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調定點學説

鎖定
調定點學説是指人和高等恆温動物的體温類似恆温器的調節的理論。
中文名
調定點學説
所屬學科
生物學
定義
關於體温調節的機制,即如何把體温維持在37℃這一水平上,一般用調定點學説來解釋。這個學説認為,人和高等恆温動物的體温類似恆温器的調節。調定點的作用相當於恆温箱的調定器,是調節温度的基準。下丘腦前部視前區的温敏神經元與冷敏神經元起着調定點的作用。這兩類神經元活動的強度依下丘腦温度的高低而改變,其變化的特點,呈鐘形曲線。這兩條曲線的交叉點,就是已經調試完畢的體温基準點,簡稱調定點。正常人此點温度定為37℃。若流經此處血液的温度超過37℃時,温敏神經元放電頻率增加,引起散熱過程加強,產熱過程減弱;如流經此處的血温不足37℃時,則引起相反的變化。皮膚温度感受器的傳入信息,通過中樞整合作用,也可影響調定點的活動。
在正常情況下,調定點的變動範圍很窄,但也可因生理活動或病理反應發生一定的改變。如細菌感染導致發熱,致熱原可使温敏和冷敏兩類神經元活動改變,調定點上移(如38℃)。調定點上移後,產熱與散熱過程將在較高的水平(38℃)上達到平衡。解熱鎮痛藥的作用機制,就是使調定點下降,從而使體温恢復到正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