之差異
第六節 中西因果律之比較
一、西方哲學中因果律的標準模型
二、因果作用法則在存有論方面的預設
三、中國式的因果律模型
四、中國式因果律模型的三大原理
五、中國式因果律模型:串連式思考
六、中國式因果律模型:辯證法則
第四章 中國哲學的現代化和世界化
第一節 現代化的哲學意義和哲學理想
一、關於現代和現代化的概念
二、現代化需要什麼樣的哲學
三、傳統哲學在現代化中扮演什麼角色
第二節 中國哲學所面臨的現代化的挑戰
一、對五四以來反省中國哲學的回顧
二、比較、思考與批判
三、建構、解構與重建
第三節 中國哲學的現代化
一、中國哲學為什麼要現代化
二、中國哲學現代化的根據
三、中國哲學現代化的內涵
四、中國哲學現代化的方法
五、中國哲學現代化的方向
第四節 中國哲學的重建
一、重建中國哲學的涵義
二、重建中國哲學的途徑
三、從《易經》看中國哲學的重建
四、儒家哲學傳統的重建
第五節 中國哲學的世界化
一、中國哲學在世界文化潮流中的地位
二、中國哲學對世界的影響
三、現代化、本土化與世界化
第六節 中國哲學走向現代世界何以可能?
一、中國哲學走向現代世界的條件
二、中國哲學走向現代世界的可能性
附錄 深入西方哲學的核心――我的哲學教育與
哲學探索
一、楔子:哲學的定位和定性
二、家庭背景和青少年時代
三、大學時代
四、赴美留學
五、哈佛的哲學薰陶
後記
編者説明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