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詩歌審美感知能力教育簡談

鎖定
《詩歌審美感知能力教育簡談》選自葉千華課堂教學論文。
中文名
詩歌審美感知能力教育簡談
作    者
葉千華
出    處
詩詞中國網
教學原文
詩歌審美感知教育能力簡談
——葉千華講堂
詩歌是情感的園地,是美的化身。人們在讚美某一事物時,總會説:“像詩一樣”。而事物之所以美,一方面要靠它本身的特質,另一方面也要依靠欣賞者的認識能力。因為美的事物雖然客觀存在,但如果欣賞者沒有一定的審美感知能力,也會無視美的存在,缺少美的發現,不能產生對美的追求。詩歌教材本身就是一座美育的大寶庫。教師不僅應是美的欣賞者和發現者,更應是美的傳播者和引導者。重視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觀念和審美能力是詩歌教育教學的主要任務。這裏就詩歌作品的語言美、音樂美、意境美、哲理美,作一教育簡談。
一、語言美
欣賞詩歌作品,首先要欣賞詩歌作品的優美語言,感知詩歌作品的語言藝術魅力,領略詩歌作品的語言美,從中獲得美的認識和享受。我們知道,生動的語言總是依靠優美的句式來表達表現的。有的句式對仗對稱,講究對稱美;有的句式參差錯落,講究錯落美;有的句式和諧押韻,講究韻律美。詩歌的內容是現實生活的高度集中和概括,其語言必須精練、準確、富於表現力,還要求音調和諧,具有強烈的音樂性。詩歌的形式美是屬於物理存在層面的美,它通過其符號即詩歌的外在形式,如色、形、音等造就的審美感知,直覺式地引起人悦耳悦目的不同美感層次。詩歌表現詩人的思想,同時展示詩人優美的語言!詩人選用的詞語色彩絢麗,富有立體感,給讀者帶來視覺上的享受。為了能讓學生更好地審美感知詩歌,講解完生字詞後,我們可以播放播音員的朗讀錄音,從聽覺上不斷給學生以刺激,在潛意識中營造優美的語言表現氛圍。在此基礎上,讓學生根據所學所感即興朗誦,詩歌教學中的審美感知就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二、音樂美
詩歌是比較講究平仄對仗、音律節奏的一種體裁,可以吟誦也便於歌唱。一般來説,自由詩側重於整體的內在旋律,格律詩側重於音節韻腳。換言之,自由詩側重於內在的音樂美,格律詩側重於外在的音樂美。教師要引導學生進入詩歌殿堂,感知音樂的美感,離不開反覆地朗讀。古人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朗讀是把書面上無法用文字表達的內在感情變化,通過語言節奏的緩急、語調的高低表現出來,使學生目視其文,口發其聲,心同其情,耳醉其音,從而達到“音美以感身”(魯迅語)的功效。如郭沫若的《爐中煤》一文,詩人採用面對面的讚美傾訴的形式,表達了對祖國深深地眷戀和熱愛。教師可通過示範朗讀、表演朗讀、調動學生目、口、耳的通感效應,帶領學生進入熾熱的情感世界,感受詩人“火一樣的心腸”。
三、意境美
在我國傳統的文藝理論上,意境是指作品中作者的主觀情意和客觀物鏡相互交融而成的藝術境界。情、景是構成意境的兩個最基本的要素。它們“互藏其宅”、“相為珀芥”,相互作用,相互滲透,景生情,情生景。詩歌作品中的意境,是一種藴含了詩人思想感情並按一定方式組合起來的特定的空間境像系列,即畫面境像系列。所謂“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詩歌的意境就是詩中帶有感情色彩的景象或圖畫。白居易的七言律詩《錢塘湖春行》的頷聯——“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不僅文字對仗工整,而且描繪了一幅美麗的圖畫:幾隻早來的鶯爭着飛到向陽的樹上,幾家新來的燕銜着芳香的泥土忙着搭巢。這些可愛的小鳥兒嘰嘰喳喳,傳達着春來的消息。在這裏,正應了“詩是無形的畫”一説,情意盎然,畫意濃濃,使讀者陶醉於早春的美景之中。指導感知詩歌的意境美,其終極目的是拓展美化學生的想象空間,提高學生再現意境的能力,因此,教師應創設良好的課堂氣氛,這是學生進入意境的先決條件。教師可以通過介紹作者生平、時代背景入手,可以通過直觀道具感受,可以通過簡筆構圖描繪,等等,總而言之,方法是多種多樣的。但不管如何,教師都應“情動於中而形於言”,充分調動自身的感情機能,從而循景入情,循情入境。
四、哲理美
不少優秀的詩歌作品,不僅僅只有音樂美和意境美,往往還藴含着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昭示着一種哲理。其哲理就是有情有意的深刻道理,通過詩人詩化的語言,表達出人們心領神會的美來。如:劉禹錫的“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王灣的“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寫出了新事物必然取代舊事物這一客觀規律。還有蘇軾的“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杜甫的“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虞世南的“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毛澤東的“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都隱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總之,詩歌是一門語言的藝術,教學閲讀詩歌,切不可過於古板、公式化。教師應儘量讓學生學會自我感知詩歌之美,在學習過程中,讓學生產生如飲甘泉和如聽仙樂的感受,從而潛移默化地提高詩歌審美鑑賞能力,懂得創造美、欣賞美、感受美、享受美的生活,逐步達到如沐春風的美好境界。 [1]  (2001年8月)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