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託德日記

鎖定
《託德日記》是二十一世紀出版社推出的“零時差·YA”書系品牌代表作,是一個日記體形式的長篇小説。本書從一個校園混混的角度,用日記的形式,輔以老師的評語,講述了一名不聽話的青少年真實的內心故事,一名優秀教師最精彩的為師之道。故事堪稱教育界的經典案例。 [1] 
中文名
託德日記
別    名
託德日記
作    者
[美]馬克·舒爾曼
類    別
外國長篇小説
原作品
scrawl
譯    者
張宇
出版社
二十一世紀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4年12月
頁    數
240 頁
定    價
22.00
開    本
32 開
裝    幀
軟精裝
ISBN
978-7-5568-0453-5
關鍵詞
日記 校園 教育 外國小説
主要人物
託德 伍德羅夫人

託德日記內容簡介

託德屢犯校規,受到校方的懲罰,被勒令在指導教師伍德羅夫人的監督下,每天放學後寫留校日記。 [1] 
為了湊字數,託德或是隨意描寫眼前所見,或是肆意嘲諷校規及老師和同學,但即便如此,也能從中看出他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其實,伍德羅夫人早就用她獨到的眼光發現了這一點,所以,採用了這種獨特的處罰方式來挽救託德。
每天的留校日記讓託德的對抗心理漸漸平復了,他開始真實地、詳細地記錄自己的生活和所思所感。37篇日記完成後,一個同情弱者、重義守信、聰穎能幹、熱愛閲讀的少年形象躍然紙上,人們更從指導老師伍德羅夫人身上感受到了美好人格感召之下的教育的力量。 [1] 

託德日記作品目錄

10 月27 日 星期三 9
10 月19 日 星期二 11
10 月20 日 星期三 15
10 月21 日 星期四 18
10 月22 日 星期五 20
10 月26 日 星期二 26
10 月27 日 星期三(接前) 29
10 月28 日 星期四 36
10 月29 日 星期五 43
11 月1 日 星期一 48
11 月2 日 星期二 52
11 月3 日 星期三 57
11 月4 日 星期四 62
11 月5 日 星期五 68
11 月8 日 星期一 70
11 月9 日 星期二 79
11 月10 日 星期三 84
11 月11 日 星期四 92
11 月12 日 星期五 96
11 月15 日 星期一 107
11 月16 日 星期二 112
11 月17 日 星期三 118
11 月18 日 星期四 121
11 月19 日 星期五 130
11 月22 日 星期一 139
11 月23 日 星期二 146
11 月24 日 星期三 153
11 月25 日 星期四 161
11 月28 日 星期日 175
11 月29 日 星期一 178
11 月30 日 星期二 182
11 月30 日 星期二(外一篇)189
12 月6 日 星期一 199
12 月1 日 星期三 203
12 月2 日 星期四 217
12 月6 日 星期一(第二篇) 224
12 月7 日 星期二 229
12 月8 日 星期三 236 [2] 
致 謝 238

託德日記作品鑑賞

這樣對我難道不是種監禁嗎?對你來説肯定也是種監禁吧?真不敢相信,你居然每天下午都要被困在這個大老鼠洞裏看着我,你是犯了什麼事被逮住的? [3] 
週末,我想幾點吃早飯就幾點吃早飯。我很幸運,我媽不是電視裏的那種完美媽媽,她從不會催我起牀,我不用上什麼網球課,所以她也不用趕着給我準備好有機蛋和香腸。只要我不去碰她的碗櫃和冰箱裏的東西,她就不會管我什麼時候吃早飯。週末的早飯都是從批發店裏買來的超大盒甜麥片,有時還有牛奶。麥片盒子側面寫着裏面含有燕麥,所以説吃了對身體有好處。上學那幾天我媽就不用花錢給我買早飯了,她都是讓我去學校吃免費的早飯,我很不喜歡學校裏那些熱騰騰的早飯。 [1] 
除了需要查資料寫論文之類的作業,我都是在這個自習室做家庭作業的。這裏的家庭作業很可笑,在課堂上或者是自習室就能完成。不過沒人這麼做,他們光在那裏説話。 [1] 

託德日記作品影響

2015年5月,該作品被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列入“2015年向全國青少年推薦百種優秀圖書”。 [4] 

託德日記作品評價

我愛這樣的書:當我讀到第二頁,真實鮮活的人物形象便能躍然紙上。我還愛非常高明的故事設定。《託德日記》兩者兼備。機智和幽默的敍述讓我們看到了這個有魅力的、憤怒的年輕人的內心。 [1] 
——美國著名作家 克里斯克拉徹
【新概念】YA閲讀
二十一世紀出版社集團引進了一套針對13歲至17歲青少年的經典讀物——“零時差·YA”書系,並約請有關專家、作家、評論家、教育工作者聚集一堂,以“YA文學和青少年圖書出版展望”為主題,深入探討青少年閲讀的變化以及如何引導青少年閲讀等問題。 [5] 
就算是對於很多業內專家而言,“YA”也是一個很新鮮的概念。其實,在西方,“YA”的概念早已深入人心。YA是英文Young Adult(年輕的成年人)的縮寫。它最初誕生於1802年,美國圖書館協會把這個年齡段定義在12歲至18歲。友誼、戀愛、欺凌、濫用藥物、自殺、身份認同等這個年齡段青少年特有的問題,同時也成為以青春期讀者為對象的兒童文學題材,大多帶着一種對社會的批判和反思。現代意義上的YA文學誕生於1920年後,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麥田裏的守望者》,為讀者熟知的《哈利·波特》、《指環王》、《地海傳奇》等也都屬於 YA文學。
【定義】“YA”的特點和意義
那麼,他與一般意義上的兒童文學和青春文學有什麼區別呢?“不能把這個階段簡單地看作是兒童文學和一般文學之間的過渡。”二十一世紀出版社集團副總編輯魏鋼強稱,我們所説的“YA文學”其閲讀難度明顯超過一般的大眾文學,它的題材和表現有自身的特點,但又是未成年人文學的一部分。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副秘書長、民進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將“YA”稱之為“小大人”階段,這個階段的青少年突出的特點是精力旺盛,他們需要一個釋放的出口,而文學則提供了一個非常温柔、有益的途徑。 [5] 
著名兒童文學理論家、海洋大學教授朱自強表示,13到17歲在心理學上稱之為“疾風暴雨的年齡段”,這階段最有價值的是自我意識的建構,靠年輕人自己在生活中去追尋,在自己的內心世界中把它建構出來。“所以把握這樣一個年齡段的兒童——我們説的廣義的兒童——他的心靈的成長是非常有難度的一件事。”他説,如何真正洞悉青少年的心靈世界,而不是膚淺地停留於表面,對於中國的作家來説是“巨大的挑戰”。 [5] 
對於新引進的YA閲讀,評論家陳曉明以“意義很大、難度很大、工作量極大”三句話來概括。他説,“這個計劃在今天是一個系統工程,是非常迫切的。” [5] 
如今的兒童文學閲讀推廣活動風生水起,但大多止步於小學階段。閲讀沒有輸在起跑線,會不會輸在轉折點呢?經典閲讀怎麼強調都沒有錯,但動輒四大名著也未必合適。專家認為,傳統的“名著名篇”並不能滿足當下青少年的閲讀需求,YA文學的前瞻性、探索性和時尚性等是其他閲讀難以替代的,至少能讓青少年多一些別樣的閲讀選擇。 [5-6] 
閻晶明:
YA文學,必須是充滿如此悲喜,極度殘酷和無限美好的雅文學,又是必須保持足夠多的奇幻因素,將思考與觀感結合為一體的“亞文學”。這樣的文學有它自身的品質和藝術特點,創作者對相應的讀者期待應有足夠的瞭解與掌握,方能打開一個全新的人生世界與小説世界。也許,在中國文學界還沒有如此清晰、具體的定位,那就先從閲讀開始品味,逐漸與我們的國情世情時情民情風情結合,探尋中國的“YA文學”之路吧。 [6] 
李東華
《託德日記》在輕鬆的敍事中並不拒絕生活的重量。託德的媽媽是一個縫衣工,他還有個暴躁的繼父,學校裏的生活也不盡如人意,託德的成長是植根於非常現實的土壤上的,讓我們看到了美國社會更為真實的一面。她説:“有人説文學的力量就在於説出生活的真相。它不應該因為閲讀羣體的年齡小,就減弱作品在藝術上和生活上的重量,而是要通過一種更有難度的寫作,把生活中沉重的東西、把真實的生活通過一種他們能夠接受的方式呈現給他們。” [7] 

託德日記作者簡介

馬克·舒爾曼(Mark Shulman),美國知名童書出版人,寫過很多書,但《託德日記》是舒爾曼的第一部青少小説,一問世即受到美國文學界的高度關注,獲美國圖書館協會的最佳青少圖書獎。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