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許力以

鎖定
許力以(1923.08.30~2010.12.08),原名承學,生於廣東省遂溪縣(今海康縣)。1938年參加共產黨的外圍組織遂溪青抗會,進行抗日宣傳活動。194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45年夏,進入大別山根據地,擔任中共中央中原局機關報《七七日報》記者。1946年,隨部隊轉移到華北根據地,擔任《冀魯豫日報》記者、編輯,同時擔任新華通訊社第二野戰軍總分社記者。1951年畢業於中共中央馬列學院,長期從事出版領導工作。先後擔任國家出版局副局長,中宣部出版局局長,中國出版工作者協會副主席、顧問,中國版協國際合作出版促進會會長等職。是推動海峽兩岸出版合作交流的創始人之一。他主持了《中國美術全集》、《漢語大字典》、《編輯與出版》叢書、《中國圖書評論》雜誌編輯工作。著有《許力以出版文集》等。曾獲中國韜奮出版榮譽獎。作為出版界“走出去”的開創者之一,他於1988年在上海主持的首屆海峽兩岸圖書展覽會,打破了隔絕兩岸出版交流近40年的堅冰。2010年12月8日,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7歲。 [1-2] 
(概述圖來源 [3] 
中文名
許力以
別    名
許承學
籍    貫
廣東遂溪
出生日期
1923年8月30日
逝世日期
2010年12月8日 [1] 
職    業
出版家
性    別

目錄

許力以人物生平

許力以,原名承學,1932年生於廣東省遂溪縣(今海康縣)。1938年參加共產黨的外圍組織遂溪青抗會,進行抗日宣傳活動。194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45年夏,進入大別山根據地,擔任中共中央中原局機關報《七七日報》記者。1946年,隨部隊轉移到華北根據地,擔任《冀魯豫日報》記者、編輯,同時擔任新華通訊社第二野戰軍總分社記者。1951年畢業於中共中央馬列學院,長期從事出版領導工作。先後擔任國家出版局副局長,中宣部出版局局長,中國出版工作者協會副主席、顧問,中國版協國際合作出版促進會會長等職。是推動海峽兩岸出版合作交流的創始人之一。他主持了《中國美術全集》、《漢語大字典》、《編輯與出版》叢書、《中國圖書評論》雜誌編輯工作。
許力以既是新時期我國出版政策的主創者、出版學理論建設的開者,也是圖書評論工作的引導者,更是中國出版“走出去”的奠基者和先者。早在改革開放初期,他就以卓越的眼光和膽識,以對中國出版長遠發展的戰略思考,率先領導開展了我國的對外合作出版。1978年初,在他的親自參與推動下,促成了人民美術出版社和日本“講談社”合作的中國第一部對外合作出版物——《中國之旅》 的誕生。1979年,他又親自與前南斯拉夫“南評社”負責人托馬舍維奇共同策劃,與上海美術出版社合作出版了大型畫冊《中國》,該書用7種文字在世界各地發行了13萬冊。1984年,他牽頭與英國培格曼出版公司合作出版了《鄧小平文集》英文版。在合作過程中,他多次奔赴倫敦,並且把書中“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我深情地愛着我的祖國和人民”這句話摘出來放在序言中,使得這句話在全世界廣泛傳播。該書出版後,他陪同培格曼公司董事長馬克斯韋爾到北戴河,受到小平同志的接見。
1988年,有感於我國對外合作出版事業需要一個組織來推動、促進。他和出版界一些有見識的領導王仿子、婁明、周誼、許邦、王業康、常振國等人一起成立了“國際合作出版促進會”(簡你“促進會”,後改名為“中國版協國際合作出版工作委員會”),他任會長。從此,我國的對外合作出版翻開了新的一頁。1988年10月,“促進會” 成立僅半年,經許力以的多方運作協調,最終以中國出版貿易總公司、中國台灣同胞聯誼會的名義在上海成功舉辦了“海峽兩岸圖書展覽",拉開了兩岸文化出版交流的序幕,打破了隔絕40年的堅冰。開幕式時,他以中國出版工作者協會副主席、國際合作出版促進會會長的身份與時任上海市市長的汪道涵一起為書展剪綵。
1989年2月,在許力以的直接領導下,經新聞出版署批准,在深圳舉辦了第一屆“對外合作出版洽談會”,這也是國內首次舉辦這樣的大型會議。之後,在大陸各地又連續舉辦了12次,總共簽署了2229項合作項目。《中國大百科全書》、《中國美術全集》 、《中國古建築大系》 、《中華文庫》 、《少年百科叢書》等很多有影響的出版物都是通過這個窗口輸出到了海外。
1993年5月,受台灣出版事業協會邀請,許力以作為大陸出版訪問團團長率團首次訪問了台灣,與台灣出版界達成“五點共識”,促成了大陸圖書首次在台灣舉辦展覽,並由此開啓了兩岸出版界的廣泛交流與合作。
1994年,為了更好地推動華文圖書走向世界這個帶有戰略性目標的實現,許力以與宋木文同志同台灣出版事業協會陳恩泉先生、香港出版商會陳萬雄先生多次磋商,決定以“華文出版聯誼會議”的形式,整合三地資源,發揮各自優勢,共同將中華文化推向世界。1995年5月, 在香港舉辦了“首屆華文出版聯誼會議”。至今已連續舉辦了15屆。
1989年5月,在許力以的提議下,“促進會” 邀請了“國際莫託文出版協會”成員來華訪問。之後“促進會”又多次組團參加“國際莫託文出版協會”年會,有力地促進了中國出版界與歐美出版同行的交流與合作。
由“促進會”和“中國出版科學研究所”(現為“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共同主辦的《出版參考》,受到出版界同仁的一致稱讚。作為編委會主任,許力以始終十分重視刊物的內容質量。他多次親自召集編輯部人員開會,逐個欄目,甚至逐篇文章地進行點評,幫助年輕編輯提高業務能力。他主張文章要短小精幹,要有足夠的信息量,特別是海外出版的信息,給國內出版界真正提供好“參考”。為加快推動中國圖書走出去,他積極推進由國際合作出版促進會、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和《出版參考》自2000年起在全國進行“輸出引進版優秀圖書評選”,得到了新聞出版總署的大力支持,不僅國內出版社參評踴躍,在海外也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許力以始終懷着對中華文明的深深熱愛,對我國出版事業的無限忠誠,孜孜不倦,任勞任怨,盡着自己的全部力量。2010年七八月間,為了更好地開展對外合作出版工作,他不顧87歲高齡,親筆寫信給總署領導提建議、談想法。在他去世的前一天晚上,還在為《中國美術分類全集》最後的24卷的出版問題出謀劃策,一直工作到晚上九點多鐘。
許力以生前曾對我國出版“走出去”談過許多獨到的意見,無論是體制問題、人才問題,還是語言翻譯問題、合作模式多元化問題,都十分精闢。他對在新形勢下如何發揮“工作委員會”的作用費了很多心思。 [4] 
2010年12月8日,許力以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7歲。 [1] 
參考資料
  • 1.    許力以,中華讀書報,2010.12.29,第19版:逝者
  • 2.    許力以,中國新聞出版報,2010.01.13,第39版
  • 3.    許力以,春天的腳步 許力以回憶錄,華齡出版社 , 2012.02,第426-428頁
  • 4.    中國版協國際合作出版工作委員會編,許力以紀念文集,華齡出版社,2012.02,第9-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