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誤診

鎖定
誤診,即醫務人員由於觀察檢查不周,不認真不仔細,導致漏診或給出錯誤的診斷。診斷的目的在於確定疾病的本質,並隨之選擇有針對性的及時治療,使病情能夠向好的方面轉歸。因此把不正確的診斷看作是錯誤的,把不及時、不全面的診斷也同樣看作是錯誤的。
中文名
誤診
釋    義
錯誤的診斷
不良後果
對病人的影響、對社會的影響
分    類
錯誤診斷、延誤診斷

誤診誤診分類

錯誤的診斷在教科書中或臨牀上尚缺乏嚴格的分類。我們結合現行臨牀上比較通用的分類,並根據誤診性質和程度的不同,試將誤診分為下述五個類型:診斷錯誤、延誤診斷、漏誤診斷、病因判斷錯誤、疾病性質判斷錯誤。
診斷的目的在於確定疾病的本質,並隨之選擇有針對性的治療,使病情能夠向好的方面轉歸。因此把不正確的診斷看作是錯誤的,把不及時、不全面的診斷也同樣看作是錯誤的。關於錯誤診斷的分類,除了已被臨牀普遍接受的“錯誤診斷”、“延誤診斷”、“漏誤診斷”3種之外,上述病因判斷錯誤、疾病性質判斷錯誤及對新發生疾病和併發症的漏診誤診,雖然與前3種誤診有程度的區別,但是都能給病人帶來不良的後果,所以也應當包括在誤診研究之列,否則就不利於臨牀醫療質量的提高。 [1] 

誤診判斷誤診的相對標準

判斷某個疾病是否被誤診,也應該象診斷一個疾病一樣,有個相對的標準。但是,由於誤診的原因複雜,不僅涉及到醫務人員和醫療設備,還有病員及疾病本身的特殊性等諸多因素,所以難以制訂一個準確的判定是否誤診的標準。參閲各種雜誌對誤診病例的報道及對誤診所作的理論研究,我們提出如下幾個相對的標準供臨牀參考:誤診發生在診斷過程之後、誤診的時間性、誤診導致誤治、誤診未誤治。 [2] 

誤診誤診率的計算

某一種疾病誤診率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該病本身的複雜性和診斷的難度。因此,在研究誤診時,首先應對每種疾病的誤診率有一個基本的瞭解,這樣才能作到胸中有數。下面分三方面介紹誤診率的計算:評價診斷試驗的誤診率和漏診率、臨牀回顧性研究中的誤診率和漏診率、本書中誤診率的計算。 [3] 

誤診誤診造成的不良後果

誤診造成的不良後果是多方面的,對被誤診的患者是個不幸,對社會、家庭、醫院及醫生也都將帶來不良的影響。概括起來,有以下幾個方面:對病人的影響、對社會的影響、對醫療質量的影響。 [4-5] 

誤診對待誤診的態度

由於誤診有失誤的含意,誤診常常導致誤治而延誤了時機,加重了病情,有時甚至會造成醫療糾紛。在社會輿論中,誤診有時被視為不負責任或技術水平低的問題,所以廣大醫生對誤診常持有敏感的、迴避的態度,認為被認定誤診就意味着要負責任,就有損於自己的聲譽。然而,誤診又是臨牀工作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即使是具有豐富臨牀經驗的醫生也難免發生誤診。所以,對於誤診也應看當時家屬是否給醫生提供了線索,醫生是否有積極的態度和措施迴應,要對不同的誤診情況作出不同的責任認定標準:誤診不能和錯誤等同、誤診是否有客觀原因、應當正視誤診的存在、應當避免發生誤診。 [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