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課程資源

鎖定
對於課程資源的理解,總體來説,就是一切能夠運用到教學活動中的各種條件和材料。能促進教學活動更好的開展。課程資源有廣義和狹義之分,
廣義課程資源:編制,研發課程所利用的各種條件和材料,各種分社會資源,如人力資源,財力資源,物質資源等
狹義課程資源:每個學科按照課程標準製作提供給學生和教師使用的材料,來開展教學活動。
對於課程資源的分類,以功能特點為標準,把課程資源分為素材性資源和條件性資源,以空間分佈為標準,可分為校內資源和校外資源,以物理特性為標準,可分為文字資源,實物資源,活動資源和信息化資源,以存在方式為標準,可分為,物質形態的課程資源和精神形態的課程資源,以建設的主體為標準,可分為,國家課程資源,地方課程資源和學校課程資源,以學生的需求為標準,可分為,基礎性課程資源和拓展性課程資源。
中文名
課程資源
依    據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
分    類
校內課程資源、校外課程資源等
意    義
研究和開發活動具更強的現實意義

課程資源分類

我國對課程資源的分類大致可歸納為以下方面:
景物圖 景物圖
第一,依據《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分為校內課程資源、校外課程資源和信息化課程資源三類。《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明確指出:“積極開發併合理利用校內外各種課程資源,學校應充分發揮圖書館、實驗室、專門教室及各類教學設施和實踐基地的作用;廣泛利用校外的圖書館、博物館、展覽館、科技館、工廠、農村、部隊和科研院所等各種社會資源以及豐富的自然資源;積極利用並開發信息化課程資源”。
第二,按照課程資源的性質來分,課程資源可以分為自然課程資源和社會課程資源。自然資源,簡單理解就是來自大自然的真真切切的事物,比如動植物、微生物、食物鏈、生物圈,這些可以用於生物學課程教學;地形、地貌和地勢等這些可以用於地理課程的教學;再比如氣候、天氣預報、四季節季相、二十四節氣等,則適用於作為氣象學的資源。學生在與大自然接觸的過程中對大自然的瞭解,懂得維護生態平衡、保護大自然的重要性等知識。社會課程資源包括公共設施和公共場所、人類的交際活動與社會交往過程中所建立的人際關係、羣體的行為規範、同輩團體的影響、個人的人格特徵、合作原則和禮貌原則、價值觀、信仰、宗教倫理、風俗習慣等,這些社會資源都會直接或者間接地成為課程資源,引領和影響學生羣體的發展。

課程資源發展趨勢

對課程資源進行重新定位和認識,可以使我們在理論探討和行動實踐上方向更加清晰明確。課程資源的開發,必須改變對課程資源研究的忽視態度,走出對課程資源的僵化的思維觀念定勢。課程資源觀的轉變,將改變課程開發者和教師對課程性質的看法,使課程由狹變廣、由靜轉動。課程不再只是學科的總和,而是學科、兒童、生活、社會的有機整合。學生的生活及其個人知識、直接經驗都將成為課程開發的基礎和依據。課程資源由課堂延伸到課外,由學校延伸到社區和所在的地區,學生所處的社會環境和自然環境都開始成為學習探究的對象,成為學習的“課堂”。
對課程資源的開發利用,是新課程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也是實現新課改的必要條件。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突出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是課程資源開發的重要原則之一。開發出優秀的課程資源,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轉變學生被動的學習地位,有利於素質教育的實現,這就要求改變傳統的教學中教師是教學活動的中心的觀念,也對新時期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開發出適合學生並受到他們歡迎的課程資源,將更有利於教學目標的實現,包括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及價值觀的培養等。

課程資源意義

校本課程資源開發的意義最主要地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課程資源交叉點

第一,交叉點。校本課程資源開發橫跨當前課程改革的兩個主要問題──校本課程和課程資源,處於兩者的交叉點,這使得研究和開發活動具有更強的現實意義,也更具有理論價值。

課程資源新視野

第二,新視野。校本課程資源開發使校本課程開發擴展到課程資源的視野上,脱離了傳統課程開發的巢穴,特別是那種將開發校本課程視為編寫教材的誤區,可以為校本課程開闢新的課程資源。

課程資源新形態

第三,呼應新課程形態。能夠呼應研究性學習課程、任意選修課程、技術課程、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等新興課程領域的研究和開發。這些課程的開發,除了設置恰當的主題,最重要的就是獲取相應的課程資源,甚至主題的設置也有敕於課程資源的開發。

課程資源新導向

第四,基於資源的教學導向。開發校本課程資源,最後的意義和最大的價值,在於引導教師和學生真正從基於教科書的教與學走向基於資源的教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