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語氣助詞

鎖定
語氣助詞,是助詞的一種,是指處於句首、句中或句末,具有調整句子語氣或表明説話態度、感情的虛詞。根據所處的位置可以分為句首語氣助詞、句中語氣助詞、句末語氣助詞。 [1] 
中文名
語氣助詞
定    義
調整句子語氣或表明説話態度、感情的虛詞

語氣助詞語氣助詞的產生

古代漢語的助詞,一般都認為分為三個區塊:一是語氣助詞,二是結構助詞,三是動態助詞上古漢語裏,只有語氣助詞和結構助詞這兩個區塊,動態助詞系統是中古漢語以後才逐步建立起來的。 [1] 
從詞義上説,除去一小部分助詞是源於實詞的詞義虛化外,其餘大部分助詞也都是源於實詞假借,尤其是「語氣」這種沒有形體的概念,無形可象,難以造字,於是假借同音字,用那個字記錄語氣詞的發音。 [1] 
《説文》雲:「女陰也。」段注云:「此篆女陰是本義,假借為語詞,本無可疑者,而淺人妄疑之。許在當時必有所受之,不容以少見多怪之心測之也。」由此可知,文獻中「也」字用為語氣助詞,都是假借名詞而為之。如:
①雍可使南面。(《論語·雍也》)
②公子州籲,嬖人之子。(《孟子·告子下》) [1] 
《説文》雲:「,語已詞也,從矢,聲。」段注云:「『已』『矣』疊韻,已,止也。其意止,其言曰矣。」「矣」的本義不明。《説文》已將「矣」字定性為「語已詞」,這不應是本義。從段注來看,「矣」「已」相通,古代文獻中的用例也確實如此。由此可斷定,語氣助詞「矣」當是由動詞」假借而成。 [1] 
金文無「矣」字,但「已」卻可以用為語氣助詞。「矣」用於句末,表示一種陳述語氣,或強調某種情況已經發生或即將發生。如:
①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論語·雍也》)
②宮之奇以其族行,曰:「虞不臘。」(《左傳·僖公五年》) [1] 
《説文》雲:「乎,語之餘也。從兮,象聲上越揚之形也。」段注云:「『乎』『』疊韻,意不盡,故言『乎』以永之,班史多假『』為『乎』。」甲骨文金文中已有「乎」字。 [1] 
乎
古代「乎」「呼」同形,「乎」當是「」的古字。甲骨文、金文中,「乎」都是個純粹的動詞,多用於呼召、命令之義。如:
①甲子卜,決雀弗其王族來。(《合》,302)
②王尹氏冊令膳夫克。(《克鼎》)
由此可知,語氣助詞「乎」當是由動詞「乎」假借而成。「乎」用於句末,常表示疑問、反問語氣,如:
①馮公有親?(《戰國策·齊策四》)
②學而時習之,不亦説?(《論語·學而》) [1] 
《説文》雲:「焉,焉鳥,黃色,出於江淮。」(按:斷句本《説文解字注》)段注云:「今未審何鳥也,自借為助詞而本義廢矣。」由此可知,「焉」本是一種鳥名,其用為代詞、語氣助詞者均為假借名詞而成。 [1] 
語氣助詞「焉」字用於句末,主要表示一種陳述語氣或兼有指代性質的一種語氣詞。如:
①擊之,必大捷。(《左傳·僖公三十二年》)
②積土成山,風雨興。(《荀子·勸學》) [1] 
《説文》雲:「哉,言之間也,從口,𠳆聲。」段注云:「《釋詁》:『孔、魄、哉、延、虛、無之言間也。』許分別釋之,曰『哉』為言之間。鍇雲:『若《左傳》「遠哉遙遙」,《論語》「君子哉若人」是,「哉」為間隔之詞。』按:如鍇説,則必句中乃為言之間,豈句末者?非耶。句中『哉』字皆可斷句。凡兩者之際曰『間』,一者之竟亦曰『間』,一之竟即兩之際也。言之間歇多用『哉』字。」 [1] 
《説文》的本意是想從「哉」在句中的位置去説明「哉」的用法和意義。其實,這都不是本質問題。甲骨文中「哉」作「𢦒 」,本是動詞,有傷害義。如:
①貞:𢦒周?十二月。(《通纂》,540)
②餘受又又,不𢦒?(《合集》,36511)
甲骨文中,「𢦒」與「才(在)」亦相通,所以「亡才」即「無𢦒」。如:
①辛丑貞:王其狩,亡才。(《屯南》,1128)
「哉」與「才」通,「才」甲骨文諸形象草木從地表冒出,初生初始之形,所以「哉」字亦有始義。
才
《詩經·大雅·文王》:「亹亹文王,令聞不已。陳錫周,侯文王孫子」,鄭玄箋雲:「哉,始。」始即創始之義。
總之,語氣助詞「哉」,最初也是個動詞,其義為創傷或創始。它作為一個語氣助詞,也是假借動詞而成。語氣助詞「哉」,並非一定處於句中起間隔作用,而是常常用於句末,表示感嘆或疑問語氣。如:
①子玉無禮!(《左傳·僖公二十八年》)
②聽其言也,觀其眸子,人焉廋?(《孟子·離婁上》)
有時為了表達強烈的感情,處於句子末尾的「哉」字也可反置於主語之前,此即徐鍇所説的「間隔之詞」。如:
①南宮适出,子曰:「君子若人,尚德若人。」(《論語·憲問》)
②大言矣,寡人有疾,寡人好勇。(《孟子·梁惠王下》)

語氣助詞語氣助詞的分類

語氣助詞是指處於句首、句中或句末,具有調整句子語氣或表明説話態度、感情的虛詞。古代漢語語氣助詞可以分為三個小類:句首語氣助詞、句中語氣助詞、句末語氣助詞。

語氣助詞句首語氣助詞

有的著作將句首語氣助詞、句中語氣助詞看作是「語助詞」,而將句末語氣助詞看作是「語氣詞」。這樣分類的前提條件,自然是認為「語助詞」不是表達語氣的。「語助詞」如果不表示語氣,那它「助」的又是什麼呢?這是一個非常令人困惑不解的問題。
語氣助詞是一個歷史概念,句首語氣助詞、句中語氣助詞和句末語氣助詞,它們不是處於同一個歷史平面上的。「語助詞」和「語氣詞」的劃分,很可能是割斷了兩者之間的歷史聯繫。
上古漢語常見的句首語氣助詞有「」「」「」「越若」「曰若」「粵若」「」等。句首語氣助詞處於句首,多有提示話題的作用或表達強調、引人關注的語氣。如:
予小子考翼,不可徵,王害不違卜?(《尚書·大誥》)
越若來三月,惟丙午朏。(《尚書·召誥》)
曰若稽古,帝堯曰放勳。(《尚書·堯典》)
為改歲,入此室處。(《詩經·豳風·七月》)
國君好仁,天下無敵。(《孟子·離婁上》)
詹雒尹,毋遠天室。(《史記·周本紀》)
粵若來三月,既死霸,粵五日甲子,鹹劉商王紂。(《漢書·律曆志下》) [2] 

語氣助詞句中語氣助詞

上古漢語常見的句中語氣助詞,有「曰」「」「於」「」「言」等等,它們主要用於《詩經》之中。
句中語氣助詞多處句中動詞之前,具有明顯的協調句式、舒緩語氣的作用。如:
①我東歸,我心西悲。(《詩經·豳風·東山》)
②灑掃穹室,我徵至。(《詩經·豳風·東山》)
③之子歸,宜其室家。(《詩經·周南·桃夭》)
污我私,浣我衣。(《詩經·周南·葛覃》)
⑤靜思之,不能奮飛。(《詩經·邶風·柏舟》) [2] 

語氣助詞句末語氣助詞

句末語氣助詞,亦即一般語法著作所説的「語氣詞」。
句末語氣助詞是表達整個句子的語氣的。其所表達的語氣,如陳述、疑問、祈使、感嘆等等,都是由全句的語意決定的。
上古漢語常見的句末語氣助詞,有「也」「矣」「焉」「耳」(表示陳述語氣),「乎」「與」「邪」(表示疑問語氣),「也」「矣」「乎」(表示祈使語氣),「哉」「乎」(表示感嘆語氣),等等。如:
①非敢後也,馬不進。(《論語·述而》)
②不可,吾既已言之王。(《墨子·公輸》)
③擊之,必大捷。(《左傳·僖公三十二年》)
④口耳之間,則四寸。(《荀子·勸學》)
例①—④,表示陳述語氣的用例。
又如:
①賢者亦有此樂?(《孟子·梁惠王上》)
②滕,小國也,間於齊楚,事齊,事楚?(《孟子·梁惠王下》)
③子非三閭大夫?(《楚辭·漁父》)
④子之師誰?(《莊子·田子方》)
例①—④,表示疑問語氣的用例。
又如:
①攻之不克,圍之不繼,吾其還。(《左傳·僖公三十三年》)
②王曰:「吾欲以國累子,子必勿泄!」(《韓非子·外儲説右上》)
③回雖不敏,請事斯語。(《論語·顏淵》)
④願君顧先王之宗廟,姑反國統萬人!(《戰國策·齊策四》)
例①—④,表示祈使語氣的用例。又如:
①周監於二代,鬱郁!(《論語·八佾》)
②曠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孟子·離婁上》)
③善,技盍至此!(《莊子·養生主》)
④天,天,趙氏孤兒何罪?(《史記·趙世家》)
例①—④,表示感嘆語氣的用例。 [2] 

語氣助詞語氣助詞的發展

語氣助詞助詞系統的形成

漢語語氣助詞系統的形成是一個歷史過程。
前面説過,在上古漢語前期的史料裏,如甲骨文,是很難找到語氣助詞的。就是到了金文裏,也基本如此。造成這種狀況的根本原因,或許是因為當時語言中就沒有或不用語氣助詞。
上古漢語語氣助詞系統真正確立起來,是在上古漢語中期,亦即東周春秋戰國時代。 [3] 
春秋戰國時代的文獻裏,漢語的句末語氣助詞已形成了四大系統:陳述語氣、疑問語氣、祈使語氣和感嘆語氣。如:
①南冥者,天池。(《莊子·逍遙遊》)
②晨往,寢門闢。(《左傳·宣公二年》)
③公嗾夫獒。(《左傳·宣公二年》)
④馮諼曰:「狡兔有三窟,僅得免其死。」(《戰國策·齊策四》)
例①—④, 「也」「矣」「焉」「耳」,表示陳述語氣。 [3] 
又如:
①子將怨我?(《左傳·成公三年》)
②從我者,其由?(《論語·公冶長》)
③今子欲以子之梁國而嚇我?(《莊子·秋水》)
④十人而從一人者,寧力不勝,智不若?(《戰國策·趙策三》)
例①—④, 「乎」「與」「邪」「耶」,表示疑問語氣。 [3] 
又如:
①子曰:「由,誨女知之!」(《論語·為政》)
②子犯曰:「戰!戰而捷,必得諸侯。」(《左傳·僖公二十八年》)
③孟嘗君不説,曰:「諾,先生休!(《戰國策·齊策四》)
例①—③, 「乎」「也」「矣」,表示祈使語氣。 [3] 
又如:
①惜,吾見其進也,未見其止也。(《論語·子罕》)
②善,回之意。(《莊子·讓王》)
③幸,子之先生遇我也。(《莊子·應帝王》)
例①—③, 「乎」「哉」「矣」,表示感嘆語氣。 [3] 
到了中古漢語,上古漢語形成的四大語氣系統都傳承下來,所用的語氣助詞也基本照舊。這種狀況,基本上維持到唐五代。如:
①鬼,歸,歸其真宅。(《列子·天瑞》)
②王元太,一流人。(《宋書·範泰傳》)
③朕知之,朕得之。(《列子·黃帝》)
④醫診脈雲:「腸斷。」(《顏氏家訓·風操》,卷二)
⑤改葬之,棺空無屍,獨絲履存。(《搜神記》,卷一)
⑥鮮之為人通率,在高祖坐,言無所隱,時人甚憚。(《宋書·鄭鮮之傳》)
⑦大蛇銜筆者,直老書佐。(《搜神記》,卷三)
⑧恰似春日花,朝開夜落。(唐·寒山子:《寒山詩·我見》,第二六五)
例①—⑧, 「也」「矣」「焉」「耳」「爾」,表示陳述語氣。 [3] 
又如:
①請問蹈水有道?(《列子·黃帝》)
②兄弟安可棄?(《宋書·武三王傳》)
③賣之,必有買者,即復害其主,寧可不安己而移於它人?(《世説新語·德行》)
④當以疾病為諭,安得不用湯藥、針艾救之?(《顏氏家訓·教子》,卷一)
⑤貪榮求利,反招羞恥,可不慎?(《顏氏家訓·治家》,卷一)
⑥恐李家運盡,便有黑衣奪位?(唐· [日]釋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行記》,卷四)
⑦太后問:「何時來?」(《世説新語·賢媛》)
⑧當爾偷牛,非日中時?(《百喻經·偷犛牛喻》)
例①—⑧, 「乎」「哉」「歟」「邪」「耶」,表示疑問語氣。 [3] 
又如:
①此中人語曰:「不足為外人道!」(晉·陶淵明:《桃花源記》)
②元以手撝曰:「行矣,不能相救,無為兩沒。」(《後漢書·鄧晨傳》)
③慎之哉,慎之!(《顏氏家訓·止足》,卷五)
④子其寢。(唐·李公佐:《南柯太守傳》)
例①—④, 「也」「矣」「哉」,表示祈使語氣。 [3] 
又如:
①善,王之問也。(《列子·仲尼》)
②佛言:「善!」(《百喻經·引言》)
③孔子曰:「善,能自寬者也。」(《列子·天瑞》)
④子貢曰:「大,君子息焉,小人伏焉。」(《列子·天瑞》)
⑤如是增上慢人,退亦佳。(《法華經·方便品》,卷一)
⑥中伏斷手為下時,中伏以後則晚。(《齊民要術·小豆》,卷二)
⑦悲,自古奸臣佞妾,以一言陷人者眾矣。(《顏氏家訓·後娶》,卷一)
⑧何賢智操行若此之難,婢妾引決若此之易,悲!(《顏氏家訓·養生》,卷五)
例①—⑧, 「哉」「乎」「矣」「夫」,表示感嘆語氣。
到了近古漢語,漢語句末語氣助詞系統雖然沒有變化,但卻產生了許多新的句末語氣助詞,語言面貌為之一新,徹底擺脱了上古漢語、中古漢語的影響。 [3] 
近古漢語,表陳述語氣的句末語氣助詞,常見的有:
呵/阿
「呵」「阿」,常用於句中或上句末尾,表示中頓語氣。如:
①謝得尊師周全我,今宵免得心腸掛。(《張協狀元》,第九齣)
②一般志量要寬大,寬大,便容得人。(元·吳澄:《吳文正集·經筵講義》,卷九十)
③若夏天,惟恐熱着官人;冬天,怕凍着官人。(《皇明詔令·諭武臣恤軍敕》)
④老子伯伯,你敢那?(《樸通事》) [3] 
「呢」,常用於句中或上句末尾,表示中頓語氣;用於句末,表示強調或事情正在發生。如:
①來一齊來,不來一個也不來。(《紅樓夢》,第八回)
②我們這裏周大娘有幾個,不知那一個行當兒上的?(《紅樓夢》,第六回)
③小娘子祗揖,有胭脂粉,我買幾兩!(元·曾瑞卿:《留鞋記》,第一折)
④子興嘆道:「正説的是這兩門!」(《紅樓夢》,第二回) [3] 
裏/哩
「裏」「哩」,處於句末常表示一種肯定、確認語氣,有時也帶有明顯的提示聽者的作用。如:
①學士元來也知去不得。(宋·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二六五)
②常言道好事,不在忙!(《張協狀元》,第十二出)
③這孫二無禮也,你那裏是罵俺。(元·無名氏:《殺狗勸夫》,頭一折)
④蘧小少爺來了,在太太房裏坐着。(《儒林外史》,第十回)
例①—④, 「裏」「哩」,表示肯定、確認語氣。
又如:
①四鄰八舍聽着,竇娥藥殺我家老子!(元·關漢卿:《竇娥冤》,第二折)
②哥哥靴靿有五錠鈔。(元·無名氏:《殺狗勸夫》,頭一折)
③只見那漢道:「未有湯。」(明·馮夢龍:《警世通言:一窟鬼癩道人除怪》,第十四卷)
④他少我五兩銀子。(《樸通事》)
例①—④, 「裏」「哩」,表示提示語氣。 [3] 
來/倈
「來」,作為一個句末語氣助詞,起源很早。早在上古漢語裏就已經產生,中古漢語沿用之,只不過它多用於表示祈使或感嘆語氣。如:
①盍歸乎,吾聞西伯善養老者。(《孟子·離婁上》)
②為人臣者不足以任之,子其有以語我。(《莊子·人間世》)
③歸去兮,田園將蕪胡不歸?(晉·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到了近古漢語,「來」或作「倈」,也可用於陳述句,這是一個重要變化。
「來」用於陳述句,有多種用法。
首先,它常用於句中,或主語後,或狀語後,或謂語後,表示中頓語氣,但同時也有一種強調作用。如:
①常言道,好人不長壽。(元·無名氏:《冤家債主》,第二折)
②這兩日不見,你怎麼這般黃瘦?(《樸事通》)
③到底是不肯商量便是也。(宋·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二六五)
④他幫扶着你,吃的醉如泥,卻撇他在這裏。(元·無名氏:《殺狗勸夫》,頭一折)
其次,元明時代,這種「來」也可直接插進成語或熟語之中,起到調整語氣的作用。如:
①與他那結義的人兒,這幾日離多來會少。(元·無名氏:《隔江鬥志》,第三折)
②哥哥,你有金有銀,閃的我無投來無奔。(元·無名氏:《殺狗勸夫》,頭一折)
③只高來不成低來不就。(明·馮夢龍:《警世通言·一窟鬼癩道人除怪》,第十四卷) [3] 
其三,這種「來」有時也可綴於序數之後,具有明顯的提示作用,使人思路更加明晰。如:
①我今做買賣回來,今日特到他家去,一來去望媽兒,二來就題(提)這門親事。(元·關漢卿:《救風塵》,第一折)
一來是那神明鑑戒,二來是天公眷愛。(元·無名氏:《小張屠焚兒救母》,第三折)
③錢媽媽,老媳婦今日一來弔喪,二來有句話勸,你肯聽嗎?(明·朱有燉:《團圓夢》,第三折)
其四,這種「來」也可插進「被」字句、「把」字句中間,對介詞後的賓語也具有明顯的提示或強調作用。如:
①張葉運蹇,驚吒。(《張協狀元》,第十齣)
②不是哥哥恨。(元·無名氏:《殺狗勸夫》,頭一折)
③苗忠道:「你也説得是」,那刀入了鞘。(明·馮夢龍:《警世通言·萬秀娘仇報山亭兒》,第三十七卷) [3] 
其五,「來」處於陳述句尾,尤其是否定句尾,表示確認的作用十分明顯。如:
①(三寶奴)又微笑雲:「舊日三關也屬北朝。」(宋·徐夢莘:《三朝北盟會編·靖康城下奉使錄》,卷二十九)
②只有漢高祖省得這道理。(元·吳澄:《吳文正集·通鑑》,卷九十)
③委的不是小婦人下毒藥。(元·關漢卿:《竇娥冤》,第二折)
④咳,我不曾知道。(《樸通事》)
其六,「來」處於陳述句尾,也可表示某一情況曾發生過或出現過,它很像「來着」或「了」。如:
①在先聖人有個周公的名字,曾這般行。(元·貫雲石:《孝經直解·聖治章》,第九)
②元來是你這賊人和朱令史謀壞我兄弟。(元·無名氏:《小孫屠》,第十九出)
③父母在生時,家法名聲好,田產家計有,孽畜頭口有,人口奴婢有。(《老乞大》)
④一落胞胎,嘴裏便銜下一塊五彩晶瑩的玉。(《紅樓夢》,第二回)
這種「來」,如果處於動態助詞之後,其語氣助詞的性質還是十分明鮮的。如:
①這張千户起去了,着刀子把那吳縣令抹死了來。(《元典章·前集刑部》)
②我有一個火伴落後了來。(《老乞大》)
③我先番北京來時,你這店西北約十二里來地,有一座橋塌了來,如今修起了不曾?(《老乞大》)
④日前也曾與丈夫説過來,丈夫不肯,所以只得私房做事。(明·馮夢龍:《警世通言·呂大郎還金完骨肉》,第五卷) [4] 
價/家
「價」,作為語氣助詞,處於句首或句中,顯然是為了調整音節,調整語氣的。如:
①襟度天為侶,平生放浪江湖,浮雲行住。(宋·張榘:《賀新涼·次拙逸劉直孺〈賀新涼〉韻》)
②追悔當年孤身願,經年兩成幽怨。(宋·柳永:《鳳銜杯》之二)
「家」卻經常用於句尾,表示一種肯定語氣。如:
③這二十顆珊瑚怎的賣?老實價錢,一兩一顆。(《樸通事》)
④多少學課錢?一個月五錢。(《樸通事》) [4] 
也/也兒
「也」「也兒」,常處於句子或詞組之間,表示中頓語氣。如:
①哎呦天那,兀的不送了我這條老命!(元·無名氏:《陳州糶米》,第一折)
②可不道一部笙歌出入隨,抵多少水盡鵝飛。(元·無名氏:《殺狗勸夫》,第二折)
③那個好男子保着孫孔目上泰安神州燒香去,可是有是無?(元·高文秀:《黑旋風》,第一折)
④你準備着亂攛東西,望風也兒走。(明·無名氏:《石榴園》,第三折) [4] 
「的」,經常用於句尾,表示肯定語氣。如:
①我嫁了,做一個張郎家婦,李郎家妻,立個婦名,我做鬼也風流。(元·關漢卿:《救風塵》,第一折)
②孝的勾當都無大似父親。(元·貫雲石:《孝經直解·聖治》,第九)
③此中各司有的是普天下所有的女子過去、未來的簿冊,爾乃凡眼塵軀,未便先知。(《紅樓夢》,第五回) [4] 
「了」,用於句尾,表示情況已經發生或對事實的確認。如:
①我勝花娘子不濟事。(《張協狀元》,第三十二出)
②(嫂嫂)着人拐的去。(元·高文秀:《黑旋風》,第二折)
③這店裏都閉了門。(《老乞大》)
④趙正道:「這個便是王秀。」(明·馮夢龍:《喻世明言·宋四公大鬧禁魂張》,第三十六卷)
⑤楊温道:「今年二十四歲。」(明·洪楩:《清平山堂話本·楊温攔路虎傳》)
⑥奶奶斷了氣。(《儒林外史》,第五回) [4] 
「咱」(zá),作為一個語氣助詞,也是近古漢語才產生的,但用法較為特殊。「咱」處於句尾,多帶有一種肯定或祈使語氣。如:
①兩情各自肯,甚忙。(宋·黃庭堅:《歸田樂令》)
②我且開開這門看。(元·高文秀:《黑旋風》,第三折)
③你要我饒你,再對星月賭一個誓。(元·關漢卿:《詐妮子調風月》,第三折)
④當此夜深孤悶之時,我試理一曲消遣。(元·馬致遠:《漢宮秋》,第一折)
「咱」,有時也可處於句中,表示中頓語氣,具有提示、強調作用。如:
①我諳分,隨有亦隨無。(宋·趙長卿:《驀山溪·早春》)
②你實話沒些個,且得相逢知細鎖(瑣),發跡高官非小官。(《劉知遠諸宮調》,第十一)
③瑤琴是你撫,夜間曾挑鬥(逗)奴。(金·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卷七)
④問卿為甚麼不説半句兒知心話?(元·白樸:《梧桐雨》,第三折)
例①—④, 「咱」處於人稱代詞或稱謂名詞之後,有的著作稱為「人稱語尾助詞」,周生亞對此頗有疑惑。實際上,這種「咱」與上面提到的「咱」應統一處理,不會是兩種「咱」。在宋元時期,「咱」作為語氣助詞,周生亞懷疑它是語氣詞「者」或「則」「只」的音形變體。 [4] 
近古漢語裏,表示疑問語氣的句末語氣助詞,常見的有:
麼(麼)/磨/摩/末/無/嗎
「麼」,繁體作「」,起源於唐代,到近古漢語裏得到廣泛應用。如:
①眾中遺卻金釵子,拾得從他要贖?(唐·王建:《宮詞》)
②南齋宿雨後,仍許重來?(唐·賈島:《王待御南原莊》)
③不知陶靖節,還動此心麼?(唐·李中:《聽蟬寄朐山孫明府》)
近古代漢語裏,「麼」是最常見的形式,常用於是非問句或反詰問句之中。如:
①這裏還有祖師?(宋·圜悟克勤:《碧巖錄》,卷一)
②要見此人?(宋·虛堂和尚:《虛堂和尚語錄》)
③此一來莫非為討護臂?(元·高文秀:《黑旋風》,第一折)
④我有一句話勸你,你肯聽我?(明·朱有燉:《團圓夢》,第一折)
⑤兄弟,你認得這和尚?(《水滸傳》,第五回)
⑥你看,這不是瘋了?(《儒林外史》,第二回)
至於「磨」「摩」「末」「無」「嗎」,都應當認為是「麼」的語音變體。「嗎」,用得很晚,直到明末清初才出現。如:
①好是問他來得?(南唐·張泌:《江城子》之二)
②的實有文字照驗?(宋·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二六五)
③娘在?(《祖堂集》,卷四)
④師雲:「皇帝還見目眼虛空?」(《祖堂集》,卷三)
⑤嫂嫂,哥哥在家?(元·無名氏:《殺狗勸夫》,第二折)
⑥你能像他這苦心就好了,學什麼有個不成的?(《紅樓夢》,第四十八回) [4] 
那/也那/麼
「那」「也那」,在近古漢語裏主要於選擇問。「那」或「也那」用於選擇句,常處於兩句之間。如:
①父母有不是處不諫呵,中不中?(元·貫雲石:《孝經直解·諫諍》,第十五)
②卿呵,則你道波,寡人是怕也那不怕?(元·白樸:《梧桐雨》,第三折)
③虛灸實灸?(《樸通事》)
④客人們,熱吃涼吃?(《老乞大》)
「那」同時處於兩句或多句之尾者是少數。如:
①知他如今是死,活?(元·關漢卿:《拜月亭》,第三折)
②客人,你要南京的那,杭州的,蘇州的?(《老乞大》)
「那」也可用於反詰句,義同「呢」。如:
①況你年紀高大,六十以外的人,怎生又招丈夫?(元·關漢卿:《竇娥冤》,第一折)
②你還有甚的説話,此時不對監斬大人説,幾時説?(元·關漢卿:《竇娥冤》,第三折)
③常言道:「有情何怕隔年期」,這有甚等不得?(元·李好古:《張生煮海》,第一折)
「那」也可用於是非問,義同「麼」,這種用法較特殊,是少數。如:
①那雜貨鋪兒是你的?(《老乞大》)
②(珊瑚)黃豆來大的,血點也似好顏色圓淨的,價錢大,你要?(《樸通事》)
至於「麼」,用於選擇問或反詰問,都是少數。如:
①你這月盡頭,到的北京到不得?(《老乞大》)
②哥也,可怎生不見俺嫂嫂?(元·高文秀:《黑旋風》,第二折) [4] 
「呢」,產生於元據時期,而不見於宋元話本,戲曲裏開始用於疑問句,數量不多。元據時期以後,「呢」得到廣泛應用。「呢」的用法,有許多和「那」相重合。「呢」,可用於詢問句,如:
①來到這店肆中,我大嫂呢?(元·高文秀:《黑旋風》,楔子)
②(爺)問道:「擔子?」(明·馮夢龍:《警世通言·萬秀娘仇報山亭兒》,第三十七卷)
③做孫子的又不曾得罪叔公,為什麼要打我?(《儒林外史》,第二十三回)
④誰叫你去打劫?(《紅樓夢》,第六回)
「呢」也可用於選擇問,或處於上句末,或處於下句末,均可。如:
①危素道:「前日承老父台所惠冊頁花卉,還是古人的,還是現在人畫的?」(《儒林外史》,第一回)
②襲人聽説道:「姑娘到底是和我拌嘴,是和二爺拌嘴?」(《紅樓夢》,第三十一回) [4] 
來/哩/咧
「來」,處於句末,主要是用於詢問句。如:
①休整日價去,臉兒又紅,那裏去吃酒?(《張協狀元》,第二十出)
②既然是這般呵,誰着你嫁他?(元·關漢卿:《救風塵》,第二折)
③兄弟,你端的是人?(元·無名氏:《小孫屠》,第十九出)
④渾家道:「丈夫,你見甚麼?」(明·馮夢龍:《警世通言·一窟鬼癩道人除怪》,第十四卷)
」「」也可用於詢問句或反詰句。「哩」,中古漢語作「裏」。「咧」或是「哩」的變體,用於清據時期。如:
①你揹着甚麼?(元·康進之:《李逵負荊》,第四折)
②誰叫門?(元·無名氏:《殺狗勸夫》,第二折)
③秦小二叔,你看見隔壁的王老大牽了牛在那裏飲水?(《儒林外史》,第一回)
④一早就往這裏趕咧,那裏還有吃飯的工夫?(《紅樓夢》,第六回)
「來」「哩」也可用於反詰句或選擇句。如:
①都不是,敢是我下的毒藥?(元·關漢卿:《竇娥冤》,第二折)
②那怪道:「不知是我分離,是你分離?」(《西遊記》,第三十回)
③你這般學漢兒文書時,是你自心裏學,你的爺孃教你學?(《老乞大》)
④那裏有二里地?(《樸通事》) [4] 
近古漢語表示祈使語氣的句末語氣助詞,常見的有:
罷/波
「罷」,最常見的用法是置於句末,表示一種祈求語氣,藴含一種強烈的願望或意志。「波」,當是「罷」的音形變體形式。如:
①我這兩個銀子長遠了,你還了我!(元·關漢卿:《竇娥冤》,第一折)
②哈銘,你進來!(明·哈銘:《正統臨戎錄》)
③你女兒不如依我説別嫁了!(明·朱有燉:《團圓夢》,楔子)
④如今只求嚴老爺開恩,高抬貴手,恕過他!(《儒林外史》,第六回)
⑤太太説,請林姑娘到那邊坐!(《紅樓夢》,第三回)
「波」當是「罷」的音形變體,多用在元曲裏,用法與「罷」基本相同。如:
①你又不吃飯,睡!(元·關漢卿:《詐妮子調風月》,第二折)
②婆婆,羊肚兒湯做成了,你吃些兒!(元·關漢卿:《竇娥冤》,第二折)
③孔目,你尋了護臂,早些兒來!(元·高文秀:《黑旋風》,第一折)
④伯孃,甚麼話你説!(元·楊文奎:《兒女團圓》,第一折) [4]  [5] 
者/則/只/咱(zá)/着
近古漢語裏,「者」「則」「只」「咱」「着」這幾個詞都可以表示祈使語氣,它們之間好像都是一音之轉。前面説過,「咱」可能就是「者」「則」「只」的音形變體。至於處於句末,表示祈使語氣的「着」,它肯定也是個語氣助詞,不是動態助詞。如:
①你更了名改了姓!(元·高文秀:《黑旋風》,第一折)
②不知你哥哥后角門是誰殺下一個人,你哥哥央你揹出去埋了!(元·無名氏:《殺狗勸夫》,第二折)
③早來到也,咱見相公去(元·無名氏:《雲窗夢》,第四折)
④這幞頭呵,除下來與你戴!(元·楊顯之:《瀟湘雨》,第二折)
⑤你改了!(元·高文秀:《黑旋風》,第一折)
⑥左右,門着覷!(元·關漢卿:《謝天香》,第二折)
⑦你離路兒,休在路邊兒淨手,明日着人罵。(《老乞大》)
⑧只望大人高抬明鏡,替小婦人做主!(元·關漢卿:《竇娥冤》,第二折)
⑨也不索娘點湯,也不索爺奠灑,試聽你女兒訴一遍!(明·朱有燉:《團圓夢》,第四折) [5] 
「休」,本是動詞,與「罷」同義,均有休止義。中古漢語,「休」演變為表禁止的否定副詞,進而虛化,置於句末,變成表祈使語氣的句末語氣助詞。語氣助詞「休」,主要使用在近古漢語裏,用法與「罷」基本相同。如:
①要來小酌便來,未必明朝風不起。(宋·李清照:《玉樓春》)
②解元,你去西廊,胡亂吃些子飯了,睡!(《張協狀元》,第十二出)
③這兩個婆子也是鬼了,我們走!(明·馮夢龍:《警世通言·一窟鬼癩道人除怪》,第十四卷)
④我不要他的,送還他老婆!(明·馮夢龍:《喻世明言·宋四公大鬧禁魂張》,第三十六卷) [5] 
來/哩
「來」「哩」也可用於祈使句,表示祈求、命令、願望或意志等多種語氣。如:
①這陳寶童拖着我道:「咱兩個睡些個去!」(《元典章·前集刑部》)
②咱撇下,還家去!(元·無名氏:《殺狗勸夫》,頭一折)
③店裏有個好女子請你!(元·關漢卿:《救風塵》,第三折)
④構欄裏看雜技去!(《樸通事》)⑤趙正道:「嫂嫂,買五個饅頭來!」(明·馮夢龍:《喻世明言·宋四公大鬧禁魂張》,第三十六卷)
⑥你中了舉了,叫你家去打發報子!(《儒林外史》,第三回) [5] 
近古漢語,表示感嘆語氣的句末語氣助詞,常見的有:
呵/阿/啊
「呵」「阿」「啊」,是同一個句末語氣助詞的不同變體,均可表示感嘆、意願等語氣。如:
①勞得謝送道。(《張協狀元》,第二折)
②我嫁了安秀才。(元·關漢卿:《救風塵》,第一折)
③大功爵讓與哥的兒子,好。(明·劉仲璟:《遇恩錄》)
④該隨手拿出兩個來給你這妹妹裁衣裳。(《紅樓夢》,第三回) [5] 
」(yòu),常用於呼語後或句末,表示驚歎等強烈語氣。「喲」,當是「嚛」的變體形式,且出現很晚。如:
①天,這雪住一住可也好,越下的惡躁了。(元·馬致遠:《黃粱夢》,第三折)
②兒,我也是出於無奈。(元·關漢卿:《竇娥冤》,楔子)
③我那屈死的兒!(元·關漢卿:《竇娥冤》,第四折)
④我們不行,還得你老人家操心哪!(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十五回) [5] 
啞/呀
「啞」「呀」,也常用在呼語後或句末,表示一種強烈的驚歎之情。如:
①慚愧,僧院已聞一鴉。(金·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卷四)
②我爺,好大蚊子!(《西遊記》,第二十一回)
③(大聖)忽然叫道:「天,孤拐都化了!」(《西遊記》,第三十四回)
④才走了一半,這叫二十鋪。(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十四回)
「呀」,作為一個新生的句末語氣助詞,可能是「也」「呵」的合音形式,它主要使用在明清時代。請比較:
①學成滿腹文章,尚在湖海飄零,何日得遂大志也呵。(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一折)
②你也等我一等波,今日正是寒食,好個節令也呵!(元·張國賓:《薛仁貴》,第三折)
周生亞之所以認為「呀」可能是「也」「呵」的合音形式,是因為:「呀」,從牙得聲。「牙」,隋唐時代,雖屬疑母,擬音為〔ŋ〕,但到了元據時期,疑母已消失,歸為喻母,與「也」的聲母相同,擬音為〔j〕。因此,「也」「呵」的合音過程當是〔j+a〕→ 〔ja〕→ 〔ia〕。 [5] 
那/呢
「那」,用於呼語後或句末,常表示一種強烈的感情。如:
①天,只被你打殺我也。(元·關漢卿:《救風塵》,第二折)
②若母親命亡,天,誰人覷當?(元·無名氏:《小張屠焚兒救母》,第一折)
③哎喲天,兀的不送了我也這條老命?(元·無名氏:《陳州糶米》,第一折)
④那孩子手扶着船窗,口裏説道:「買菱,買菱!」(《儒林外史》,第九回)
「呢」,用於句末,主要表示一種遺憾、不滿等諸多感情。如:
①何苦來!(《紅樓夢》,第三十一回)
②正經明公正道的,連個姑娘還沒掙上去!(《紅樓夢》,第三十一回)
③我們不會伏侍的,明日還不知犯什麼罪!(《紅樓夢》,第三十一回)
④喊爹叫媽的,哭丈夫的,疼兒子的,一條哭聲,五百多里路長,你老看慘不慘!(清·劉鶚:《老殘遊記》,第十四回) [5] 
來/哩
「來」「哩」,用於句末,也可表示一種驚恐、讚賞、感慨等諸多感情。如:
①兩個根底監着呵,為那般呵,殺了人!(《元典章·前集刑部》)
②(教授)道:「若還真個有這人時,可知好!」(明·馮夢龍:《警世通言·一窟鬼癩道人除怪》,第十四卷)
③還有些日子不來家!(《儒林外史》,第九回)
④你老拔一根寒毛,比我們的腰還壯!(《紅樓夢》,第六回) [5] 

語氣助詞助詞位置的轉移

語氣助詞位置的轉移,反映出漢語語氣助詞功能的歷史變化。
古代漢語的語氣助詞可以分為句首語氣助詞、句中語氣助詞和句末語氣助詞三類。
句首、句中語氣助詞,主要是使用在上古漢語前期的史料裏。兩漢以後,文獻中也偶有使用的,但那無疑是一種仿古現象,或可視為上古漢語語法現象的殘留。
從語氣助詞在句中的位置而言,從句首、句中再到句末,這種位置的轉移,無疑是歷史發展的結果,其中也反映出語氣助詞功能的歷史變化。 [6] 
(1)句首語氣助詞。
漢語句首、句中和句末語氣助詞,不是處於同一個歷史平面上的語氣現象,是有時間層次的,是歷史發展的結果。
第一,甲骨文裏沒有句首和句中語氣助詞,甚至連句末語氣助詞也極少使用。現在可以證實的,甲骨文中只有一個句末語氣助詞「乎」字。如:
①丁未卜,引:侑鹹戊,學戊?(《粹編》,425)
②丁未卜,賓貞:雨?(《合集》,13713)
例①, 「引」,貞人名,其甲骨文字形被陳夢家釋為「扶」,於省吾釋為「引」,甚是。《甲骨文字典》從於説。 [6] 
第二,金文裏,句首語氣助詞最多,句中語氣助詞次之,句末語氣助詞最少。
根據管燮初的研究,金文中用於句首語氣助詞的有「」「𢓊」「𢦏」「」「」「𩁹」「在𩁹」「曰」「𠭯」「有」「亦」等11個詞,詞頻計23次;用於句中的有「𢓊」「帥」「於」「遹」「猷」「其」「有」「亦」等8個詞,詞頻計18次;而用於句末語氣助詞的只有「𢦏」「才」兩個詞,詞頻也僅為4次。
儘管論述中有些詞的詞義解釋或歸類上尚有可商榷之處,但就總體而言,也可以看出漢語句首、句中和句末語氣助詞確實不是同一個歷史層面上的產物。 [6] 
周生亞認為金文中最常見的句首語氣助詞有「曰」「𩁹」「𩁹若」「」等詞;最常見的句中語氣助詞有「於」「」等詞;最常見的句末語氣助詞有「哉」「才」兩個詞。「才(在)」,實為「哉」的通假字,所以句末語氣詞助詞實際只有一個「哉」字。如:
古文王,初𢿐龢於政。(《史牆盤》)
𩁹八月初吉庚寅。(《宗周鐘》)
𩁹武王既𢦏殷,徽史剌且,迺來見武王。(《史牆盤》)
𩁹曰二月,侯見弙宗周。(《麥尊》)
民之所亟。(《王子午鼎》)
周公於徵伐東屍、豐白、專古,鹹𢦏。(《周公東征方鼎》)
⑦󱨄圉武王,徵四方。(《史牆盤》)
⑧烏虖哀𢦏。(《禹鼎》)
第三,傳世文獻中,大量使用句首和句中語氣助詞的始於《尚書》和《詩經》。
據周生亞統計,《尚書》中句首語氣助詞共有18個,其中單音節的8個,雙音節的10個,詞頻總計66次。如單音節的有「迪」「若」「惟」「亦」「徂」「肆」「曰」「若」;雙音節的有「迪惟」「誕惟」「亦越」「爽惟」「率惟」「肆惟」「洪惟」「越惟」「曰若」「越若」。下僅舉數例説明之。如:
高後丕乃崇降弗祥。(《尚書·盤庚)》
翼日乙卯,周公朝至於洛。(《尚書·召誥》)
天子作民父母,以為天下王。(《尚書·洪範》)
迪惟前人光,施於我衝子。(《尚書·君奭》)
越若來三月,惟丙午朏(《尚書·召誥》) [6] 
到了《詩經》,句首語氣助詞只有5個,而且又都是單音節詞,其使用頻率明顯下降,詞頻總計73次。這五個詞是「誕」「維」「肆」「侯」「伊」。如:
我祀如何?或舂或揄。(《詩經·大雅·生民》)
葉莫莫,是刈是濩。(《詩經·周南·葛覃》)
皇天弗尚,如彼流泉,無淪胥以亡。(《詩經·大雅·抑》)
誰在矣?張仲孝友。(《詩經·小雅·六月》)
誰雲從?維暴之雲。(《詩經·小雅·何小斯》) [6] 
到了春秋戰國時代,那些古老的句首語氣助詞,在語言中已基本絕跡了。此時文獻中,有一個「夫」字常居於句首,用為句首語氣助字。這個「夫」字,當是從指示代詞「夫」虛化而來的,所以它多多少少仍帶有一些指別味道。如:
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論語·雍也》)
三年之喪,天下之通喪也。(《論語·陽貨》)
國君好仁,天下無敵。(《孟子·離婁上》)
千里之遠,不足以舉其大;千仞之高,不足以極其深。(《莊子·秋水》) [6] 
(2)句中語氣助詞。
同句首語氣助詞一樣,句中語氣助詞的大量使用也是始於《尚書》和《詩經》的。
《尚書》中句中語氣助詞有27個,其中單音節的有22個,雙音節的有5個,詞頻總計為172次。其中屬於單音節的有「丕」「肇」「誕」「迪」「惟」「亦」「所」「式」「哉」「率」「諮」「思」「肆」「厥」「言」「有」「於」「雲」「爰」「曰」「越」「於」;其中屬於雙音節的有「丕惟」「矧曰」「率惟」「率肆」「越其」。下僅舉數例説明之。如:
①天乃大命文王,殪戎殷,受厥命越厥邦厥民。(《尚書·康誥》)
②司寇蘇公敬爾由獄,以長我王國。(《尚書·立政》)
③我心之憂,日月逾邁,若弗來。(《尚書·秦誓》)
④惟厥罪無在大,亦無在多,矧曰其尚顯聞於天。(《尚書·康誥》)
⑤(乃)不昏作勞,不服田畝,越其罔有黍稷。(《尚書·盤庚》) [6] 
到了《詩經》,句中語氣助詞有33個,其中單音節的有26個,雙音節的有7個,詞頻總計為664次。其中屬於單音節的有「薄」「誕」「維」「也」「亦」「聿」「遹」「式」「載」「思」「斯」「肆」「其」「言」「有」「於」「乎」「侯」「兮」「或」「曰」「越」「雲」「爰」「伊」「焉」;其中屬於雙音節的有「薄言」「維伊」「亦維」「亦聿」「亦云」「聿雲」「伊其」。下亦僅舉數例説明之。如:
伐嚴狁,至於太原。(《詩經·小雅·六月》)
求厥寧,遹觀厥成。(《詩經·大雅·文王有聲》)
微,胡不歸?(《詩經·邶風·式微》)
④予發曲局,薄言歸沐。(《詩經·小雅·采綠》)
⑤歲聿雲莫,採蕭獲菽。(《詩經·小雅·小明》)
到了春秋戰國時代,加在謂語動詞前面的這類句中語氣助詞,已基本消失了,剩下的只有處於主語狀語後面的那類句中語氣助詞了,但總的趨勢也是走向衰亡。具體用例見後。 [6] 
(3)句末語氣助詞。
和句首、句中語氣助詞的發展趨勢相反,句末語氣助詞的發展可以説是從無到有,從弱到強,兩者正好形成互補關係。正因為如此,句首、句中和句末語氣助詞絕不是同一個層次的語法現象,而是語言歷史發展的結果。
《尚書》《詩經》中已經產生了一定數量的句末語氣助詞。《尚書》中句末語氣助詞有12個,即「已」「止」「哉」「茲」「其」「忌」「矣」「猗」「所」「乎」「若」「焉」,詞頻總計為103次。《詩經》中句末語氣助詞有24個,其中屬於單音節的有19個,雙音節的有5個,即「之」「止」「哉」「思」「其」「忌」「矣」「只」「斯」「諸」「且」「胥」「居」「乎」「兮」「也」「嗟」「員」「焉」「乎而」「也哉」「焉哉」「也且」「只且」,詞頻總計為762次。如:
①王曰:「公定,予往。」(《尚書·洛誥》)
②帝曰:「我其試!」(《尚書·堯典》)
③嗚呼,孺子王!(《尚書·立政》)
④今日之事,不愆於六步、七步,乃止齊。(《尚書·牧誓》)
⑤采薇采薇,薇亦作。(《詩經·小雅·采薇》)
⑥夜如何?夜未央。(《詩經·小雅·庭燎》)
⑦母也天,不諒人只。(《詩經·鄘風·柏舟》)
⑧不見子都,乃見狂。(《詩經·鄭風·山有扶蘇》)
漢語句末語氣助詞取得重要發展的時間是上古漢語中期,亦即春秋戰國時代。關於這一點,也是可以證實的:
第一,文獻中句末語氣助詞的使用頻率極高。 [6] 
以《論語》為例。《論語》全文13700字左右,但使用的句末語氣助詞卻多達29個(組),其中單音節的有12個,多音節的有17個,詞頻總計為832次。同時,出土的春秋戰國時代的古文字材料中的句末語氣助詞的詞頻也可證實。
第二,句末語氣助詞連用形式的產生和應用。
句末語氣助詞的連用式始自《詩經》。《詩經》中句末語氣助詞的連用式有五種形式,即「乎而」「也哉」「焉哉」「也且」「只且」,詞頻總計僅為21次。但是到了春秋戰國時代,文獻中,句末語氣助詞的連用式卻得到了廣泛應用。
第三,句末語氣助詞連用式的產生和應用,實際上反映的是漢語語氣助詞「移位」過程中的語氣強化現象,同時也反映了漢語語氣助詞功能的歷史變化。 [6] 
語氣的表達可以有多種手段,使用語氣助詞只是其中的手段之一。漢語語氣助詞既然都是表達語氣的,為什麼又有三類之分?又為什麼説句首、句中和句末語氣助詞不是處於同一個歷史平面的語法現象?
周生亞的回答是,這三類語氣助詞是具有不同的語氣功能的;三類語氣助詞的位置變化,也正是它們的功能歷史變化的結果,也是古人對句子語氣的認識不斷深化和把握的結果。
根據周生亞的考察,句首語氣助詞的功能,主要是用於凸顯特定的話題,因此語氣表達上具有加重、強調的意味,以便引人關注。句中語氣助詞的功能,主要是用於調整音節的,因而在表達上會帶來舒緩、平和的語氣。至於句末語氣助詞,由於是處於句末,其作用主要是用來表達全句語氣的,因而更容易體現出説話人的態度或思想感情,使陳述、疑問、祈使和感嘆四大語氣系統才得以建立起來。 [6] 
句首語氣助詞的功用,主要在於凸顯話題,常處於陳述句之首。《尚書》中18個句首語氣助詞,毫無例外地,全部處於陳述句之首。《詩經》中的5個句首語氣助詞,詞頻計73次,而用於陳述句句首者有2個,詞頻卻佔69次。《尚書》中使用頻率最高的句首語氣助詞有3個:「惟」「越」「肆」;《詩經》中使用頻率最高的句首語氣助詞有2個:「維」和「肆」。如:
惟朕小子其新逆,我國家禮亦宜之。(《尚書·金縢》)
越厥邦厥民,惟時敍。(《尚書·康誥》)
肆上帝將復我高祖之德,亂越我家。(《尚書·盤庚》)
維葉莫莫,是刈是濩。(《詩經·周南·葛覃》)
肆皇天弗尚,如彼流泉,無淪胥以亡。(《詩經·大雅·抑》)
到了春秋戰國時代,句首語氣助詞「夫」字,加在主語之前,仍多具有特指作用,使特定的話題更加突出、醒目,以引起人們的關注。如:
民,神之主也。(《左傳·桓公六年》)
志,氣之帥也。(《孟子·公孫丑上》)
大道不稱,大辯不言,大仁不仁。(《莊子·齊物論》) [6] 
句中語氣助詞,主要是使用在《詩經》裏,其功用主要在於調整句子音節,使語氣表達更加和緩、舒暢。如:
①蟋蟀在堂,歲其莫。(《詩經·唐風·蟋蟀》)
②匪棘其欲,追來孝。(《詩經·大雅·文王有聲》)
③北風涼,雨雪雱。(《詩經·邶風·北風》)
污我私,浣我衣。(《詩經·周南·葛覃》)
⑤夫不良,國人知之。(《詩經·陳風·墓門》) [6] 
例①—⑤,詩句加「」「」「其」「薄」「也」以成四言,這樣就使上下詩句韻味和諧,語氣流暢。這種情況,即使在散文著作中,如《尚書》,也會遇到的。如:
①復王率遏眾力率割夏邑,有眾率怠弗協。(《尚書·湯誓》)
②爾所弗勖,其於爾躬有戮。(《尚書·牧誓》)
③我心之憂,日月逾邁,若弗雲來。(《尚書·秦誓》)
④邦之杌隉,曰由一人。(《尚書·秦誓》)
例①—④, 「」「有」「雲」「曰」字以下,加之而成兩言或四言,為偶數,讀之自然語氣和諧、暢達。 [7] 
到了春秋戰國時代,句、句中語氣助詞均處於消亡之中,代之而起的則是句末語氣助詞四大系統的確立。這是漢語語氣助詞發展中的一個重要轉折點。如:
①都城過百雉,國之害。(《左傳·隱公元年》)
②日月逝,歲不我與。(《論語·陽貨》)
③南方有鳥,名曰蒙鳩。(《荀子·勸學》)
④今之從政者殆!(《論語·微子》)
⑤寡人非能好先王之樂,直好世俗之樂。(《孟子·梁惠王下》)
例①—⑤「也」「矣」「焉」「而」「耳」,均為表示陳述語氣者。
又如:
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論語·學而》)
②晉,吾宗也,豈害我?(《左傳·僖公五年》)
③夫子聖者?(《論語·子罕》)
④子之師誰?(《莊子·田子方》)
⑤齊有處士曰鍾離子,無恙?(《戰國策·齊策四》)
例①—⑤, 「乎」「哉」「與」「邪」「耶」,均為表示疑問語氣者。 [7] 
又如:
①吾其還!(《左傳·僖公三十年》)
②已矣,勿言之!(《莊子·人間世》)
③孟嘗君不説,曰:「諾,先生休!」(《戰國策·齊策四》)
④願君顧先王之宗廟,姑反國統萬人!(《戰國策·齊策四》)
例①—④, 「也」「矣」「乎」,均為表示祈使語氣者。 [7] 
又如:
①惜,吾見其進也,未見其止也。(《論語·子罕》)
②南人有言曰:「人而無恆,不可以作巫醫」,善!(《論語·子路》)
③曠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孟子·離婁上》)
④楚王曰:「善,吾請無攻宋矣。」(《墨子·公輸》)
例①—④, 「乎」「夫」「哉」,均為表示感嘆語氣者。 [7] 

語氣助詞從連用到複音化

從語氣助詞的連用到語氣助詞的複音化
上古漢語到了中期,不僅產生出一大批句末語氣助詞,而且又湧現出數量不少的句末語氣助詞的連用形式。這種連用形式,姚振武《上古漢語語法史》稱之為「語氣套疊現象」。 [8] 
上古漢語到了中期,不僅產生出一大批句末語氣助詞,而且又湧現出數量不少的句末語氣助詞的連用形式。這種連用形式,姚振武《上古漢語語法史》稱之為「語氣套疊現象」。 [8] 
語氣就是説話人的口氣,包括心理狀態、感情色彩等。可以説,只要説話,必有語氣。而語氣詞卻是後起的、非必需的現象。例如,在殷商時期,沒有標示論斷語氣的「也」,但決不能説殷商時期沒有論斷語氣。
於是發生一個問題:某種語氣詞,與它所對應的某種業已存在的語氣,究競是什麼關係?例如:
①豈弟君子,民之父母。(《詩經·大雅·泂酌》)
②展如之人兮,邦之媛也。(《詩經·鄘風·君子偕老》)
這是兩個判斷句,①無「也」,②有「也」。例②這樣的句子可以看作是由例①這樣的句子加上「也」造成的。顯然,加「也」之前句子已經有了判斷語氣,「也」的作用只是使句子原有的判斷語氣更為彰顯一些而已。 [8] 
正是在這個意義上,姚振武説「也」的作用只是「標示」原句已有的論斷語氣,它使得原句的語氣得到加強。如果語氣詞所標示的語氣與原句的語氣不一致,便體現一種複合語氣,從而形成語氣的「套疊」現象,表達説話者的複雜的感情、心理狀悲。例如:
③不及黃泉,無相見也。(《左傳》隱公元年)
④惡!是何言也!(《孟子·公孫丑上》)
例③是祈使句,不用「也」仍然是祈使、命令的語氣,這種語氣是由禁止性否定副詞「無」表示的。「也」並不表示祈使語氣,而是對這種祈使的語氣加以肯定,仍是表示論斷或肯定的語氣。因此例③是祈使語氣與判斷語氣的套疊,只是祈使語氣沒有使用語氣詞。 [8] 
例④是感嘆句。前有嘆詞「」,句中又有表示反詰的代詞「何」,反詰也就帶有不以為然的驚訝意味,句子的感嘆語氣是由「」和「何」表示的,「也」是幫助「是何言」這個判斷句表示判斷的。因此例④是感嘆語氣與判斷語氣的套疊。 [8] 
如果句子使用不止一個語氣詞,那麼看起來就是語氣詞的套疊了。例如:
⑤斯謂之仁已乎?(《論語·顏淵》)
這裏,表限止的「已」與表疑問的「乎」代表該句的兩種語氣。對於這種現象,姑且稱為語氣詞的套疊使用。這時句子的語氣重心一般在後一個語氣詞上。 [8] 
語氣詞的套疊使用不限於兩相套疊,還有三相套疊。例如:
⑥晏子立於崔氏之門外。其人曰:「死乎?」曰:「吾君也乎哉?吾死也。」曰:「行乎?」曰:「吾罪也乎哉?吾亡也。」(《左傳》襄公二十五年)
「也乎哉」,兼表肯定、疑問和反問的語氣。句子的語氣重心落在最後的「哉」字上。 [8] 
既然是「套疊」,就説明它們是分層次的。一般的規律是「管前不管後」,即每個語氣詞只統攝它前面的部分而不管後面部分。仍以「斯謂之仁已乎?」為例,「已」是統攝「斯謂之仁」的,而「乎」是統攝「斯謂之仁已」的。「已」和「乎」並不在一個層面上。 [8] 
正如朱德熙所言:「幾個語氣詞接連出現,彼此在結構上沒有直接的調系。」這樣遞相套疊,最後一個語氣詞,它的轄域自然最大,所以成為全句的語氣中心。其實套疊的不是語氣詞,而是句子本身的不同語氣。「語氣詞的套疊」只是一個表象,且方便稱説而已。 [8] 
語氣詞的套疊使用是一個極為複雜的現象,應結合原句本身的語氣和各個語氣詞本身的語氣綜合理解。例如:
⑦子曰:「泰伯其可謂至德也已矣」(《論語·泰伯》)
郭錫良解釋説,三個語氣詞連用,各個語氣詞仍保留各自所表示的語氣,組成三種語氣因素相結合的複合語氣,語氣的重心一般在最後一個語氣詞上。比如「也」表肯定語氣,「已」表限止語氣,「矣」表報導新情況的語氣,也就是説孔子是把「泰伯其可謂至德」這一事實當作肯定的、止於此的新情況報導出來。其度句中的語氣副詞「其」還表示委婉語氣,整個句子又帶上委婉語氣色彩。這是一個四種語氣因素組成的複合語氣。這是非常精到的觀察,具有普遍意義。 [8] 
此外,朱承平研究了語氣詞套疊使用中語氣詞本身的搭配規律,他指出:「不同語氣的語氣詞連用時,一般是陳述語氣詞放在疑問語氣詞或感嘆語氣詞之前:疑問語氣詞放在感嘆語氣詞之前。」「陳述語氣詞連用有兩個特點:第一,『也』、『矣』二字較為活躍。凡陳述語氣詞連用時一般都有這兩個語氣詞參與。第二,在語氣詞連用時,一般是『也』字放在其他語氣詞之前,『矣』字放在其他語氣詞之後。只有『而已』、『』這兩個語氣詞與『也』連用時,『也』字才放在它們的後面。」 [8] 
語氣詞的套疊使用,過去多稱為「語氣詞的連用」,這種説法不體現語氣詞之間的層次關係,是不準確的。楊永龍對套疊使用的語氣詞的層次闢繫有細緻的分析,將其稱為「同現」,姚振武認為「套疊」的稱呼更能體現層次關係。 [8] 
周生亞這裏仍沿用一般的説法,因為周生亞覺得「連用」這種提法,在解釋上可能會更靈活一點。對上古漢語句末語氣助詞的連用形式,馬建忠稱之為「合助助字」。他説:「合助助字者,或兩字疊助一句,則謂之『雙合字』,或疊三字,則謂之『叁合字』。」 [7] 
句末語氣助詞量於句末,其功用自然是表達全句語氣的。從理論上講,既然是表達全句語氣的,照理説有一個句末語氣助詞就足夠了,為什麼還要疊牀架屋地連用兩個或三個句末語氣助詞呢?
對此,馬建忠又説:「古人謹而話言,往往意在言外,記者追憶其言而筆之,筆之或不足擬其辭,故助以聲,一之不足而再焉,而叁焉,至辭氣畢達而止。」
馬建忠的意思是説古人語言言簡意賅,少用語氣詞,後人追憶其言,故加之以聲,或一或二或三,直「至辭氣畢達而止」。馬氏的解釋,給人的印象是,這些好像都是後人追加上去的,人為性質很強。
對此,姚振武從更大的語言背景角度作了解釋。他説:「語氣詞套疊現象具有較明顯的口語和抒情色彩,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論辯於外;『國風』各異,情動於衷,這就是語氣詞套疊現象盛行的重要原因。以《論語》為例,所有語氣詞的套疊形式均只在對話中出現,而像《論語·鄉黨》這種沒有對話的篇目,雖然篇幅較大,卻沒有出現一次。」這段論述的一個重要觀點在於指明瞭句末語氣助詞連用和口語的關係問題。 [7] 
值得特別注意的是,馬建忠論述「合助助詞」時所引用的十種文獻中,引用最多的就是《論語》。而《論語》一書是語錄體散文,當由孔子門人及其再傳弟子結集而成。因此,可以斷定這種連用現象的口語性質是很強的,這或許也是古人對語氣變化的深度描寫。 [7] 
不過對連用的句末語氣助詞的語法作用,馬氏的解釋是「各以本意相加,非以二三字合助而更幻一新意者也」,或言「合助之字,各抱本意,藉以畢達句中所孕之辭氣耳」。後人基本同意馬氏的觀點。不過應指出,現在通常的看法是,這種「疊牀架屋」式的語氣表達,仍是以最後一個語氣助詞作為全句語氣的歸類標準。 [7] 
《馬氏文通》將「合助之式」歸為三類:一是傳信助字+傳信助字,二是傳信助字+傳疑助字,三是傳疑助字+傳疑助字。並列出合助助字有二十一種:「已矣「也已」「耳矣」「焉爾」「焉耳」「也已矣」「焉耳矣」(以上為第一類);「矣哉」「耳哉」「也哉」「矣乎」「也乎」「也與」「矣夫」「已夫」「也未」(以上為第二類);「乎哉」「也乎哉」「也與哉」「焉耳乎」「焉爾乎」(以上為第三類)。 [7] 
馬氏的分類基本可信,但實際的連用形式卻遠不是如此簡單。根據周生亞的考察,上古漢語連用的句末語氣助詞,卻以用於陳述句和疑問句為主,感嘆句次之,祈使句最少。下僅舉例説明之。如:
①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論語·述而》)
②起予者商也,始可與言詩已矣。(《論語·八佾》)
③子曰:「泰伯其可謂至德也已矣。」(《論語·泰伯》)
④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孟子·告子上》)
⑤梁惠王曰:「寡人之於國也,盡心焉耳矣。」(《孟子·梁惠王上》)
⑥其畏人也而襲諸人間,社稷存焉爾。(《莊子·山木》)
例①—⑥,為用於陳述句者。 [7] 
又如:
①子曰:「無為而治者,其舜也與?」(《論語·衞靈公》)
②吾豈匏瓜也哉?(《論語·陽貨》)
③子曰:「鄙夫可與事君也與哉?」(《論語·陽貨》)
④晉為盟主,其或者未之祀也乎?(《左傳·昭公七年》)
⑤昔者子貢問孔子曰:「夫子聖矣乎?」(《孟子·公孫丑上》)
⑥若果是也,我果非也邪?(《莊子·齊物論》)
⑦故先王明之,豈特玄之耳哉?(《荀子·正論》)
⑧然則父有賢子,君有賢臣,適足以為害耳,焉得利焉哉?(《韓非子·忠孝》)
例①—⑧,為用於疑問句者。 [7] 
又如:
①莫餘毒也已!(《左傳·僖公二十八年》)
②孟子曰:「伯夷闢紂,居北海之濱,聞文王作,興曰:『盍歸乎來!』」(《孟子·離婁上》)
③長鋏歸來乎,食無魚。(《戰國策·齊策四》)
④蘧伯玉曰:「善哉問乎!戒之慎之,正女身也哉!」(《莊子·人間世》)
例①—④,為用於祈使句者。又如:①子曰:「莫知我也夫!」(《論語·憲問》)
②伯牛有疾,子問之,自牖執其手曰:「亡之,命矣夫!」(《論語·雍也》)
③子曰:「庶矣哉!」(《論語·子路》)
④子曰:「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論語·雍也》)
⑤九世之卿族,一舉而滅之,可哀也哉!(《左傳·襄公二十五年》)
⑥由孔子而來至於今,百有餘歲,去聖人之世若此其未遠也,近聖人之居若此其甚也,然無有乎爾,則亦無有乎爾!(《孟子·盡心下》)
⑦然則君之所讀者,古人之糟魄已夫!(《莊子·天道》)
⑧曾子泣涕曰:「有異心乎哉!」(《荀子·大略》)
例①—⑧,為用於感嘆句者。 [7] 
句末語氣助詞連用現象,到了戰國末期,已明顯減少。如《韓非子》中也僅有「也哉」「乎哉」「焉哉」「而已矣」「也而已矣」五種形式而已。
到了《史記》時代,司馬遷採用先秦史料時,甚至將連用的語氣助詞資料進行了改寫。請比較:
①子曰:「泰伯,其可謂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論語·泰伯》)
②太史公曰:「孔子言『太伯可謂至德,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史記·吳太伯世家》)
例①②對比可知,句末語氣助詞連用現象在漢代已經消失。同時也可證實,連用的句末語氣助詞,表達語氣時的確是以最後一個語氣助詞為主的。 [7] 
到了中古漢語,甚至是近古漢語裏,這種連用現象於文獻中也偶有使用者。這是一種古語形式的殘留,或是刻意仿古之筆,而並非當時口語中真實地存在着。如:
①盜曰:「嘻,賢矣夫!」(《列子·説符》)
②(周宣王)十日而問:「雞可鬥已乎?」(《列子·黃帝》)
③然池陽之景者,或慶忌也乎?(《搜神記》,卷十二)
④若老子之儔,可謂能無身矣,豈不遠哉也?(《搜神記》,卷一)
⑤已矣乎,寓形宇內,能復幾時?(晉·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⑥藍田出玉,豈虛也哉?(《宋書·謝莊傳》)
⑦(袁)閬笑曰:「士但可因親舊而已乎?」(《世説新語·言語》)
⑧一家之親,此三而已矣。(《顏氏家訓·兄弟》,卷一)
⑨人見鄰里親戚有佳快者,使子弟慕而學之,不知使學古人,何其蔽也哉!(《顏氏家訓·勉學》,卷三)
⑩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朱子語類·訓門人》)
需要特別強調的是,到了近古漢語,語言中又產生出一批覆音句末語氣助詞,這是漢語語氣助詞的一個重要發展。 [7] 
應特別指出的是,這些複音句末語氣助詞,應不是句末語氣助詞連用,而是表示單一語氣的句末語氣助詞的複音形式。其中大部分是雙音節詞,也偶有三音節者。
周生亞認為,這些複音句末語氣助詞,實際上是近乎語氣發音的文字描寫。如:
①既要我改,我改做山兒者波。(元·高文秀:《黑旋風》,第一折)
②這般者波,怕不問時權作兄弟,問着後道做夫妻。(元·關漢卿:《拜月亭》,第一折)
③好也囉,你把我老子藥死了。(元·關漢卿:《竇娥冤》,第二折)
④皇帝依着世祖皇帝行呵,萬萬年太平也者。(元·吳澄:《吳文正集·經筵講義》,卷九十)
⑤竇娥也,你這命好苦也呵。(元·關漢卿:《竇娥冤》,第一折)
⑥我想這門衣飯,幾時是了也呵。(元·關漢卿:《救風塵》,第二折)
⑦我可是敢來麼那?(元·無名氏:《村樂堂》,第四折)
⑧怎地害風麼那?(元·高明:《琵琶記·伯喈彈琴訴怨》)
⑨我不曾知道來,出殯也麼?(《樸通事》)
⑩夫人,小娘子,假若有這玉帶呵呢?(元·關漢卿:《裴度還帶》,第三折)
⑪兀的不凍殺人也麼哥!(元·無名氏:《殺狗勸夫》,第二折)
⑫兀的般我放心也麼哥!(明·朱有燉:《團圓夢》,第三折)
⑬委實勒不住也末哥!(元·王伯成:《貶夜郎》,第二折)
⑭其實我便覷不上也波哥!(元·石寶君:《秋胡戲妻》,第二折)
⑮兀的不快活殺人也麼歌!(元·曾瑞卿:《端正好·一枕夢魂驚》套曲)
⑯待夫人出來,與它商議則個!(《張協狀元》,第二十一出)
⑰我今日特來與娘子賀喜則個!(元·無名氏:《小孫屠》,第九齣)
⑱先去僱下一隻好船,專等老爺到時,一同開船只個。(元·無名氏:《馮玉蘭》,第一折)
⑲忽一日,至三更,有人扣船言曰:「季倫救吾則個。」(明·馮夢龍:《喻世明言·宋四公大鬧禁魂張》,第三十六卷)
⑳周瑞家的悄悄兒問道:「二奶奶睡中覺呢嗎?」(《紅樓夢》,第七回)
㉑我不過奴才罷咧。(《紅樓夢》,第三十一回)
㉒賈母道:「讀什麼書,不過認幾個字罷了。」(《紅樓夢》,第三回)
有的複音句末語氣助詞,也有插入句中的,但數量不多。如:
①是人也那是鬼?(元·高文秀:《黑旋風》,第一折)
②俺如今掌管着眼前的禍福俚,你西番每怕也那不怕?(《高皇帝御製文集·諭西番罕東畢裏等詔》)
但有的是屬於句中襯字,常置於詞或詞組中間,只起緩衝語氣的作用,應與上述問題分開。
句中襯字實際上也是語氣助詞,只不過是置於句中罷了。如:
①傷也麼情,枉把這幽魂陷虜城。(元·朱凱:《昊天塔》,第四折)
②老將軍你便休也不嗔。(元·楊梓:《敬德不服老》,第一折)
③寶殿中玉榻冷清清,寒也波更,蕭蕭落葉聲。(元·馬致遠:《漢宮秋》,第四折) [7] 
參考資料
  • 1.    周生亞.漢語詞類史稿.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8.3:602-606
  • 2.    周生亞.漢語詞類史稿.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8.3:606-608
  • 3.    周生亞.漢語詞類史稿.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8.3:609-614
  • 4.    周生亞.漢語詞類史稿.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8.3:614-619
  • 5.    周生亞.漢語詞類史稿.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8.3:620-623
  • 6.    周生亞.漢語詞類史稿.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8.3:623-628
  • 7.    周生亞.漢語詞類史稿.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8.3:629-634
  • 8.    姚振武.上古漢語語法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1:374-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