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認知心理學派

鎖定
認知心理學有廣義、狹義之分,廣義的認知心理學是指凡是研究人的認識過程的,都屬於認知心理學,而西方心理學界通常所指的認知心理學,是指狹義的認知心理學,也就是所謂的信息加工心理學,它是指用信息加工的觀點和術語,通過與計算機相類比,模擬、驗證等方法來研究人的認知過程,認為人的認知過程就是信息的接受、編碼,貯存、交換、操作、檢索、提取和使用的過程,並將這一過程歸納為四種系統模式:即感知系統、記憶系統、控制系統和反應系統。強調人已有的知識和知識結構對他的行為和當前的認知活動起決定作用。其最重大的成果是在記憶和思維領域的突破性研究。
中文名
認知心理學派
起    源
20世紀50年代中期
代表人物
奈瑟,艾森克
分    類
有廣義、狹義之分

認知心理學派基本觀點

現代認知心理學的基本觀點就是把人看成信息傳遞器和信息加工系統。提出短時記憶中有三種編碼:
①聽覺編碼即聲碼;
②視覺編碼即形碼;
③語義編碼即意碼。
現代認知心理學認為人是按事物的各種性狀將其分成三種編碼分別貯存在三個不同的位置,而後可以用聲、形、意三種不同的途徑來檢索這一記憶。
德國的美國心理學家 奈瑟 德國的美國心理學家 奈瑟
發展
認知心理學起始於20世紀50年代中期, [1]  60年代以後飛速發展,1967年正式形成。1967年美國心理學家奈瑟《認知心理學》一書的出版,標誌着認知心理學已成為一個獨立的流派。與馮特心理學有一脈相承的繼承關係。受格式塔心理學思想影響。
格式塔心理學強調整體並不等於部分的總和,整體乃是先於部分而存在並制約着部分的性質和意義。這一觀點在一定範圍內來説是符合客觀事實的。格式塔心理學家們從這一觀點出發,堅決反對對任何心理現象進行元素分析,這對於揭發心理學內的機械主義和元素主義觀點的錯誤具有一定的作用。同時,他們在知覺領域裏進行了大量的實驗研究工作,並取得了很多具有科學價值的成果。
在一般心理學教科書內所講述的一些有關知覺的規律知識,例如似動現象的發生、知覺過程中圖形和背景的關係的意義等,基本上都是來源於格式塔學派的研究成果。此外,苛勒的“頓悟”和韋特墨的“創造性思維”對學習的研究,也有某種程度的影響。
格式塔心理學派作為一個獨立的學派,是人們對意識經驗發生興趣,至少把意識經驗看作心理學的一個合法的研究領域,並繼續促使人們對意識經驗的研究和興趣是有意義的。同時格式塔學派對同時期的學派中肯而堅定的批評,對心理學的發展也具有重要影響。
侷限:把直接經驗世界,看作是唯一確實而又可知的世界; 把全部心理學問題,完全簡化為數理的問題。這其實已經違背了系統觀。
考慮認知活動發生的相關情境(如文化背景、社會背景、人格背景、人物背景等),而不孤立地進行思考;
當代認知心理學的發展產生了兩個鮮明的趨勢:第一是認知心理學與其他相關學科之間的互動明顯加強,尤其是與神經生理方面的研究相互驗證;第二是認知心理學的研究更加註重生態效度,即更重視在一定的文化背景和情境中考察認知活動。

認知心理學派主要區別

認知心理學與行為主義心理學人本主義心理學並稱為現代心理學的三駕馬車!
行為主義心理學
迪卡兒:動物僅是佔有空間的機械,它的動作只是機械作用;人也是機器,只不過在身體之外又加上了有意識的靈魂。
1913—1930年是早期行為主義時期,由美國心理學家華生在巴甫洛夫條件反射學説的基礎上創立的,他主張心理學應該屏棄意識、意象等太多主觀的東西,只研究所觀察到的並能客觀地加以測量的刺激和反應。毋須理會其中的中間環節,華生稱之為“黑箱作業”。他認為人類的行為都是後天習得的,環境決定了一個人的行為模式,無論是正常的行為還是病態的行為都是經過學習而獲得的,也可以通過學習而更改、增加或消除,認為查明瞭環境刺激與行為反應之間的規律性關係,就能根據刺激預知反應,或根據反應推斷刺激,達到預測並控制動物和人的行為的目的。他認為,行為就是有機體用以適應環境刺激的各種軀體反應的組合,有的表現在外表,有的隱藏在內部,在他眼裏人和動物沒什麼差異,都遵循同樣的規律。
1930年起出現了新行為主義理論,以托爾曼為代表的新行為主義者修正了華生的極端觀點。他們指出在個體所受刺激與行為反應之間存在着中間變量,這個中間變量是指個體當時的生理和心理狀態,它們是行為的實際決定因子,它們包括需求變量和認知變量。需求變量本質上就是動機,它們包括性,飢餓以及面臨危險時對安全的要求。認知變量就是能力,它們包括對象知覺、運動技能等等。
在新行為主義中另有一種激進的行為主義分支,它以斯金納為代表,斯金納在巴甫洛夫經典條件反射基礎上提出了操作性條件反射,他自制了一個“斯金納箱”,在箱內裝一特殊裝置,壓一次槓桿就會出現食物,他將一隻餓鼠放入箱內,它會在裏面亂跑亂碰,自由探索,偶然一次壓槓桿就得到食物,此後老鼠壓槓桿的頻率越來越多,即學會了通過壓槓桿來得到食物的方法,斯金納將其命名為操作性條件反射或工具性條件作用,食物即是強化物,運用強化物來增加某種反應(即行為)頻率的過程叫做強化。斯金納認為強化訓練是解釋機體學習過程的主要機制。
時代精神
客觀主義潮流。18世紀以來科學的極大發展破除了以前很多想當然的或迷信的東西。神秘主義受到挑戰。實證主義空前具有市場。強調實證的、具有社會性的可用作客觀觀察的知識。
行為主義心理學派在心理學發展中的貢獻和侷限
促進了心理學的客觀研究,擴展了心理學的研究領域。
對行為的突出強調,不僅促進了心理學的應用,而且使人們看到新的希望。
而且有時候使人更堅強。
人本主義心理學派
人本主義心理學在20世紀50-60年代興起於美國,是美國當代心理學主要流派之一。以馬斯洛羅傑斯等人為代表的人本主義心理學派,與精神分析學派和行為主義學派分道揚鑣,形成心理學的第三思潮。 受現象學和存在主義哲學影響比較明顯。
時代精神:反主流文化運動。對社會不滿。
由美國心理學家A.H馬斯洛創立,代表人物有C.R羅傑斯。人本主義反對將人的心理低俗化,動物化的傾向,故被稱為心理學中的第三思潮。
1.馬斯洛的自我實現論
馬斯洛認為人類行為的心理驅力不是性本能,而是人的需要,他將其分為兩大類、七個層次、好象一座金字塔,由下而上依次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歸屬與愛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認識需要,審美需要、自我實現需要。
第一,生理需要。生理需要是指滿足人類生存的最基本需要,包括飲食、睡眠、性、喝水等。
第二,安全需要。安全需要是指人類在滿足了生理需要後的更進一步需要,它主要指大家常常説的安全感,對人的正常工作和生活非常重要。
第三,歸屬與愛的需要。這一層主要指在滿足前兩層的基礎上,出現的創立家庭或者加入某個團體組織等,得到自己的認同感及愛的權利和義務。
第四,尊重的需要,是指較高層次的需要,包括我們得到別人尊重和尊重別人兩個方面。
第五,認識的需要,主要指我們對知識和各種現象的認識和理解。
第六,審美需要,是指我們在生活和工作中發現美、欣賞美,是一種較高級的需要。
第七,自我實現的需要,是指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它沒有高低貴賤之分,以人的自我衡量為標準,是人自己的一種境界。
在正常情況下,我們後一層需要的出現都是以前一層次獲得滿足為前提,但不是絕對如此,它們之間呈現出一種相互的波浪式推進關係。馬斯洛認為人類共有真、善、美、正義、歡樂等內在本性,具有共同的價值觀和道德標準,達到人的自我實現關鍵在於改善人的“自知”或自我意識,使人認識到自我的內在潛能或價值,人本主義心理學就是促進人的自我實現。
2.羅傑斯的自我理論。
剛出生的嬰兒並沒有自我的概念,隨着他(她)與他人、環境的相互作用,他(她)開始慢慢地把自己與非自己區分開來。當最初的自我概念形成之後,人的自我實現趨向開始激活,在自我實現這一股動力的驅動下,兒童在環境中進行各種嘗試活動併產生出大量的經驗。通過機體自動的估價過程,有些經驗會使他感到滿足、愉快,有些即相反,滿足愉快的經驗會使兒童尋求保持、再現,不滿足、不愉快的經驗會使兒童盡力迥避。在孩子尋求積極的經驗中,有一種是受他人的關懷而產生的體驗,還有一種是受到他人尊重而產生的體驗,不幸的是兒童這種受關懷尊重需要的滿足完全取決於他人,他人(包括父母)是根據兒童的行為是否符合其價值標準,行為標準來決定是否給予關懷和尊重,所以説他人的關懷與尊重是有條件的,這些條件體現着父母和社會的價值觀,羅傑斯稱這種條件為價值條件,兒童不斷通過自己的行為體驗到這些價值條件,會不自覺地將這些本屬於父母或他人的價值觀念內化,變成自我結構的一部分,漸漸地兒童被迫放棄按自身機體估價過程去評價經驗,變成用自我中內化了的社會的價值規範去評價經驗,這樣兒童的自我和經驗之間就發生了異化,當經驗與自我之間存在衝突時,個體就會預感到自我受到威脅,因而產生焦慮。
預感到經驗與自我不一致時,個體會運用防禦機制(歪曲、否認、選擇性知覺)來對經驗進行加工,使之在意識水平上達到與自我相一致。如果防禦成功,個體就不會出現適應障礙,若防禦失敗就會出現心理適應障礙,羅傑斯的以人為中心的治療目標是將原本不屬於自己的是經內化而成的自我部分去除掉,找回屬於他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為模式,用羅傑斯的話説“變回自己”“從面具後面走出來”,只有這樣的人才能充分發揮個人的機能。人本主義的實質就是讓人領悟自己的本性,不再倚重外來的價值觀念,讓人重新信賴、依靠機體估價過程來處理經驗,消除外界環境通過內化而強加給他的價值觀,讓人可以自由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感情,由自己的意志來決定自己的行為,掌握自己的命運,修復被破壞的自我實現潛力,促進個性的健康發展。
3.人本主義心理學派在心理學發展中的貢獻和侷限
反對僅僅以病態人作為研究對象,把人看為本能犧牲品的精神分析學派,也反對把人看作是物理的、化學的客體的行為主義學派。主張研究對人類進步富有意義的問題,關心人的價值和尊嚴。
忽視時代條件和社會環境對人的先天潛能的制約和影響,都是很重要的。
機能主義心理學派
廣義的機能主義心理學從19世紀50年代中期開始,經歷了漫長的歷史時期,包括意動心理學派、符茨堡學派、日內瓦學派、行為主義和哥倫比亞機能主義心理學派等。狹義的機能主義心理學派主要指美國的芝加哥機能主義心理學派(實用主義心理學派)。出現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左右。
時代精神
自1859年達爾文進化論學説的出現,宗教和神學遭受了致命的打擊。詹姆士和杜威等人把主觀唯心主義、功利主義哲學和經驗批判主義理論合併,並利用達爾文的進化論學説製造出一套實用主義哲學。它的基本觀點即“存在就是有用”,沒有真理的客觀尺度。
機能主義心理學派在心理學發展中的貢獻和侷限
強調心理現象對客觀環境的適應和功用,不以研究意識經驗為限。
關心心理學在各個領域內的功效和應用及改進心理學的研究方法。
日內瓦心理學派
日內瓦學派又稱皮亞傑心理學派,是瑞士日內瓦大學教授、傑出的心理學家、哲學家皮亞傑創建和領導的。 受康德的影響。
時代精神
開放的理念。兼容並需的精神。
日內瓦學派在心理學發展中的貢獻和侷限
心理學流派的融合和發展。兒童心理學。
西方學者把皮亞傑、巴甫洛夫弗洛伊德一起奉為當代心理學的三大巨人。
內容心理學派
19世紀60年代,內容心理學在德國產生。內容心理學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有費希納馮特
費希納 費希納
費希納(1801-1887)的心理物理學是關於身心之間或外界刺激和心理現象之間的函數關係或依存關係的嚴密科學。這是一門介於心理學和物理學之間的獨立學科。費希納受赫‘爾巴特的啓發,認為心理是可測量的。經過許多實驗和推導,他把感覺強度和刺激強度之間的關係概括為如下公式:S=C*log(R/R0),其中S-感覺強度;C-適用於不同感覺中的每個感官的常數;R-刺激強度;R0-在閾限的刺激強度。
這個公式表明刺激的效果不是絕對的,而是相對於已有的感覺的強度。費希納在心理物理學的研究中曾創造了三種心理測量的方法:最小可覺差法、正誤法和均差法。費希納把物理學的數量化測量方法帶到心理學中,提供了後來心理學實驗研究的工具。從現代心理學發展的歷史上看,費希納應被認為是現代西方心理學的主要締造者之一,他的心理物理學為馮特心理學的建立起到了奠基作用。
馮特(1832-1920)是近代心理學的創始人之一,在心理學史上他的名字與心理學的獨立和實驗(內容)心理學的建立直接聯繫在一起。
構造主義心理學派
造主義心理學派是由馮特的最忠誠的學生鐵欽納於內容心理學派形成近20年後在美國建立的,是內容心理學思想的繼承和進一步發展。但構造主義心理學派決不等同於內容心理學派,二者無論在形成的時間、地點以及研究方法和具體內容上,都存在着差異。
構造主義心理學派與鐵欽納的個人努力有重要關係。並在鐵欽納去世後衰退。並在與機能主義心理學派的論戰中得到發展。
時代精神
科學界百家爭鳴。德國事實上已經成為當時世界心理學研究的中心。
機能派心理學和構造派心理學的爭論
構造主義心理學派中只有鐵欽納始終堅持明顯的傳統,他是一個性格堅毅、好爭辯的學者,1927年鐵欽納因腦瘤去世,爭論逐漸平息下來。
構造主義心理學派在心理學發展中的貢獻和侷限
構造派是心理學史上第一個應用實驗方法系統研究心理問題的派別。在他們的示範和倡導下,當時西方心理學實驗研究得到了迅速傳播和發展。
理論基礎為純粹經驗論。
把心理學看成一門純科學,只研究心理內容本身,研究它的實際存在,不去討論其意義和功用。所以極為狹隘。
精神分析心理學派
佛洛依德 佛洛依德
19世紀末20世紀初,社會化大生產造成的工作生活節奏加快,人們精神過於緊張造成的。人們的物質生活也得到了一定的改善,精神撫慰成為一種需要。
這是一個自我意識發生和發展的重要理論。
埃裏克森 埃裏克森
埃裏克森(E.H.Erikson,1902)是美國著名精神病醫師,新精神分析派的代表人物。他指出,人的自我意識發展持續一生,他把自我意識的形成和發展過程劃分為八個階段,這八個階段的順序是由遺傳決定的,但是每一階段能否順利度過卻是由環境決定的,所以這個理論可稱為"心理社會"階段理論。每一個階段都是不可忽視的。
埃裏克森的人格終生髮展論,為不同年齡段的教育提供了理論依據和教育內容,任何年齡段的教育失誤,都會給一個人的終生髮展造成障礙。它也告訴每個人你為什麼會成為這個樣子,你的心理品質哪些是積極的,哪些是消極的,多在哪個年齡段形成的,給你以反思的依據。
嬰兒期(0~1.5歲):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衝突
此時不要認為嬰兒是一個不懂事的小動物,只要吃飽不哭就行,這就大錯特錯了。此時是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衝突期,因為這期間孩子開始認識人了,當孩子哭或餓時,父母是否出現則是建立信任感的重要問題。信任在人格中形成了“希望”這一品質,它起着增強自我的力量。具有信任感的兒童敢於希望,富於理想,具有強烈的未來定向。反之則不敢希望,時時擔憂自己的需要得不到滿足。埃裏克森把希望定義為:“對自己願望的可實現性的持久信念,反抗黑暗勢力、標誌生命誕生的怒吼。”
⑵兒童期(1.5~3歲):自主與害羞和懷疑的衝突
這一時期,兒童掌握了大量的技能,如,爬、走、説話等。更重要的是他們學會了怎樣堅持或放棄,也就是説兒童開始“有意志”地決定做什麼或不做什麼。這時候父母與子女的衝突很激烈,也就是第一個反抗期的出現,一方面父母必須承擔起控制兒童行為使之符合社會規範的任務,即養成良好的習慣,如訓練兒童大小便,使他們對骯髒的隨地大小便感到羞恥,訓練他們按時吃飯,節約糧食等;另一方面兒童開始了自主感,他們堅持自己的進食、排泄方式,所以訓練良好的習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時孩子會反覆應用“我”、“我們”、“不”來反抗外界控制,而父母決不能聽之任之、放任自流,這將不利於兒童的社會化。反之,若過分嚴厲,又會傷害兒童自主感和自我控制能力。如果父母對兒童的保護或懲罰不當,兒童就會產生懷疑,並感到害羞。因此,把握住“度”的問題,才有利於在兒童人格內部形成意志品質。埃裏克森把意志定義為:“不顧不可避免的害羞和懷疑心理而堅定地自由選擇或自我抑制的決心”。
⑶學齡初期(3~5歲):主動對內疚的衝突
在這一時期如果幼兒表現出的主動探究行為受到鼓勵,幼兒就會形成主動性,這為他將來成為一個有責任感、有創造力的人奠定了基礎。如果成人譏笑幼兒的獨創行為和想象力,那麼幼兒就會逐漸失去自信心,這使他們更傾向於生活在別人為他們安排好的狹窄圈子裏,缺乏自己開創幸福生活的主動性。
當兒童的主動感超過內疚感時,他們就有了“目的”的品質。埃裏克森把目的定義為:“一種正視和追求有價值目標的勇氣,這種勇氣不為幼兒想象的失利、罪疚感和懲罰的恐懼所限制”。
⑷學齡期(6~12歲),勤奮對自卑的衝突
這一階段的兒童都應在學校接受教育。學校是訓練兒童適應社會、掌握今後生活所必需的知識和技能的地方。如果他們能順利地完成學習課程,他們就會獲得勤奮感,這使他們在今後的獨立生活和承擔工作任務中充滿信心。反之,就會產生自卑。另外,如果兒童養成了過分看重自己的工作的態度,而對其他方面木然處之,這種人的生活是可悲的。埃裏克森説:“如果他把工作當成他惟一的任務,把做什麼工作看成是惟一的價值標準,那他就可能成為自己工作技能和老闆們最馴服和最無思想的奴隸。”
當兒童的勤奮感大於自卑感時,他們就會獲得有“能力”的品質。埃裏克森説:“能力是不受兒童自卑感削弱的,完成任務所需要的是自由操作的熟練技能和智慧。”
⑸青春期(12~18歲):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亂的衝突
一方面青少年本能衝動的高漲會帶來問題,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青少年面臨新的社會要求和社會的衝突而感到困擾和混亂。所以,青少年期的主要任務是建立一個新的同一感或自己在別人眼中的形象,以及他在社會集體中所佔的情感位置。這一階段的危機是角色混亂。
“這種統一性的感覺也是一種不斷增強的自信心,一種在過去的經歷中形成的內在持續性和同一感(一個人心理上的自我)。如果這種自我感覺與一個人在他人心目中的感覺相稱,很明顯這將為一個人的生涯增添絢麗的色彩”。(埃裏克森,1963年)
埃裏克森把同一性危機理論用於解釋青少年對社會不滿和犯罪等社會問題上,他説:如果一個兒童感到他所處於的環境剝奪了他在未來發展中獲得自我同一性的種種可能性,他就將以令人吃驚的力量抵抗社會環境。在人類社會的叢林中,沒有同一性的感覺,就沒有自身的存在,所以,他寧做一個壞人,或乾脆死人般的活着,也不願做不倫不類的人,他自由地選擇這一切。
隨着自我同一性形成了“忠誠”的品質。埃裏克森把忠誠定義為:“不顧價值系統的必然矛盾,而堅持自己確認的同一性的能力。”
⑹成年早期(18~25歲):親密對孤獨的衝突
只有具有牢固的自我同一性的青年人,才敢於冒與他人發生親密關係的風險。因為與他人發生愛的關係,就是把自己的同一性與他人的同一性融合一體。這裏有自我犧牲或損失,只有這樣才能在戀愛中建立真正親密無間的關係,從而獲得親密感,否則將產生孤獨感。埃裏克森把愛定義為“壓制異性間遺傳 的對立性而永遠相互奉獻”。
⑺成年期(25~65歲):生育對自我專注的衝突
當一個人順利地度過了自我同一性時期,以後的歲月中將過上幸福充實的生活,他將生兒育女,關心後代的繁殖和養育。他認為,生育感有生和育兩層含義,一個人即使沒生孩子,只要能關心孩子、教育指導孩子也可以具有生育感。反之沒有生育感的人,其人格貧乏和停滯,是一個自我關注的人,他們只考慮自己的需要和利益,不關心他人(包括兒童)的需要和利益。
在這一時期,人們不僅要生育孩子,同時要承擔社會工作,這是一個人對下一代的關心和創造力最旺盛的時期,人們將獲得關心和創造力的品質。
⑻成熟期(65歲以上):自我調整與絕望期的衝突
由於衰老過程,老人的體力、心車和健康每況愈下,對此他們必須做出相應的調整和適應,所以被稱為自我調整對絕望感的心理衝突。
當老人們回顧過去時,可能懷着充實的感情與世告別,也可能懷着絕望走向死亡。自我調整是一種接受自我、承認現實的感受;一種超脱的智慧之感。如果一個人的自我調整大於絕望,他將獲得智慧的品質,埃裏克森把它定義為:“以超然的態度對待生活和死亡。”
老年人對死亡的態度直接影響下一代兒童時期信任感的形成。因此,第8階段和第1階段首尾相聯,構成一個循環或生命的週期。
埃裏克森指出,在每一個心理社會發展階段中,解決了核心問題之後所產生的人格特質,都包括了積極與消極兩方面的品質,如果各個階段都保持向積極品質發展,就算完成了這階段的任務,逐漸實現了健全的人格,否則就會產生心理社會危機,出現情緒障礙,形成不健全的人格。
時代精神
唯意志論。享樂主義的動機學説。
前期的正統派(強調生物學因素3為人精神生活的基礎):
榮格
新派(着重於社會的精神文化):
精神分析心理學派在心理學發展中的貢獻和侷限
譭譽參半。
無意識和潛意識的研究範圍。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