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語法化理論

鎖定
語法化理論是漢語語法研究的一個熱點,在理論研究和語法現象的研究上,對語法化的概念、研究動向、語法化的動因與機制等進行了深入的探討。上個世紀末到本世紀初,隨着語法化理論在中國的引進和發展,中國語言學界對語法化理論也產生了很大的興趣,成為漢語語法研究的一個熱點。在理論研究和語法現象的研究上,對語法化的概念、研究動向、語法化的動因與機制等進行了深入的探討,不少有成就的學者在這個領域結合漢語的特點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中文名
語法化理論
應用領域
漢語語法研究
所屬學科
漢語言文學
釋    義
對漢語化的概念、研究東西探討

語法化理論概念

國內語言學界有關語法化的概念不一。幾家有代表性的解釋有:語法化通常指語言中意義實在的詞轉化為無實在意義、表語法功能成分這樣一種過程或現象。(沈家煊,1994)劉堅、馬壯寰等也有過這樣的表述,即一般稱之為“實詞虛化”。語法化包括兩方面內容:一是指短語或詞組逐漸凝結為一個單位的過程,可分別簡化為詞彙的虛化和短語的詞彙化。(江藍生,2001)語法化是實詞或者鬆散的篇章結構變為穩固的語法手段的歷時,其結果是新的語法標記或者句法結構。(石毓智,2003)上述語法化的概念,都有其合理性。因為“語法化”是一個新創的學科術語,漢語“語法化”一詞來源於英語grammaticaliation,結合漢語的特點,國內語言學家自然對語法化有不同的理解,但其區別主要體現在研究的範圍上。
最早提到語法化的語言學家是法國學者Meillet(梅耶),他在《語法形式的演變》(1912)一書中使用了grammaticaliation一詞,用來描寫一個詞彙形式如何演化成一個語法標記。他把語法化解釋為一個詞語演變為附着語素,一個附着語素演變為詞綴,以至於一個詞綴演變為另一個不能進行分析的語素的過程,並提出三個觀點:1.由虛化產生的新的語法形式會引起語法系統的變化;2.語法化是個連續不斷的過程,雖然也可以分出階段來;3.虛化的程度跟使用頻率成正比。
其實不管語法化的定義如何,大家對語法化都有個一致的看法:語法化是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發生語法化的成分由原來的表示實在意義轉化為表示語法功能意義;語法化在語法研究中佔有重要的地位。

語法化理論興起和發展

語法化理論引入中國是從沈家煊的《“語法化”研究縱觀》開始的,此後沈家煊、文旭又相繼發表文章翻譯國外的語法化理論研究成果,如沈家煊的《實詞虛化的機制——〈演化而來的語法〉評介》、文旭的《〈語法化〉簡介》。1995年,劉堅等人在《中國語文》上發表文章,立足於國外已有理論和國內漢語研究基礎,從理論高度對漢語“語法化”機制進行了抽象歸納的首次嘗試。1998年,沈家煊補充介紹了國外又一本最新“語法化”著作的有關理論,為漸成熱點的“語法化”研究添加了助進劑。這幾篇文章的理論框架成為後來中國“語法化”研究的基本指導性理論。
語法化理論雖然從國外引入,但人們在理解上一般把中國傳統語言學中的“實詞虛化”稱之為語法化,只是沒有上升到理論高度。雖然吳福祥(2002)認為,語法化(grammaticaliation)和虛化(Bleaching)是兩個並不等同的概念,但畢竟虛化也是語法化的一類。中國很早就有了關於實詞虛化的研究,元朝的周伯琦在《六書正偽》中説:“大抵古人制字,皆從事物上起。今之虛字,皆古之實字。”
最早系統研究漢語語法歷史發展的理論著作應是太田辰夫先生的《中國語歷史文法》,該書寫於1958年,以現代漢語為基礎,考察了漢語語法從唐代至明清的歷史發展,書中許多描寫方法實際是運用了語法化理論。
1994年之後,我國的虛化研究在國外理論帶動下發生巨大質變,上升到“語法化”這個更高的層次,大多數語法學者把系統探討“語法化”機制作為研究目標,將“語法化”研究上升到更高的層面,為一些懸而末決的問題作出了有力的解答,如石毓智、李訥分析時體標記“卻、去、了、着、過”的誕生機制;張誼生分析誘發漢語實詞副詞化的三種句法結構關係等。石毓智、李訥著有《漢語語法化的歷程》(2001,北京大學出版社)一書,蔣紹愚在序中評價:“這部書的最大好處是,引導大家在漢語研究中注重理論思考,引導大家在認真描寫的基礎上對語言現象和語言演變進行解釋,引導大家去探討漢語發展演變的動因、機制和規律。”2006年,石毓智又著有《語法化的動因與機制》一書,集中反映了作者最近幾年來在語法化領域中的研究成果。討論的現象有處置式、被動式、工具式、疑問標記、感嘆標記、量詞、概念化與語法發展之關係、基本語序對一種語言的影響等。
吳福祥(2003)指出,20世紀90年代以來,很多語法化研究者開始將目光投向發生在語言接觸狀態下的語法化演變。正如Hopper&Traugott(1993)所強調的,“嚴格的語法化一元發生觀是不恰當的”,因為這種研究模式忽略了大量的由語言接觸引發的語言演變現象。

語法化理論動因與機制

語法化的動因與機制是當今“語法化”學界關注的焦點,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大家在這一點上還未達成共識。沈家煊(1994)提出了四條制約語法化的原因和條件:語用原因、心理原因、語言接觸因素、語言內部結構的制約。石毓智在《漢語語法化的歷程》一書中説:“語法化理論是普通曆史語言學的最新發展。該理論強調從語言的內部尋找語法發展的動因,注重分析一個新語法現象的具體發展過程,並全面考察新語法手段的出現對業已存在的語法系統有何影響。我們在分析問題時,應特別重視從詞語的語義特徵、人類認知、篇章組織、使用頻率等角度探求漢語史上新現象產生的原因。同時,我們還應當注意從人類語言普遍規律的角度,探討漢語的有關現象,力求從更寬的視野來概括和總結漢語的發展規律。從系統的觀點探求語法的發展,把個別現象的演變放在整個語法系統發展的大背景下加以考察,注重功能相同或者相近的多個語法手段之間的相互制約關係。”石毓智還有一本著作《語法化的動因與機制》,該書在思想方法和研究視野上都較前書有所進步,着重探討一個詞語所出現的句法環境和使用頻率對其語法化的影響,分析一個詞語原來的用法對其語法標記的影響,探討漢語的概念化特點對漢語語法特徵的影響。該書更重視從跨語言的角度來探討漢語語法的特點以及不同語法範疇之間的關係,在尋找漢語發展的個性的同時,確立漢語與其他語言的發展共性。

語法化理論思路和特點

沈家煊(1994)指出,語法化研究是當前語言學發展的一個趨向,即把歷時研究與共時研究重新結合起來,其着眼點是從語言的歷時演變解釋語言共時平面上的變異。太田辰夫先生的《中國語歷史文法》考察了漢語語法從唐代至明清的歷史發展,但着重點在於描寫,沒有過多的做出解釋。而語法化的研究思路是在解釋這一大前提下的,大致有兩條研究思路。1.着重研究實詞如何虛化為語法成分。這種思路偏重認知。2.看重考察章法成分如何轉化為句法成分和構詞成分。這種思路提出“先有章法後有句法”,認為語法成分是篇章成分“句法化”的結果。在研究過程中,大都重視語法化和重新分析的關係以及與類推的協同作用。Hopper&Traugott(1993)認為,語法化產生的機制首先是重新分析,其次是類推。石毓智在《漢語語法化的歷程》一書中用了一章來説明了誘發語法化的兩個機制:類推和重新分析。語法化和類推結合在一起可以形成改變整個語言習慣的力量,語法系統的演變是這兩種因素合力的結果。蔣紹愚(2002)在討論“給”字句、“教”字句表被動的來源時認為,單純的類推並不會創造新形式,但類推和語法化共同起作用,就可能創造新形式。只有語法化和類推這兩種力量的共同推動,“給”字句和“教”字句的功能擴展才得以最終完成,成為和“被”字句一樣的可以不受有生命無生命限制的被動句。 語法化在近代漢語語法研究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它對於近代漢語基本語法範疇的形成、上古漢語和中古漢語到近代漢語語法的演變、現代漢語語法的形成機制和歷時考察、現代漢語各個方言間語法的差異及其所反映的漢語語法發展的歷時層次等問題的研究都有很好的解釋力。過去,在漢語研究中“古”“今”的界線分得太清楚,這無論是對漢語語法現象的研究還是對漢語史的研究都不利。語法化理論本身就要求着重從歷時語法上去找到解釋,現在進行語法化理論研究的學者都在研究時與漢語史結合起來,這無疑是一個重大的進步。更重要的是,把對近代漢語的研究擺在了一個重要的位置。石毓智在《漢語語法化的歷程》一書中提到,10世紀到15世紀是現代漢語語法系統形成的關鍵時期,幾乎所有的現代漢語區別於古代漢語的語法特徵都是在這個時期形成的。
早期語法化研究用純粹單一的歷史眼光來觀察“語法化”現象。隨着研究的深入,近幾年來,共時語言學家也把眼光轉向“語法化”。沈家煊(1994)提出“共時研究和歷時研究——分久必合”,主張將共時研究和歷時研究結合起來。把歷時考察和共時分析結合起來,應是“語法化”研究的最高層次之一。在這方面做的比較好的有張誼生、方梅等人。張誼生將“個”的分佈環境和表義功用、共時特徵和歷時發展結合起來研究,對“個”通過歷時平面的考察説明共時平面上“V個VP”結構的多樣性。在歷時考察上很好地與漢語史結合在一起,在共時分析上又與三個平面理論結合起來。三個平面理論也是這一時期語法研究的熱點。三個平面理論認為,語法研究有三個層面:句法平面、語義平面、語用平面。其中,句法平面研究句中詞語與詞語(即符號與符號)之間的關係;語義平面研究句中詞語與客觀事物(符號與內容)之間的關係;語用平面研究句中詞語與使用者(符號與人)之間的關係。雖然語法化研究的重點在詞彙和短語的語法化方面,但它們的語法化過程總是發生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即一定的句子中,因而在共時平面的分析上就不可避免地要考慮到語法的三個平面。劉堅(1995)認為,通常某個實詞或因句法位置、組合功能的變化而造成詞義演變,或因詞義的變化而引起句法位置、組合功能的改變,最終使之失去原來的詞彙意義,在語句中只具有某種語法意義,變成了虛詞。這個過程稱為語法化。同時語法化不是一下子就完成的,也就是説,“語法化”是一個長期的歷史過程,只有漸變,沒有突變。在一定的穩定時期就要從共時平面考察它們的發展。例如在談到動詞的拷貝形式時,當然要考察這種形式產生的歷史根據。在形成過程中要受到句法、語義、語用等條件的限制,在句法上,要考慮該結構的產生與動、賓、補之間關係的演化的關係;在語義上,這種形式的賓語通常是類屬詞,不能是定指的。比如可以説“他喝酒喝醉了”,而不能説“他喝那瓶酒喝醉了”;在語用上,要考察動詞的拷貝形式與其它意義相同的句子形式的變換關係,同時從焦點上看,動詞的拷貝形式的焦點在補語,比較:a.他修了半天電視機。b.他修電視機修了半天。就可以看出,b句用重複動詞的辦法,把時量補語“半天”移到句末,放在更顯著的位置上,與a相比,更強調了“花了半天”的意思。
“語法化”現象是極其複雜的,儘管已經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但仍有許多問題沒有解決,有待於進一步作深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