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許鼎臣

(清末民初河洛名儒)

鎖定
許鼎臣(1871—1933),字石衡,號漁岑,河南孟津人。是河南省文史界公認的中州大儒。許鼎臣撰修《孟津縣誌稿》,在此之前的孟津縣已有一百多年沒有修志。
許鼎臣的重要著作《龍嘴山館文集》、《孟津縣誌稿》、《中州學系史》、《續中州人物考》、《古文摩鈍集》等,被文史學界所倚重。 [3] 
本    名
許鼎臣
石衡
漁岑
籍    貫
河南孟津

許鼎臣人物生平

其祖上原系山東省沂水縣人,明朝天順元年(1457年)因祖上在河南省作官,家居洛陽,傳五世時家庭衰敗,遷至孟津縣馬屯龍嘴山。 [2] 
許鼎臣生於公元1871年, [1]  家境貧寒,無力供養他進塾讀書,自幼便隨父親耕田勞作,每日早起晚睡唸書學文,在田間休息之時,也取出懷中書本在地邊樹下研讀。10歲時洛陽貢生楊伯峯(孟津明達村西窯人),見許鼎臣聰敏好學,胸懷有志,非常賞識,主動收他為學生,令其免費入學,無衣衣之,無食食之,並供給許鼎臣家中用煤,免其後顧之憂。
17歲時,他又向河南封邱縣何吟秋學古文辭義法,向湖南湘潭縣黃曙軒學程夫子、朱夫子理學,向榮城孫佩南學經學。清光緒二十三年(歲次丁酉,1897年)中舉,回鄉後,鄉鄰們紛沓而至,登門祝賀,他賣去一畝耕地,辦便席宴請了父老鄉親。
1898年戊戌變法開始,許鼎臣為培養興邦治國人材設館講學,在汝州(今臨汝)嶺頭鎮楊姓家中設館講學十三個春秋。回家後在馬屯龍嘴山鑿土窯六、七孔,修建瓦房三間,辦起“龍嘴山書館”,設帳授徒,室內几案鱗次,廣招四方士子,每年收六、七十名學生。
1911年被“綁票子”的劫到寺河南一家地窖裏,由此家一個老婦人看管,老婦人得知是德高望重的許先生,又見其面善謙和,便暗暗放了。不久,被嵩縣韓合卿請去教書。後又遭土匪劫持,經陝西督軍劉鎮華營救脱險。兩次被劫期間,四處學生、友人紛紛匯款至許家,為贖先生之用。許鼎臣將匯款大部賙濟鄉民,後受劉鎮華之聘,到陝西省西安市辦了個學社。後來,陝西與河南打仗,劉軍失敗。許鼎臣回洛陽成立了“河洛國學專修館”繼續講學。許鼎臣飽讀經史,學識淵博,口才流利,教學嚴謹,在洛陽教書聽讀者數以萬計,地方軍隊、工商集團經常請他演講。他講演時廣徵博引,語言生動有趣,如講一個“公”字,從太陽初升,能講到日當午時,講得盡善盡美,風雨不漏,寒冬臘月,冰天雪地,千百人在露天廣場上聽講,鴉雀無聲,無一騷動。他的學生讚譽他講學“如春風披拂,化雨之沾濡”。許鼎臣教學嚴謹,對求學諸生,因人制宜,因才施教,講授經史,深入淺出,批改文章,一絲不苟,講授之餘,日巡諸生座位八、九周,解其疑難,斥其懈怠。門生萬寶禎等家境貧寒,生活困難,先生不斷供給衣食及書籍用品,使諸生無生活之苦,無衣食之憂。安心苦志研讀,力爭上進。故從學之士,遠近十餘縣,慕名而來進修者絡繹不絕。如劉鎮華、劉茂恩弟兄,萬寶禎、韓合卿等,都是許的高足,為當時的黨政要人和知名之士,影響較大。因而許在洛陽也成為德高望重的著名人士之一。
1932年,國民政府搬至洛陽,連八大院官員也有不少人去拜訪過他。劉鎮華每次到洛,總先去拜見老師,一進大門,便令隨身侍人將紅氈鋪至許鼎臣堂屋,然後着氈面師問候。
許鼎臣酷愛讀書,廣集博覽。北京一家書香門第破產後、要廉價推銷家中藏書,他千里迢迢赴京購回《清史》,《唐史》等上百卷,裝滿了十個書櫃。
許鼎臣的學術思想,以程、朱理學為核心,上溯孔孟、參之漢儒,提出“明倫”、“立志”、“居敬”、“窮理”、“力行”、“有恆”等信條,作為立身處世治學之本,救國救民之道。他不僅教書,更重要的是育人,他要求學生德智兼備,為民至上。因而培養出了一些清高之士,如門生中和他同歲的萬寶禎(老城鄉人),在安徽和河南靈寶連任五屆縣長,一直能夠秉公辦事,為官清廉,受百姓擁戴。萬寶禎每次回家探師,許鼎臣總先問:“這兩年啥樣?”萬寶禎一抖大袖便道:“牢記尊師教誨,兩袖清風回來。”
許鼎臣晚年能夠關心鄉里,為家鄉人謀福利。1928年豫西人民因兵禍而遭饑荒,許在洛陽聯繫他的友好辦豫西救蓄會、濟難會等,向當地人募捐,後又親自到北京籌集賑款,賑濟鄉民,這樣堅持了四年多,使家鄉羣眾得到一些好處,度過災年。
1933年許在洛陽因暑天講學患病,醫治無效,不幸亡故,殯葬龍嘴山東北處。遠近上下,200餘名學生深感先生之德,給建碑樓一座,樹起兩尊石碑。 [2] 

許鼎臣個人作品

許鼎臣的著作大都是對他學術思想的解答、總結和友人之間的書札、通信,另有一些序、跋、銘、傳等應酬之作,計有《小學諷詠助》三卷,《諷詠助引》二卷,《女小學》四卷,《讀中州人物考》,《中州學系史》,《讀書作文譜》,《孟津縣誌稿》等。他在龍嘴山館的遺稿,由他的兒子許敬鹹,請韓合卿、張中學二人幫助,分編十卷刊印,書名《龍嘴山館文集》。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