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調孔亞綱

鎖定
調孔亞綱指的是脊索動物門 Chordata,脊椎動物亞門 Vertebrata,爬行綱 Reptilia的一綱。海生的爬行動物,其特徵是頭骨有大的上顳孔而缺少下顳孔。根據適應水生特化的程度不同分為兩個次亞綱,即聯龍次亞綱(Synaptosauria)和魚龍次亞綱(Ichthyopterygia)。
別    名
闊孔亞綱
上孔亞綱
中文學名
調孔亞綱
拉丁學名
Euryapsida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Chordata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Vertebrata
爬行綱Reptilia
亞    綱
調孔亞綱
領    域
生命科學

調孔亞綱簡介

調孔亞綱又稱弓亞綱,也稱混龍類(Synapto sauria),頭骨頂面具一個顆孔,眶後骨及鱗骨構成其下界。主要為海生爬行動物,包括蜥鰭超目的幻龍目、蛇頸龍目及楯齒龍超目蜥鰭超目中生代極為繁盛,般身體扁平,頸部及尾部較長或很長。早期類型尚具陸棲爬行類四肢骨的特徵,但一般縮短變寬,可能以趾間之蹼司游泳。後期則四肢成為撓足狀,肩帶、腰帶之腹面部分極發育。幻龍目(Notho sauria)主要生活於三疊紀,為半海生動物,有時可在岸邊活動,中國的貴州龍(Keichou saurus)即屬此目。蛇頸龍目(Plesiosauria)多生活於侏羅紀及白堊紀,其身體結構完全適應於海生生活,體軀變短,頸部伸長,頸椎最多可達60餘個,頭小。四肢撓足狀,趾骨數目加多,成為短柱狀。在中生代末期極為繁盛,有長頸及短頸兩種類型。在四川侏羅紀地層發現過此類化石。三疊紀的楯齒龍超目的楯齒龍目(Placodontia),體軀特化,生活於濱海淺水中。體粗壯,頸、尾均短,四肢撓足狀。牙齒特化,前部牙齒水平狀向外伸,其餘牙齒呈寬大的磨石狀,適於採食底棲介殼類。我國尚未發現楯齒龍類化石。歐洲晚三疊世的無齒龍(Henodus)極特化,體外被有硬甲,牙完全退化,生活習性與海龜相近。也有將魚龍類亦置於調孔亞綱中者 [1] 

調孔亞綱外形特徵

頭骨三角形,頭長約為預長的2/5。上題孔豆狀,孔小,小於鼻孔。鼻孔三角形。眼孔大。頭骨是寬處位於限孔兩側。吻部小而尖,底部微收縮。牙齒細小尖利,排列稀琉,為同型齒。脊椎數目為,頸推20枚,背椎20枚,薦椎3-4枚;尾椎37枚以上,脊椎背棘低。頸肋發育好,背肋近端腫粗。薦椎彼此不連接。須長,四肢未特化成鱔狀。肱骨約與股骨等長,股骨較為細小,尺骨短而寬,脛骨與腓骨較粗短 [2] 

調孔亞綱聯龍次亞綱

(Synaptosauia)
眶後骨和鱗骨構成上顳孔的下界;頭很小,口大;頸較長;身體寬扁;因適應水生,四肢發展成橈足,指骨數目加多;肢帶骨的腹側壯大而背側(如肩胛骨、腸骨)退化。橈足上的骨頭呈柱棒狀。根據食性不同,本次亞綱的爬行動物可分為兩個目:即蜥鰭目(Sauropterygia),牙齒長而税利,食魚;木盾齒龍目(Placodontia),後部牙齒板狀,有壓碎作用,食軟體動物。
調孔亞綱
調孔亞綱(5張)
侏羅紀和白堊紀非常興盛,分佈幾乎遍及全世界(除南極、南美)的蜥鰭目蛇頸龍類是本亞綱典型而重要的代表。

調孔亞綱魚龍次亞綱

(Thyopterygia)
本次亞綱的成員是高度特化適應水生的海生爬行動物,或叫魚形爬行動物。本次亞綱只有一個魚龍目,其特徵是後額骨和上顳內構成上顳孔的下界;身體魚形,有大的像魚樣的背鰭、胸鰭、腹鰭和尾鰭,脊柱伸入尾下葉;頭大,眼大,吻長,有長的利齒,肉食。魚龍類可能在晚古生代晚期起源於杯龍類,在三疊紀早期已完全特化成魚形,繁盛於侏羅紀,少數殘存到白堊紀。它們的分佈幾乎遍及全世界各個大陸(除南極洲、非洲外)。Ichthyosaurus(魚龍)是本亞綱的典型代表。
調孔亞綱
調孔亞綱(22張)
我國的魚龍類化石集中於三疊紀,分佈地區頗廣,西藏、貴州、安徽均有發現。如Himalayasaurus(喜馬拉雅魚龍)、Mixosaurus(混魚龍)、Chaohusaurus(巢湖龍)等。
參考資料
  • 1.    唐濤 周明成主編,動物辭典 下,遠方出版社,2005.01,第154頁
  • 2.    湖北省地質科學研究所等編著,中南地區古生物圖冊 (三) 中新生代部分,地質出版社,1977年05月第1版,第14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