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鎖定
詬是一個漢語二級字 [4]  ,拼音讀作(gòu),部首為訁,本義指恥辱。 [3] 
中文名
拼    音
gòu
繁    體
部    首
字    碼
基本區 U+8BDF
五    筆
yrgk
倉    頡
ivhmr
鄭    碼
spaj
總筆畫
8
注    音
ㄍㄡˋ
筆順編號
45331251
四角號碼
32761
部外筆畫
6

現代釋義

基本字義
詬gòu
⒈ 恥辱:“詬莫大於宮刑”。
⒉ 辱罵:詬罵。詬病(指責,辱罵)。詬誶(辱罵指斥)。詬厲。詬詈。詬辱。 [3] 
基本詞義
◎ 詬gòu
〈名〉
(1) (形聲。從言,後聲。本義:恥辱) 同本義 [disgrace;shame]
詬,謑詬恥也。——《説文》
常以儒相詬病。——《禮記·儒行》
餘不忍其詬。——《左傳·昭公二十年》
詬,恥辱也。——《玉篇》
詬莫大於宮刑。——司馬遷《報任安書》
公以晉詬語之。——《左傳》
(2) 又如:詬恥(恥辱);詬醜(恥辱) [3] 
詞性變化
◎ 詬gòu
〈動〉
詬,罵也。——《玉篇》
曹人詬之,不行。——《左傳·哀公八年》
投龜詬天而呼。——《左傳·昭公十三年》
重丘人閉門而詬之。——《左傳·襄公十七年》注:“罵也。”
予自度不得脱,則直前詬虜帥失信。——宋· 文天祥《指南錄後序》
又如:詬怒(怒罵);詬叱(責罵呵叱);詬悖(辱罵、悖逆);詬謾(辱罵,謾罵);詬誶謠諑(辱罵斥責,造謠中傷)
常用詞組
詬病、詬厲、詬詈、詬罵 [3] 

古籍釋義

康熙字典
【酉集上】【言字部】詬
《唐韻》呼𡨥切《集韻》《韻會》《正韻》許𠋫切,𠀤吼去聲。《説文》謑詬,恥也。《博雅》罵也。《玉篇》恥辱也。《廣韻》怒也。《增韻》詈也。《左傳·哀八年》曹人詬之,不行。《杜注》詈辱也。《禮·儒行》常以儒相詬病。《注》詬病,猶恥辱也。《後漢·鄧禹傳》康聞詬之。《注》罵也。《唐書·劉文靖傳》君雅詬曰:反人慾殺我耳。《音義》怒也。
又《增韻》巧言也。
又《金壷字考》奊詬,無志節也。《前漢·賈誼傳》奊詬亡節。《師古注》奊詬謂無志分也。
又姓,見《姓苑》。
又《廣韻》苦𠋫切《集韻》丘𠋫切,𠀤音𡨥。
又《集韻》下遘切《韻會》《正韻》胡茂切,𠀤厚去聲。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居𠋫切,苟去聲。
又《集韻》《韻會》很口切《正韻》胡口切,𠀤音厚。
又《廣韻》古厚切《集韻》舉厚切,𠀤音苟。義𠀤同。 《説文》或作訽。《集韻》亦作㖃。 [1]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