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許由

(許姓始祖)

鎖定
許由(由又作繇),相傳為堯時人,字武仲,陽城槐裏(今河南登封)人,許姓始祖。隱於沛澤,堯聞其賢,欲以天下讓之,不受而逃於潁水之陽箕山之下;堯又欲召為九州長,不願聞,遂洗耳於潁水之濱,死後葬箕山(今河南登封東南)。一説許由與巢父實是一人《文選·應璩書》引《古史考》。 [2-3] 
河南登封市、許昌市、禹州市、鄢陵縣一帶,沿潁河流域,還流傳許多許由的傳説,保存着大批有關許由的遺蹟。
別    名
《漢書·古今人表》稱“許繇”
武仲
所處時代
遠古時期
出生地
陽城槐裏(今河南登封)
主要成就
許姓始祖
本    名
許由

許由人物生平

許由像 許由像
許由,一作許繇,是上古時代一位高尚清節之士。相傳堯帝知其賢德要把君位讓給他,他推辭不受,逃於箕山(今河南登封)下,農耕而食;帝又讓他做九州長官,他到潁水邊洗耳,表示不願聽到這些世俗濁言。後世把許由和與他同時代的隱士巢父,並稱為巢由或巢許,用以指代隱居不仕者。堯、舜禪讓的故事,作為民主思想的最早典範,成為千古美談,許由也因此成為古代隱士中最早名聲顯赫的一位。據傳他曾做過堯、舜、禹的老師,後人因此亦稱他為“三代宗師”。
許由自幼農田躬耕,不營世利,講道義,守規矩,邪膳不食,邪席不坐。夏天樹上築巢而寢,冬天挖地窯居住。食山果、飲河水,且無懷器,手捧而飲。
堯帝老年,深感衰老,兒子丹朱不肖,不願因愛子而誤天下。聽説許由清高大志,便派人求賢,欲禪讓帝位。許由説:“匹夫結志,固如盤石,採山飲河,以求陶冶情操,非求祿位;縱情遊閒,以求安然無懼,非貪天下”。堯得知許由不輕移其志,便登門拜訪。許由仍推辭説:“我年紀大了,需求無多,還是當個臣民吧!”於是連夜逃往箕山潁水旁,農耕而食。
堯得知許由去處後,又派人請他做九州長。他聽後更是煩惱,匆忙到潁水邊掏水洗耳,遂隱居深山之中,終身不為名利,死後葬於箕山之巔。漢代後,以五嶽配祀許由,世代供奉,太史公司馬遷曾登臨憑弔。《前漢書》列許由為仁人。《晉書》贊雲:“昔許由讓天子之貴,市道小人爭半錢之利”。 [1] 

許由軼事典故

許由許由洗耳

許由洗耳
許由洗耳(2張)
堯準備將天下讓給許由時,許由不為所動,認為這話污辱了他,去河邊洗耳朵,樊堅見許由洗耳,問他:“耳朵有什麼污垢嗎?”許由説:“沒有污垢,只是聽了不好的話。”樊堅問:“是什麼話?”許由説:“堯要聘我為天子。”樊説:“天子是尊位,為什麼這話不好呀?”許由説:“我志在青雲之上,為什麼去做那凡俗的九州長呢?”樊堅當時正在飲牛,聽了這話便離開了,恥於讓牛在他下流飲水。 [4] 
另一個版本的故事為。堯準備召許由為九州長,由不愛聽,去潁水邊洗耳。這時他朋友巢父牽牛來飲水,見許由洗耳就問他緣故。許由説:“堯想召我為九州長,我討厭聽這種話,因此來洗耳朵。”巢父説:“你如果隱居在高山深谷中,不與人世來往,誰還能找到你? 這都是因為你輕浮游蕩,想博取好名聲的結果。髒了我牛的口!”説着把牛牽到上流飲水。 [5] 

許由許由棄瓢

許由 夏天在樹上巢居,冬天在山洞穴處。餓了就在山上找食物吃,渴了就去河邊飲水,也沒有杯子,經常用手捧着喝。有人見他沒有器具,送給他一隻瓢。許由用瓢喝完水,把它掛在樹上,風吹樹動,瓢搖晃作響,許由認為這響聲令人生煩,於是取下把瓢摔掉不要。 [6] 

許由後世紀念

許由死後葬於箕山,故箕山也叫許由山。《史記·伯夷列傳》中司馬遷就曾説過:“餘登箕山,其上蓋有許由冢雲。”而《太平御覽》引《西征記》雲:“許昌城本許由所居”。在河南省的登封市、許昌市、禹州市、鄢陵縣一帶,沿潁河流域,還流傳着許多有關許由的傳説,保存着大批有關許由的遺蹟。

許由人物後裔

唐.顏師古在《急就篇.注》中説:“許氏,許由之後也。”南宋文天祥在《五雲夏造許氏初修族譜序》中説:“按許氏,自由隱許,遂以為姓。今許州箕山有由所葬之處,即其地也。”事實説明,許由是許姓的始祖,登封箕山及潁水流域的許昌市鄢陵縣等地是許姓的祖居地。 西周初年,周武王訪三皇五帝之後封之以奉祀,找到炎帝之後,四嶽伯夷的裔孫姜文叔,把他封在許地(今河南)為男爵。春秋時許國為鄭、楚等國所逼,輾轉遷徙,前506年遷於容城(今河南魯山縣東南),到戰國初,傳至國君元公結時,被楚國滅掉(一説滅於魏),子孫為紀念故國,以國名為氏,又形成了一批許姓居民,這就是《新唐書?宰相世系表》所説的:“許氏出自姜姓。炎帝裔孫伯夷之後,周武王封其裔孫文叔於許,後以為太嶽之嗣,至元公結為楚所滅,遷於容城,子孫分散,以國為氏,”的由來。這些許國子民中有一部分原本並不姓許,為了紀念故國,即以許國國名為姓,這成為早期許姓的又一個重要來源,是許姓的另一個得姓緣由。
參考資料
  • 1.    楊鳳奎.《邱縣誌》.北京市豐台區角門北路甲8號院1號樓106室:方誌出版社,2001年8月第1版:1051-1051
  • 2.    許由  .學習強國[引用日期2021-04-19]
  • 3.    高士傳(晉)皇甫謐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1-04-19]
  • 4.    漢·蔡邕 《琴操·箕山操》:“許由者,古之貞固之士也。堯時為布衣,夏則巢居,冬則穴處,……以清節聞於堯。堯大其志,乃遣使以符璽,禪為天子。於是許由喟然嘆曰:‘匹夫結志,固如盤石,採山飲河,所以養性,非以求祿位也; 放發優遊,所以安己不懼,非以貪天下也。’使者還,以狀報堯,堯知由不可動,亦已矣。於是許由以使者言為不善,乃臨河洗耳。樊堅見由方洗耳,問之:‘耳有何垢乎?’由曰:‘無垢,聞惡語耳。’堅曰:‘何等語者?’由曰:‘堯聘吾為天子。’堅曰:‘尊位,何為惡之?’由曰:‘吾志在青雲,何乃劣為九州伍長乎?’於是樊堅方且飲牛,聞其言而去,恥飲於下流。於是許由名布四海。”
  • 5.    皇甫謐《高士傳》:“許由字武仲,陽城槐里人也。……堯又召為九州長,由不欲聞之,洗耳於潁水濱。時其友巢父牽犢欲飲之,見由洗耳問其故。對曰:‘堯欲召我為九州長,惡聞其聲,是故洗耳。’巢父曰:‘子若處高岸深谷,人道不通,誰能見子? 子故浮游,欲聞求其名譽,污吾犢口!’牽犢上流飲之。”
  • 6.    漢·蔡邕 《琴操· 箕山操》:“許由者,古之貞固之士也。堯時為布衣,夏則巢居,冬則穴處,飢則仍山而食,渴則仍河而飲,無杯器,常以手捧水飲之。人見其無器,以一瓢遺之,由操飲畢,以瓢掛樹,風吹樹動,歷歷有聲。由以為煩擾,遂取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