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許昌市統計局

鎖定
許昌市統計局取消已由市政府公佈取消的行政審批事項。增加能源統計、服務業統計、文化產業統計、社會發展統計、區域經濟監測評價考核方面的有關職責。加強對各縣(市、區)、市政府各部門統計工作的指導和綜合協調,加強對統計調查項目、統計標準和統計數據發佈的管理。
中文名
許昌市統計局
性    質
政府機關
地    址
許昌市
隸    屬
許昌市政府
現任領導
郭聖琦

許昌市統計局主要職責

(一)承擔組織領導和協調全市統計工作,確保統計數據真實、準確、及時;貫徹執行國家和省統計政策、規劃、基本統計制度、統計標準,制定地方統計制度;貫徹執行國家和省統計法律、法規及規章,起草地方性統計規定草案,制定部門規範性文件;指導全市統計工作。
(二)貫徹執行省國民經濟核算制度,建立健全全市國民經濟核算體系和統計指標體系,監督管理各縣(市、區)國民經濟核算工作。
(三)會同有關部門貫徹落實全國重大國情國力普查計劃、方案,組織實施全市人口、經濟、農業等國情國力普查和投入產出調查等大型專項調查,彙總、整理和提供有關統計數據。
(四)組織實施農林牧漁業、工業、建築業、批發和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房地產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業、能源、投資、科技、人口、勞動力、環境基本狀況、文化體育和娛樂業以及裝卸搬運和其他運輸服務業、倉儲業、計算機服務業、軟件業、科技交流和推廣服務業、社會福利業等統計調查,收集、彙總、整理和提供有關調查的統計數據,綜合整理和提供地質勘查、旅遊、交通運輸、資源、房屋、對外貿易、對外經濟、郵政、教育、衞生、社會保障、公用事業等全市性基本統計數據。
(五)組織各縣(市、區)、市政府各部門的經濟、社會、科技和資源環境統計調查;統一核定、管理、公佈全市性基本統計資料,定期發佈全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情況的統計信息;組織實施重要的統計監測評價考核和社情民意調查。
(六)對國民經濟、社會發展、科技進步和資源環境等情況進行統計分析、統計預測和統計監督,向市委、市政府及有關部門提供統計信息和諮詢建議。
(七)依法審批或者備案市級各部門統計標準、統計調查項目和地方統計調查項目;指導專業統計基礎工作、統計基層業務基礎建設;組織建立全市服務業統計信息共享制度和發佈制度;建立健全統計數據質量審核、監控和評估制度,開展對重要統計數據的審核、監控和評估。依法監督管理涉外統計調查活動。
(八)指導全市統計專業技術隊伍建設,參與組織管理全市統計專業資格考試、職務評聘和從業資格認定工作;監督管理縣(市、區)政府統計部門由中央財政、省財政提供的統計經費和專項基本建設投資。
(九)建立並管理全市統計信息自動化系統和統計數據庫系統,組織制定全市統計系統統計數據庫和網絡的基本標準和運行規則,指導各縣(市、區)統計信息化系統建設。
(十)受省統計局委託管理許昌地方經濟社會調查隊;協助縣(市、區)管理統計局局長和副局長;領導和管理所屬事業單位。
(十一)承辦市政府交辦的其他事項。

許昌市統計局內設機構

根據上述職責,市統計局設10個內設機構。
(一)辦公室
負責文電、會務、信息、檔案管理、安全保衞、保密和信訪等工作;協調所屬事業單位的政務工作;管理機關財務和國有資產;管理全市統計事業費、國家和省撥款的專項基本建設投資;監督管理所屬事業單位的國有資產;承擔全市統計系統的內部審計工作。
(二)法規和設計管理科
貫徹執行國家、省國民經濟核算制度、統計調查制度、統計標準、改革規劃和方案;組織制定全市經濟社會統計調查制度和統計標準;研究全市統計體制改革及統計工作發展規劃,草擬重要的統計工作文件;組織統計法律、法規和規章的宣傳貫徹;依法檢查、處理全市重大的統計違法案件;辦理統計行政複議、應訴和其他法律性事務;組織協調統計基層業務基礎建設;依法審批或者備案各縣(市、區)、市政府各部門的統計調查項目。
(三)國民經濟綜合核算科(統計監測評價考核科)
監測預警全市國民經濟運行,分析研究經濟社會重大問題,提出切實可行的政策建議;整理和提供全市經濟社會綜合性統計數據,管理綜合統計數據庫;負責統計數據發佈和統計新聞宣傳;組織落實國家國民經濟核算制度,核算全市國內生產總值;組織投入產出調查,編制全市投入產出表、資產負債表;開展全市綜合經濟與資源環境核算;整理和提供國民經濟核算資料,開展分析研究;監督管理全市國民經濟核算工作;組織開展對重要的統計監測評價考核指標體系的研究;組織制定有關監測和評價考核方案;組織實施對縣(市、區)、鄉鎮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產業集聚區或重要專門事項的評價考核;組織指導有關專業統計監測評價考核基礎工作。
(四)農業統計科
組織實施農業普查、農林牧漁業生產統計、農業產值增加值核算、農村基本情況統計,收集、整理和提供有關調查統計數據;對有關統計數據質量進行檢查和評估;組織指導農業和農村統計基礎工作;進行統計分析。
(五)工業統計科
組織實施工業統計調查,收集、整理和提供有關調查的統計數據;對有關統計數據質量進行檢查和評估;組織指導有關專業統計基礎工作;進行統計分析。
(六)能源統計科
組織實施能源統計調查,收集、整理和提供有關調查的統計數據;綜合整理和提供資源統計數據;組織實施對全市及各縣(市、區)主要耗能行業節能和重點耗能企業能源使用、節約以及資源循環利用狀況的統計監測;配合市節能主管部門開展節能目標考核;對有關統計數據質量進行檢查和評估;組織指導有關專業統計基礎工作;進行統計分析。
(七)固定資產投資統計科
組織實施固定資產投資、建築業、房地產業的統計調查,收集、整理和提供有關調查的統計數據;綜合整理和提供地質勘查、房屋、公用事業和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管理等統計數據;對有關統計數據質量進行檢查和評估;組織指導有關專業統計基礎工作;進行統計分析。
(八)貿易外經統計科
組織實施批發和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以及商品市場運行狀況的統計調查,收集、整理和提供有關調查的統計數據;綜合整理和提供對外貿易、對外經濟等統計數據;對有關統計數據質量進行檢查和評估;組織指導有關專業統計基礎工作;進行統計分析。
(九)人口就業和社會科技統計科(文化產業統計科)
組織實施科技、社會發展、文化產業基本情況、環境基本狀況等統計調查,收集、整理和提供有關調查的統計數據;組織實施對婦女兒童兩個發展綱要執行情況的統計監測;綜合整理和提供教育、衞生、社會保障等統計數據;組織實施人口普查、人口抽樣調查、人口與城鎮化調查、勞動力調查、工資統計等統計調查,收集、整理和提供就業等有關調查統計數據;對有關統計數據質量進行檢查和評估;組織指導有關專業統計基礎工作;進行統計分析。
(十)服務業統計科
組織實施服務業統計調查,收集、整理和提供有關調查的統計數據;對有關統計數據質量進行檢查和評估;組織指導有關專業統計基礎工作;進行統計分析 [1] 

許昌市統計局領導信息

郭聖琦
職 務:局長 [5-6] 
韓繼周
職 務:黨組書記
分管工作:主持許昌市統計局全面工作。分管人事與編制管理、財務管理工作。
周雲濱
職 務:黨組成員、調研員
分管工作:分管工業、能源。
韓岐章
職 務:副局長、黨組成員
分管工作:分管綜合核算科、農業(農調)、貿易外經科。
陳龍志
職 務:副局長、黨組成員
分管工作:分管辦公室、固定資產投資科、許昌市數據管理中心。
王宏鈞
職 務:副局長、黨組成員
分管工作:分管人口就業和社會科技統計科、普查辦、許昌市統計學會。
李建民
職 務:許昌市地方經濟社會調查隊隊長、黨組成員
分管工作:分管許昌市地方經濟社會調查隊工作。
高彩霞
職 務:紀檢組長、黨組成員
分管工作:分管法規和設計管理科、監察室、紀檢、機關黨務、計劃生育,協助韓繼周同志分管人事與編制管理工作。
常豔蕊
職 務:許昌市統計局副局長。 [4] 

許昌市統計局工作動態

7月1日,許昌市召開全市上半年經濟形勢分析聯席會議。市統計局在會上通報了上半年全市經濟指標預測情況,對經濟運行中的特點和問題進行了全面系統的分析,市發改、財政等14個單位也分別從不同角度就上半年經濟運行情況進行了分析研判,並對下半年全市經濟工作的着力點提出了相應的工作建議和對策。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楊獻波到會並講話。
楊市長指出,上半年全市經濟運行總體態勢較好。主要表現是主要指標增速高。GDP、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財政收入、貸款餘額等主要指標增速在上半年將會高於全省平均水平,居全省位次基本都在8位以前。生產形勢好。農業方面,夏糧總產、畝產有望實現連續九年增產、連續六年創新高的歷史性突破。工業方面。裝備製造業高速增長,拉動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速穩定在20%左右。需求旺盛。全市一批大項目相繼集中開工,項目建設進度快,固定資產投資增速連續3個月保持加快態勢。由於居民收入增加及刺激消費政策等有利因素帶動,全市消費品市場一直保持活躍。經濟發展質量好。由於經濟發展快,財政收入、城鄉居民收入均實現較快增長。
楊市長強調,當前全市經濟運行的外部環境存在着諸多不確定性,影響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的不利因素依然較多。從國際形勢看,儘管全球經濟將保持復甦勢頭,但發達國家經濟復甦前景莫測,新興市場國家經濟發展面臨過熱,全球經濟發展失衡的問題依然存在。從國內形勢看,貨幣流動性供應得到有效控制,但通貨膨脹壓力不減。PMI明顯回落,釋放出中國經濟增長放緩的最新信號。從我市情況看,煤炭、電力、紡織等行業增速偏低;新開工項目同比減少;出口增速放緩等問題依然突出。當前各級各有關部門要高度關注,研究經濟運行中出現的一些新問題、新情況,努力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和切入點,採取有力措施,確保全年各項目標圓滿完成。

許昌市統計局所獲榮譽

2019年12月,獲得“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2] 
2021年9月6日,擬被評為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先進集體。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