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許蘇民

(中國作家、南京大學中國思想家研究中心二級教授)

鎖定
許蘇民(1952年11月-2024年3月10日),男,生於江蘇如皋人,無黨派人士。1978年2月考入華中工學院哲學所師資班,1981年2月經國家教委特批跳級提前一年畢業,留校任教,獲學士學位。進修於武漢大學中國哲學專業,師從蕭箑父先生。1999年被列為湖北省社會科學院首批中青年學術帶頭人。南京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1]  南京大學中國思想家研究中心二級教授 [4] 
2024年3月10日,許蘇民同志因病醫治無效在南京逝世,享年71歲 [2-3] 
中文名
許蘇民
外文名
Xu Sumin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52年11月 [2] 
逝世日期
2024年3月10日 [2] 
畢業院校
華中理工大學
職    業
作家
出生地
江蘇如皋

許蘇民人物生平

1968年到如皋縣勇敢公社16大隊插隊,
1971至1976年先後在湖北襄陽總字某部隊五七學校、襄樊市棉織廠、襄樊市委宣傳部理論課工作。1978年,進入華中科技大學哲學研究所讀書,並跳級提前畢業。
1981年,擔任華中科技大學哲學研究所教師;
1984年起,擔任湖北省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科研人員、研究員、所長。
1992年評聘為研究員,1995年被批准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
1993年被《中國現代哲學叢書》編委會評選為“中國當代50名哲學家”之一。
2002年,調入南京大學中國思想家研究中心,擔任教授、博導。
曾任湖北省社會科學哲學研究所所長,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省社會科學高級職稱評審委員會委員,武漢市武昌區人大代表,武漢大學、湖北大學兼職教授。
2024年3月10日,許蘇民同志因病醫治無效在南京逝世,享年71歲。 [2-3] 

許蘇民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哲學、馬克思主義哲學、中西文化比較。

許蘇民獲獎情況

專著《中華民族文化心理簡論》1990年獲滇版圖書二等獎,著名學者王滬寧在其《當代中國村落家族文化──對中國社會現代化的一項探索》(上海,1992)一節中肯定地引證了該書的論述,並列為主要參考文獻。
《文化哲學》一書被多所高校作為研究生教材和博士生參考書。《歷史的悲劇意識》一書在上海經由讀者投票評為“你最喜歡的10本上海版新書”之一。
《比較文化研究史》1995年獲滇版圖書一等獎。
《明清啓蒙學術流變》獲教育部二等獎。
《16-20世紀中西哲學比較研究的歷程》獲得國家出版基金資助

許蘇民學術成就

主要學術成就表現在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三大分支體系的建立。
以1990年《文化哲學》一書的出版為標誌,建立了一個由文化發生論、文化結構論、文化發展論、文化動力論四部分所組成的文化哲學體系。該書是我國改革開放以來出版的第一部文化哲學專著。
以1992年《歷史的悲劇意識》一書的出版為標誌,建立了一個旨在探討人類心靈的內在矛盾及其解決方式與人類歷史創造活動之關係的歷史哲學體系,試圖對以往被唯心主義片面地發展了的人的精神心理的方面作出唯物史觀的解説。
以2000年《人文精神論》一書的出版為標誌,建立了一個全面總結人類追求真善美的歷程、比較中西人文精神之異同、揭示真善美各自包含的內在矛盾及三者之間的矛盾。探討解決矛盾的方式及當代人文精神建設問題的精神哲學體系。

許蘇民代表作品

許蘇民學術專著

1、《中華民族文化心理素質簡論》(“哲學現代化”叢書之一),雲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9月。
2、《文化哲學》(1990年5月,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
3、《歷史的悲劇意識》,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1月。
4、《比較文化研究史(中學西漸卷,西學東漸卷)》,雲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3月。
5、《李光地傳論》,廈門大學出版社,1992年9月。
6、《明清啓蒙學術流變》(“國學叢書”之一,與此同時蕭箑父先生合著),遼寧教育出版社,1995年10月。
7、《李贄的真與奇》(“明清文化名人”叢書之一,1998年1月,南京出版社,南京)。
8、《許蘇民集》(“思想者”叢書之一,1998年11月,學林出版社,上海)。
9、《戴震與中國文化》(“大思想家與中國文化”叢書之一,2000年5月,貴州人民出版社,貴陽)。
10、《人文精神論》(“哲學與文化新知”叢書之一,2000年5月,湖北人民出版社,武漢)。
11、《王夫之評傳》(“中國思想家評傳”叢書之一,與蕭箑父先生合著,2002年4月,南京大學出版社,南京)。
12、《學問、智慧與性靈──樸學與長江文化》、《長江文化文庫·思想學術系列》之一,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13、“開發學人心靈”的科學思想,《江漢論壇》2003年第2期
14、先驗批判、經驗反思與不受人惑的方,《福建論壇》文史哲版,2003.5
15、“開發學人心靈”的科學思想,《江漢論壇》,2003.3
16、論錢大昕的史學思想,《開放時代》,2003.6

許蘇民學術論文

1、論藝術和宗教給予哲學發展的影響,《大學生學報》1980年第1期
2、試論普列漢諾夫關於社會意識兩種基本形態的學説,《江漢論壇》1981年第2期
3、論中國近代的三種烏托邦,《華中工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1年第1期
4、古代元氣説對天體起源和生命現象的解釋,《自然辯證法學習通訊》1981年第2期
5、先秦時代樸素知行辯證法的邏輯發展,《華中工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2年第3期
6、論呂坤的哲學思想及其歷史地位,《華中工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3年第1期
7、論社會心理是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形態之間的中介,《中國社會科學》1983年第6期、《中國社會科學》(英文版)1984年第3期
8、論普列漢諾夫的社會意識學説及其方法論意義,《哲學史方法論研究武漢大學出版社1984年1月版
9、王夫之論“知”和“能”,《王夫之辯證法思想引論》湖北人民出版社1984年5月版
10、論作為中國近現代哲學發展環節的魯迅早期思想,《中國近現代哲學史論文集》吉林大學社科學報編輯部1984年5月版
11、人的現代化,《青年論壇》1984年10月創刊號、《新華文摘》1985年第2期
12、中華民族生活方式的現代化,《學習與實踐》1985年第8期
13、自由的命運及其他(合沈大德合作),《青年論壇》1985年第3期
14、徐光啓對中世紀自然科學傳統方法的批判,《哲學研究》1985年第2期
15、中國近代歷史哲學的三個環節,《哲學研究》1985年第12期
16、論愚昧與開化,《江海學刊》1985年第5期
17、論“錢神”與“花神”的歷史價值,《江漢論壇》1985年第5期
18、提高中華民族的理論興趣,《長江日報》1985年11月25日
19、關於中華民族文化心理素質的論綱,《中國社會科學·未定稿》1985年第20期
20、衝突與融合──西學東漸片論,《學習與探索》1986年第1期、《近代中國與近代文化》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12版、《中外學者論中國傳統文化》重慶出版社1988年2月版、《東方的黎明》巴蜀書社1988年10月
21、民族文化心理素質是不同文化類型的基本內核,《江漢論壇》1986年第10期、《新華文摘》1987年第2期
22、論中國傳統文化的根本精神,《福建論壇》文史哲版1986年第5期
23、浮士德式的追求,《顫動──寫在“文革”十年之後》雲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10月版
24、論中華民族的文化自覺,《青年論壇》1986年11月號
25、擺脱歷史情性之路,《中國青年報》1986年11月21日、“傳統文化與現代意識討論”第1期、《福建論壇》文史哲版1986年增刊
26、馬克思晚年的文化人類學理論與方法,《馬克思主義研究資料》1987年第3期,人民出版社出版、《青年思想家》1987年5月試刊號
27、“一塌糊塗的泥塘中的光彩和鋒芒”──論皮日休的思想及其歷史地位,《江漢論壇》1987年第6期
28、中國比較文化研究史的分明問題,《天津社會科學》1987年第5期
29、論民族文化心理的深層結構,《江海學刊》1987年第5期
30、論精神文明建設一定要適合物質文明建設的性質,《重慶社會科學》1987年增刊
31、論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化的歷史結合部,《江漢論壇》1988年第2期
32、形似而神異──中學西漸片論,《學習與探索》1988年第3期
33、關於文化交流的歷史哲學反思,《天津社會科學》1988年第3期
34、去偽存真:現代化轉換中的儒家人格,《東嶽論叢》1988年第5期“儒學與現代化筆談”
35、文化心理的表層、中層與深層結構,《人文雜誌》1988年第6期
36、論民族文化心理深層結構的歷史演化,《江海學刊》1989年第6期
37、論文化變異與文化傳承,《理論學習月刊》1988年第11期
38、世紀末的反省,《蛇口通訊報》1989年1月10日
39、對外開放與中西文化衝突及我們的選擇,《開放時代》1989年第1期
40、中國啓蒙者的傳統,《社會科學戰線》1989年第1期
41、走出困惑:一個新的文化定義,《貴州大學學報》1989年第1期
42、文化哲學: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新生長點,《光明日報》1989年3月6日
43、文化哲學:走向21世紀的世界哲學主潮,《江漢論壇》1989年第6期
44、論文化的民族性與時代性,《福建學刊》1989年第2期
45、文化離析與文化整合,《江淮論壇》1989年第3期
46、關於“五四”反思的反思,《天津社會科學》1989年第3期
47、中國近代文化自覺三題,《福建論壇》文史哲版1989年第3期
48、論文化發生的精神現象學機制,《理論學習月刊》1989年第5期
49、馬克思主義如何對待歷史文化遺產,《江漢論壇》1990年第2期
50、亡靈·辭藻·利益──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霧月18日》一書的方法論意義,《福建學刊》1990年第2期
51、普列漢諾夫的美學貢獻,《社會科學動態》1990年第6期
52、海內外中國民族性問題研究述評,《天津社會科學》1990年第4期
53、羅曼·羅蘭與中國文化,《福建論壇》文史哲版1990年第5期
54、尋找振奮民族精神的興奮點,《長江日報》1990年12月28日
55、中國近四百年各派文化主張源流考,《江漢論壇》1991年第2期、《新華文摘》1991年第4期
56、對外開放:民族文化的新生,《文明建設》1992年第2期
57、西方比較文化研究史的兩大傳統及其在現代的匯合,《福建論壇》文史哲版1992年第3期
58、危機探尋──西方比較文化研究史的分期、特點及其規律性,《學習與探索》1992年第6期
59、論李光地的思想貢獻及其歷史進步意義,《福建論壇》文史哲版1992年第5期
60、關於民族精神研究的若干方法論問題──兼論中華民族精神及其歷史發展,《哲學研究》1993年第2期
61、“源頭活水”與“中國特色”,《福建論壇》文史哲版1993年第3期
62、中國傳統哲學與現代精神文明建設,《湖北社會科學》1993年第6期
63、沿波討源 返本開新──論王夫之思想的歷史地位,《船山學刊》1993年第1期
64、明清之際的新道德觀與近代新文化,《光明日報》1994年1月3日“史林”第1期
65、論魯迅晚年的文化觀,《福建學刊》1994年第6期
66、知性主體精神與中國文化的現代化,《江漢論壇》1994年第5期、《新華文摘》1994年第10期
67、以現代精神融攝傳統文化精華,《現代與傳統》1994年第2期
68、明清啓蒙學術論綱,《不盡長江滾滾來》東方出版社1994年9月版
69、情愫的執著與理性的弔詭──中國本位文化論者與西化論者的論戰,《福建論壇》文史哲版1994年第6期
70、馬克思恩格斯的中國觀,《理論學習月刊》1995年第1期
71、東西文化論戰:中國與俄國,《現代與傳統》1995年12月第九輯
72、人文精神論綱,《學習與探索》1995年第5期
“百期紀念專號”
73、乾嘉學術中的知性精神──戴震、章學誠思想片論,《中國文化的現代轉型》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3月版
74、中國近代學者對明清之際啓蒙學術的認同(與蕭箑父先生合作),《光明日報》1996年11月5日、《新華文摘》1997年第1期。
75、重新評估教會大學在中國的歷史地位和作用,《文化傳播與教會大學》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10版。
76、“愛智”漫議,《光明日報》1997年3月26日
77、評“魏晉風度”與“宋明氣象”,《開放時代》1997年第3期
78、前現代性·古典主義·後現代派,《開放時代》1997年第6期
79、如何對待王小波、顧準的思想遺產,《嶺南文化時報》1997年第12月
80、明王朝覆滅的歷史教訓──晚明中國社會主要矛盾探析,《天津社會科學》1997年第6期
81、皮日休評傳,《湖北歷代思想家評傳》武漢出版社1997年12月版
82、戴震哲學對於現代人文精神建設的啓迪,《福建論壇》文史哲版1998年第2期
83、“知性” 談,《光明日報》1998年7月10日
84、學術·學術經典·思想與學問的關係──對嚴復、梁啓超、王國維觀點的質疑兼評“現代學術經典”之爭,《開放時代》1999年第4期
85、論真善美的內在價值與外在價值──兼論形上之愛與真善美的統一,《福建論壇》文史哲版1999年第3期“名家專號”
86、從新量學、新心學到新人學,《福建論壇》文史哲版1999年第4期“名家專欄”
87、李贄之死,《光明日報》1999年6月11日
88、“崇高”淺説,《光明日報》1999年9月3日
89、致王元化先生論“五四”再認識問題,《開放時代》2000年第3期
90、契真融美見精神──《吹沙二集》讀後,關於美與真之關係的思考,《學術月刊》2000年第5期、《毅圃》(香港)2000年3月總第24期
91、也談清學史:思想與思想家──與朱維錚先生商榷,《光明日報》2000年5月19日
92、黃仁宇〈萬曆十五年〉對李贄著作的誤讀,《東南學術》2000年第5期
93、“文化─歷史”哲學的探索,《我的哲學思想──中國當代部分哲學家學術自述》廣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6月版
94、探尋人類心靈底藴的文化哲學,《今日中國哲學》廣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7月版
95、靈均芳草伯牙琴──讀蕭箑父〈吹沙集〉,《讀書》1993年第1期
96、讀馮天瑜《中華原典精神》,《中國文化》1995年第4期
97、論哲學形上學的理性,《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02年第1期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