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許曉軒

鎖定
許曉軒(1916年—1949年11月27日),男,名永安,字小軒,江蘇江都人,無產階級革命家。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積極投身到抗日救亡的洪流中。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許曉軒赴重慶,經沙千里介紹,參加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重慶職業互助會的活動。1938年5月許曉軒加入中國共產黨,負責中共川東特委青委刊物《青年生活》的編輯和發行工作。1939年春任中共川東特委青委宣傳部長。1940年任重慶新市區區委書記。1940年4月,由於叛徒出賣,許曉軒不幸被捕,後被押往貴州息烽集中營。1946年7月被押到白公館監獄,他用秘密方法和黨員相互聯繫,成立了獄中臨時黨支部,並任黨支部書記,組織和領導獄中的地下鬥爭。1949年11月27日,重慶解放前夕,蔣介石下令對獄中的革命者進行殺害。臨刑前,許曉軒高舉雙手,向牢房的戰友道別。隨後從容就義,年僅33歲。 [1] 
中文名
許曉軒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16年
逝世日期
1949年11月27日
職    業
無產階級革命家
出生地
江蘇江都

許曉軒人物生平

許曉軒早期的照片 許曉軒早期的照片
許曉軒(1916-1949),出生於江蘇省江都市。幼年時因生活所迫,不得不中途輟學,到本地的一個錢莊當學徒。參加陳士德為青年店員和學生組辦的外語講習班,學習英語、世界語和漢語拼音,開闊了視野。1931年“九一八事變”,許曉軒積極投身到抗日救亡的洪流中。1935年,到無錫公益鐵工廠當會計,參加了抗日救亡組織“無錫學社”。1937年“八一三”事變後,發起組織護廠大刀隊,廠方決定將機器設備轉運武漢,他冒着敵機轟炸的危險,將帳冊、資料裝進枕套徒步到達常州,幾番周折到達漢口,接着又遷往重慶,他主動負責管理生活,使工廠迅速恢復生產。1938年初,在重慶復興鐵工廠當會計,由救國會負責人沙千里介紹,參加楊修範領導的青年職業互助會活動,不久成為互助會的領導同志。同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擔任川東青委創辦的《青年生活》月刊編委,並負責發行工作。1939年春,擔任中共川東特委青委宣傳部長,接着調任中共重慶新市區區委委員,經常深入工廠,領導、發動羣眾開展地下鬥爭。
貴陽息烽集中營革命歷史紀念館照片 貴陽息烽集中營革命歷史紀念館照片
1940年3月,調任重慶新市區區委書記,在他的組織發動下,新市區黨的工作有了很大起色。1940年4月,由於叛徒出賣,許曉軒不幸被捕,後被押往國民黨軍統貴州息烽集中營。作為獄中中共秘密支部的核心成員,每當危險的時候,許曉軒就鼓勵大家:“越是關鍵的時刻,我們越要叫敵人知道,共產黨人是不可動搖的。”1941年10月,被轉押到貴州息烽監獄,曾同譚沈明一起,發動難友與監獄主任周養浩作鬥爭。
1946年7月,又被押回重慶白公館看守所。他和譚沈明、韓子棟3人組成中共臨時支部,許曉軒任支部書記。多次帶領難友們進行越獄鬥爭,並拒絕保證不再越獄,曾被罰帶重鐐在烈日下做苦工和關進黑牢。在戒備森嚴的國民政府軍統監獄中,他用秘密方法和黨員相互聯繫,成立了獄中臨時黨支部,並任黨支部書記,組織和領導獄中的地下鬥爭。敵人為割斷他與獄中地下黨組織的聯繫,將他戴上重鐐,關進終日不見陽光的地牢。面對敵人的嚴刑拷打、殘酷折磨和威逼利誘,許曉軒始終大義凜然,堅強不屈,不為所動。無可奈何的敵人不得不承認:任何刑具對他都是沒有效果的。
1949年11月27日,重慶解放前夕,蔣介石下令對獄中的革命者進行血腥大屠殺。許曉軒從容就義,許曉軒慘遭國民黨特務殺害。他和難友們的鬥爭事蹟,是長篇小説《紅巖》中許雲峯、齊曉軒等人物形象的生活原型。他犧牲時年僅34歲,就在他犧牲後三天,重慶回到人民手中。黨和政府將烈士的忠骨安葬在蒼松翠柏護衞着的歌樂山上。 [1] 

許曉軒個人生活

1927年許曉軒11歲時,父親因欠債、失業,遭非法拘禁而一病不起,46歲就去世了。父親死後,母親帶着許曉軒回到江都鎮,生活非常緊迫。鎮上一位私塾老師吳瑞先是許曉軒父親的摯友。吳老師學問非常好,膝下無子女,見許曉軒聰明好學,是可造之材,如耽擱了太可惜,就免費收許曉軒人塾讀書。 [2] 
1934年9月16日,許曉軒和本鎮三元橋的姜綺華女士喜結良緣。 [2] 

許曉軒獄中事蹟

1940年4月,許曉軒到國民黨控制很嚴的二十一兵工廠大溪溝分廠召開秘密會議,由於叛徒出賣,會議結束後他正要離開,卻被早已埋伏在門外的國民黨特務包圍。
許曉軒被捕後,被關押在望龍門22號軍統的一個看守所內,他用鉛筆在包香煙的薄紙上寫了“寧死不屈”四個字託人捎出,以示他堅強不屈的鬥志。後來他在寫給哥哥許瘦峯的一封信中,又抄錄了自己除夕所作的七律一首:“不悲身世不思鄉,百結悉成鐵石腸。止水生涯無節日,強顏歡笑滿歌場。追尋舊事傷亡友,嚮往新生夢北疆。慰罷愁人情未已,低徊哦誦'慣於’章”。這首詩的寓意是:在經歷千愁百恨的苦難之後,反濾淨了個人情思,增強了革命到底的決心。他痛恨腐朽的現實社會,雖然身處獄中,卻時時思念戰友,嚮往黨中央所在地延安,吟誦魯迅當年為悼念柔石等左聯五烈士殉難而作的無題詩,更激起對蔣介石屠殺革命者的無比憤恨。
1941年10月,許曉軒被押往貴州息烽集中營,他是獄中中共秘密支部的核心成員。每當危險的時候,他就鼓勵大家:“越是關鍵的時刻,我們越要叫敵人知道,共產黨人是不可動搖的。”一次,監獄主任周養浩要許曉軒在牢房門前兩棵大樹上分別刻上“忠黨愛國”和“先憂後樂”兩句話。對於“先憂後樂”,共產黨人有自己的理解。許曉軒在一棵核桃樹上刻好“先憂後樂”後,故意把梯子蹬歪,摔了下來,割破了手,以此拒不刻寫“忠黨愛國”四個字。
在集中營內,許曉軒抓緊時間進行學習。每天天剛亮,他就開始學外文,晚上利用走道上透進牢窗裏微弱的桐油燈光讀書,他説;“我們搞政治的人,只要有時間,什麼書都應該看。既來之,則安之,應充分利用時間,為將來打好基礎。”他還熱情地教難友龔浩然學習俄語的發音,他常與羅世文(中共四川省委工委書記)接觸,有時敵人發現他們在談話,走到旁邊偷聽,但一句也聽不懂,原來他倆在用俄語對話。
1946年7月,軍統息峯集中營撤銷,許曉軒等 72 人被轉押到重慶“中美特種技術合作所”的第一看守所即“白公館”。在獄中,許曉軒用秘密方法和黨員相互串連,成立了獄中臨時黨支部,許曉軒擔任支部書記。
“白公館”戒備森嚴,三面緊靠巖壁,四周築有高大的圍牆,電網密佈,崗哨林立。許曉軒曾籌劃過集體越獄,未能成功,於是決定:跑一個是一個,誰有機會誰先逃。臨時黨支部成員韓子棟被獄方安排在小賣部和伙食團幹雜活,經常有隨看守出去買菜等機會。許曉軒要他作好越獄準備,幫他商量了出逃後的化裝、自衞武器、路線方向等一切細節,使他於1947年8月18日趁隨看守去磁器口街上買菜之機,逃出了“虎口”,歷盡艱辛到了解放區。
敵人曾要許曉軒保證不越獄逃跑,但都被他義正辭嚴地拒絕,結果被罰戴重鐐,在烈日下做苦工。
一次,許曉軒與難友們一起被押到外面去做苦工,在回監獄的途中,他悄悄帶回一株石榴樹苗,種植在“白公館”放風壩。這株石榴樹經許曉軒和難友們的精心培育,冬去春來,頂霜傲雪,象徵着革命者崇高的革命精神。
1948年4月,“白公館”增加了一名新難友,他就是負責油印重慶地下黨《挺進報》的陳然。許曉軒通知陳然,要他把最近人民解放軍在戰場上節節勝利的消息寫成字條,在難友中秘密傳閲。一次,許曉軒同牢房一名叫宣灝的青年正在牆角聚精會神地看陳然編寫的傳單,被老奸巨猾的看守長抓住。敵人拷問他:“這張傳單是誰寫的?”在這緊急關頭,許曉軒挺身而出:“這張字條是我寫的。”
看守長將許曉軒押到辦公室,要查對筆跡,許曉軒拿起鉛筆寫出和字條上一模一樣的仿宋字。敵人追問消息來源,許曉軒冷冷一笑:“幾天前放風的時候,你們辦公室的門開着,我走進去,從報紙上抄下了這條消息。”
敵人害怕了:這事傳出去,上司追查起來,會懲罰他們失職行為,只得命令再也不許提字條的事。他們將許曉軒戴上重鐐,關進終日不見陽光的地牢。面對敵人殘酷的折磨,許曉軒並未屈服,而是激勵自己,經受更加嚴峻的考驗。無可奈何的敵人得出結論:許曉軒是一名不容易對付的共產黨員,任何刑具對他都是沒有效果的。硬的不行,敵人改用軟的花招,派他當會計,並以高薪誘惑。看守長甚至説:“我們打算釋放你,並介紹你去教書。”許曉軒隨即回答:“先無條件放出去,再談工作吧!"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誕生了。許曉軒和難友們都在翹首期盼着山城的解放。國民黨反動派不甘心覆滅的下場,蔣介石下令對關押的革命者實行血腥大屠殺。
位於重慶西北郊“白公館”監獄的革命者一批批被拉到松林坡附近槍殺。頓時,歌樂山麓槍聲、口號聲交織在一起,震撼着這殺人的魔窟。
“許曉軒,出來!”這是看守組長楊進興在院壩裏高聲喊叫。
許曉軒,這位獄中臨時黨支部書記明白自己的最後時刻到了,他站立在牢門邊,不慌不忙地脱下了身上稍厚實些的上衣,把它披在另一位同志身上,緊緊握住這位同志的手,用一種深切關懷的語氣説道:“同志,你披着吧,能用多久就用多久!”
回過頭來,他高舉雙手,向每間牢房的戰友一一道別。他向對面牢房裏的羅廣斌(小説《紅巖》的第一作者)平靜而又極其坦誠地説:“……勝利以後,請轉告黨,我做到了黨教導我的一切,在生命的最後幾分鐘仍將這樣……”
隨後,他從容不迫地走向刑場,蔑視地申斥敵人:“你們這些狗東西也活不了幾天,人民就要審判你們了!"
劊子手膽戰心驚地扣動了槍機,罪惡的子彈射向他的軀體,他高呼口號,倒在血泊中。
許曉軒犧牲的第三天,重慶回到了人民手中。黨和政府收殮了遇難烈士遺體,在青年館舉行了隆重的追悼會,劉伯承、鄧小平等領導同志親往祭奠,並與張際春、李達聯名送了輓聯:“為烈士復仇,徹底消滅反動派;爭人民幸福,努力建設新中國。” [5] 

許曉軒人物作品

贈別
相逢獄裏倍相親,共話雄圖嘆未成。
臨別無言唯翹首,聯軍已薄瀋陽城。
注:這首詩是許曉軒1947年底在白公館集中營中寫的。當時他常與李子伯等籌劃集體越獄,後李子伯等被移走,他作此詩贈別。李子伯烈士,四川營山人。193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在抗大晉南分校學習,畢業後回蔣管區從事兵運工作。1947年計劃發動川東農民武裝起義,不幸於10月間被捕。1949年11月27日軸特於重慶“中美特種技術合作所集中營。
吊許建業烈士
疆耗傳來入禁宮,悲傷切齒眾心同。
文山大節垂青史,葉挺孤忠有古風。
十次苦刑猶罵賊,從容就義氣如虹。
臨危慷概高歌日,爭曙英雄萬巷空。
注:許建業烈士,四川鄰水人,共產黨員,曾任中共重慶市委委員、工運書記。1948年4月被國民黨反動派逮捕。同年7月21日,於重慶大坪犧牲。
除夕有感
不悲身世不思鄉,百結愁成鐵石腸。
止水生涯無節日,強顏歡笑滿歌場。
追尋舊事傷亡友,嚮往新生夢北疆。
注:這首詩是在獄中除夕夜裏作的,寫在一封家信裏。 [4] 

許曉軒烈士故居

許曉軒故居,位於揚州市江都區仙女鎮龍川步行街。
故居佔地554平方米,為前後三進四廂的民宅青磚小瓦,古樸莊重。正門上方懸掛一方匾額,上有“許曉軒故居”五個鎏金大字,由原國防部長張愛萍將軍題寫。房間中,烈士生平事蹟沿牆布展,陳列着100多幅珍貴照片、10多件烈士遺物以及一組羣雕,生動再現了烈士短暫而光輝的一生。許曉軒故居為江蘇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3] 
許曉軒故居 許曉軒故居
參考資料
  • 1.    許曉軒:共產黨人是不可動搖的  .新華網
  • 2.    許曉軒   .息烽集中營革命歷史紀念館[引用日期2020-01-09]
  • 3.    中共江蘇省委黨史工作辦公室,初心之旅  江蘇紅色教育基地指南,江蘇人民出版社,2018.11,第172頁.
  • 4.    中共四川省委黨史研究室編,四川革命烈士詩文選析,四川人民出版社,2016.06,第295-296頁.
  • 5.    楊衍銀等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編,中華著名烈士 第27卷,中央文獻出版社,2003.05,第187-19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