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誘變劑

鎖定
關鍵詞:物理誘變化學誘變誘變育種
凡是能引起生物體遺傳物質發生突然或根本的改變,使其基因突變或染色體畸變達到自然水平以上的物質,統稱為誘變劑。當各種誘變劑被人為地強加於地球環境中之後,生物基因的情報系統由於誘變劑的作用受到損傷而發生紊亂,不能正確地傳遞遺傳信息,具體地説就是發生了突變。那麼這類誘變劑則被認為是環境誘變劑。未經人工處理而發生的突變稱為自發突變;經過人工處理而發生的突變稱為誘發突變
中文名
誘變劑
外文名
mutagen
組織機構
中國環境誘變劑學會(CEMS)
類    別
物理、化學、生物
作    用
改變生物體遺傳物質

誘變劑種類

誘變劑
誘變劑(1張)
環境誘變劑的種類。一般來説環境誘變劑可以分為3 大類型:物理性環境誘變劑(例如,電離輻射、紫外線、電磁波等)、化學性環境誘變劑(主要是一些人工合成的化學品,包括藥品、農藥、食品添加劑、調味品、化妝品、洗滌劑、塑料、着色劑、化肥、化纖等)和生物性環境誘變劑(真菌的代謝產物病毒寄生蟲等)。除了上面所説的外源性環境誘變劑之外,還有一些內源性的環境誘變劑。內源性的環境誘變劑是在人體健康異常的情況下產生的,如遺傳因素、內分泌紊亂等。在各種不同的環境誘變劑中,最令人不安的是人工合成的化學物質

誘變劑利弊

環境誘變劑的利弊。1927 年,美國遺傳學家H.J.Muller 首次利用x 射線成功地誘發了果蠅突變,開拓了誘發突變的新領域。從此以後,人們利用誘發突變進行育種工作,取得了極大的成功,並在農學、工業微生物學、生物學、醫學等領域也都取得了巨大的成績。然而,當時的人們並不明白環境誘變劑也會對人體產生“三致”(致癌、致畸、致突變)的嚴重後果,故人類也為此承受了不少的傷害。在深入研究、積極監測、嚴加防護的前提下,合理利用環境誘變劑仍然可以造福於人類。例如,隨着太空科技的發展,利用太空飛行器搭載作物種子進行“太空育種”已經操作了一段時間;核能的和平利用,已為人類做出了卓著的貢獻;最近我國又計劃利用“核爆炸”實現藏水北調,將雅魯藏布江水引到位於青藏高原東北方向的青海、新疆與甘肅,以改變我國大西北的生態環境

誘變劑潛在危害

環境誘變劑對人體健康的潛在危害。從接觸誘變劑到產生有害後果。有時需要很長時間;如果是作用於生殖細胞的話,那麼要在下一代,甚至幾代以後才表現出來。例如,長期遭受日光照射的海員、漁民、牧民,在身體暴露處發生皮膚癌的幾率較大,發病期可以在10~40 年以後,平均發病年齡在70 歲以上,開始是色素沉着和角質增生,繼之發生癌變

誘變劑抗誘變劑

使自然突變率或誘發突變率降低的作用物為抗誘變劑,是誘變劑的反義詞。據報道,腺嘌呤、鳥便嘌呤可作為細菌自然突變的抗誘變劑。抗誘發突變的作用物大致有如下幾種:(1)使誘變劑作用降低的作用物(對X射線引起的突變而言,如預先加上半胱氨酸SH化合物,會使射線產生的OH、自由基不起作用,而使突變率降低);(2)給予促進作為突變成因的DNA損傷前突變損傷premutational dam-age)的修復作用物,如在紫外線照射後用可見光照射會使突變率降低(光致活);在突變劑處理後進行非營養性培養(緩衝液等)也會使突變率降低(液體保持致活liquid hilding recovery)。(3)阻礙前突變損傷向突變過渡的作用物[如在紫外線照射後,給咖啡咽(caffeine),會使哺乳類細胞突率降低]。

誘變劑化學誘變劑

誘變劑綜述

指引起突變的化學物質。已知的有烷化劑鹼基類似物(base analog)、羥胺(hydroxylamine)、吖啶色素等。常用化學誘變劑的種類及作用機制

誘變劑1烷化劑

是栽培作物誘發突變的最重要的一類誘變劑。藥劑帶有一個或多個活潑的烷基。通過烷基置換,取代其它分子的氫原子稱為"烷化作用"所以這類物質稱烷化劑。 烷化劑分為以下幾類: 1. 烷基磺酸鹽烷基硫酸鹽 代表藥劑:甲基磺酸乙酯(EMS)、硫酸二乙酯(DES) 2. 亞硝基烷基化合物 代表藥劑:亞硝基乙基脲(NEH)、N-亞硝基-N-乙基脲烷(NEU) 3. 次乙胺環氧乙烷類 代表藥劑:乙烯亞胺(EI) 4. 芥子氣類 氮芥類、硫芥類 烷化劑的作用機制--烷化作用 作用重點是核酸,導致DNA斷裂、缺失或修補。

誘變劑類似物

這類化合物具有與DNA鹼基類似的結構。 代表藥劑: 5-溴尿嘧啶(BU)、5-溴去氧尿核苷(BudR) 為胸腺嘧啶(T)的類似物 2-氨基嘌呤(AP) 為腺嘌呤(A)的類似物 馬來酰肼(MH) 為尿嘧啶(U)的異構體 作用機制:作為DNA的成份而滲入到DNA分子中去,使DNA複製時發生配對錯誤,從而引起有機體變異。

誘變劑3其它誘變劑

亞硝酸 能使嘌呤嘧啶脱氨,改變核酸結構和性質,造成DNA複製紊亂。HNO2還能造成DNA雙鏈間的交聯而引起遺傳效應疊氮化鈉(NaN3) 是一種呼吸抑制劑,能引起基因突變,可獲得較高的突變頻率,而且無殘毒。

誘變劑物理誘變

物理誘變劑主要有紫外線,ARTP,X—射線,γ-射線,快中子,激光,微波,離子束等。

誘變劑1等離子體

常壓室温等離子體(Atmospheric and Room Temperature Plasma)的簡稱,能夠在大氣壓下產生温度在25-40 °C之間的、具有高活性粒子(包括處於激發態氦原子氧原子氮原子OH自由基等)濃度的等離子體射流。按照熱力學平衡狀態,等離子體可分為三種:完全熱力學平衡等離子體(也稱高温等離子體,其電子温度(Te)、離子温度(Ti)和中性粒子温度(Tn)完全一致),局部熱力學平衡等離子體(也稱熱等離子體,Te≈Ti≈Tn=3×10~3×10),以及非熱力學平衡等離子體(也稱冷等離子體,其Te≥Ti,Ti≈Tn)。
氣壓輝光放電(Atmospheric Pressure Glow Discharge,APGD)是一個被廣泛使用的、用來描述大氣壓條件下各種氣體放電冷等離子體的總稱。在各種大氣壓非平衡放電等離子體源中,採用裸露金屬電極結構的大氣壓射頻輝光放電(Radio Frequency Atmospheric Pressure Glow Discharge,RF APGD)等離子體源是近幾年提出的一種新的大氣壓輝光放電冷等離子體源。為了從生物技術應用的角度突出這種等離子體源的特點,採用常壓室温等離子體即ARTP來代表這種RF APGD等離子體源。
科學研究表明,等離子體中的活性粒子作用於微生物,能夠使微生物細胞壁/ 膜的結構及通透性改變,並引起基因損傷,進而使微生物基因序列及其代謝網絡顯著變化,最終導致微生物產生突變。與傳統誘變方法相比,採用ARTP能夠有效造成DNA多樣性的損傷,突變率高,並易獲得遺傳穩定性良好的突變株 [1] 

誘變劑2紫外線

我們知道,DNA和RNA嘌呤嘧啶有很強的紫外光吸收能力,最大的吸收峯在260nm,因此波長260nm的紫外輻射是最有效的誘變劑.對於紫外線的作用已有多種解釋,但研究的比較清楚的一個作用是使DNA分子形成嘧啶二聚體,即兩個相鄰的嘧啶共價連接,二聚體出現會減弱雙鍵間氫鍵的作用,並引起雙鏈結構扭曲變形,阻礙鹼基間的正常配對,從而有可能引起突變或死亡.另外二聚體的形成,會妨礙雙鏈的解開,因而影響DNA的複製和轉錄.總之紫外輻射可以引起鹼基轉換、顛換、移碼突變或缺失等。 [2] 

誘變劑3γ-射線

γ-射線屬於電離輻射,是電磁波.一般具有很高的能量,能產生電離作用,因而能直接或間接地改變DNA結構.其直接效應是,脱氧核糖的鹼基發生氧化,或脱氧核糖的化學鍵和糖-磷酸相連接的化學鍵斷裂,使得DNA的單鏈或雙鏈鍵斷裂.其間接效應是電離輻射使水或有機分子產生自由基,這些自由基與細胞中的溶質分子起作用,發生化學變化,作用於DNA分子而引起缺失和損傷.此外,電離輻射還能引起染色體畸變,發生染色體斷裂,形成染色體結構的缺失、易位和倒位等。 [3] 

誘變劑4激光

激光在微生物誘變育種方面的研究與開發應用比較晚。激光誘變育種技術研究始於20世紀60年代,經過世界各國40多年的開發應用研究,不僅證明激光和普通光在本質上都是電磁波,它們發光的微觀機制都與組成發光物質的原子、分子能量狀態和變化密切相關。激光是一種與自然光不同的輻射光,它具有能量高度集中、顏色單一、方向性好、定向性強等特性。激光通過光效應、熱效應電磁效應的綜合作用,能使生物的染色體斷裂或形成片斷,甚至易位基因重組 [4] 

誘變劑5微波

微波輻射屬於一種低能電磁輻射,具有較強生物效應頻率範圍在300MHz~300GHz,對生物體具有熱效應和非熱效應。其熱效應是指它能引起生物體局部温度上升,從而引起生理生化反應;非熱效應指在微波作用下,生物體會產生非温度關聯的各種生理生化反應。在這兩種效應的綜合作用下,生物體會產生一系列突變效應。因而,微波也被用於多個領域的誘變育種,如農作物育種、禽獸育種和工業微生物育種,並取得了一定成果。 [4] 

誘變劑6離子束

離子注入是20世紀80年代初興起的一項高新技術,主要用於金屬材料表面的改性。1986年以來逐漸用於農作物育種,近年來在微生物育種中逐漸引入該技術。離子注入誘變是利用離子注入設備產生高能離子束(40~60keV)並注入生物體引起遺傳物質的永久改變,然後從變異菌株中選育優良菌株的方法。離子束對生物體有能量沉積(即注入的離子與生物體大分子發生一系列碰撞並逐步失去能量,而生物大分子逐步獲得能量進而發生鍵斷裂、原子被擊出位、生物大分子留下斷鍵或缺陷的過程)和質量沉積(即注入的離子與生物大分子形成新的分子)雙重作用,從而使生物體產生死亡、自由基間接損傷、染色體重複、易位、倒位或使DNA分子斷裂、鹼基缺失等多種生物學效應。因此,離子注入誘變可得到較高的突變率,且突變譜廣,死亡率低,正突變率高,性狀穩定。 [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