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許崇清

鎖定
許崇清(1888年1月20日—1969年3月14日),出生於廣東廣州,祖籍廣東汕頭,中國近代著名政治家、教育家,許崇智堂弟。早年留學日本,加入孫中山先生領導的中國同盟會,畢業於東京帝國大學。參加起草《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宣言》。
1952年8月15日加入中國民主促進會。曾任民進中央常委、民進第一屆廣州市理事會主任理事、民進第二至第六屆廣州市委會主委,廣東省副省長、省政協副主席、省教育廳廳長、中山大學校長。
許崇清是我國傑出的教育家、哲學家。他的一生,主要從事教育工作。他的教育思想與教育實踐,在我國現代教育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1-2] 
中文名
許崇清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888年
逝世日期
1969年
畢業院校
東京帝國大學
出生地
廣東廣州

許崇清人物生平

許崇清早年經歷

許崇清 許崇清
許崇清(1888—1969),生於光緒十三年十二月初八(1888年1月20日),8歲喪父,其母作獨力撫養四男三女,生活艱難。12歲時許崇清被送往湖北武昌,寄養在姑丈馮啓鈞家,並進了當地一所教會學校唸書。
1905年,許崇清考取官費生,東渡日本留學,在日本讀完中學再進日本帝國大學和研究院,專攻哲學及教育學,對日、德、美諸國的教育思想尤為注意。
在留學期間,他曾於1911年回國參加了當時孫中山先生領導的辛亥革命,失敗後又回日本繼續讀書。到1920年才學成回國,回國時已是33歲。他在日本求學時正值青年時期,具有滿腔的愛國熱情,求知心切,刻苦學習,精通日、英、德語。
1920年許崇清學成回國,在上海與孫中山會面。孫中山鼓勵他回廣東,他隨即擔任廣州市、廣東省的教育行政領導職務。許崇清曾於1923年國共合作時,由廖仲愷介紹參加國民黨,並由孫中山指派為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參加國民黨改組工作,1924年的《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宣言)中的“教育”部分,他是起草人之一。 [2] 

許崇清大革命時期

大革命時期,許崇清與中國最早的馬克思主義者陳獨秀組織廣東革命政府的全省教育委員會,推行教育改革,這是他終生從事教育工作的起點。1921年,許崇清創辦廣州市民大學,當時報刊評論説:“此乃中國教育史上之創舉。”1922年,廖仲愷赴日本與蘇聯代表越飛會談,他隨同前往。10月24日,許崇清與廖承麓(六薇)在東京結婚,婚後不久即回廣東。
1924—1926年,是中國大革命高潮的年代。當時國共合作,許崇清被1924年的革命統一戰線掀起的蓬勃的國內革命高潮所鼓舞,並受到十月社會主義革命所形成的蘇聯教育制度的新規律研究的啓發,他的教育觀念有了根本的改變:在教育理論上,他主張教育斷不能與國家、社會的政治脱離;在教育實踐上,他真正認識到革命的社會的實踐對改造社會、教育人與改造人的偉大意義。他在當時共產黨的影響下和左派青年的幫助下,滿懷希望在教育事業方面做更多的工作,在教育的實踐上寫下他一生中光輝的一頁。
1924年,許崇清任廣東省教育廳長,曾發起收回教會學校外國人管理權及禁止在學校內傳教的運動,這個運動席捲全國。他還開展了工人羣眾的識字運動。1925年,許崇清在國共合作舉辦的幹部學習班上,與毛澤東、惲代英、周恩來、肖楚女、彭湃等一起講述革命理論。他主講《革命與教育》時,明確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教育任務,並強調教育對於改造舊社會和建設新中國的作用,闡明教育與革命實踐、國家建設的關係。在整個大革命時期,許崇清在教育思想上和教育實踐上,對我國的教育事業作出了有歷史進步意義的貢獻。1927年4月12日,蔣介石發動反革命政變以後,革命統一戰線及一切革命政策已被國民黨當局的反人民的“清黨”政策和屠殺政策破壞了。 [2] 

許崇清大革命失敗後

在1927年大革命失敗後,許崇清認為他的教育思想只有在未來的理想社會才能夠實現了,現在是無所作為的。於是他便轉向致力於教育理論的研究,想在辯證唯物論的基礎上建立教育學的一個新體系。這個時期許崇清側重馬克思主義教育哲學的研究,除了繼續對當時的教育方針政策提出改革的意見之外,着重宣傳馬克思主義教育哲學的觀點,並與當時歪曲馬克思主義的某些教育與哲學思想展開論戰和批判謬誤。
此外,他對當時我國的文化、科學、教育建設也提出了具體主張。例如,他在《教育方針討論》(1928年)一文中指出,中國從來的教育只是統治階級的教育,辛亥革命以後實施新的教育制度,才附加科學技術教育。由於中國受帝國主義侵略,經濟落後,科學技術落後,所以上述新教育措施,未能徹底推行,於是主張教育要配合孫中山提倡的節制資本、平均地權、發展實業的政治路線,發展科學技術教育,實行學校社會化,並主張不要強行灌注統治者的政治意識於人民,這對反對蔣介石的獨裁統治是有進步意義的。
1930年,許崇清發表了《農村學校改造的五個要則》,希望通過農村學校的改造,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和農村生活的道德化。
1931年,許崇清出任中山大學校長。上任後在中山大學文學院增設社會學系,並將理學院改為理工學院,增設土木工程和化學工程兩系,還開始興建新的農學院校舍。“九·一八”事變後,抗日運動興起。12月,以中大學生為核心的廣州學生舉行了聲勢浩大的抗日愛國遊行和請願,全市實行罷讀。而許崇清對學生的抗日行動持同情態度,為當時的西南政務委員會所不容。12月中旬,他被以“控制不力”為由,免去校長職務。中山大學的教職員和學生對此極為不滿,校董會也表示要許留任。反動派迫於無奈,不得不下令在新校長未到任時,着許崇清暫行代理中大校長,維持校務。1932年2月,許正式離任,只掛廣東省政府委員的虛職。
1934年曆史轉入第二次革命戰爭時期,國民黨反動派對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革命力量,不僅進行軍事“圍剿”,而且進行文化“圍剿”。當時以馬列主義為指導的革命思想和文化教育在與反動派的激烈鬥爭中蓬勃發展,對廣大青年的影響日益擴大。國民黨反動派“黔驢技窮”,不能不走袁世凱的老路,乞靈於尊孔讀經。反動派的頭面人物陳立夫、張羣、何鍵等都竭力主張青年“讀經”,才能糾正“思想”,挽救國運。當時,廣東的最高統治者陳濟棠計劃在大、中、小學推行讀經,向學生灌輸封建思想。《孝經新沽》教本經西南政務委員會決定出版並交廣東政府辦理,許崇清受命審查及擬具推行辦法。許崇清在最後寫成的《孝經新法教本審查意見書》,明確提出反對讀經。在起草這份意見書時,他考慮此事關係教育前途,在當時環境下又不便單刀直入反對復古讀經,於是用文言文來寫,使意思較為含蓄。這份意見書由廣東省政府轉報西南政務委員會審核,使陳濟棠極為難堪。1934年7月15日,意見書由香港《三民主義月刊》第四卷第一期全文公開發表。當刊物傳到廣州時,文化教育界人士爭相閲讀,奔走相告,許多學生也議論紛紛,表示不願再上孝經課。陳濟棠聞訊大怒,立即免去許崇清的省政府委員職務,許便離開廣東到浙江去了。
這期間,許崇清在杭州閒居,繼續從事學術研究。
1936年,許崇清回廣東任教育廳長。在任期間,他除整頓全省中小學校之外,大力開展農村教育。省教育廳規定,各中小學校要進行農村社會教育,對農民介紹科學知識,提高羣眾文化水平。教育廳與中山大學、江蘇教育學院聯合開辦“花縣鄉村教育服務實驗區”,並先後開辦南海平洲、大瀝等社會教育實驗區。這種做法當時在全國也是少有的。 [3] 

許崇清全面抗戰時期

1937年全國抗日戰爭爆發,1938年10月廣州淪陷,許崇清撤退到粵北。1939年,中山大學遷到雲南澄江。1940年4月,許崇清被任命為中山大學代理校長。是年7月,在許崇清主持下,將中大遷回廣東北部的樂昌坪石鎮。這時,該校經兩度長途搬遷,損失嚴重,物資缺乏,生活艱苦,但學術思想卻很活躍。許崇清還聘請了洪琛、李達、王亞南等一批進步學者到校任教,他本人親自在研究院講授辯證唯物論與歷史唯物論。他們宣傳抗日,抨擊時弊,呼籲民主,深得廣大師生擁護,卻引來了當時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朱家驊及其一派的不滿。他們向國民黨中央執委、考試院院長戴季陶密告許崇清“引用異黨,危害中大”。教育部長陳立夫便於1941年7月免去許代校長職務。同時任命張雲接替校長職務。消息傳來,全校震動。中大師生曾展開了“擁鄒挽許拒張”運動。(“鄒”,指當時在重慶養病的鄒魯校長,許是代校長,“擁鄒挽許”的實質是“挽許”。)
許崇清離開中山大學後,出任廣東省政府委員兼第七戰區編纂委員會主任委員。他利用這個合法地位,掩護並依靠該機構中的大批中共地下黨員和進步人士,出版《新建設》、《教育新時代》等雜誌,宣傳抗日、民主等進步思想,介紹馬列主義,被進步人士稱為“濃黑中幾盞燈火”。
在學術思想上,這一時期許崇清發表的文章較多,概括起來可分為兩方面的內容:第一,關於文化與科學的建設方向;第二,批判主義教育哲學。例如《“學術中國化”與唯物辯證法》(1939年)、《民族自由與文化建設》(1940年)、《中國當前的科學思想》(1941年)、《杜威社會改造思想批判》(1942年)。 [3] 
1942年,正值抗日戰爭中期,也是蔣介石掀起第二次反共高潮的時期。許崇清鼓勵青年站在時代的前頭,以堅定和強幹去實踐去創造我國文化的新階段。他教育青年,學習不要好高騖遠,不要對經驗的科學還未摸着頭緒,就高談其哲理。批評有些人輕視我國曆史文化遺產,甚至連中國語文也不肯下功夫。寫文章,錯別字連篇,卻自命“鉅子”,武斷鄉曲,這副臉皮令人難看。
1944年底,日本侵略軍進攻韶關一帶。許崇清攜帶家屬撤退到連縣三江鎮。稍後,中山大學一部分師生亦由坪石突圍到這裏,設立了中大連縣分教處。於是,在抗日戰爭最困難而又最臨近勝利的時刻,他又和中山大學聯繫在一起了。許崇清在他的臨時住所裏,以牀板為書桌,為逃難到來的學生授課。當時連縣已成為日軍四面包圍的孤島,隨時都有淪陷的危險,但他終於在這裏迎來了抗戰勝利。 [4] 

許崇清解放戰爭時期

1945年10月初,許崇清和他的家人回到了久別的故鄉——廣州。1946年,中國革命進入瞭解放戰爭時期,爭取政治自由與文化自由成為國民黨統治區人民的呼聲。1946年,他當時在廣州復刊的《新建設》雜誌上發表了《自由底涵義與文化底自由》一文,論述了政治民主與文化自由的關係,認為真正的徹底的民主社會,才能保證文化的自由,批評了當時中國的專制統治。這個刊物仍是以他的名義主編的,登載了許多進步學者的文章。這一年,《新建設》被迫停刊。
1946-1948年期間,許崇清雖仍掛有空頭職銜,但實際上是做教學和研究工作。他接受中山大學和江蘇社會教育學院的聘請,講授教育哲學和哲學概論,經常來往於廣州、上海、蘇州、南京之間,並支持學生的“反內戰”運動。
1948年,許崇清在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出版的《教育研究》上,發表了《人類底實踐與教育底由來》,這篇論文是他長期以來對教育的本質進行深入研究的成果。學者認為,他的論述“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教育哲學”。
1949年初,許崇清離開廣州到香港。他在香港《文匯報》發表了《教育的過去與將來》等文章。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他參加了港九教育工作者的慶祝大會,並呼籲華南教育工作者“堅決和人民結合在一起,為建設統一、獨立、繁榮、民主的新中國而鬥爭”。還發表了《迎接新中國教育工作者底新方向》的文章。 [4] 

許崇清新中國時期

1949年11月,許崇清回到解放後的廣州,任廣州市人民政府委員,並接受了廣東省軍事管制委員會的指派,接管私立廣州大學,並擔任了該校校長。
1950年6月,許崇清赴北京出席了第一次全國高等教育會議。
此後,許崇清歷任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廣東省副省長,擔任中山大學校長直至逝世。
中山大學的校慶原為11月11日,這是該校建立時誤認為這一天是孫中山生辰所致。許崇清上任後建議將中大校慶日改為11月12日真正的孫中山誕辰這一天,經宋慶齡同意而實行。
1952年10月高等院校進行院系調整。中山大學調整成為一所以文、理科為主的綜合性大學,由廣州市東郊石牌遷到南郊康樂,許崇清繼續任校長。
此後,在繁忙的行政工作和政治活動中,他還堅持學術研究。1956年,在中山大學第三次科學討論會上,許崇清作了《人的全面發展的教育任務》的研究報告。這篇報告以辯證唯物論觀點深刻地闡明瞭“人的全面發展”的含義,分析批判了國內外有關這個問題的各種錯誤解釋。這篇報告引起中國教育界的重視,當時學術界有人認為,這是新中國建立以來最有戰鬥性和科學性的教育論著。也有人認為,這是許祟清晚年的一篇最成熟的重要論著。
1958年對於當時開展的“教育革命”,他從哲學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見解,認為這是解決人民教育發展過程中內部矛盾的問題,應採取“漸進”形式進行,不贊成那時的政治運動的方式。
許崇清具有堅持不懈的學習精神,活到老,學到老,即使到了晚年,仍堅持閲讀各種學術著作。他常從馬克思、恩格斯的德文原著中,找出一些句子,指出我國當時有些譯本里的翻譯錯誤以至由此而造成的理解錯誤。
他對國內外大事一直密切注視,曾發表支持美國黑人反對種族歧視的聲明。他在60年代初期的時事學習筆記中,就曾對蘇聯未來10年面臨的問題,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指出:如果不採取“斷然行動來改進全國的農業,調整緩慢的工業增長以及促進消費品的生產”,而堅持走“偏重軍事和基礎工業,加強它在征服宇宙空間方面的建立威信的計劃”,則會產生嚴重的後果。
他酷愛藝術和體育,直到晚年還經常到劇院欣賞各種演出。1964年,76歲的許崇清曾參加廣州市羣眾攀登白雲山的活動。他有一手好書法,字跡清秀有力,是華南有名的書法家之一。
許崇清於1952年8月15日加入中國民主促進會。他是民進廣州市委會的第一任領導人。他對會務工作極端認真負責,為民進廣州市委會的建設,為黨的統一戰線,作出了貢獻。他十分懷念在台灣的教育界老朋友和中山大學校友,曾多次向台灣教育界人士發表談話,盼望能與他們一道為發展中華民族的文化教育事業貢獻力量。
1969年3月14日,許崇清病逝於廣州,終年82歲。 [4] 

許崇清人物家庭

許崇清 許崇清 [5]
許崇清的兩位哥哥許崇灝、許崇濟與堂兄許崇智一起,被稱為孫中山麾下的“許氏三傑”,在辛亥革命中立下赫赫戰功。而孫中山先生更是高度評價許家兄弟的貢獻,他讚揚許崇清的母親“教子有方”,並以牌匾相贈。 [5] 
夫人:廖六薇(廖仲愷的侄女)。 [5] 
大女兒許慧君,原中科院研究員。女婿朱光亞,原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協名譽主席,他曾擔任過中國科協主席、中國工程院院長,是中國工程科學界支柱性的科學家,中國“兩彈一星”的總設計師之一; [5] 
二女兒許哲君,現居美國; [5] 
長子許錫振,上海交通大學電機系畢業,先後擔任過中國航空工業設計院副院長、總設計師、總工程師; [5] 
三女許智君,退休前為暨南大學華僑醫院小兒科主任; [5] 
次子許錫揮,北京大學歷史系研究生畢業,此後一直在中山大學任教,退休前為中山大學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所主任、教授。 [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