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評新文化運動

鎖定
《評新文化運動》是章士釗所著作品,出自於《章士釗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1] 
作品名稱
評新文化運動
作    者
章士釗
創作年代
中國近代
作品出處
章士釗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編    者
郭雙林

評新文化運動作者簡介

章士釗(1881—1973)是中國近現代史上著名的報人、社會活動家、思想家、學者和律師。綜觀章氏一生,有許多戲劇性特點:首先是多變。早年持激進主義,曾主筆《蘇報》,激烈鼓吹反滿革命;留學英國期間,開始醉心於英國憲政理論;武昌起義後毅然回國,主持《民立報》筆政,鼓吹政黨政治和毀黨造黨;二次革命失敗後轉向調和主義,創辦《甲寅月刊》、《甲寅日刊》,鼓吹為政有容和調和立國;歐戰結束又迴歸文化保守主義,公開反對新文化運動,主張以農立國。其次是自詡不黨,追求獨立。但不黨是真,獨立卻未做到。章氏一生,不僅未曾獨立,相反卻先後追隨過岑春煊,依附過段祺瑞和杜月笙。前者在某種程度上反映出章氏本人的個性特點,後者則揭示了近代中國社會一個規律性特點:知識分子在經濟地位獨立之前,不可能完全獲得政治上的獨立。

評新文化運動編者簡介

郭雙林,北京師範大學歷史學博士,現為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近現代思想文化史、社會史,著有《中華賭博史》、《西潮激盪下的晚清地理學》、《八十年代以來的文化論爭》等。 [1] 

評新文化運動作品原文

愚昨以杭州暑期學校之招,講演本題。愚論之當否,何敢自執?然批評之學,吾夙無之。自有文化運動以來,或則深閉固拒,或則從風而靡。求一立乎中流,平視新舊兩域,左程右準,恰如是非得失之本量,以施其衡校者,吾見實罕。拙評之起,或為椎輪。吾友胡敦復同遊湖上,聞愚説而善之,以為可與天下人共見。邇來愚在長沙、南京、上海、北京等處,為此説者屢矣。久思筆述,因循未就。今因敦復之請,為撮其概略於茲,全文擬在《東方雜誌》布刊之也。
文化二字,作何詁乎?此吾人第一欲知之事也。以愚所思,文化者,非飄然而無倚,或泛應而俱當者也。蓋不脱乎人地時之三要素。凡一民族,善守其歷代相傳之特性,適應與接之環境,曲迎時代之精神,各本其性情之所近,嗜好之所安,力能之所至,孜孜為之,大小精粗,俱得一體。而於典章文物,內學外藝,為其代表人物所樹立布達者,悉呈一種歡樂雍容情文並茂之觀,斯為文化。惟如斯也,言文化者,不得不冠以東洋西洋、或今與古之狀物詞。若剝去此類加詞,而求一物焉,能饜足人類之意欲,表襮人類之材性,放之四海而皆準,俟之百世而不惑者,字曰文化。殆非理想中之所能有,果其有之,亦適如公孫龍之白馬論,外白馬而求馬,同蹈邏輯實宗苦求共相之失,莫可救也。今之言文化者,以為其中有此共相,因虛擬一的,羣起而逐之。其的之為正為鵠,及大小遠近何若,殆無一人有差明之印象。東西古今之辨,雖亦為心目中所恆有,而以此特文化偶著之偏相耳。人有通欲,材有通性,西方何物,有為者亦若是。因謀譭棄固有之文明務盡,以求合於口耳四寸所得自西方者,使之畢肖。微論所得者至為膚淺,無足追摹也,即深造焉,而吾人非西方之人,吾地非西方之地,吾時非西方之時,諸緣盡異,而求其得果之相同,其極非至盡變其種,無所歸類不止。此時賢誤解文化二字之受病處,敢先揭焉。
其次,則狀文化曰新。新之觀念,又大誤謬。新者對夫舊而言之,彼以為諸反乎舊,即所謂新。今既求新,勢且一切舍舊。不知新與舊之銜接,其形為犬牙,不為櫛比,如兩石同投之連線波,不如周線各別之二圓形。吾友之所著,謂今人當為今人之言,不當為古人之言。此語之值,在其所以為今古之界者而定。若謂古人之言之外,別有所謂今人之言者,嶄然離立,兩不相混,則適之之説,乃大滑稽而不可通。今假定古人未嘗有言,即有言而吾人已浸忘之,或者相禁不許重提一字,同時復假定繼祖承宗之制度文為化烏有,如魯濱孫之飄流絕島者。然則試閉目以思,吾人破題兒第一聲,當作何語?此將智同蒼頡,口創六書,聽者各有神悟,自然瞭解;抑將伊優亞,狋吽牙,或犬或否,唯能射其覆矣乎?如屬後者,可知今人之言,即在古人之言之中,善為今人之言者,即其善為古人之言,而擴充變化者也。適之日寢饋於古人之言,故其所為今人之言,文言可也,白話亦可,俱有理致條段。今為適之之學者,乃反乎是,以為今人之言,有其獨立自存之領域;而所謂領域,又以適之為大帝,績溪為上京。遂乃一味於胡氏中求文章義法,於中,求詩歌律令。目無旁騖,筆不暫停,以致釀成今日的底、他它、嗎麼、呢咧之文變。有時難讀,與曩舉郭舍人所擬六字,相去不遠。語稱其父殺人,其子必且行劫,弊所由中,適之當自知之。惟文化亦然,新者早無形孕育於舊者之中,而決非無因突出於舊者之外。蓋舊者非他,乃數千年來巨人長德、方家藝士之所殫精存積,流傳至今者也。愚嘗謂思想之為物,從其全而消息之,正如所云,彌異時,彌異所,而整然自在。其偏之見於東西南北,或古今旦莫,特事實之適然。決無何地何時,得天獨全,見道獨至之理。新雲舊雲,特當時當地之人,以其際遇所環,情感所至,希望嗜好之所逼拶,惰力生力所交乘,因字將謝者為舊,受代者為新已耳,于思想本身,何所容心?若升高而鳥瞰之,新新舊舊,蓋誠不知往復幾許。五十年來,達爾文之,如日中天,幾一掃前此進化諸論而空之。今德之杜裏舒,標生機主義則反之。法之柏格森,倡創造進化又反之。杜氏所談生機自主,非同機械,綱維主宰,別有真因,與達氏前此所排之結局論,轉形相近。柏氏萬物皆流之説,近宗黑格爾,遠祖額勒吉來圖。且即達爾文之學,亦非獨創,近古者且不論,據柏格森詔我,適者生存之義,希臘之言披圖格即主之,徒以為雅裏士多德所峻拒,故爾不昌。由斯以談,言披圖格也,達爾文也。結局論諸賢也,杜裏舒也,額勒吉來圖也,黑格爾也,格森也,以及其他無量數之學者也。吾欲以新舊字分牒之,使之截不渾淆,將何牒而可乎?意大利之,其思潮昭哉新也,而曰復興,是新者舊也。英吉利之,其政潮的然新也,而曰復古,是新者舊也。即新即舊,不可端倪,必通此藩,始可言變。愚為此言,非謂今之學理政術,悉為前有,廣狹同幅,了無進境也。特謂思想之流轉於宇與久間,恆相間而迭見。其所以然,則人類厭常與篤舊之兩矛盾性,時乃融會貫通而趨於一。蓋凡吾人久處一境,飫聞而厭見,每以疲苶惱亂,思有所遷。念之起起,必且奮力向外馳去,冀得斬新絕異之域,以為息壤,而盤旋久之,未見有得。此豈南方有窮,理亦猶是乎?抑造物狡獪,困其智力乎?姑不深論。於時但覺祖宗累代之所遞嬗,或自身早歲之所曾經,注存於吾先天及無意識之中,向為表相及意志之所控抑而未動者,今不期乘間抵罅,肆力奔放而未有已。所謂迷途知反,反者斯時,不遠而復,復者此境。本期開新,卒乃獲舊。雖雲舊也,或則明知為舊而心安之,或則竟無所覺,而仍自欺欺人,以為新不可階。此誠新舊相銜之妙諦,其味深長,最宜潛玩者也。今之談文化者,不解斯義,以為新者,乃離舊而僢馳,一是仇舊,而惟渺不可得之新是騖。宜夫不數年間,精神界大亂,鬱郁倀倀之象,充塞天下。躁妄者悍然莫明其非,謹厚者菑然喪其所守,父無以教子,兄無以詔弟,以言教化,乃全陷於青黃不接、轅轍背馳之一大恐慌也。不圖誤解一字之弊,乃至於此。 [2] 
【注】:以上為原文部分內容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