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許承宣

鎖定
許承宣(?~1685年),字力臣,號筠庵,江南歙縣(今安徽歙縣唐模)人,寄籍江都。康熙十五年(1676年)進士,選庶吉士散館工科給事中,首陳揚州水利、賦役二疏。康熙二十年(1681年),主陝西鄉試,歸卒於家。著有《宿影亭稿》、《青岑文集》、《西北水利議》等。 [1] 
(概述內圖片來源:清·禹之鼎《許力臣小像》)
本    名
許承宣
力臣
筠庵
所處時代
清初
出生日期
待考
逝世日期
1685年
主要作品
《宿影亭稿》
《青岑文集》
《西北水利議》等
許承宣,字力臣,號筠庵,歙縣唐模人,寄籍江都。康熙十五年(1676年)丙辰科進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改工科給事中,升本科掌印給事中。因直諫敢言,康熙帝贈其“聖朝都諫”四字。 [2] 
許承宣曾上《請禁額外賦税疏》,針砭時弊,指出:“今日之農,不苦於賦,而苦於賦外之賦;今日之商賈,不苦於税,而苦於税外之税”。康熙十八年(1679年)江南大旱,康熙十九年(1680年)江南大水,他的農政、户政才幹,展現於期間的多篇上疏中。他首先指出災情最嚴重的揚州府應當“修塘溉田”,淮揚一帶水塘久廢不用,今日淹水,不應將責任全推給治河之臣;事已至此,應當及早修塘,既能灌溉農田,更可濟運江北水利。 [3] 
康熙二十年(1681年),許承宣以工科給事中典試陝西鄉試,百姓遮道陳述地方政事淆亂之苦。科考結束後,他隨即上疏六事,請求清查該地賦税、驛馬、丁糧等的數額,以蘇民困,百姓奉之為“許恩”。 [4] 
性嗜書,博學能文,工詩詞,喜交遊,同程邃、許楚、魏禧友善。著有《青岑文集》、《宿影亭稿》、《西北水利議》等。
弟許承家,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進士,亦工詩文,兄弟二人皆學王士禛一派,而能自成清逸。王士禛作有《冶春》詩稱頌許家兄弟:“雲間洛下齊名士,白嶽黃山兩逸民”,下句謂程邃、孫默,上句即指許氏兄弟。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