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許倬雲

鎖定
許倬雲(Cho-Yun Hsu),男,漢族,江蘇無錫人,1930年9月2日(農曆七月初十)出生於福建廈門鼓浪嶼。1948年底,隨家到中國台灣,1970年,定居美國匹茲堡。歷史學家、美國匹茲堡大學榮休教授、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 [13] 
許倬雲於1953年從台灣大學史學系畢業;1956年獲文科碩士學位,後入芝加哥大學進修;1962年畢業於芝加哥大學,獲人文科學哲學博士學位 [20]  ;1970年赴美,任匹茲堡大學歷史系教授、校聘教授;1980年當選為台灣中研院院士;1986年當選為美國人文學社榮譽會士。
許倬雲曾任台灣大學歷史系教授、系主任;先後被聘為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講座教授、夏威夷大學講座教授、杜克大學講座教授、匹茲堡大學歷史系退休名譽教授等職。
許倬雲是華語世界最具影響力的史學大家之一,精通上古史、經濟史、文化史、考古學、社會學。學術代表作“古代中國三部曲”(《西周史》《中國古代社會史論》《漢代農業》),數十年來已經成為研究古代中國的典範之作。另有“中國文化三部曲”(《萬古江河》《説中國》《中國文化的精神》)等大眾史學著作數十種行世,海內外行銷百萬冊。作品《萬古江河》獲得第三屆“國家圖書館文津圖書獎 [37]  ;許倬雲2004年榮獲亞洲學會特別貢獻獎、2020年獲第四屆“全球華人國學大典”終身成就獎、2023年獲頒“2022-2023影響世界華人終身成就大獎” [23] 
中文名
許倬雲
外文名
Cho-Yun Hsu
國    籍
美國 [59] 
民    族
漢族
籍    貫
江蘇無錫
出生日期
1930年9月2日(農曆七月初十) [54] 
畢業院校
台灣大學
芝加哥大學
主要成就
台灣大學歷史系主任兼教授
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講座教授
主要成就
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 [1] 
美國人文學社榮譽會士
第四屆全球華人國學大典國學終身成就獎 [9] 
出生地
福建廈門鼓浪嶼
代表作品
經緯華夏
萬古江河
説中國
中國文化的精神
西周史 展開
職    稱
教授
性    別

許倬雲人物經歷

許倬雲早年經歷

1930年,已經育有兩兒兩女的許鳳藻、章舜英夫婦在廈門又收穫了一對雙胞胎,哥哥叫許倬雲,弟弟一切正常,哥哥卻先天性肌肉萎縮導致手腳彎曲,一輩子離不開枴杖;許倬雲在手足中排行第七。 [32]  儘管成長艱難,但哥哥姐姐都對許倬雲非常疼愛,在有着8個孩子的大家庭中,許倬雲從來沒有感到被冷落、被歧視。 [46] 
1935年,父親許鳳藻由廈門關監督調任荊沙關監督,兼任外交交涉員。隨父母遷到湖北沙市。 [54] 
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許倬雲與家人一起過上了顛沛流離的生活 [40] 輾轉於沙市、老河口、萬縣 [54]  7歲的許倬雲對戰時生活記憶深刻,看見流離失所、死亡和戰火,知道什麼叫飢餓和恐懼。許鳳藻被派主持第五戰區經濟委員會後,工作重心是保障軍糧民食供應以及安定社會秩序。隨着戰線的推移,父親到處駐點辦公,全家人只好跟着走。關於這段顛沛流離的生活,許倬雲回憶:“在抗戰逃難中,父親單位裏總是有身強力壯的人揹着我。”
在1946年之前,許倬雲因身體殘疾都是在家自修,接受父親、兄姐的指導。父親雖是武官,人文素養卻非常高,地理、歷史、文學功底都不錯。書架上,藏書甚多。書房即是課堂,父親讀什麼書,許倬雲就跟着讀什麼書。比如南宋年間的《東萊博議》 [46]  。許倬雲最初沉迷於看武俠小説,10歲時遵父命讀《史記》。 [22]  十三四歲時,兄弟姐妹們都去上學,住在學校裏。當年他們的學校都流亡在幾百裏、幾千裏之外,只有許倬雲獨居在重慶南山,除了松樹就是白鴿。 [34] 

許倬雲教育經歷

1954年在台大、在芝加哥留學舊影
1954年在台大、在芝加哥留學舊影(1張)
1946年,許倬雲插班進入無錫輔仁中學就讀高中。輔仁中學創建於1918年,是上海聖約翰大學的預備學校,該校雖然規模小,但教學嚴格。許倬雲是跨過小學、初中,直接進入高中,父母去跟學校商議,學校只列出一項條件:第一學期必須及格。許倬雲剛入學時沒有學籍,是寄讀生,參加月考之後,才升級為正式生。 [19]  許倬雲認為同學之間對他的幫助,不僅是補足了自己缺少正常教育的遺憾;而且,又因此得到許多同學互相幫助的經驗。
1948年底,局勢變得非常動盪,許倬雲隨二姐許婉清夫婦南下去了台灣。
1949年,作為流亡學生,許倬雲插班進入台南二中讀高三,讀了三個月就高中畢業。
1949年8月,考入台大外文系。高中畢業後,考慮將來可在家做翻譯,台灣大學哲學系主任方東美的太太幫他填報了台大外語系。因為校長傅斯年看到他的入學成績,認為他應該去讀歷史系。
1950年,大二,轉入歷史系。以歷史系為主,考古人類學系為輔。當時“中央研究院”遷台的人馬多在台大兼課,許倬雲有幸受到諸多學術大家指點,還常常是一兩個人一班“吃小灶”。
1953年,台大歷史系畢業,考入台大文科研究所 [54]  。主攻中國上古史。研究所剛成立,沒幾個學生,老師還是原班人馬。在一眾名師訓練下,他接觸到不同的思想和學派,雖雜學無章,卻受益良多,打下了跨學科研究歷史的根基。 [46]  許倬雲回憶台大時期的授業恩師時説道:“一輩子感激的是不同風格、途徑的老師,每個人都給我一些東西,每個人都給一個終身仰慕的楷模。” [22] 
1956年,從台大文科研究所畢業,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54] 胡適的幫助下,獲得紐約華僑徐銘信的1500美元獎學金,得以赴芝加哥大學攻讀博士。
許倬雲在芝加哥
許倬雲在芝加哥(2張)
1957年,許倬雲前往美國讀博士,經歷了58天航海 [32] 8月中旬,進入美國芝加哥大學的東方研究所。那時,韋伯理論正被芝加哥大學引入美國學術界,他選擇了“官僚制度”課程。 [22] 
1962年獲美國芝加哥大學 人文科學博士。

許倬雲工作經歷

1962年,許倬雲拒絕了五份美國工作的邀請(其中包括芝加哥大學),選擇回到台灣。同時在史語所和台大工作,後來在台大做到歷史系主任。先後執教於台灣、美國和香港多所知名大學 [22] 
1965年,任台大歷史系主任(1965-1970)
1967年,任“中研究”史語所研究員(1967-1971)
1970年,辭台大歷史系主任,赴美國匹茲堡大學,任歷史系及社會學系訪問教授(1970年起)東方研究評議會主席;迫於台灣的時局,選擇定居匹茲堡至今。
1972年,辭“中央研究院”研究員、台大歷史系教授職,任匹茲堡大學長聘教授。
1976年,取得美國護照,同時持有中國台灣身份證明。
1978年,當選富布賴特學者(Fulbright-Hays Reserch Abroad Fellow)。
1980年,當選“中央研究院”第十三屆人文組院士;升任匹茲堡大學講座教授。
1982年,任匹茲堡大學校聘講座教授(1982一1998)。
1984年,任台大歷史系講座教授(1984一1985)。
1986年,當選美國優等生榮譽學會(Phi Beta Kappa Society)榮譽會士(1986年起)。
1988年,任海外時報文化基金會董事。
1989年,蔣經國國際學術交流基金會成立,任董事(1989年起)並主持北美分區會務;任“中研院”史語所特聘研究員。
1991年,任香港中文大學“錢穆講座”教授,主講《中國文化的形成》《中國文化的演化》《中國文化的轉變》,後集結為《中國文化的發展過程》出版。
1992年, 任香港中文大學“偉倫講座教授”(1992-1998)、“中研院”史語所“傅斯年講座教授”;首次回中國大陸,赴陝西考古研究所觀看文物。
1996年,任美國夏威夷大學“本斯講座教授”、東西文化中心資深訪問學人。
1998年,任香港中文大學中國研究榮譽教授(1998-2001)、美國杜克大學“西孟講座教授”(1998-2001);受邀與楊振寧、劉兆漢、劉遵義、餘範英擔任華英文化教育基金會董事。
1999年,任匹茲堡大學榮休校聘講座教授(1999年起)、東海大學“王惕吾講座教授”、“中研院”史語所特聘研究員(1999-2000)。
2000年,任南京大學、東南大學名譽教授;獲香港科技大學人文科學榮譽博士學位。
2001年,任“中研院”史語所特聘講座教授、中央大學“李國鼎講座教授”、香港科技大學“包玉剛講座教授”。
2003年,任北京大學“光華講座教授”,主講《從歷史看領導》系列,後集結為《從歷史看管理》出版;任“中研院”史語所特聘研究員(2003-2004)。
2004年,榮獲美國亞洲學會傑出貢獻獎;受聘為“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口述歷史(2004-2009)講座教授。
2005年,任南京大學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首屆“餘紀忠暨夫人講座”特聘講座教授;任東南大學榮譽教授
2006年,任台灣大學歷史系特聘講座教授、“中研院”史語所特聘研究員;《萬古江河》由台北漢聲出版社、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
2007年 ,任香港中文大學首屆“余英時先生歷史講座教授”,演講《古代中國文化核心地區的形成》。
2008年,任台灣大學“孫運璿先生管理講座教授”,演講《從歷史汲取管理經驗》。
2009年,慶祝許倬雲八旬壽辰,台大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特舉辦“近六十年海峽兩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的回顧與展望學術研討會”,在會上發表講演:《近六十年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的學思歷程》。
2010年,獲政治大學頒贈文學榮譽博士;洪建全文教基金會主辦《許倬雲院士80大壽研討會》,在會上演講:《面向大眾的史學》
2011年,開始長達十年的大眾史學寫作,如《大國霸業的興廢》(2012)《台灣四百年》(2013)《説中國》(2015)《中國文化的精神》(2018)《許倬雲説美國》(2020)《往裏走,安頓自己》(2022)等。
2020年,榮獲第四屆“全球華人國學大典”終身成就獎;九十大壽當天,《許倬雲説美國》出版;《十三邀》採訪播出,成為轟動一時的文化現象;針對當時紛亂的國際局勢和瘟疫導致的人心慌亂,在高山書院講授“許倬雲十日談”
2021年,《許倬雲十日談》音頻課程在看理想上線;喜馬拉雅《許倬雲的極簡美國史》音頻課上線;在荔枝播客主講《許倬雲教育十日談》:在混沌學園主講《許倬雲先生八堂人類文明通史課》;在三聯中讀主講《誰塑造了我們·第一季》課程總序;在百度發表《人生開學季》演講;在華夏同學會主講《大歷史下的中美、世界與我們的未來》
2022年,創作完成晚年收官之作《經緯華夏》;在B站主講30集系列課程《許倬雲講世界歷史:五百年大變局》;在中歐商學院主講《當今世界的格局與人類未來》;在知乎作演講《如何與工作相處》;在混沌學園主講《我的人生原則》;在正和島對話張維迎:《企業家精神與中國文化》;在B站對話項飈:《焦慮年代,如何尋找自我的出路》;在B站對話劉擎:《不確定的年代,如何安頓自己的心》;在抖音對話俞敏洪:《往裏走,安頓自己》;在網易思想之夜對話餘世存:《從中國傳統文化名聲資源,求得安心所在》;在抖音對話項飈:《今天我們如何安身立命》。
2023年,在澎湃網發表新年感言:《人生在世,如大海行舟》;在嶽麓書院主講《“朱張會講”與“差序格局”》。 [54] 
現為美國匹茲堡大學歷史學系榮休講座教授、台灣“中研院”院士。
許倬雲工作經歷

許倬雲任教經歷

任教經歷列表
機構
任職
時期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助理研究員
1956-1962
副研究員
1962-1967
研究員
1967-1971
通信研究員
1981-1997
研究員
1997-
中央研究院
特聘研究員
1989、1999-2000、2003、2004、2006
台灣大學歷史系
副教授
1962-1964
教授兼主任
1964-1970
講座教授
1984-1985
特聘講座教授
2006
美國匹茲堡大學
歷史系及社會系教授
1970-1982
校聘講座教授
1982-1999
榮休校聘講座教授
1999-
香港中文大學
歷史系講座教授、偉倫講座教授
1991-1998
中國研究榮譽教授
1998-2001
夏威夷大學
本斯講座教授
1996
SeniorVisiting Fellow,East-West Center
1996,Spring
杜克大學
西孟講座教授
1998-2000
香港科技大學
包玉剛講座教授
2000
南京大學
餘紀忠夫婦榮譽講座教授
2005-
東南大學
榮譽教授
2005-

許倬雲人物思想

許倬雲治史經歷

  • 學科選擇
許倬雲的學術成就,與其大時代下的生活經歷密不可分。與其説是他選擇歷史,不如説是歷史選擇了他。許倬雲説“因為我一輩子不能動,不能跟人家一起玩,所以永遠做一個旁觀者,這跟我一輩子做歷史研究有相當大的關係,歷史學家也做旁觀者。”這使得許倬雲終身的歷史研究,都注重“常民”視角,而非傳統的政治史或帝王將相。
幼時的戰爭經歷,讓許倬雲有了一般知識分子不曾有的豐厚的人生體驗,因此對生命格外敬重,關心民間疾苦。在持續一生的寫作治學當中,也在從不中斷的對他人、對世界的關注中。 [40] 
  • 主要師承
在台大的恩師有:考古學家李濟(字濟之)曾主持河南安陽的殷墟發掘,被譽為“中國現代考古學之父”。1979年8月,業師李濟病逝,許倬雲撰《悼念濟之師》 [54] 歷史系教授兼文學院院長沈剛伯,是西洋史研究的開路者。考古學家董作賓,是民國時期甲骨文研究最重要的甲骨學“四堂”之一。文化人類學家李宗侗經常派三輪車接學生去家裏上課。民族學家凌純聲,完成中國第一部民族學調查。 [48]  對於許倬雲一生學科選擇影響很深的是傅斯年傅斯年是史料學派的代表,其《 夷夏東西説 》《 周東封與殷遺民 》《 性命古訓辯證 》 等一系列論著影響深遠,許倬雲一一拜讀受益良多,並在研究中繼承和發揚他的思想。 [47]  許倬雲《西周史》出版後,他特地題贈給傅斯年,並於墓前供奉一本,感恩這位奠定了他一生治學方向的老校長。 [46] 
美國芝加哥大學留學期間,真正接觸到西方學術。那時,韋伯理論正被芝加哥大學引入美國學術界,因為韋伯理論,許倬雲開始關注社會學、城市經濟學,許多雜亂的學科知識逐漸形成比較完整的理論體系 [46]  。許倬雲日後回顧,在芝加哥“讀了”五年的美國社會,並非全通過書本,因為“日子過得非常豐富:開刀、唸書、搞民權、神學院宿舍裏聊天。”經由如此的傳奇經歷,他見識了美國最底層的生活,包括美式政治中不完美甚至醜陋的現象。 [22] 
1965年,許倬雲在芝加哥大學的博士論文《Ancient China in Transition: An Analysis of Social Mobility, 722-222 B.C.》在斯坦福大學出版社出版,被哈佛大學漢學巨擘費正清評價為“小經典”。2006年,這本書在大陸翻譯出版,名為《中國古代社會史論:春秋戰國時期的社會流動》。

許倬雲史學思想

  • 思想體系的架構方式
許倬雲提倡史學研究首先要正確掌握大線索,才能保證研究方向的準確性,增加研究的價值。在實際研究中,許倬雲不糾結於對某一史實細節的探討,而是立足於大視角,或者從縱向上梳理歷史時間座標軸上的流變過程。許倬雲的宏觀梳理主要是追尋中國歷史的時間線索,觀察變化過程。系統的論述則主要針對固定的時間段,從多角度辯證考察。這種研究理路,使他得以跳脱歷史之外,獲得更宏遠的視角。在這一方面,許倬雲主要關注了中國文化史的內容,其成果有《中國古代文化的特質》《中國文化與世界文化》《萬古江河:中國歷史文化的轉折與開展》等。或者從橫向出發,多角度、系統地探討,通盤地論證某一時段的歷史畫面,其成果有《西周史》《中國古代社會史論:春秋戰國時期的社會流動》等。
  • 治史立足點
許倬雲的史學研究既是他學術活動的重點和基石,也是他認識世界的途徑。他在史學領域有具體的研究成果,同時也將學思發散到社會現實的方方面面。在治學上,除了對歷史問題的探究外,許倬雲還將從歷史研究中獲得的知識和體認作為認知世界的材料,借鑑其他學科的知識,研究現實的問題。堅持史學的基本原則,但立於史學的疆域之外,更宏闊地觀察世界,將史學與相關學科相連接,得到獨特的哲思。
“這種始終處於變化和兼容的歷史觀影響了他一生的治學面向,無論是那些談論中華文明與世界文明的著作,還是那些具體到某一朝代的微觀歷史研究,都滲透着他自己對歷史的深層體驗與觀察。他是一個歷史的旁觀者,但是從旁觀者的體悟經驗中,他反而意識到了歷史對個體的影響,也意識到個體對歷史的作用,這兩者缺一不可。”
  • 價值和影響
許倬雲是當代華裔海外史家的代表,其史學思想傳播至海內外。
許倬雲的作品在大陸地區的引進出版,帶來了史學研究新的模式,史學觀點的論述、史學思想體系的架構、史學方法的運用,有其獨到之處。許倬雲的大線索、系統論、區系劃分等,為大陸史學帶來了新的探究途徑,他的著作展示了世界史學發展的成果,提供了將西方的史學理論和方法與中國的歷史研究相結合的範本,為中國史學界與西方交流搭建了橋樑。 [49] 

許倬雲社會文化思想

  • 追求中國文化的本質
許倬雲每寫一部書、一篇論文,不是簡單地排比時代的先後、人事的更迭,而是用心去追求中國文化的本質。以他最具代表性的三部學術專著為例,《西周史》是在探尋中國文化秩序的本源,寫到西周亡國,他會聯想到抗戰時期同胞的慘狀而落淚;《中國古代社會史論》關注的是一個社會的分層與流動機制;《漢代農業》則關注人口壓力、市場網絡、政府和工商關係,給近代以來的三農問題帶來了很多啓發。 [40] 
  • 為老百姓寫史
連續十幾年,許倬雲多次回到中國大陸考古,看到農耕工具,他想起幼時接觸的戰爭時期的中國農村;目睹鄰里鄉黨的人際關係,他想到了自己出身的士大夫家族。“歷史的意義在於大多數普通人的日常生活”。70歲之後的許倬雲,致力於為普通人寫作。開始致力於大眾史學,不寫王侯將相,不講開疆闢土,只“為老百姓寫史”,希望中國數千年的文化“綻現一番魚躍鳶飛的美麗新世界”。“説中國”“説歷史”系列陸續完成,每一本書,都離不開中國,離不開中國文化。 [46] 
此後的十多部著作,其範圍不出大型集合體的聚散、思想文化的盈縮,還有社會節奏的變遷,都是為了給普通讀者提供一種切實的歷史參照物,讓讀者有所思,有所得。 [40] 
  • 讀“社會”這本大書
許倬雲主張,讀書固然重要,更要讀“社會”這本大書。近年來,許倬雲的線上課程、演講、談話頻頻“破圈”,受到年輕羣體的喜愛。九十多歲了,仍保持着少年時的習慣,每天看英文報刊、兩岸的中文資訊,為變化劇烈的世界心懷憂慮,對新技術的關心和思考。對於個人主義之下日漸疏離的人倫關係顯得憂心忡忡。對於“人工智能會對包括歷史在內的人文學科造成什麼改變的問題”,他回覆道:“我不擔心AI超越我們,我擔心我們忘了別人——人跟人之間不再有面對面的接觸,人把自己封鎖在小盒子裏邊,忘了外面有血有肉的別人。” [40] 
許倬雲對世界文明發展的歷史進行了回顧,認為20世紀見證了文化的崩遺,21世紀是否能夠伴隨若突破,還未可知。科學在給人類帶來了便利的同時,也播來了人類對自身定位的迷茫,世界正在經歷變化,也正在尋求破解。許倬雲認為,中國的知識分子能夠成為追尋這一答案的有生力量,也應該承擔起重建世界文明的責任。 [52] 
  • 知識分子的責任
許倬雲將專業研究、家國情懷與知識行動聯繫在一起,知行合一,身體力行。
在知識分子這個話題上,最有代表性的是許倬雲(2020)一篇名為“歷史上的知識分子及未來世界的知識分子”的著名演講,該演講的時間是2006年。其中體現出深切的憂患意識,指出不論歐美還是中國,專家型的人才越來越多,但是真正能夠把專業跟社會、國家、世界發展的命運聯繫起來的人越來越少。
許倬雲提倡,學者,尤其是人文與社會科學的學者,不僅應該成為學術上的專家,更應該思考世界的命運、社會的命運、國家的命運。個人的命運與時代和世界的命運息息相關。知識分子作為助推社會進步與變革的一大力量,對自身使命的反思將深切影響其知識實踐,並最終對世界、社會、國家和個人的命運產生影響。 [53] 

許倬雲治學成就

  • 研究成果
許倬雲一生離開不了先天殘障造成的種種病痛。也就在長期的痛苦折磨中,他完成了一部又一部的著作。自青年到老年,他從未停止著述。可以説,他的書寫就是他的存在,顯示他生命意義的最真實的存在狀態。 [39] 
從1960年代開始,許倬雲在台灣、美國不斷教研與著述。據《倬彼雲漢:許倬雲先生學思歷程》記載,截至2022年,許倬雲共有中文專著58種、英文專著6種、中文合著及編著26種、英文合著2種,共計92種、212個版本行世。
早期著作有:《歷史學研究》《中國科學思想的因素》《中國傳統的性格與道德規範》《傳統與更新》《關心集》《求古編》《西周史》《中國古代文化的特質》《挑戰與更新:許倬雲文集(政論之冊)》《剎那與永恆:許倬雲文集(文化之冊)》等等。初版多發行於台北,集中於史學專門類著作,後逐漸在北京等地再版。
後期著名的有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整理出版的書籍。包括“許倬雲看歷史系列”(全四冊):《從歷史看時代轉移》《從歷史看人物》《從歷史看領導》《從歷史看管理》,以及《漢代農業:早期中國農業經濟的形成》《中國古代社會史論一春秋戰國時期的社會流動》《現代倫理寓言一東遊記》《中國文化與世界文化》等。這一時期的著作,除了對許倬雲舊有英文史學書籍的翻譯和再版外,還出現了更多的對當代人文社會警示性論著,由歷史出發,對現代社會的運行機制提出看法和建議。
許倬雲已取得的研究成果豐碩,這些成果在展示了許倬雲對歷史進程的卓越理解的同時,也體現了他對當代社會的觀察和反思。他思考的範圍不僅僅侷限於中國國內,他還立足於全球視角來關注中國歷史的原貌和走向,有自己獨立的思考,給史學界乃至世界文明的發展以重要的參考和啓迪。 [51] 
  • 主要著作
1991年,大陸引進出版許倬雲的第一本書《中國文化與世界文化》。這本史學通識讀物,由其上課講稿和對話錄組成,強調以世界的眼光看待中國歷史——這也是他一以貫之的學術立場。
1994年,大陸出版他的第二本書《從歷史看領導》。同年,大陸出版了他的學術專著《西周史》。該書從新石器時代開始,整合考古、文獻、金文三方面的資料,從文化、觀念、制度、生活等角度,論述了大一統的“華夏中國”是如何形成的。自1984年聯經初版至今,這本書已經印行了十個版本,成為該領域必讀的學術經典。
1998年,《漢代農業:早期中國農業經濟的形成》在大陸被翻譯出版。同年,還在大陸出版了《歷史的分光鏡》,這是由其學生陳寧、邵東方將其學術著作中的主要觀點提要整理而成。 [41] 
2005年定稿的《萬古江河》可謂許倬雲能最為傳世的中文大書,這一年恰是他在美國亞洲學會得獎的後一年。也許是意味着許倬雲學思歷程中的一個“書寫轉向”——從英文轉向中文,從歷史專業轉向歷史“通業”,書寫對象也從史學同行轉向“這一代中國人”。 [39]  2006年,《萬古江河:中國歷史文化的轉折與開展》同步在海峽兩岸出版,不僅獲得國家圖書館文津獎,在海峽兩岸銷量也超過百萬冊。2019年7月,清華大學向新生髮送錄取通知書的同時,一併送上《萬古江河》,校長寄語新生“從歷史文化中汲取力量”。
2006年至今,許倬雲在大陸出版新作近二十種,如“中國三部曲”、“文明三書”、“從歷史看管理”系列等,自選集、演講集、舊書新版絡繹不絕,成為這個時代最具公眾影響力的歷史學家之一。
2011年,81歲的許倬雲開始了長達十年的大眾史學的寫作:先後出版《大國霸業的興廢》(2012)、《現代文明的成壞》(2012)、《台灣四百年》(2013)、《中西文明的對照》(2013)、《這個世界病了嗎》(2015)、《説中國》(2015)、《中國文化的精神》(2018)、《許倬雲説美國》(2020)、《許倬雲十日談》(2022)和《往裏走,安頓自己》(2022)。 [54] 
2020年疫情初起,《十三邀》對許倬雲的採訪播出,成為轟動一時的文化現象。 [41] 
  • 託付之作
許倬雲一生著作頗豐,93歲仍立新説。2023年出版的《經緯華夏世紀老人的畢生夙願,史學大家許倬雲的託付之作 [41] 
《經緯華夏》與《萬古江河》一樣,有着一以貫之的“大關懷”。許倬雲跳脱出中國文化內部演變的敍述,以“大歷史”的觀看視角與思維方式,對華夏內外的歷史互動進行了全新的歸納排列,再現了中國大地上人羣、族羣、文化互動融合的軌跡。讚歎中國文化經歷多次調整磨合後,呈現出來的包容性:“如此特色,在世界其他文化形成過程中,甚為罕見——很少有地理上如此完整的一片空間,作為族羣融合的場所。於是,從本書陳述的時間看,中國文化跨度近萬年,少説也有六千年。在整個人類文化史上,這一個例極為獨特。”
全書結尾,是這位常年心懷憂慮的鮐背老人對這個世界的殷殷屬望:希望《禮記·大同》裏的“大同世界”理想,早日在中國乃至世界落實。希望經由這本書,讓國人知道——“天地之間應有如此的中國”。 [40] 
人才培養
許倬雲在美任教期間,一直心繫祖國,始終以“入世、淑世、濟世”為己任,為海峽兩岸精英的培養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1990年,許倬雲在美國加州成功組織籌辦了第一期“浩然營”,至2000年時,成功舉辦了六期活動,培養了學界、政界、媒體界等諸多領城的人才,這對學界的交流和資源的充分利用具有重要意義。
許倬雲在教學之餘,也儘可能多地參加各地舉辦的講學活動,與台灣大學人文高級研究院、南京大學人文高級研究院等組成合作關係,不定期地與學校的學子以及幕名而來的學者進行交流,建立了內外溝通的窗口。 [52] 
許倬雲是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高級研究院、台灣大學高研院的創辦者之一,是促進兩岸學術交流和高研院開展國際學術交流的重要推動者,也是關心後學的知心前輩。2005年至2013年期間,每學期都會去高研院工作2-3個月,參與高研院舉辦的午餐會、學術沙龍、學術會議,開辦各種學術講座,並與駐院學者逐一交談。 [36] 
2005年,在許倬雲倡導之下,東南大學吳健雄學院專門設立了“華英文化系列講座”。
2018年7月,應邀為東南大學吳健雄學院擬定了十六字院訓:“立志方面:修己安人(出自《論語》);學習方面:學博明辨(出自《學庸》);任事方面:體大慎微(若干典故合成)”。 [35] 

許倬雲個人生活

許倬雲健康

許倬雲兒時
許倬雲兒時(2張)
1930年,在美麗的鼓浪嶼,38歲的章舜英又為許鳳藻生了一對雙胞胎,這便是許倬雲與弟弟許翼雲。適逢戰亂時期,母親生了一場病,營養和健康欠佳,雙胞胎弟弟翼雲是健康嬰孩,但不幸的是,許倬雲一出生就是高度殘疾,手腳都是彎的,手掌內屈,足背向地,完全不能動。 [41]  [46] 
1957年,在芝加哥大學留學讀書的5年期間,接受5次免費矯正手術。 [22]  [54] 
2022年,許倬雲已經91歲了,仍在執着地尋找解決方案,要和自己的身體作戰。10年前,動了兩場大手術,脊椎剩下四寸沒動,在那之後,不能低頭,不能彎腰,只能勉強站立,閲讀只能在電腦上進行。一年多前,他徹底癱瘓,站立也成為難事,只剩右手食指還能動。吃飯要靠太太孫曼麗餵食,寫作只能靠口述。 [12] 

許倬雲家族

許氏家族:許氏家族是士大夫世家,清朝乾隆年間從福建搬到無錫,成為當地士族太平天國戰爭開始後,許氏大宅被據為王府 [46]  ,家境開始一落千丈。許家所在的無錫遭遇了有史以來最嚴重的重創,許倬雲的爺爺跑到外地做師爺謀生,待戰亂落幕,無錫許家的26個男丁只剩下5個。到了許鳳藻這一代時,家中義田只剩五六十畝,這在江南,已是小數字。那時,家中祖訓是:窮無矢志,富不癲狂。 [46] 
父親許鳳藻(字伯翔,1891年-1953年8月14歲時考上了位於南京、隸屬於南洋水師的江南水師學堂,學校是曾國藩辦的,屬於英式教育。既有中國傳統人文素養,又受到英國紳士風度薰陶,許鳳藻的成績常列第一。18歲畢業後,便做了炮艇副長 [46]  ,從此走上海軍軍官之路,早年留學英國學習軍事,受過中西方教育的薰陶,歷史、地理功底很好,視野寬廣。 [19]  這年年底,許鳳藻完成了人生大事,娶章舜英為妻。北伐勝利後,許鳳藻到廈門任海關監督 [46] 1957年,調任湖北荊沙關監督。1953年8月過世,享年63歲。 [54] 
母親:章舜英。章家也曾是無錫世家,同樣在太平天國時遭遇家道中落,算得上門當户對。章舜英是傳統的中國婦女,家庭便是她的全部。當許鳳藻參加辛亥革命,陪孫中山巡視江防、指點江山,並相繼繳獲德軍、俄軍戰艦,意氣風發捷報頻傳時,她同時也為許家生兒育女,開枝散葉。1930年,已經38歲的章舜英又為許鳳藻生了一對雙胞胎,這便是許倬雲與弟弟許翼雲。 [46]  1983年5月,章舜英病逝,享年94歲。 [54] 
許倬雲與家人
許倬雲與家人(1張)
回憶母親,許倬雲最常想起的畫面,是他嘗試做任何事情,母親都站在三步外。1957年許倬雲要去美國留學,對他母親是很大的刺激,因為從小到大,許倬雲沒有離開過她的身邊。母親為他準備了一包針,那一包一百多根針,每根針上都穿好了線,以備他縫補衣物之用。説到此處,許倬雲幾乎慟哭起來。2022年許倬雲在自己生日那天談起和母親的情感,“母難之辰,老來思親,尤其深切”。許倬雲做了一首思念母親的絕句:“蟲鳴鳥啼風雨窗,光搖影動夜巡燈;中宵萬里思親夢,日落千羊喚母聲。”
雖然在台灣住宅的門牌早就換了。但是兄弟姐妹孫子孫女(有100多個子孫的一個大圈),永遠記得永康街17巷26號——“永康家園”。 [32] 
與曼麗共結連理
與曼麗共結連理(3張)
妻子:孫曼麗。原是許倬雲的學生,比許倬雲小12歲,孫曼麗在台大是近代史研究所所長陳永發的同班同學,畢業時,許倬雲時任台大歷史系主任 [34]  在孫曼麗畢業後的第三年開始來往,1969 年2月9日,由周聯華牧師主持、沈剛伯先生和李濟先生為證婚人,在台北懷恩堂與孫曼麗共結連理。孫曼麗的第一個工作是在台灣“中央圖書館”(現台北“中央圖書館”)。1970年,隨許倬雲到了美國,那一年曼麗二十七八歲,抱着一個八個月大的娃娃。夫妻二人相契甚深,許倬雲説如可選擇,下輩子還是願意再結為夫妻。 [34] 
獨子:許樂鵬。1969年11月出生。
長孫:歸仁。2006年3月出生。 [54] 
大哥:許泰雲。1932年,在一次大瘟疫中去世。 [32] 
二姐:許婉清。1948年底,許倬雲隨二姐許婉清夫婦南下去了台灣。
胞弟:許翼雲。1930年出生,與許倬雲是雙胞胎。 [22] 
堂姐:許有苓。
堂弟:許凌雲。手足中排行第九,堂姐許有苓和堂弟許凌雲是許倬雲二叔的孩子,1932年,二叔二嬸在一次大瘟疫中去世,當時,許凌雲只有8個月大。二個孩子是由許倬雲的父母養大。 [32] 
許倬雲及家人
參考資料: [19]  [22]  [56] 

許倬雲個人作品

許倬雲專著

個人專著
序號
圖書名稱
出版機構
出版年份
1
《心路歷程》
1964
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
1969
2
《歷史學研究》
1966
3
《中國科學思想的因素》
台北:美國各大學中國語文聯合演習所
1968
4
《中國傳統的性格與道德規範》
台北:美國各大學中國語文聯合演習所
1968
5
《傳統與更新》
台北: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
1980
6
《關心集》
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1982
7
求古編
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1982
2006-10
8
西周史
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1984
北京:三聯書店
1994
修訂三版,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1990
增補本(海外學人叢書)北京:生活 讀書 新知三聯書店
2001-01
9
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1988
北京:新星出版社
2006-06
10
《挑戰與更新:許倬雲文集(政論之冊)》
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1988
11
《剎那與永恆:許倬雲文集(文化之冊)》
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1988
12
《風雨江山:許倬雲的天下事》
台北:天下文化出版社
1991
13
《推動歷史的因素》
台北:社會大學文教基金會
1990
14
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
1991
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6-09
15
《從歷史看領導:松下幸之助的管理手札》
台北:洪建全教育文化基金會
1992
16
台北:洪建全教育文化基金會
1992
北京:生活 讀書 新知三聯書店
1994
桂林: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6
17
《中國文化的發展過程》
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1992-10
18
《現代倫理寓言——東遊記》
台北:洪建全教育文化基金會
1995
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3-06
19
《現代社會的職業倫理》
台北:洪建全教育文化基金會
1995
20
《現代社會的公平與正義》
台北:洪健全教育文化基金會
1905-06
21
《尋路集》
River Edge,New Jersey:八方文化企業公司
1996
22
台北:洪建全教育文化基金會
1997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07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1-05
23
《漢代農業:早期中國農業經濟的形成》(程農、張鳴譯)
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1998
24
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1998-06
25
《九六文錄:中國人文探索》
台北:台灣書店
1998
26
台灣:洪建全教育文化基金會
2000
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7-01
27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2-08
28
台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2003
29
《江渚候潮汐》
台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2004
30
《江心現明月》
台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2004
31
台北:洪建全教育文化基金會
2005
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7-01
32
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5-08
香港:商務印書館
2005
33
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5-08
34
中國古代社會史論:春秋戰國時期的社會流動》(鄒水傑 譯)
理想國|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6-01
35
香港:中華書局
2006
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2006-06
台北:英文漢聲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06
36
《史海巡航:歷史問學週記》
台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2007
37
台北:台大出版中心
2008
38
台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2008
2021-10
39
理想國|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8-08
40
理想國|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8-09
41
理想國|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9-02
42
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
2009-05
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2-08
43
中國文化的發展過程》(錢賓四先生學術文化講座)
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
2009-08
44
許倬雲談話錄》(許倬雲口述,李懷宇撰寫)
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010-01
45
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2009
北京:生活 讀書 新知三聯書店
2010-08
46
許倬雲看歷史系列(全四冊):《從歷史看時代轉移》《從歷史看人物》《從歷史看領導》《從歷史看管理》
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011-03
47
知識分子:歷史與未來》 (許倬雲講演錄)
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011-09
48
西周史
增補本,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2001-04
增補二版,北京:生活 讀書 新知三聯書店
2018-08
49
漢代農業:早期中國農業經濟的形成》(程農、張鳴譯,鄧正來校)
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2012-01
50
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
2012-04
51
説中國
理想國|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015-05
52
理想國|九州出版社
2018-12
53
理想國|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020-06
54
許倬雲説美國:一個不斷變化的現代西方文明》
理想國|上海三聯出版社
2020-07
55
新經典文化| 南海出版公司
2023-09
參考資料: [2-8]  [21]  [27-31] 

許倬雲合著

合著作品
主要作者
著作名稱
出版社
出版時間
1
《慶祝李濟先生七十歲論文集》
台北:清華學報社
1965-1967
2
-
《中央研究院成立五十週年紀念論文集》
台北:中央研究院
1978
3
《人文學概論》
台北:東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1979
4
-
《中央研究院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歷史考古組》
台北:中央研究院
1981-1982
5
許倬雲等
《知識與民主》
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
1986
6
許倬雲等
《勞貞一先生八秩榮慶論文集》
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1986
7
許倬雲等
《中國歷史論文集》
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1986
8
錢穆 余英時 許倬雲等
《中國何處去?》
台北:《聯合月刊》雜誌社
1986
9
嚴文鬱等
《蔣慰堂先生九秩榮慶論文集》
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1987
10
楊聯升 全漢升 劉廣京主編
《國史釋論——陶希聖先生九秩榮慶論文集》
台北:食貨出版社
1987-1988
11
《中華民國文化發展之評估與展望》
台北:台灣行政部門文化建設委員會
1990
12
許倬雲等
《站在歷史的轉折點上——李登輝先生政策理念之探析》
台北:正中書局
1990
13
宋文燻主編
《考古與歷史文化:慶祝高去尋先生八十壽論文集》
台北:正中書局
1991
14
許倬雲等
《浩然基金會暑期研習會演講討論輯:世界宏觀(第一冊)》
台北:浩然基金會
1991
15
許倬雲等
《浩然基金會暑期研習會演講討論輯:人文(第五冊)》
台北:浩然基金會
1991
16
《中國歷史轉型時期的知識分子》
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1992
17
許倬雲等
《尋找九十年代的人生價值:智慧生活》
台北:洪建全教育文化基金會
1994
18
-
《中國歷史上的分與合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台北:聯合報系文化基金會
1995
19
-
《史學:傳承與變遷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台北:台灣大學歷史學系
1998
20
王永慶等著
《叫太陽起牀的人》
台北:正中書局
1999
21
許倬雲等著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成立七十五週年紀念論文集》
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2004

許倬雲編著

編著作品
主編
作品名稱
出版社
出版年份
1
許倬雲
《中國上古史論文選輯》
台北:國風出版社
1965
再版,台北:台聯國風出版社
1966-1967
三版,台北:台聯國風出版社
1975
2
台靜農 許倬雲
《台灣大學文史叢刊》
第16期至第26期
1965-1968
3
屈萬里 許倬雲
《台灣大學文史叢刊》
第27期至第38期
1969-1972
4
許倬雲 毛漢光 劉翠溶
台北:漢學研究資料及服務中心
1983
5
許倬雲 丘宏達
《抗戰勝利的代價:抗戰勝利四十週年學術論文集》
台北:聯合報社
1986
6
許倬雲 張忠培
1999
7
許倬雲 張忠培
《中國考古學跨世紀跨世紀的回顧與前瞻:1999年西陵國際學術研討會文集》
2000-01
8
許倬雲 陳天機 關子尹
香港:商務印書館
1999
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4-05
9
許倬雲 張忠培
《新世紀的考古學:文化、區位、生態的多元互動》
2006-04

許倬雲論文散文

論文與散文(2000年以後主要作品)
作品名稱
刊物名稱
頁碼
1
《談樞軸時代》
《二十一世紀》2000年總第57期
30--32
2
《十年祝詞》
《二十一世紀》2000年總第61期
80--81
3
《我們走向何方》
《開放時代》2000年第5期
5--12
4
《近百年來中國的歷史學發展軌跡》許倬雲、李國祁主講(李惠華整理),
《歷史月刊》2000年第145期
74--85
5
《兩岸對話的發展過程》
《交流》2001年第56期
27--30
6
《評美國人寫的<蔣經國傳>》
《領導文萃》2001年第4期
114--116
7
《漢學中心二十年慶一一回顧與前瞻》
《漢學研究通訊》2001年第20卷第3期
1--2
8
《楊慶先生的治學生涯一九一一--一九九九》
《漢學研究通訊》2001年第20卷第3期
88--90
9
《試論社會、族羣與文化》
《中國文化研究》2001年秋之卷
101--103
10
《門外漢讀全先生的研究》
《薪火集:傳統與近代變遷中的中國經濟(漢異教授九秩榮慶祝壽論文集)》,台北:稻鄉出版社2001年
--
11
《神祗與祖靈》
宋文燻、李亦園、張光直主編《石璋如院士百歲祝壽論文集:考古·歷史·文化》,台北:南天書局2002年
--
12
《論學不因生死隔》
《讀書》2002年第2期
72--76
13
《港台學者談大學通識教育——香港科技大學許倬雲教授:從知識到智能的追尋》
《中國大學教學》2002年第2-3期
34一35
14
《再看曾國藩》
《領導文萃》2002年第6期
190--191
15
《試論伊斯蘭文化體系與東西方兩大文化的互動》
《歷史月刊》2002年第169期
68--73
16
《也是一番反省一—<台灣史學五十年>序言》
《歷史月刊》2002年第175期
85--90
17
《揹負太多的師恩和友愛》
王永慶,《叫太陽起牀的人》,台北:正中書局2003年
--
18
《農民自主與農業振興》
《農訓》2003年第20卷第1期
6--9
19
《打造“人”的教育》
《遠見雜誌》2003年第200期
262--263
20
《中國知識界關於伊拉克戰爭的爭論——許倬雲:美國民主政治的缺失》
《天涯》2003年第3期
190--191
21
《對王德權先生“古代中國體系的摶成”的響應——許倬雲先生的對話》
《新史學》第14卷第1期
203--208
22
《從歷史角度論述幾個違反永續發展的案例》
《全球變遷179.通訊雜誌》2003年第38期
17--20
23
《自古霸業終成空》
《歷史月刊》2003年第185期
60--64
24
《情理相通的通識教育》
《中國大學教育》2003年第6期
10--11
25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一憶台灣半世紀的史學概況》
《當代)2004年第82期
70--75
26
《人、空間、時間 (1)》
《人生雜誌》2004年第255期
112--117
27
《人、空間、時間 (2)》
《人生雜誌》2004年第256期
112--116
28
《人、空間、時間(3)》
《人生雜誌》2005年第257期
112--116
29
《問明日誰主蒼茫》
《二十一世紀》2005年總第91期
7--8
30
《歷史散論:歷史的多種定義》
《歷史月刊》2005年第206期
36--38
31
《學史散論——古代的中原是怎樣形成的?》
《歷史月刊》2005年第207期
34--37
32
《中國概念與其經濟接口》
《歷史月刊》2005年第208期
38--40
33
《學史散論——古代中原的多種文化》
《歷史月刊》2005年第209期
30--32
34
《第二次世界戰爭——戰後六十年的回顧》
《歷史月刊》2005年第211期
48--52
35
《美國國會圖書館藏書的史料意義舉隅》
《歷史月刊》2005年第212期
34--38
36
《<萬古江河——中國歷史文化的開展與轉折>自序》
《歷史月刊》2005年第213期
34--36
37
《二十世紀中葉前台灣百年的變化》
《歷史月刊》2005年第214期
38--40
38
《君權與相權》
《歷史月刊》2006年第218期
35--37
39
《不同形式的管理制度》
《現代營銷(學苑版)》2006年第7期
78--80
40
《中國現代學術科目的發展》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2006年第52期
1--8
41
《劉邦與朱元璋:兩位開國董事長》
《哈佛商業評論中文版》2006年第1期
68--72
42
《社會的底與邊》
喬健編著,《底邊階級與邊緣社會:傳統與現代》,台北:立緒文化2007年
--
43
《温良正直、博厚高明——錢存訓先生<留美雜憶>序言》
《傳記文學》2007年第91卷第4期
545
44
《萬古江河些微事》
《國學》2007年第3期
56--58
45
《漢與明的兩種格局》
《今日科苑》2007年第13期
98--99
46
《從歷史人物看管理》
《刊授黨校》(學習特刊)2007年第8期
30一31
47
《劉邦唯友,朱元璋唯親》
《領導文萃》2007年第9期
53--56
48
《假如公司是部落》
《科技創業月刊:創業指南》2007第4期
20--21
49
《我為何寫<萬古江河>》
《解放日報》2007年4月1日
--
50
《災難之後,台海或可成盛事》
《南方週末》2008年5月29日
--
51
《震後援助無須再考慮“面子”問題》
《南方週末》2008年5月31日
--
52
《作為文化先鋒營的高等研究院》
《文匯報》2008年7月27日
--
53
《中國人的思考方式》
《發現》2008年第11期
60
54
《“貴、壽、富、福、喜”的另類定義》
《發現》2008年第12期
1
55
《中國中古時期飲食文化的轉變》
王明珂主編,《鼎燻文明:古代飲食史》,台北:中華飲食文化基金會2009年
--
56
《從多元出現核心》
《燕京學報》新26期,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
--
57
《世運與學術》
《古今論衡》2009年第19期
4--10
58
《知識分子的信念》
《書摘》2009年第1期
8--10
59
《問學觀世七十年》許倬雲、張弘
《社會科學論壇》(學術評論卷)2009年第1期
48--61
60
《漢之為漢——中國人自稱漢人的文化意藴》
《晚報文萃》2009年第6期
54--55
61
《問學觀世七十年》
《雜文月刊》(選刊版)2009年第4期
32--34
62
《大文化普及系列之一:歷史的背影》
《教書育人》2009年第28期
70--71
63
《16世紀前的中國》
《全國新書目》2009年第21期
18--19
64
《從中國歷史看世界未來》
《第一資源》2009年第3期
166--176
65
《長憶濟之師——位學術巨人》
《南方週末》2009年8月26日
--
66
《<北美中國學:研究概述與文獻資源>序》
張海惠主編《北美中國學:研究概述與文獻資源》,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
67
《<李宗侗著作集>序》
《書品》2010年第4期
26--28
68
《漢學研究中心三十週年紀念專輯》
《國文天地》2010年第26卷第5期
4--31
69
《從<二十一世紀>迎接二十一世紀》
《二十一世紀》2010年總第121期
7--12
70
《心路歷程》
《散文選刊》2010年第1期
52--54
71
《戰國時代的列國體制》
《全國新書目》2010第21期
40--41
72
《20%的農民不必變成流浪的農民工》
《商界》(評論)2010年第4期
97
73
《我在台灣大學》許倬雲、李懷宇
《讀書文摘》2010年第5期
46--50
74
《我的求學生涯》
《學習博覽》2010年第5期
20--21
75
《“貴壽富福喜”的另類定義》
《百姓生活》2010年第9期第15頁
--
76
《百年曆史學發展》
《“中華民國”發展史:學術發展》(上冊),台北:政治大學,2011年
--
77
《趙家的管理一塌糊塗,為何人民卻感恩戴德》
《芳草》(青春版)2011年第1期
74
78
《重寫<西周史>,我還想寫些什麼?》
《讀書》2011年第8期
135--137
79
《一百年的路是“正反合”的過程》許倬雲、馬國川
《江淮文史》2011年第6期
14--28
80
《王道、人道、仁道》
劉兆玄、李誠主編,《王道文化與公益社會》,桃園:“中央”大學出版中心,2012年
--
81
《憶小波一一<我的兄弟王小波>代序》
王小平著,《我的兄弟王小波》,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2012年
--
82
《小部族抓住大帝國關鍵》
《領導文萃》2012年第4期
38--40
83
《大數據時代的啓示》
《商》2012年第10期
184
84
《信息時代需要“大數據”》
《中國企業家》2012年第15期
116
85
《“遊藝”之廣,用心之深》
《中國新聞週刊》2012年第28期
87
86
《九個毛病大家都有》
《經營者(汽車商業評論)》2012年第10期
206--207
87
《王朝的盛衰週期》
《領導文萃》2012年第22期
84--87
88
《中國古代平民生活:食物、居住、衣着、歲時行事及生命禮儀》
邱仲麟主編,《中國史新論:生活與文化分冊》,台北:“中央研究院”,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13年
--
89
《(思與言>五十週年賀詞》
《思與言:人文社會科學雜誌》2013年第51卷第4期
265--269
90
《思與言》
《思與言:人文與社會科學雜誌》2013年51卷第4期
265--305
91
《史國強<追尋五帝>序》
《東吳學術》2013年第4期
12--15
92
《我與台灣六十年》
《南方週末》2013年6月20日
--
93
《中國古代建構的價值觀念》
《記者觀察》2013年第1期
110--112
94
《談宋明,説歷史》
《領導文萃》2013年第5期
85--89
95
《談宋明,説歷史》
《人才資源開發》2013年第5期
94--95
96
《中國人的思考方式》
《雜文月刊》(文摘版)2013年第9期
19
97
《我的母親》
《愛情婚姻家庭》(生活紀實)2013年第10期
46--47
98
《傅樂成<中國通史>簡體版序》
傅樂成,《中國通史》,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年
--
99
《上官鼎,重出江湖;王道劍,藏鋒圓融》
《南方週末》2014年7月31日
--
100
《中國人的基因》
《國家人文歷史》2014年第18期
76--77
101
《新石器時代族羣的分合》
《國家人文歷史》2014年第19期
74--75
102
《中華核心的形成(上)》
《國家人文歷史》2014年第20期
78--79
103
《中華核心的形成(下)》
《國家人文歷史》2014年第21期
54--55
104
《春秋戰國時期“華夷”觀念》
《國家人文歷史》2014年第22期
82--83
105
《諸侯的擴張擴大了中國》
《國家人文歷史》2014年第23期
76--77
106
《“天下帝國”關鍵性的秦漢時代》
《國家人文歷史》2014年第24期
60--61
107
《胡人漢化的另一面》
《文史博覽》2014年第8期
43
108
《百五人瑞,錢存訓先生一生行述》
《漢學研究通訊》2015年第34卷第3期
1--6
109
《這二十五年內的變化》
《二十一世紀》2015年總第151期
3一8
110
《西漢時期的意識形態》
《國家人文歷史》2015年第1期
72--73
111
《秦漢帝國向周邊的擴張》
《國家人文歷史》2015年第2期
82一83
112
《越、朝、日為何沒納入中國疆域》
《國家人文歷史》2015年第3期
70--71
113
《天下國家模式的覆滅》
《國家人文歷史》2015年第5期
70--71
114
《天下國家體制的衰敗與重組》
《國家人文歷史》2015年第6期
86--87
115
《比較漢唐天下秩序》
《國家人文歷史》2015年第7期
74--75
116
《取精用宏,開中華文明之“大成”》
《國家人文歷史》2015年第8期
74--75
117
《宋時代的東亞格局》
《國家人文歷史》2015年第9期
78--79
118
《漢堅實,唐宏大,宋穩定》
《國家人文歷史》2015年第10期
70--71
119
《蒙元時代,蒙古帝國與中國關係》
《國家人文歷史》2015年第11期
88--89
120
《蒙元的族羣階級社會》
《國家人文歷史》2015年第12期
8081
121
《暴力統治,另類的朱明皇朝》
《國家人文歷史》2015年第13期
82--83
122
《空前絕後的明代皇權》
《國家人文歷史》2015年第14期
86--87
123
《南北差異導致晚明動盪》
《國家人文歷史》2015年第15期
92--93
124
《專制使中國失去主動積極的氣魄》
《國家人文歷史》2015年第17期
48--49
125
《滿清時代——最後一個征服王朝》
《國家人文歷史》2015年第18期
84--85
126
《沒有常設軍備的暴力統治》
《國家人文歷史》2015年第19期
90--91
127
《閉關恰在“盛世”始》
《國家人文歷史》2015年第20期
92--93
128
《“天下帝國”的殘照》
《國家人文歷史》2015年第21期
76--77
129
《中國代的思想體系》
《月讀》2015年第4期
63--66
130
《越、朝、日為何沒納人中國疆域》
《東西南北》2015年第7期
73--74
131
《教育必須保持多元》
《考試》2015年第9期
15
132
《秦漢帝國向周邊的擴張》
《領導文萃》2015年第8期
41--45
133
《古人這樣做管理》
《商界》(評論)2015年第7期
94--96
134
《古代中國疆域延伸受制於交通?》
《文史博覽》2015年第8期
45
135
《我們究竟是誰?》
《雜文月刊》(文摘版)2015年第10期
24
136
《許倬雲談西周的歷史地位》
《月讀》2015年第11期
63--65
137
《你把自己圈得越小,你的敵人就越多》
《上海採風》2015年第11期
94--95
138
《現代文明的天問——<現代的歷程>序》
杜君立,《現代的歷程》,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16年
--
139
《移去國際瞭解的魔障一一<亞洲的去魔化>推薦序》
于爾根·奧斯特哈默《亞洲的去魔化——18世紀的歐洲與亞洲帝國》,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6年
--
140
《中西方文明的不同形態一一以西歐蠻族諸國與五胡十六國為例》
《月讀》2016年第4期
67--69
141
《諸侯擴張擴大了中國》
《領導文萃》2016年第16期
40--42
142
《中國人的信仰》
《中國慈善家》2016年第1期
20--25
143
《中國的企業家精神》
《中國慈善家》2016年第10期
12--14
144
《移去國際瞭解的魔障》
《中國慈善家》2016年第11期
72--73
145
《鉅變來臨,我們如何自處——<先知中國>序》
餘世存《先知中國:中華文明軸心時代的偉大智者》,廣東:廣東人民出版社,2017年
--
146
《“走出鄉土”之後怎麼辦》
《書屋》2017年第4期
7一9
147
《從“體國經野”到全球化》
《讀書》2017年第5期
43--48
148
《中國的針灸與烹任》
《祝你幸福》(上旬刊)2017年第2期
34--35
149
《延續千年的中國人情社會》
《記者觀察》2017年第2期
76--79
150
《中國式民主》
《視野》2017年第3期
4--6
151
《周文化的包容性》
《月讀》2017年第03期
68--70
152
《清朝三百年無國防》
《風流一代》2018年第14期
57
153
《美國的東亞族羣》
《世界文化》2019年第7期
40--43
154
《中國人的思考方式》
《浙江人大》2019年第7期
66
155
《<商埠春秋>敍言》
錢鍾漢,《商埠春秋》,蘇州:古吳軒出版社,2020年
--
156
《三十而立:<二十一世紀>的慶賀感言》
《二十一世紀》2020年總第181期
21--27
157
《知識與教育》
《小品文選刊》2020第4期
16--17
158
《憶王小波》
《北方人(悦讀)》2020年第6期
17
159
《美國何以日漸敗壞?》
《記者觀察》2020第22期
90--93
160
《長憶濟之師:一位學術巨人》
岱峻著,《李濟傳》(全新修訂本),北京:商務印書館,2021年
--
161
《一位才德兼備的史學家:戴國輝——<戴國講台灣>序》
戴國輝,《戴國輝講台灣》,北京:九州出版社,2021年
--
162
《遍地烽火,何日河清:從鑲嵌到融合--<全球化的裂解與再融合>序》
朱雲漢:《全球化的裂解與再融合》,北京:中信出版社,2021年
--
163
《疫情當下的人類社會和中美關係》
《特區實踐與理論》2021年第1期
5--12
164
《許倬雲疫中口述:我終於隨時可以走了》馮俊文整理
《南方週末》2022年4月14日
--
165
《1840年以來的中國與美國》陳新華整理
《二十一世紀》2022年總第193期
11--27
參考資料: [57-58] 
文章
文章名稱
發表時間
美國不斷製造危機,將世界的裂痕越拉越
2021年 [11] 

許倬雲講座訪談

  • 音頻、視頻課、講座及訪談
序號
內容主題
媒體/平台
年份
1
《許倬雲:生命的延長線》,《大家》,
中央電視台
2013年
2
《許倬雲:要有一個遠見,超越你未見》,《十三邀》
2020年
3
《許倬雲十日談》
2020年
2021年
4
《許倬雲教育十日談》
2021年
5
《許倬雲先生八堂人類文明通史課》
2021年
6
《許倬雲的極簡美國史》
2021年
7
《誰塑造了我們·第一季·總序》
三聯中讀
2021年
8
《人生開學季》演講
2021年
9
《大歷史下的中美、世界與我們的未來》,
2021年
10
《許倬雲講世界歷史:五百年大變局》
B站
2022年
11
《當今世界的格局與人類未來》
中歐商學院
2022年
12
《如何與工作相處》
2022年
13
許倬雲對話張維迎,《企業家精神與中國文化》
2022年
14
許倬雲對話項飈,《焦慮年代,如何尋找自我的出路》
B站
2022年
15
許倬雲對話劉擎,《不確定的年代,如何安頓自己的心》
B站
2022年
16
許倬雲對話俞敏洪,《往裏走,安頓自己》
2022年
17
《我的人生原則》
混沌學園
2022年
參考資料: [56] 
  • 講授課程
《許倬雲訪談錄》、《文化史:社會學和歷史學的交集》、《百年的努力與迷茫》
參考資料 [14-17]  [22]  [24] 

許倬雲獎項榮譽

許倬雲學術榮譽

年份
學術榮譽
1980-
中央研究院院士
1986
Phi BetaKappa榮譽會士
1982-1984
NEH Grant ForResearch on Western Chou Civilization
1982
ACLS Grant toGermany
1986-1987
Exxon Grantfor Curriculum on Comparison of Civilizations
1991
錢穆講座 新亞書院
1995
DistinguishedAlumni Speaker,Fiftieth Anniversary of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Taipei
1995
Inauguratingthe H G Creel Memorial Lectureship,University of Chicago
1996
DistinguishedSpeaker,Governor John Burns Memorial Foundation
1992
傅斯年講座 中央研究院史語所
2000
包玉剛講座 香港科技大學
2000
南京大學名譽教授
2000
東南大學 名譽教授
2001
李國鼎講座 中央大學
2001
HonoraryDoctorate in Humanities,Hong Kong University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4
光華講座 北京大學
2005
特聘講座 長江管理學院
2007
余英時講座 香港中文大學
參考資料: [45] 

許倬雲獲獎記錄

社會類
  • 2023-7    2022-2023影響世界華人終身成就大獎    (獲獎)    
  • 2020    第四屆“全球華人國學大典”終身成就獎。    (獲獎)    
  • 2004    美國亞洲學會傑出貢獻獎    (獲獎)    
  • 2000    香港科技大學人文學榮譽博士    (獲獎)    
  • 1964    第二屆台灣十大傑出青年    (獲獎)    
文學類
參考資料: [18]  [23]  [37]  [54] 

許倬雲人物語錄

自己在幾十年裏經歷了美國最為繁盛的輝煌,也看見美國正在日漸衰敗,這不是一件令人開心的事。“因為這個國土曾經承諾給我們許多可以發展的空間、發展的線索。這會兒,沒走完——甚至還沒開始走,就敗落了。這非常可惜,也非常令人難過。” [22] 
2009年,許倬雲接受台灣“中研院”的訪談:母親和妻子,都是我生命中的隱身天使 [33]  。反省八十之年,夠用是富,不求是貴,少病是壽,淡泊是福,知足是樂,有這種生活,夫復何求。 [34] 
許倬雲在80歲時總結個人一生:“在時代鉅變之中,殘疾之身軀,隨同父母,不斷遷徙。二十歲前,未嘗寧居。中年時,離台來美,不覺又已四十年,一生之半,在海外度過。一轉眼,已是八十歲,眼看要終老異國。” [42] 
許倬雲 許倬雲 [32]
2023年2月,92歲的許倬雲接受人物雜誌的專訪:個人是眾人之中的一個,眾人都完了的時候,你個人就站得住嗎?你能獨自避免災難嗎?“個人主義”不是對錯的問題,個人自尊要有,個人自守要有,但不是説,“我就是一切”。今天的個人主義,沒有婚姻,沒有子女,觀念中也沒有父母,個人愛怎麼樣就怎麼樣,這是叫人悲哀的地方。小秩序剩下到兩個人,兩個人是不穩定的,因為兩個人隨時有權走開。不同的文化都有不同的過去,但是今天的世界交往這麼密切。地球只有一個,未來只有一個。我不能説中國是唯一最好的傳統,但中國的傳統休慼相關、安危共享,人得到一分,就得回報一分關懷。
我是學歷史的,尤其是“大歷史”。“大歷史”不是解決個人問題,也不是解決一時的趨勢問題,是解決長程的變化問題。我對時代性的轉變,有特殊的敏感。同行裏願意或者能與大眾講話的人實在不多,所以我願意承認這個責任。在世一天,願意盡我之能,曠野呼喚,替中國人呼喚。喚醒許多的夢,喚醒許多的錯。只恨,螳臂當車,擋不住;精衞填海,填不滿。
談到對當下的世界憂心忡忡説,希望“大海嘯”不是核戰爭。如果是核戰爭,大家都拜拜,一起化作灰塵,回到宇宙裏面。尤其我不希望中國首當其衝。中國大陸是我出生的地方,是從幼兒成長為青年的地方,台灣是我成長的地方,也是開始進入社會的地方。美國是我發展事業的地方。視中國為世界不可糟蹋,也無法割捨的一片天地。中國安頓好了,可以穩定世界;中國做不好,世界先垮了1/4的話,全世界一起完了。
我的不幸(殘疾),變成我的幸運,因為我能專心念書。上帝給我這麼些東西,我要用完它——為中國,為世界,為人類,我一條命沒關係。92歲的人給你們鞠躬了,請你們相信我的話是誠懇的,是打心底裏面説出來的話。救自己就是救國家,就是救世界。 [32] 
許倬雲《經緯華夏》:
我所從事的歷史書寫,並非排比歲月,也不是着眼其中的是非對錯,或者某個敍事的唯一性。要知道,同一事件,旁邊有一百個人看見,可以有一百零一種“事實”——身為歷史學者,不能説“我的責任就是矯正”,因為你説的“第一百零二種事實”,同樣可能是錯的或者片面的。所以,我的責任就是告訴大家:歷史的變化,並非事實本身的過程,及其所呈現出的變化,而是“我所理解的變化”。理解了上述“變化”,看待歷史就如“變動的萬花筒”——並非“萬花筒”在變,而是“萬花筒”裏的彩色圖案,在“我的理解”之中轉變。 [43] 

許倬雲相關評價

許倬雲人物評價

  • 媒體評
許倬雲教授志向堅定,用自己的生命體驗與人生歷程書寫出了個大寫的“人”字,贏得了學術界、文化界和教育界的廣泛尊重。東南大學吳健雄學院 [35] 
許倬雲善於運用社會科學的理論和方法治史,研究領域集中在中國文化史、社會經濟史、中國上古史。(中國新聞網 [22] 
許倬雲以獨樹一幟的“大歷史觀”聞名於世,橫跨中西之間,畢生所想都是怎麼為中國文化尋找出路、為世界文明提供解決方案。 [25]  (《人物》 )
江南世家的講古聲裏,他是舊日風雅的親歷者;史語所浮海遷台後,他是第一代薪火的傳承者;大洋彼岸的海風中,他是中華文明“萬古江河”的探索者。他注重大歷史、大脈絡,獨得體系網絡、他者視角;他精於“説歷史”、“觀世變”,滿是憂患意識、家國情懷。他不便於行,卻在學術上從未止步;他研究中國,恆以全球性審視文明。他主張:“我們要想辦法,拿全世界人類曾經走過的路,都算是我走過的路之一。”他呼籲:“要有一個遠見,超越你未見。”專史易作,通儒難求。(第四屆全球華人國學終身成就獎 頒獎詞) [26] 
  • 學者評
倬雲大兄在美國生活近六十年,對美國有深切的感情和體會。但是,自始至終他沒有真正離開過中國。多少著作中,顯示他最深的關懷是全體中國人的今天與未來。他八十七歲高齡時出版的《中國人的精神生活》(簡體中文版名《中國文化的精神》),更可見他到晚年越來越認同中國文化的精神價值。 [38]  (香港中文大學原校長、社會學榮休講座教授 金耀基
許倬雲先生是當今文明社會的一個頭腦,在中國新文化運動這一百多年來的知識傳統中,他是承前啓後的中間鏈條,是健在的華人社會知識界的一個代表人物。正因為他的思考個性太鮮明,才有點像老子在《道德經》裏面説的,“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 [44]  (詩人、學者 餘世存
許悼雲先生一直是一位前瞻者,他從前現代走來,身處現代文明的漩渦,又窺見了許多後現代的問題這位世紀老人的警世恆言,處處散發着思想的輝光和對人類文明的終極關懷。(考古學家,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 許宏 [55] 

許倬雲作品評價

  • 《萬古江河》
萬古江河》是中國大歷史的書寫,也是中國文明史的書寫,沒有貫穿古今、匯通中外的史才史識,必難落筆。此書無疑是史學家許倬雲的“一家之言”!(香港中文大學原校長、社會學榮休講座教授 金耀基 [38] 
  • 《經緯華夏》
經緯華夏》是一種“大寫意”,完全是一個自由揮灑的狀態:書的前部建立在考古學的材料上論證他的猜想;中部建立在朝代、中國文化的變遷之上;到後來,他又用很大一部分精力談近代中國。真是大開大合。這不僅跟他的學術素養、學術儲備有關,裏面更有他個人的關懷,有他的關注點和性情所在,完全是一位93歲的老人的 “託付之作”。在《經緯華夏》,許先生提出一個非常獨特的地理劃分的方法,他把中國文化分成三個核心區——第一區就是黃河流域,第二區是長江流域,第三區是南嶺到武夷山以南,包括雲貴這一塊區域。華夏文明三大核心區的概念,肯定是一個很大的挑戰和衝擊。 [44]  (詩人、學者 餘世存
“我要從世界看中國,再從中國看世界。”圍繞着這一發端,著名歷史學家許倬雲以九十高齡八易其稿,結撰出這部華夏文明從成長到成型的傳記——《經緯華夏》。作者跳脱出中國文化內部演變的敍述,以“大歷史”的觀看視角與思維方式,對華夏內外的歷史互動進行了全新的歸納排列,再現了中國大地上人羣、族羣、文化互動融合的軌跡。 [50]  澎湃新聞
  • 《一天星斗》
許先生在全書的最後,談到對未來中國的希望,先坦言自己此前在關於“賽先生”、“德先生”和“進化論”認知上的誤區,又給出了殷殷的囑託,“希望《禮運·大同篇》那個“大同世界’的夢想,早日在中國落實”。這是一種大徹大悟後的平和與深刻。先生所描繪的萬古江河、一天星斗,也不只屬於中國,更屬於全人類。讀這本《一天星斗》,你也不得不由衷地感嘆:許值雲,常讀常新。 [55]  許宏 評)

許倬雲人物傳記

   《倬比雲漢》 《倬比雲漢》 [39]
倬彼雲漢:許倬雲先生學思歷程》作者金耀基。該書是有關許倬雲先生為人、治學的回憶文集,有助於讀者更深入地瞭解許先生的人生經歷與學術成就。 [38]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