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語義成分分析

鎖定
語義成分分析,一種語義描寫方法。亦稱“義素分析”“語義特徵分析”。把詞的意義或義項分解成若干語義成分(義素)。具體方法是通過詞義對比,提取共同的和對立的語義成分(語義特徵),然後用一組語義成分來描寫某個詞的意義或義項。例如:男人:[人]、[男性]、[成年]女人:[人]、[女性]、[成年]男孩:[人]、[男性]、[未成年]女孩:[人]、[女性]、[未成年]這一方法形成於20世紀60年代初。語義學家從音位學研究中得到啓示,他們所提取的語義特徵,大致相當於音位的區別性特徵。通過語義成分分析,能夠對詞內或詞語之間的語義關係作形式化的描寫。如“男人”“女人”“男孩”“女孩”的語義差異,可以用[±男性]、[±成年]分別加以表示。又如“女人”有“女子”和“妻子”兩個義項,在描寫後一義項時,可增加一個語義成分,即[+配偶]。有時還需要用x、y等字母來表示某些變項,如“殺”和“自殺”都可以分析出“致使”和“死”兩個義素,“殺”可分析為[+致使] x [+死] y,意思是某人使他人死,“自殺”可分析為[+致使] x [+死] x,意思是某人使自己死。使用這種方法須注意:(1) 與同一類詞語進行比較,既可以是同一語法類別的,也可以是語義關聯的詞彙類別。如“上衣”可以與“褲子”“襯衫”“背心”等詞比較,但不可與“走”“跑”等詞比較。(2) 找出詞義的本質特徵。如“椅子”的本質特徵是[+傢俱]、[+坐具]、[+靠背]。廣義的語義成分分析對象也包括短語、句法成分和句型等。 [1] 
中文名
語義成分分析
別    名
義素分析
語義特徵分析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