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名
- 談家楨
- 國 籍
- 中國
- 出生地
- 浙江寧波
- 出生日期
- 1909年9月15日
- 逝世日期
- 2008年11月1日
- 畢業院校
- 加州理工學院
- 職 業
- 教育科研工作者
- 主要成就
-
中國現代遺傳科學奠基人
1985年當選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和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
1987年當選為意大利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
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1999年當選為紐約科學院名譽終身院士
談家楨人物生平
編輯
現代遺傳學奠基人--談家楨院士(16張)
1927年,北伐取得勝利,他積極參加學校的罷課和驅逐反動外籍教員運動。
[9]
1937年,浙江大學校長竺可楨聘他為生物系教授。
[3]
不久抗日戰爭爆發,浙江大學輾轉內遷。最後生物系遷到湄潭的一個破舊不堪的唐家祠堂裏。在這以後6年的時間裏,談家楨在研究上取得了重要的成就。他的一些代表性論文就是在這段時間裏完成的,同時也培養了以後在科研、教學上成績卓著的第一代研究生。
1944年,談家楨發現了瓢蟲鞘翅色斑變異的鑲嵌顯性遺傳現象,這一創新性研究成果,至今仍被列為教科書的經典內容。
1945—1946年間,他應哥倫比亞大學的邀請,赴美作客座教授。他對嵌鑲顯性現象的規律作進一步的研究,並在1946年發表了“異色瓢蟲色斑遺傳中的嵌鑲顯性”的論文。這些成果引起國際遺傳學界的巨大反響,認為是豐富和發展了摩爾根遺傳學説。
[11]
1946年,談家楨在美講學期間,他讀了李森科撰寫的《遺傳與變異》英譯本小冊子,並第一次接觸到“米丘林生物學”和“辯證唯物主義”等名詞,
[4]
1952年,院系調整後任復旦大學生物系教授兼系主任。
1979年,談家楨先生邀請自己在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的老同學、美國科學院院士JamesBonner帶領學術團隊來複旦大學開設分子遺傳學培訓班,系統介紹建立基因組文庫、分子克隆等前沿學術進展,為中國開展分子遺傳學研究培養了大批骨幹。
1992年6月,談家楨一行12人(7位科學家,5位家屬)應台灣中央研究院院長、著名物理學家吳大猷的邀請,作為大陸第一批科學家訪問台灣。
[11]
1997年4月,談家楨先生不顧年事已高,奔走於上海、浙江等地,考察了多家基因研究與產品開發單位。
[12]
月,他寫信給江澤民總書記,大聲疾呼:中國人類基因資源流失情況已十分嚴重,如再不採取有力措施,基因資源將被掠奪殆盡。
[12]
1999年,當選為紐約科學院名譽終身院士。
談家楨主要成就
編輯談家楨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研究工作主要涉及瓢蟲、果蠅、獼猴、人體、植物等的細胞遺傳、羣體遺傳、輻射遺傳、毒理遺傳、分子遺傳以及遺傳工程等。堅持科學真理,把畢生精力貢獻給了遺傳學事業;為遺傳學研究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建立了中國第一個遺傳學專業,創建了第一個遺傳學研究所,組建了第一個生命科學院。
[14]
特別在果蠅種羣間的演變和異色瓢蟲色斑遺傳變異研究領域有開創性的成就,為奠定現代綜合進化理論提供重要論據。
在浙江大學任教期間他發現了瓢蟲色斑遺傳的鑲嵌顯性現象。引起國際遺傳學界的巨大反響,認為是對經典遺傳學發展的一大貢獻。
20世紀30年代初起進行亞洲異色瓢蟲色斑的遺傳變異研究和果蠅的細胞遺傳基因圖及種內種間遺傳結構的演變研究,為現代綜合進化理論的創立作出了重大貢獻。尤其是異色瓢蟲等位基因嵌鑲顯性遺傳和果蠅性隔離形成的多基因遺傳基礎的發現,引起國際遺傳學界的巨大反響,對中國遺傳學工作起了推動作用。20世紀60年代初在領導中蘇合作的彌猴輻射遺傳的研究以及20世紀70年代起致力於組織分子遺傳學和植物遺傳工程等研究,均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
- 學術論著
他先後發表了百餘篇研究論文和學術論述方面文章,主要彙集在《談家楨論文選》(1987年,科學出版社)和《談家楨文選》(1992年,浙江科技出版社)中。
《生物學引論》、《遺傳與物種起源》、《基因與遺傳》、《談談摩爾根學派的遺傳學説》、《基因工程》、《談家楨論文集》、《談家楨論文選》、《基因的縈夢》
《奇妙的克隆》收入初中語文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十七課。
- 科研成果獎勵
1995年,獲“求是”科學基金會傑出科學家獎
談家楨人才培養
- 教學成果
談家楨先生從事遺傳學教學和研究七十年,先後教過普通生物學、脊椎動物比較解剖學、胚胎學、遺傳學、細胞學、實驗進化學、細胞遺傳學、達爾文主義、輻射遺傳學、原生動物學等課程。學生有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院研究員許田教授、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的周光炎教授、復旦大學副校長的金力教授。
談家楨榮譽表彰
1999年,當選為紐約科學院名譽終身院士。
1987年,當選為意大利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
1985年,美國馬里蘭大學授予榮譽科學博士。
1985年,當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和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
1984 年,加拿大約克大學授予榮譽科學博士。
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談家楨社會任職
編輯1951年加入中國民主同盟,歷任民盟第五、六、七屆中央副主席,民盟第八、九屆中央名譽主席,民盟第七、八、九、十屆上海市委主任委員。他是第三、四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三屆全國政協委員,第五、六、七、八屆全國政協常委。
1979年起,任第五屆上海市政協副主席。
1983年至1998年,任上海市第八、九、十屆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1978年以來,先後發起和擔任中國遺傳學會副會長、會長和名譽會長,遺傳學報主編,中國環境誘變劑學會理事長和中國生物工程學會會長。
曾任第八屆(1948年在瑞典)國際遺傳學大會常務理事,第十五屆(1983年在印度)、十六屆(1988年在加拿大)、第十七屆(1993年在英國)國際遺傳學大會副會長,1996年又當選為於1998年在北京召開的第十八屆國際遺傳學大會會長。
1996年,當選為在北京召開的第十八屆國際遺傳學大會會長。
他曾擔任過上海市第八、九、十屆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第五屆上海市政協副主席,中國民主同盟中央名譽主席,民盟上海市委員會名譽主委,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教授、副校長。
談家楨人物評價
編輯談先生為中國遺傳學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是我校生命科學學院的奠基人,他在複雜的政治形勢下,堅持真理,建立了中國第一個遺傳學專業,第一個遺傳學研究所,第一個生命科學學院;晚年的談先生上書中央,對中國遺傳資源的保護及人類基因組研究起到了關鍵的推動作用。(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副校長金力院士評)
[15]
談家楨後世紀念
編輯- 參考資料
-
- 1. 談家楨 .中國科學院[引用日期2016-06-30]
- 2. 民盟市委會座談紀念談家楨 .寧波日報[引用日期2016-06-30]
- 3. 談家楨——百年一生 長照後人 .光明網[引用日期2016-06-30]
- 4. 談家楨:組建了第一個生命科學院 .光明網[引用日期2016-06-30]
- 5. 談家楨 .浙江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引用日期2014-04-22]
- 6. 中國遺傳學之父談家楨百歲仙去 終生之計在樹人(生平) .中國發展門户網[引用日期2016-06-30]
- 7. 談家楨同志逝世 .光明網[引用日期2016-07-01]
- 8. 紀念談家楨誕辰105週年座談會在復旦大學舉行 .中共上海市委統戰部[引用日期2016-03-30]
- 9. 談家楨:國際遺傳學家 .光明網[引用日期2016-07-01]
- 10. 遺傳學的三個里程碑(科學家談生命科學) .人民網[引用日期2016-07-01]
- 11. 加州理工談家楨 .中共遼寧省高校工委/遼寧省教育廳[引用日期2016-07-01]
- 12. 中央三代領導核心與談家楨的交往 .北方網[引用日期2016-07-01]
- 13. 甬籍院士談家楨迎來百歲華誕 .中國寧波網與寧波經濟建設促進協會(寧波同鄉聯誼會)[引用日期2016-07-01]
- 14. 科學家談家楨去世 復旦學子含淚折千紙鶴 .東方網[引用日期2016-06-30]
- 15. 國際著名遺傳學家談家楨銅像在我校揭幕 我校生命科學學院慶祝建院30週年暨生物系建系90週年 .復旦大學黨委宣傳部[引用日期2016-06-28]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