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 名
- 許渾
- 別 名
-
許用晦
許仲晦 - 字
- 用晦、仲晦
- 所處時代
- 晚唐
- 民族族羣
- 漢族
- 出生地
- 潤州丹陽
- 出生日期
- 約791
- 逝世日期
- 約858
- 主要作品
-
《故洛城》
《咸陽城東樓》
《姑蘇懷古》等 - 主要成就
- 晚唐最具影響力的詩人之一
- 擅 長
- 律詩和絕句
許渾人物經歷
編輯許渾詩作特色
編輯其宦遊、寄酬、傷逝諸作,亦時有佳句,如“馬上折殘江北柳,舟中開盡嶺南花”(《暮宿東溪》),“兩巖花落夜風急,一徑草荒春雨多”(《鄭秀才東歸憑達家書》),都能在寫景中託寓情思,婉麗可諷。而意境淺狹,氣格卑弱,是其通病。
另外,學術界説許渾是《清明》一詩的作者,多有爭論,有待考證。
但也有人批評他“專對偶”、“工有餘而味不足”(方回《瀛奎律髓》)。一般説來,他的警句常出現在第二聯,如“溪雲初起日沉閣(一作“谷”),山雨欲來風滿樓”(《咸陽城東樓》)、“水聲東去市朝變,山勢北來宮殿高”(《故洛城》),而到後半篇往往流於平沓,各首間句意也時見覆出。他喜歡將律句三字尾的聲調改為“仄平仄”對“平仄平”,以顯示拗峭變化,為後人所仿效,稱作“丁卯句法”。
《丁卯集》2卷,有明汲古閣刻本及《四部叢刊》影印的影宋寫本。涵芬樓影印宋蜀刻本,題名《許用晦文集》,多拾遺2卷。《唐詩百名家全集》本所收,則於正集2卷外,有續集1卷,續補1卷、集外遺詩1卷,較為完備。
許渾文學評價
編輯許渾總體評價
從總體上説,許渾缺乏對現實的自覺關注與剛健高朗的性格,追尋曠逸閒適、逃避社會的思想在他詩中顯得更加突出。所以,儘管他也寫過不少詠史詩,如“荒台麋鹿爭新草,空苑鳧鶩佔淺莎”(《姑蘇懷古》),“行殿有基荒薺合,陵園無主野棠開”(《凌歊台》)之類,但他在嘆息的同時並沒有批判意味,而是情緒更偏於消沉,一味哀嘆歲華變遷,給人以灰暗的感覺。也正因為如此,他更大量地寫的是消極恬退的閒適詩。
從藝術角度來看,正他反覆詠歎個人境遇和描寫閒適的生活,詩的內容很單調,雖然技巧嫺熟,意境卻容易重複。像“扣舷灘鳥沒,移棹草蟲鳴”(《送同年崔先輩》),“魚沉秋水靜,鳥宿暮山空”(《憶長洲》),這種以鳥禽蟲魚來點綴的句子或許清新,卻也過繁。
許渾歷代名人評價
《詩人主客圖》
江南才子許渾詩,字字清新句句奇。十斛明珠量不盡,惠休虛作碧雲詞。
引孫光憲語:世言許渾詩不如不做,言其無才藻。鄙其無教化也。
陸游《跋許用晦<丁卯集>》
《對牀夜語》
許渾絕句亦佳,但句法與律詩相似,是其所短耳。
其詩如天孫之織,巧匠之斫,尤善用古事以發新意。
杜牧、許渾同時,然各為體。牧於唐律中常寓少拗峭,渾則不然……律切麗密或過牧,而抑揚頓挫不及也。
《瀛奎律髓》
詩出於元、白之後,體格太卑,對偶太切。
《瀛奎律髓》
渾句聯多重用,其詩似才得一句便拿捉一句為聯者,所以無自然真味。
《吳禮部詩話》引時天彝《唐百家詩選評》
許用晦工為七言。
渾樂林泉,亦慷慨悲歌之士,登高懷古,已見壯心。故其格調豪麗,猶強弩初張,牙淺弦急,俱無留意耳。至今慕者極多,家家自謂得驪龍之照夜也。
《麓堂詩話》
人但知律詩起結之難,而不知轉語之難,第五、第七句尤宜著力。如許渾詩,前聯是景,後聯又説,殊乏意致耳!
《唐詩品》
元和以後,專事聲偶,文藻疏薄而神氣委靡,無足取者。許渾之在當時,獨以精密俊麗見稱。今觀其集,旨趣物理,研窮意象,天然秀出,不可變動。如“湘潭雲盡暮山出,巴蜀雪消春水來”,如“石燕拂雲晴亦雨,江豚吹浪夜還風”,如“溪雲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為世傳誦,不但披沙見寶而已。後來時作,往往祖尚郢州,雖未登於圭璋之列,而煙雲風鳥之思,形容揉弄殆已盡其華態,亦何可少耶!
唐詩至許渾,淺陋極矣,而俗喜傳之,至今不廢。高柄編《唐詩品彙》,取至百餘首,甚矣,柄之無月也!柄不足言,而楊仲弘選《唐音》,自謂詳於盛唐而略於晚唐,不知渾乃晚唐之尤下者,而取之極多。忡弘之賞鑑,亦羊質而虎皮乎?陳後山雲:“近世無高學,舉俗愛許渾。”斯卓識矣。孫光憲“許渾詩,李遠賦,不如不做。”當時已有公論,惜乎伯謙輩之僧子此也!
丁卯詩,淺陋誠有之,時俊語亦自不減,在晚唐較錚錚。
《詩源辨體》
晚唐諸子體格雖卑,然亦是一種精神所注。渾五七言律工巧襯貼,便是其精神所注也。
《詩源辨體》
許渾五七言律體格漸卑者,特以情淺而詞勝,工巧襯貼,而多見斧鑿痕耳。
取景從人取之,自然生動。許渾唯不如此,是以費盡巧心,終得惡詩之譽。
《近體秋陽》
許渾以才情贍邁,雄視晚朝,每拈一題,如泉浦雲蒸,視張、鄭輩兒區區不屑,而不知一種不受煙火之氣,飄蕭遙越,雖行渾身,要不能得矣。
許渾詩有力量,而當時以為“不如不作”,無比興,説死句也。
《載酒園詩話》
許詩情好景好,持意少事少。愚意西昆過於徵實,丁卯跡於空虛,俱是一病。若節取之,則秦綈趙毅,均可適體。必弘人帛之風,鹹歸併黜,好尚雖端,亦有目膠離朱、指捩工倕之嘆。
《貞一齋詩説》
許丁卯格甚凝鍊,氣未深厚。
許丁卯思正氣清,詩中君子,但苦聲調低啞有之,在當時韋端己、杜牧之皆有詩推許可證。楊誠齋詆其淺陋,競似道聽途説,不曾親讀此公詩者。
《唐詩箋要》
丁卯集多選聲設色工作,如“風吹藥蔓迷樵役,水暗蘆花大約船”,“一樽酒盡青山暮,幹裏書回碧樹秋”,皆律度可仿,勝枯木濕鼓之音遠矣。
《唐賢小三昧集續集》
丁卯詩格律勻稱,工夫極細,而天分稍庸,較之玉溪、牧之,仙凡判矣。
陳文述《書許丁卯詩後》
餘於三唐諸家,李、杜外,古詩嗜岑嘉州,近體嗜許丁卯,以神清骨秀也。丁卯佳句,色韻尤勝……五雀六燕,銖兩悉稱,金篇何嘗不渾成!學者於此種究心,必無浮滑粗豪之病。
《瀛奎律髓匯評》
《石洲詩話》
許丁卯五律,在杜牧之下、温岐之上,固知此事不盡關塗澤也。七律亦較温清迥矣。
《養一齋詩話》
大抵渾之絕句、五律,綽有家法;若必推重其七律,則久將以熟套為詩,而無獨得之妙。
《唐七律雋》
《三唐詩品》
其源出於柳惲。新雋有餘,渾堅不足,頡頏中、盛,彌近晚街。五律清腴,特饒風韻。“殘雲太華”、“疏雨中條”、“山開殿響”、“水捲簾寒”,俱一時之雋。
《詩學淵源》
(渾)思致清切典雅,有大曆風格。
而宋陳師道則雲:“後世無高學,舉俗愛許渾。”(《次韻蘇公西湖觀月聽琴》)
許渾詩作選摘
編輯【塞下曲】
夜戰桑乾北,秦兵半不歸。
朝來有鄉信,猶自寄寒衣。
【早秋】
遙夜泛清瑟,西風生翠蘿。
高樹曉還密,遠山晴更多。
淮南一葉下,自覺洞庭波。
紅葉晚蕭蕭,長亭酒一瓢。
殘雲歸太華,疏雨過中條。
樹色隨關迥,河聲入海遙。
帝鄉明日到,猶自夢漁樵。
【咸陽城東樓】
一上高城萬里愁,蒹葭楊柳似汀洲。
溪雲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
鳥下綠蕪秦苑夕,蟬鳴黃葉漢宮秋。
行人莫問當年事,故國東來渭水流。
【孤雁】
昔年雙頡頏,池上靄春暉。
霄漢力猶怯,稻粱心已違。
蘆洲寒獨宿,榆塞夜孤飛。
不及營巢燕,西風相伴歸。
【姑蘇懷古】 《吳中先賢譜》 蘇 文 編繪
宮館餘基輟棹過,黍苗無限獨悲歌。
荒台麋鹿爭新草,空苑島鳧佔淺莎。
吳岫雨來虛檻冷,楚江風急遠帆多。
可憐國破忠臣死,日月東流生白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