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託雷斯海峽羣島

鎖定
託雷斯海峽羣島澳大利亞巴布亞新幾內亞羣島,位於約克角半島和新幾內亞之間的託雷斯海峽,由超過274座島嶼組成,總土地面積566平方公里,其中217平方公里用作農業用途,2001年人口8,069。
中文名
託雷斯海峽羣島
外文名
Torres Strait Islands
別    名
託列斯海峽羣島
位    置
託雷斯海峽

託雷斯海峽羣島簡介

地理位置 地理位置
託雷斯海峽羣島(Torres Strait Islands),亦譯託列斯海峽羣島,澳大利亞島嶼。位於昆士蘭州約克角半島以北,新幾內亞島以南的託雷斯海峽。分為3組︰西部最大島是威爾士王子島,地勢高,多岩石,荒涼;中部為珊瑚島;東部為火山島,植被茂密。主要經濟部門為珍珠養殖業、漁業、旅遊業等。居民為美拉尼西亞人波利尼西亞人和原住民的混血。

託雷斯海峽羣島島嶼分佈

託雷斯海峽有超過100個海島,覆蓋的地域超過三萬五千平方公里。其中,接近百分之三是陸地,百分之六是潮汐礁石灘,其餘百分之九十一主要是開闊的淺海。根據地理位置以及地質形成,這些海島通常分成四組。西部島嶼包括穆阿島(即班克斯島)及其北面的馬布伊阿各島(即傑維斯島)、普魯島、巴都島(即毛圭島)和它南面的懷本島(即星期四島)、努魯拍島(即角島)、穆拉啦戈島(即威爾士王子島)和圖伊特島(即領地島)。北面一組的島嶼通常是由於其當地卡拉啦嘎瓦亞語(Kalaw Lagaw Ya)名稱而被提及,而南面的島嶼的名稱則由於是英國人起的而更有名。卡拉啦嘎瓦亞語是最接近澳大利亞大陸約克角土著的帕瑪隆幹語(Pama–Nyungan)的語言。然而,今天人們通常用託雷斯海峽混合語——克里奧爾語進行交流。
託雷斯海峽島嶼 託雷斯海峽島嶼
託雷斯海峽的西部島嶼實質上是澳大利亞的大分水嶺的延續,它止於現在的瑪巴杜恩的帕普安村。這些島嶼的特徵是擁有風化的花崗岩外表,被廣闊的紅樹林和淺海,巨大的礁石和沙灘環繞着。它們與東部島嶼形成鮮明的對照——那裏的島嶼是火山的殘餘形成的,而形成年代更近的北部島嶼是由來自帕布安河的淤泥沖積而成的。海峽中間的那些小島是由低窪珊瑚發育而成。在西部和北部海域都有寬闊的海草海牀,那裏是大量儒艮喜愛的居住地。東邊清澈的海水和珊瑚礁形成了豐富的漁場。 [1] 

託雷斯海峽羣島文化族羣

地質的分別也大致形成了不同的文化族羣,西部羣島島民以狩獵採集的生活方式為主,較大地依賴於土地和紅樹林以及貝殼類生物,儒艮和從周圍的淺水中捕捉海龜。北部島嶼島民與巴布亞的居民有着大量的聯繫,以及更依賴於種植芋頭山藥。中部島嶼島民則以大海和島嶼間的貿易為生,而在東部,肥沃的火山土壤使當地人更多地進行大面積的農耕。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