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談虎色變

鎖定
談虎色變(拼音:tán hǔ sè biàn)是一則來源於歷史故事的成語,成語有關典故最早出自於宋·程顥 [5]  、程頤《二程全書·遺書二上》。 [1] 
“談虎色變”的原義是曾經被老虎傷過的人,一談到老虎,就嚇得變了臉色;比喻一提及某事就非常害怕;在句子中可充當謂語、定語、狀語;含貶義。 [4] 
中文名
談虎色變
拼    音
tán hǔ sè biàn
近義詞
聞風喪膽心有餘悸
反義詞
面不改色談笑自若
注音字母
ㄊㄢˊ ㄏㄨˇ ㄙㄜˋ ㄅㄧㄢˋ
成語出處
二程全書·遺書二上》
語法結構
複句式
語法屬性
作謂語、定語、狀語

談虎色變成語出處

真知與常知異。嘗見一田夫曾被虎傷,有人説虎傷人,眾莫不驚,獨田夫色動異於眾。若虎能傷人,雖三尺童子莫不知之,然未嘗真知。真知須如田夫乃是。(宋·程顥、程頤《二程全書·遺書二上》) [1] 
後人據此典故概括出成語“談虎色變”。 [1] 

談虎色變成語故事

程顥少年時,與胞弟程頤一起拜當時有名的儒家學者周敦頤為師。仁宗嘉祜年間,程顥考取進士,先在地方上做了一段時間的小官,後來在朝廷任太子中允、監察御史等職。辭官回鄉以後,並沒有放棄學習。他的理學理論,被朱熹繼承發展,對後世的儒家理論產生了影響。程顥與其弟程頤同為宋代理學的主要奠基者,世稱“二程”,其學為“洛學”。 [1]  [2] 
宋代的大學者程頤曾向別人講述過自己的一段經歷。有一次,他認識了一個農夫。大家在閒談時,有人提到最近鄰村鬧虎患,不少男女老幼受害,提醒大家外出要格外小心。在座的眾人聽到這件事後雖然有點兒緊張,但過一會兒也就淡忘了,七言八語又去談其他的事情,只有那個農夫聽罷臉色鐵青,身體戰慄不已,一言不發。 [2] 
程頤是個心細的人,覺察到了這個農夫情緒不對頭,等人羣散後,留住了他問是怎麼回事。農夫經不住再三追問,只得吐露實言,幾年前他曾被老虎傷過,幸虧鄉親相救,才從虎口裏撿回一條性命,在家調養了大半年傷口才痊癒,到如今還有心有餘悸,所以聽了這件事,情緒當然要緊張起來。 [2] 
程頤十分感慨地問自己的學生:像老虎會吃人這樣一個簡單的道理,雖然連三尺高的兒童都曉得,但一般人當真能體會到老虎吃人的可怕程度嗎?程頤的回答是否定的,因為一般人都沒有被老虎咬過的親身經歷。 [2] 
程頤講這個故事,實際是繞個大圈子説明一個道理:研究學問,一定要獲得真知,而想獲得真知,就必須親自實踐。為什麼農夫會“談虎色變”呢?因為他有親身體驗,所以他才有真知。 [2] 

談虎色變成語寓意

被老虎咬傷。一提到虎臉色都變了。工作和學習中也常會遇到“攔路虎”,人們正確的做法是,面對“攔路虎”,人要儘量的想辦法去克服、解決它,不能一聽到有困難就退縮,甚至害怕了。 [1] 

談虎色變成語運用

  • 成文用法
“談虎色變”在句子中可充當謂語、定語、狀語;含貶義;比喻一提到自己害怕的事就情緒緊張起來。 [4] 
  • 運用示例
元·王炎午《祭御史蕭方重文》:談虎色變,公亦流涕。” [2] 
明·歸有光《論三區賦役水利書》:“有光生長窮鄉,談虎色變,安能默然而已。” [3] 
清·褚人獲《堅瓠首集·烏啄蝗歌》:“老人昔年被災診,談虎色變如虎傷。” [2] 
電影理論家、劇作家·柯靈《遙寄張愛玲》:“ 憲兵隊在貝當路,人們談虎色變,諱言其名,稱之為‘貝公館’。” [2] 

談虎色變詞語辨析

談虎色變—聞風喪膽
“聞風喪膽”的意思是聽到風聲,就嚇破了膽;形容極度恐慌。“談虎色變”“聞風喪膽”兩者都有一提起就害怕的意思,但有區別:一是含意上有區別。“談虎色變”偏重在緊張,語意較輕;“聞風喪膽”偏重在恐懼,語意較重。“談虎色變”多用於自己感到害怕的事情;“聞風喪膽”多用於強敵的行動方面。二是用法不同。“聞風喪膽”可用作動詞“打”“殺”的補語,“談虎色變”則不能這麼用;“談虎色變”是比喻性的,“聞風喪膽”是描寫性的;“談虎色變“偏重於形容緊張的心情,“聞風喪膽”偏重於形容害怕的心情。 [2] 
參考資料
  • 1.    肖瑤,廖春敏編著. 中華成語典故[M]. 北京:西苑出版社, 2010.09:202
  • 2.    王俊編著. 讀成語·識天下 走進中國傳統文化 心情篇 2[M]. 北京:開明出版社, 2015.09:46-48
  • 3.    夏徵農,陳至立主編;大辭海編輯委員會編纂. 大辭海 語詞卷 4[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2011.12:3385
  • 4.    談虎色變  .漢典[引用日期2021-09-09]
  • 5.    程顥-定州名人  .定州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3-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