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許威

(福安中級人民法院原院長)

鎖定
許威(1905-1968) 又名許齊會。福建省壽寧縣南陽鎮下洋仔村人。1931年春參加革命活動,任中共地下秘密交通員。193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在壽寧東區的院洋、下洋仔、山坑、石鼓一帶組織“紅帶會”,開展抗租、抗債、分糧、分田分地鬥爭,並引導兩個兄弟一起走上革命道路。 [1] 
中文名
許威
別    名
許齊會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905年
逝世日期
1968年
出生地
福建省壽寧縣南陽鎮下洋仔村
人物生平
1934年2月任閩東紅軍獨立第二團第十六連宣傳委員。3月任中共福(安)壽(寧)縣委在壽寧崗壠設立的壽寧辦事處主任。1935年任福壽縣遊擊大隊大隊長,在福壽泰邊區領導遊擊鬥爭。1936年秋,活動於福壽地區的各路遊擊武裝合編為福壽遊擊司令部,任司令員。同年7月配合閩東獨立師第一縱隊在崗壠仙官崗伏擊進犯之敵,獲得勝利。同年底調寧德縣,擔任閩東獨立師後方辦事處主任。1938年年初,閩東紅軍編為新四軍第三支隊第六團,任第六團軍需主任。1939年5月奔赴抗日前線,任新四軍江南抗日義勇軍司令部軍需副主任。1940年調新四軍軍部教導總隊學習。1941年抵達延安,進中共中央黨校學習。1945年4月作為華中代表團成員出席中共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全國解放戰爭時期,奉調東北工作,先後擔任吉林軍區後勤部政治部主任,黑龍江軍區後勤部供給部政治委員。1949年隨第四野戰軍南下,參加渡江戰役。9月起任中共福建省福安地委委員,11月任中共壽寧縣委書記。1955年1月起,先後任福安中級人民法院院長,福安專區專員公署副專員。“文化大革命”初期受迫害。1968年因重病纏身得不到治療,含冤去世。後平反昭雪。
參考資料
  • 1.    中國新四軍和華中抗日根據地研究會編,人物辭典新四軍和華中抗日根據地 上,中共黨史出版社,2016.09,第311-31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