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詹姆斯·J·布拉道克

鎖定
詹姆斯·J·布拉道克,1906年6月7日出生於美國紐約,美國拳擊選手,1935年6月13日,詹姆斯·布拉道克戰勝馬克斯·貝爾獲拳王稱號。
布拉道克被稱為“灰姑娘”式的冠軍,他的成功並非一帆風順。他最初作為次重量級拳擊手在拳壇擁有一席之地。1929年,他曾向當時的次重量級拳王托米·羅朗挑戰未果,因此他一度被人們遺忘。轉為重量級拳手後,他打敗了考·格利弗,這使他的命運一下子有了根本性的轉變。他在1賠10勝的賭盤面前,最終打敗了貝爾成為新拳王。他生活拮据,妻子對他關懷備至。他在首場衞冕戰中失手於喬·路易斯,使拳王改名換姓。他用稱王時期表演賽的收入,度過了後半生。
中文名
詹姆斯·J·布拉道克
國    籍
美國
出生地
美國紐約
出生日期
1906年6月7日
逝世日期
1974年11月29日
身    高
1.892米
體    重
89.4公斤
運動項目
拳擊
重要事件
51勝25負6平
主要成就
1935年6月13日,獲拳王稱號

詹姆斯·J·布拉道克生平經歷

1935年6月 13日,詹姆斯·布拉道克戰勝馬克斯·貝爾獲拳王稱號
1937年6月 22日敗在喬·路易斯的拳下。
1929年,他曾向當時的次重量級拳王托米·羅朗挑戰未果,因此他一度被人們遺忘。轉為重量級拳手後,他打敗了考·格利弗,這使他的命運一下子有了根本性的轉變。
他在1賠10勝的賭盤面前,最終打敗了貝爾而一步昇天,成為新拳王。他生活拮据,妻子對他關懷備至。他在首場衞冕戰中失手於喬·路易斯,使拳王改名換姓。

詹姆斯·J·布拉道克傳記電影

詹姆斯·J·布拉道克鐵拳男人

詹姆斯·J·布拉道克 詹姆斯·J·布拉道克
根據詹姆斯.布拉道克的生平事蹟改編的電影《鐵拳男人》(Cinderella Man),真實的描寫了這一傳奇人物不屈的奮鬥經歷,烘托出在經濟大蕭條時期,人們不屈挫折和失敗,從絕望中再次尋找希望的心路歷程。其中更加鮮明的表現出,在危難之際,家庭,婚姻,愛情,人性方方面面的掙扎,堅持與堅強。《鐵拳男人》影片介紹故事發生在上個世紀三十年代的美國工業大蕭條時期,就在美國的經濟狀況跌落谷底、民不聊生時,一個民間英雄誕生了——一個為家庭而爭取第二次機會拼搏的男人受到了大批民眾的擁戴……  這個“大眾英雄”名叫詹姆斯·布洛克(拉賽爾·克勞 飾),又名“鐵拳男人”,成為了美國體育界有史以來最令人振奮的傳奇之一。故事的開始要回到30年代初,因一些變故而放棄打拳的職業。拳擊手詹姆斯一家早已窮困潦倒,就如當時的大部分美國人一樣,現實的打擊與噩運的頻頻光顧令詹姆斯幾乎絕望。他無力支付賬單,全家甚至還要靠社會救濟金過活。儘管如此,在他心底唯一牽掛的就是這個家庭,妻子玫(蕾妮·齊薇格 飾)仍一如既往地給予他很大鼓勵與信心。出於對家庭的愛,也出於為了維護自己的尊嚴,詹姆斯下定決心重拾舊業,靠拳擊來贏取獎金養活全家……

詹姆斯·J·布拉道克幕後花絮

本片是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講述30年代美國經濟大蕭條時期,一個男人為了生計參加拳擊比賽,以獲得獎金,最終竟獲得了拳王稱號的故事。影片彙集了眾多大牌,特別是導演朗·霍華德與主演拉塞爾·克勞繼奧斯卡大贏家《美麗心靈》之後再一次聯手,成為影片最大看點。此次能吸引這位金像導演再次觸及人物傳記題材,是由於影片劇本深深地吸引了他:“詹姆斯·布洛克的傳奇即使在多年之後仍然鼓動人心,因為它向我們展示了愛的神奇力量和人性非凡的的忍耐力。《鐵拳男人》再現了一段真實的美國曆史,一段令人不堪回首的辛酸時光。主人公面對每天生活的困境,為了能全家不受飢餓折磨而奮力地拼搏,這就是我所感興趣的故事,一個在導演角度上永遠吸引我的題材。”朗·霍華德説道。
在本片中,影帝拉塞爾·克勞飾演這位具有傳奇色彩的拳王。為了更好的探索和挖掘詹姆斯·布洛克的人物特性,克勞接受了大量的體能和專業拳擊訓練,以達到令觀眾信服,刻畫出一個不但具有勇氣,而且體能和拳擊技巧上也十分優越的拳擊手。他日日沉浸在詹姆斯全盛期時拳擊的照片和錄影帶中,並花費大量時間耐心研究他的每個動作和在擂台上的面部表情,分解其不可思議的鬥志和驅動力。為了使每一個動作都達到專業水準,克勞特別邀請教練安吉洛·鄧迪對他進行專業訓練,鄧迪曾經是歷史上最偉大的拳王--阿里長達21年的教練。有這樣一位名師指點,想必克勞在片中的拳擊表演必然是有模有樣。此外,鄧迪還找來了另一位教練--前奧林匹克冠軍韋恩·哥頓,設計了一套訓練方案,包括皮艇、游泳、跑步、自行車、登山、跳繩等多方面運動,以便打造一個更加具有力量和韌性的強壯體形……  小麻煩: 好事多磨這個詞用來形容《鐵拳男人》的拍攝過程,可謂再合適不過。此片原打算在2003年11月進行拍攝,但又恰逢男主角拉塞爾·克勞的兒子出生,於是不得不推遲到了2004年3月。但影片尚未開拍,為了提前感受當拳手的感覺,卻讓自己手臂受了傷,開拍時間再次推遲到了4月。環球原本把影片的上映日期定在了2004年的聖誕檔,結果由於後期製作的原因,改在了2005年的暑假。  推後了一年才上映可能使得本片的奧斯卡理想要難以實現。有記者問拉塞爾·克勞,《百萬美元寶貝》的成功會不會影響到《鐵拳男人》取得相似的成績,畢竟好萊塢不太可能連續兩年把最佳影片授予同一題材的電影,結果以火爆脾氣著稱的拉塞爾拒絕了回答。  新詮釋: 導演朗·霍華德一直對上世紀30年代的大蕭條時期的故事感興趣。當他還是個中學生的時候,他就在社會學課程的作業裏拍攝了一部30分鐘的紀錄片,“這是我電影製作的開始,”同時,霍華德對拳擊手克利夫·布拉達克景仰已久:“那個時候的人們覺得生活沒有希望,所以他們在壓力下盡情墮落,但是布拉達克沒有這樣。”  期待霍華德可以去發掘現實的醜陋是不現實的。從電影中可以看到,他感興趣的並不是拳擊本身,而是一家人如何度過那個大蕭條時期。所以,這部電影最動人的地方不在於那一系列的戰鬥,而在於布拉達克的妻子拜訪朋友的公寓時的那個安靜、悲涼的時刻——屋子裏空蕩蕩的,幾張破敗的椅子散亂放着,一個搖搖晃晃的桌子放在屋子中央。這個鏡頭展現了霍華德的特質——安靜下來,讓演員來盡情表現。

詹姆斯·J·布拉道克影片簡評

[1]  看此片感覺像是《奔騰年代》與《百萬美元寶貝》的融合之作,影片既與《奔騰年代》的背景與寓意同出一轍(同樣表現了美國經濟蕭條時期人們不屈不撓的精神,幾絲煽情、幾絲感動、再加幾絲震撼),又是繼奧斯卡得主《百萬美元寶貝》之後又一部關於拳擊的影片,同樣展現了從默默無聞的小人物逐漸攀升到爭奪世界冠軍的歷程。相對來説,《百萬美元寶貝》略顯低調、黑暗、觸及心靈深處,拳擊可以説是一個幌子,而人性才是影片所要探討的主題,導演嫺熟的拍攝手法與演員們爐火純青的表演將影片昇華至理性思考的高度。  而《奔騰年代》則稍為積極,略帶美國英雄主義色彩,大量慢鏡頭特寫與凝重宏偉的配樂令影片看起來更像是一部邁克爾·貝的作品。這兩部片子都獲得了奧斯卡的提名,而前一部獲勝,由此不難看出如今的評委們的口味,也許這就是《飛行者》為什麼沒有獲得最佳影片的原因之一吧。《鐵拳男人》取材於真實人物、真實事件,希望擅於拍人物傳記的朗·霍華德能汲取以上幾部類似影片的優勢,發揮出自己的特色,帶給我們繼《美麗心靈》之後又一部感人之作。

詹姆斯·J·布拉道克影片影響

第一部想談的是這部由拉塞爾·克勞和蕾妮·齊薇格出演的《鐵拳男人》。之所以從這部電影寫起,是因為這一部也算是部勵志篇,可以緩和下低調的心情,又是剛看過的頗有點感觸。
因為在經濟大蕭條期間他要養家餬口,所以靠打拳補貼家用,而正是憑着這份心他不執著的堅持最終再次輝煌,所以由如片英名所意“灰姑娘的男人”。而蕾妮·齊薇格出演的就是他美麗温柔的妻子。
感動場景一:吉米的大兒子害怕自己家沒吃的要被送到親戚家寄養,在商店裏偷了一條香腸。吉米帶着孩子去還香腸,一路上他不斷的教育孩子人可以窮,但偷絕對是不對的。孩子膽怯的説出偷東西的原因,是因為怕也像夥伴一樣被送走,父親鄭重的答應兒子,他絕對不會讓這樣的事情發生在他們家。父子深情相擁。
感動場景二:吉米的比賽被判無效回到家,沒有一分錢的收穫而且被吊銷了拳擊執照,妻子毫無怨言。她安慰吉米,只要他活着,比什麼都重要。沒有太多的語言,只是默默的擁抱。我想這樣的相處之道才是真正的夫妻相處的方式。做為一個妻子或者作為一個女人,她很了不起。
感動場景三:吉米回到家,發現孩子們被妻子送到孃家人寄住,他大發雷霆。因為他説他答應過兒子不能讓這樣的事情發生在他們家孩子身上。於是他去碼頭幫工,去領救濟經,去拳擊俱樂部向人“乞討”,這一幕讓人心酸。
感動場景四:吉米奇蹟般的贏了比賽,他領了獎金。他再一次來到救濟所把錢全額還給政府。雖然他説這是個好的政府,在人們需要幫助的時候會出現,這明顯帶有點政治宣傳色彩。但對他還錢的行為本人很是佩服,他懂得自尊,一個完全鐵漢子。
感動場景五:在迎接最後一場拳王挑戰賽的時候,他的對手是曾經打死過好幾個對手的年輕拳王。吉米的老闆勸他放棄,他的妻子為此甚至跟他鬧翻,而他並沒有放棄。在他妻子去教堂為他祈禱的那一刻,她終於明白了丈夫的決定。因為整個教堂早已擠滿了人包括神父在內,他們都是在為吉米祈禱的。她明白了,他的丈夫不僅是為自己而戰,為家庭而戰,而是為大蕭條時期那些貧苦民眾而戰,他是他們的希望。他的成功能給他們奮鬥的動力和希望。當時我的眼眶也濕潤了,心中有一股暖流。在那一刻,出現在我眼前的就是一位英雄,我也崇拜英雄。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