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許漢青

鎖定
許漢青出自名門是南宋福建泉州府南門外晉邑十都東石鄉鰲頭境許宅巷人,是南宋後期科舉進士,官封承信郎。其先祖是唐德宗年間進士,仕官兵部尚書郎許稷的裔孫許毅然之侄,自許稷以下,到北宋、南宋歷代先祖和叔伯,直至許漢青這一代,“有十科十中進士”。許漢青與其許姓族人在故鄉許宅巷興建府第,繼承祖業,經營遠洋船務而成當地鉅富,因財勢併兼世人故被當地人稱“許百萬”。
中文名
許漢青
民    族
漢族
性    別

許漢青基本信息

姓名
許漢青
官職
承信郎
民族
漢族
住址
福建泉州府南門外晉邑十都東石鄉鰲頭境許宅巷
功名
進士
歷史貢獻
勤王,抗蒙,護帝,殉國。

許漢青抗元事蹟

南宋德佑二年(公元一二七六年三月)蟋蟀宰相賈似道弄權,國祚衰危,元軍大舉入侵,臨安淪陷。許漢青和其夫人(許夫人)開始散盡萬貫家財,招募許姓族丁,組織義軍,加緊操練,準備抗元。景炎元年(公元一二七六年)元兵直驅南下,張世傑元帥及陸秀夫樞密使,擁幼帝宋端宗(趙昰)皇子(趙昺)兄弟二人,御舟逃至泉州順濟橋,泉州招撫使舶司提舉浦壽庚,叛宋降元,閉城拒而不納,反以舟師助元追擊,至以皇子兄弟失散。端宗由張世傑元帥保護,由泉州東門法石,從水路經蚶江至圍頭灣,皇子趙昺由陸路逃至下輦村。在此國勢安危的緊時刻,許漢青和夫人急速率許姓族丁、義兵配合總兵劉洙,前來保護幼主趙昰。沿途與元軍大戰於苦墓埔,奮殺突圍,皇子得以脱險。途經許西坑,按計劃與張世傑在塔頭南嶽廟會合,因形勢突變,張世傑已保端宗趙昰渡至漳州水營先走南安。”那時,蒲壽庚率兵進剿可慕村,許漢青當機立斷派人護衞趙丙向西逃走,他“自己和夫人負責殿後,組織族親和其他義兵於可慕村與蒲壽庚決戰,雙方經過激戰多時,許漢青與夫人失散。許漢青退守東石畲家寨,焚招降書。拒降斬敵使,寧死不屈,捨生取義,以身殉國難!興化軍因腹背受敵,守將亦其岳父陳文龍也被俘,拒降解押,臨安途中,在嶽武穆廟,捨生殉國。奔赴在閩西一帶的許夫人得聞親人先後殉難,更加激起她的抗元決心,化悲憤為力量,繼續在閩南招募義軍,聯絡畲族酋長蘭太后,起二十四峒畲兵會同漳浦農民起義,軍首領陳吊眼及閩北政和起義軍首領導起義軍黃華等繼續抗元到底。

許漢青壯烈殉國

祥興二年(公元一二七九年)宋元帥張世傑與元軍大戰於廣東崖山,因兵力不足而敗績,宋將陸秀夫抱幼主投海殉國。南宋就此結束。公元一二八零年,元朝政權稍定,由於許漢青和許夫人英勇抗元,泉、漳一帶許族也慘遭元軍殺戮,血跡斑斑。據《南詔許氏家譜》載:許夫人陳吊眼兵敗後,“元兵實行剿鄉滅族策略,叛將蒲壽庚配合元軍對泉州許氏及泉南沿途的許氏族人進行大剿殺,火燒東石畲家寨,許夫人的故鄉許宅巷被剷平,許漢青的府第化為灰燼。 許族親殺者殺,逃者逃至龍頭嶺石龜之間,依附族親,亦逃生到山區,東石的許宅巷就此殘廢親矣。其許氏的族裔也分居在十九都林邊鄉,依附鄰近許氏族親,後遷居於金門。南詔許姓氏族因事牽抗元,亦慘遭清剿殺戮,幾於滅族,僅剩齔孑遺孤耐京公一人,伏匿於白井埔。”後來,許耐京潛回南詔,光復舊業,繁衍子孫,為南詔許氏一世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