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誠意正心

(《大學》中關於道德修養的命題)

鎖定
修身必須在心、意上下功夫,使無邪念發生。《大學》中關於道德修養的命題。《大學》説:“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最早的解釋為唐孔穎達疏,孔氏説:“總包萬慮謂之心,為情所憶念謂之意,若欲正其心使無傾邪,必須先至誠,在於憶念也。若能誠實其意,則心不傾邪也。” [1] 
中文名
誠意正心
定    義
《大學》中關於道德修養的命題
《大學》認為誠意的根本原則是“毋自欺”,誠意目的是滿足自我,不是循外而為人。正心是使心常歸於正,使心不能歸於正的因素有情緒,如忿怒、恐懼、好樂、憂慮等,還有注意力不集中,如“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因此正心要經常剋制上述情緒,必須保持注意力集中,做到誠意無欺。
朱熹則進一步發揮這些思想,他認為,誠意是自我修養的重要步驟。誠是“實也”,“意者,心之所發,實其心之所發,欲其一於善而無自欺也”。這裏進一步説明歸於正就是歸於善。他在解釋“正心”時,認為上面所説的四種情緒,皆為心之所用,是人所不能或缺的,但是一旦有了某種情緒,則“欲動而情勝”。其所行,自然要失其正常原則,所以要時刻注意“存心”,以嚴肅的態度對待它,隨時察檢,從而使心正身修。 [1] 
參考資料
  • 1.    中國孔子基金會.中國儒學百科全書: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6: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