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漢語文字)

鎖定
語(拼音:yǔ、yù)是漢語通用規範一級字(常用字) [1]  。此字初文始見於春秋金文,形聲字,從言,吾聲,本義一般認為指談論 [2]  。表示説的話、表達的言論、寫的文字時,作名詞用。語又引申指代替語言表達思想的方式或動作。
中文名
拼    音
yǔ,yù
繁    體
部    首
五    筆
YGKG [4] 
倉    頡
IVMMR [4] 
鄭    碼
SBXJ [4] 
筆    順
點、橫折提、橫、豎、橫折、橫、豎、橫折、橫
字    級
一級(編號:1707) [1] 
平水韻
上聲六語(yǔ),去聲六御(yù) [5] 
注音字母
ㄩˇ,ㄩˋ
總筆畫
2+7(部首+部首外)
UniCode
CJK 統一漢字 U+8BED
四角碼
3176₁
造字法
形聲字
結    構
合體字,左右結構

文字源流

字形演變流程圖(文中出現序號參照此圖所示文字) 字形演變流程圖(文中出現序號參照此圖所示文字) [2]
形聲字。圖1是春秋金文,左部是“”,作形旁,表示與言語有關;右部是“”字,作聲旁,指示該字的讀音。“吾”由“五”得聲,古文字有將聲旁寫作重疊的兩個“五”的,所以, “語”的聲旁“吾”也有寫作重疊的兩個“五”的(圖1、圖6)。秦、漢以後,“吾”字聲旁就寫作一個“五”,“語”就定形為從言、吾聲,一直延續至今,其他異體逐漸消失。漢字簡化時將“言”簡化為“訁”。
“語”的基本意義為交流、談論,談論要用言語,故從“言”。語言是交流的工具,因此“語”有時專指話語、語言。常説的“語無倫次”是話講得很亂,沒有條理。
語言可以有書面的表達形式,故“語”又用來指文辭、文句。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勢聊短述》詩:“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語”就是佳句,指詩中的好句子。還有諺語,俗語或成語,指在民間廣為流傳的、定型化了的語言。《穀梁傳·成公二年》:“語曰:‘唇亡則齒寒’。”“語曰”就是俗話説。
用語言交談是人與人交流的主要方式,但交流的方式卻不僅限於用口頭交流。一些代替語言表示某些意思的動作或方式也可稱為“語”。如聾啞人專用的“手語”;通過身體的動作與接觸而進行的感情交流叫“肢體語言”;在航海或軍事上,如果距離較遠無法用言語溝通時,用旗子進行通訊的方式叫“旗語”;控制燈光的明暗、間歇、長短來傳達訊息的是“燈語”。 [13] 
在現代漢語中,言語、語言等詞語的構詞都是同義語素並列,看不出“言”與“語”的區別,但在古代漢語中,這兩個詞的區別是很明顯的。許慎概括為“直言曰言,論難曰語”,意即自我陳述是“言”,與別人談論是“語”。《禮記·雜記下》 “三年之喪,言而不語,對而不答”用的就是本義。 [2] 

詳細釋義

讀音
詞性
釋義
英譯
例句
例詞
動詞
説;説話。
discuss;
talk about;
comment;
argue;
debate
《詩經·陳風·東門之池》:“彼美淑姬,可與晤語。”
《論語·雍也》:“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
《韓非子·內儲説下》:“靖郭君相齊,與故人久語則故人富,懷左右刷則左右重。”
司馬光《蘇騏驥墓碣銘序》:“延入,與語兵事,大悦。”
低語;耳語;竊竊私語;不言不語
〈文言〉喻指禽獸、昆蟲等啼鳴吼叫。
cry;
chirp;
roar
蘇舜欽《暑景》詩:“乳燕並頭語,紅葵相背開。”
郭小川《茫茫大海中的一個小島》詩:“在天朗氣清的早晨,你聽不見人聲鳥語。”
鳥語花香
名詞
話;言語。
word;
language
《左傳·文公十七年》:“齊君之語偷。”
浩然《豔陽天》第一一三章:“這神色裏包含着千言萬語。”
語言;漢語;口語;語重心長
指詩、文或言語中的字詞或句子,

《宋史·李肅傳》:“十歲為詩,往往有警語。”
語病;引語;一語道破
〈文言〉指諺語、俗語、成語等。
idiom;
proverb;
saying
《禮記·文王世子》:“語曰:‘樂正司業,父師司成;一有元良,萬國以貞。’”
《穀梁傳·僖公二年》:“語曰:‘唇亡則齒寒。’”

〈文言〉指語音。

顏之推《顏氏家訓·音辭》:“吾見王侯外戚,語多不正。”

代替語言表達意思的動作或信號。
signal
周魴《與曹休箋》四:“目語心計,不宣唇齒。”
劉孝威《鄀縣遇見人織率爾寄婦》詩:“窗疏眉語度,紗輕眼笑來。”
手語;啞語;旗語
〈文言〉指琴絃之聲。

李珣《酒泉子》詞之二:“曲中情,弦上語,不堪聽!”
轆轤怨》詩:“門前水揚聲似雨,幽人當窗碧弦語。”

語法學上指用來表示句子成分的術語。


《論語》的省稱。

劉敞《無可無不可賦》:“是以《語》着仲尼之賢,毋意毋必。”

動詞
〈文言〉告訴。
tell
《左傳·隱公元年》:“公語之故,且告之悔。”
《國語·魯語下》:“季康子問於公父文伯之母,曰:‘主亦有以語肥也。’”

動詞
〈文言〉通“悟”。醒悟

《説文通訓定聲·豫部》:“語,(假借)為悟。《莊子·漁父》:‘甚矣子之難語也!’”(注:今本《莊子》作“悟”。)

[6-7] 

古籍釋義

説文解字

【卷三】【言部】魚舉切(yǔ)
論也。從言吾聲。 [8] 

説文解字注

“論也”注:此即毛鄭説也。語者,御也。如毛説,一人辯論是非謂之語。如鄭説,與人相答問辯難謂之語。
“從言,吾聲”注:魚舉切,五部。 [9] 

康熙字典

【酉集上】【言部】 語;部外筆畫:7
《唐韻》魚舉切。《集韻》偶舉切。《韻會》魚許切。《正韻》偶許切,並魚上聲。
《説文》:論也。徐曰:論難曰語。語者,午也。言交午也。吾言為語,吾,語辭也。言者直言,語者相應答。《釋名》:敍也。敍己所欲説也。《易·頤卦》:君子以慎言語,節飲食。《詩·大雅》:於時言言,於時語語。疏:直言曰言,謂一人自言。答難曰語,謂二人相對。《禮·雜記》:三年之喪,言而不語。注:言,自言己事也。語,為人論説也。《家語》:孔子之郯,遭程子於塗,傾蓋而語終日。
又國名。《別國洞冥記》:勒畢國人長三寸,有翼,善言語戲笑,因名善語國。
又《廣韻》牛倨切。《集韻》牛據切。《韻會》《正韻》魚據切,並魚去聲。《廣韻》:告也。《增韻》:以言告人也。《左傳·隱元年》:公語之故。《論語》:居,吾語女。
又教戒也。《魯語》:主亦有以語肥也。
又地名。《前漢·閩粵王傳》:錢唐榬終古斬徇北將軍為語兒侯。孟康注:語兒,越中地也。今吳南亭是。師古曰:語,或作篽、籞。 [10] 

字形書法

字形對比

字形對比(上:U+8BED;下:U+8A9E) 字形對比(上:U+8BED;下:U+8A9E)

書寫提示

“語”字書寫演示 “語”字書寫演示
【規範提示】“訁”2畫,㇊(橫折提)一筆寫成。
【寫法】“訁”窄“吾”寬,頂部和底部左右旁都齊平。“訁”,㇊(橫折提)的橫段寫在橫中線。“吾”,“五”寬“口”窄;“五”首筆橫從豎中線起筆,㇕(橫折)和第四筆長橫都從豎中線左側起筆;長橫收筆於橫中線;“口”居右下格,上寬下窄,首筆豎寫在豎中線。 [3] 

書法欣賞

音韻彙集

中上古音

時代
聲韻系統名稱
韻部
聲母
韻母
先秦
高本漢系統

ŋ
i̯o
董同龢系統
ŋ
jaɡ
周法高系統
ŋ
jaɣ
李方桂系統
ng
jagx
西漢



東漢





jo


jo
南北朝
宋北魏前期
魚虞模

jo
北魏後期北齊
魚虞模

jo
齊梁陳北周隋

jwo
隋唐
擬音/高本漢系統

ŋ
i̯wo
擬音/王力系統

ŋ
ǐo
擬音/董同龢系統

ŋ
jo
擬音/周法高系統

ŋ
io
擬音/李方桂系統

ng
jwo
擬音/陳新雄系統

ŋ
ǐo
[11] 

韻書集成


字頭
小韻
韻攝
聲調
韻目
聲母
聲類
開合
等第
清濁
反切
擬音
廣韻
上聲
八語

開口呼
次濁
魚巨切
ŋjo
去聲
九御

開口呼
次濁
牛倨切
ŋjo
集韻
上聲
八語

合口呼
次濁
偶舉切
ŋiɔ
去聲
九御

合口呼
次濁
牛據切
ŋiɔ
韻略


上聲





偶許切



去聲





牛據切

增韻


上聲





偶許切



去聲





牛據切

中原音韻

上聲
魚模

撮口呼

全清

iu
中州音韻


上聲
魚模





餘矩切

洪武正韻

上聲
四語


次濁
偶許切
ŋy

去聲
四御


次濁
魚據切
ŋy
分韻撮要

陽上
第四諸主著






[11] 

方音集成

注意:方言字音的聲母和韻母用國際音標標註;各方言點的字音以當地城區中老年人口音為依據,僅作參考
方言類別
方言點
聲母及韻母
調值
調類
備註
官話(北京官話)
北京
y
214
上聲

官話(冀魯官話)
濟南
y
55
上聲

官話(中原官話)
西安
y
53
上聲

官話(西南官話)
武漢
y
42
上聲

官話(西南官話)
成都
y
53
上聲

官話(江淮官話)
合肥
y
24
上聲

官話(江淮官話)
揚州
y
42
上聲

晉語
太原
y
53
上聲

吳語
蘇州
ȵy
31
陽去

吳語
温州
ȵy
34
陽上

湘語
長沙
y
41
上聲
文讀
ȵy
41
上聲
白讀
湘語
雙峯
ȵy
31
上聲

贛語
南昌
ȵy
213
上聲

客家話
梅縣
ȵi
44
陰平

粵語
廣州
jy
23
陽上

粵語
陽江
ji
21
上聲

閩語(閩南片)
廈門
gu
51
上聲

閩語(閩南片)
潮州
53
陰上

閩語(閩東片)
福州
ŋy
31
上聲

閩語(閩北片)
建甌
ŋy
21
上聲

(參考資料:《漢語方音字彙》 [12]  、漢典 [11] 
參考資料
  • 1.    國務院關於公佈《通用規範漢字表》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0-03-08]
  • 2.    李學勤主編;趙平安副主編.字源[M]:天津古籍出版社;遼寧人民出版社,2013.07:167
  • 3.    商務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 編.新華寫字字典 第2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11:428
  • 4.      .漢典[引用日期2018-09-18]
  • 5.    平水韻 六語  .搜韻[引用日期2020-03-08]
  • 6.    中國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漢語大詞典編纂處編纂.漢語大詞典 第11卷[M]: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86.11:220
  • 7.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現代漢語詞典 第6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06:1590;1593
  • 8.    [東漢]許慎 原著;湯可敬 撰.説文解字今釋[M].長沙:嶽麓書社,1997.07:317
  • 9.    辭書查詢  .復旦大學中華文明數據中心[引用日期2020-03-08]
  • 10.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整理.康熙字典 標點整理本[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8.08:1137-1138
  • 11.    韻書  .漢典[引用日期2020-03-08]
  • 12.    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語言學教研室編.漢語方音字彙(第二版重排本).北京:語文出版社,2003.06:140
  • 13.    丁義誠等主編.常用字音·形·義·用 第4分冊[M].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1998.01:61-62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