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許克昌

鎖定
許克昌,字上達,開封府拱州(今河南省睢縣)人,許安世之侄孫,南宋著名水利專家。南宋紹興三十年(公元1160年)考中進士(狀元),中狀元以後,當時規定有官職在身的不能做狀元,所以被改為了第二名。
許克昌於乾道七年(公元1171年)八月奏請朝庭,皇帝同意之後,派時任秀州府的府衙邱宗負責該工程。將新涇塘北移 10公里,現在的上海亭林鎮東北處建成運港大堰,這一水利工程史稱“捍海塘堰十八堰之一”。 [1]  擋住海水倒灌,保護農田耕作,抗澇抗鹹,百姓安居樂業,促進當時經濟繁榮產生很大作用。 [2] 
中文名
許克昌
別    名
字上達
職    業
水利學家
主要成就
宋紹興三十年(1160年)中進士第一名(狀元)

目錄

許克昌簡介

他自幼聰明好學、讀書勤奮,從秀才到舉人,併到國子監做了名小官,負責印刻經史。紹興三十年(1160年)中舉人,殿試後得中頭名狀元,因同僚妒忌, 當時規定有官職在身的不能做狀元,所以被改為第二名。
許克昌身為朝庭命官,但是對百姓生活疾苦格外關注,當時雖然在臨安(今浙江杭州)做官,但很關心華亭的農業生產,當家人告之因海水入侵,使土地變鹹,影響農業和百姓生活的消息後,他親臨實地,從沿海杭州灣到華亭三十六浦,尋找原因,他在新涇塘處(今金山區亭林鎮附近)視察時發現塘口已被衝闊30餘丈,每逢海水漲潮進入河道後,流向各地,由於潮漲潮落很正常,沒有發生突發的大災害,故不被人重視,就這樣日久月累,海水隨河道一直滲透到嘉興、湖州等地,受鹹潮影響,農田作物生長受到影響。經過詳細調查後,該塘原為唐朝時太湖流域澇水南泄杭州灣重要幹道之一,柘湖通內陸各河口,四周築高堰圍斷,獨留新涇塘河道作為通道,以便將沿海的曬鹽運出去。由於海岸後退,大海迫近,出現海水倒灌,釀成災害。經過詳細調查後,許克昌於乾道七年(1171年)八月奏請朝庭,重新修築新涇塘,陳述理由, [3]  皇帝同意之後派時任秀州府的府衙邱宗負責該工程。將新涇塘北移 10公里,在現亭林鎮東北處建成運港大堰,這一水利工程被後人史稱“捍海塘堰十八堰之一”。這工程從九月二十六日開工,同年十一月七日竣工,這一工程建成,對所屬華亭府農業生產、百姓安居產生重大影響。擋住海水倒灌,保護農田耕作,抗澇抗鹹,百姓安居樂業,促進當時經濟繁榮產生很大作用。這條新涇塘經過八百年風雨,如今仍然發揮作用,這當中當然少不了許克昌的功勞。

許克昌經歷

宋孝宗乾道六年(公元1170)三月,命令“兩浙運副劉敏士、浙西提舉芮煇(1121~1201)於新涇塘置閘堰,以捍海潮”。 同時派出水利專家許克昌去實地查訪後奏請朝廷,許克昌巡視勘查後,覺得在新涇塘原址重建閘堰,似有不妥,宜改地址。 乾道七年(1171)八月,太傅邱崈調任秀州知州時,置閘堰之事重又提上議事日程。 時宋孝宗正施展宏圖之際,對近在咫尺之間的嘉興地區的水利建設自然十分關心,因此在良臣邱崈於乾道七年(1171)八月上任之日向他辭行時,宋孝宗根據許克昌請求,向邱知州下諭:要求他到任後去受災地區實地視察一下,將在新涇塘置閘堰的情況,如實上報皇上,而華亭縣正是邱崈的管轄之地。 許克昌(生卒年不詳)是華亭楓涇人,他深知家鄉遭受的海水倒流帶來之苦,希望邱知州上任後能抓好這項“惠民利政大事”,於是向皇上請求並獲得了皇上的恩准,所以孝宗向邱崈下了口諭。 “乾道七年(1171)八月,右正言許公克昌請於朝,時太傅邱公崈除秀州,陛辭之日,因奉孝宗聖訓亟來相視……”。 邱崈官至同知樞密院事、贈太傳、封魏國公、卒諡文定,是一位腳踏實地的大清官,他奉了宋孝宗的聖旨,上任後馬上多次到柘湖、新涇塘、亭林地區進行視察,發現亭林地區的運港水勢較新涇塘為稍緩,於是向皇上報告説:“華亭縣東南大海,古有十八堰……”。即本文開首所引的內容。 宋孝宗皇上同意了邱崈的請求:不在新涇塘入海口置閘,而在 內移20裏新涇塘流入運港的地方,在運港上建立大堰,以根治海水侵害。 事實上許克昌早已對此有了解,他是南宋著名的水利專家,經實地調查後,他知道在入海口建閘不行,需移地在新涇塘西北築一大堰以阻止海水倒灌,保護蘇、秀、湖三州境域的想法,但此事必須有州官負責,一是拿出方案上報朝廷,經皇上批准由主管部門負責;二是如此大工程必須由正派幹練的知州親自負責,才能保質保時竣工完成。 於是出現了上述所説的“乾道七年(1171)八月右正言許公克昌請於朝,時太傅邱公崈除秀州,陛辭之日,因奉孝宗聖訓亟來相視,以運港水勢較新涇為稍緩,遂移築新涇堰於運港後堰外,隨潮沙漲牢不可壞三州之田,始得免鹹潮浸灌之患。 [4]  ”之言。 邱崈雷厲風行,立即招募秀州府四縣民工,籌措置堰經費,開始了龐大的置建運港大堰工程,從九月二十六日動工,經過三個月的努力,終於在十二月二十七日勝利竣工,大堰闊三十丈,深三丈六尺,厚二十一丈九尺。一丈約為3.33米,則大堰的闊(即長)約100米,深(即高)約12米,厚(即寬)約73米,可見此堰巨大堅實,尤為壯觀,足可抵禦特大海潮引起的急流和洪水衝擊。所以“運港大堰”又史稱“捍海塘堰”。 所謂堰,即是“攔河蓄水大壩”。 [8]  大堰築成後,為保證分流,和確保田地民居不為衝淹,又築堰外港汊一十六所,港汊兩旁修築塘岸四十七里二百八十五丈還多些。塘岸分東西兩岸:運港東塘岸自運港堰至徐浦塘計二十四里一十七丈,西塘岸自運港堰至柘湖二十三里,上闊六尺,下闊一丈五尺,高六尺。 以後運港分為東西兩段:大堰內為西運港,至亭林鎮區(俗呼小運港);大堰外為東運港(俗呼大運港),經新涇塘流入運港的海潮水由此東北向流,到盛梓廟流入更寬深的葉榭塘、龍泉港(古稱南鹽鐵塘)。 如此動員民工興修堰壩和塘岸,可謂真心實意為民辦好事;又建置瞭如此堅實寬厚的大堰和眾多分流海潮的堰外港汊,可謂用心良苦。同時考慮到確保下游安全,運港大堰不置船閘。因為一旦開通放行運鹽的船隻,每天不少於數十百艘,如此先後不等,等到開閘放行結束,勢必造成晝夜開啓閘門而無法關閉,則鹹潮便繼續向裏河(經亭林)流向西北,無法斷絕。因此又築堰外港汊一十六所,既分流倒流海水和暴雨洪水,又可使運鹽船繞道而行,此法甚佳。
由於海岸後退,大海迫近,湖勢湍急。至乾道初塘口已被衝闊至30丈餘,鹹水延及嘉興、湖州等地,為害民田。 [5]  乾道七年(1171年)八月許克昌奏請修築,經秀州守臣邱崈查勘,在亭林鎮東北建成運港大堰,使三州民田免遭鹹潮之害。 [6-7]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