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言不必信

鎖定
出自《孟子》的《離婁章句下》,意思是説話不一定句句守信,聽上去好像不怎麼好,但又説了“惟義所在”,即只要合乎道義就行。誠信固然重要,但又不能拘泥固執於“信”而不知變通。用我們所説的最為極端的情況就是,難道對你的敵人也要講“信用”嗎?所以,要根據具體情況而通權達變。通權達變的標準就是孟子這裏所説的“惟義所在”。這是最基本的不能放棄的東西,也是指導我們在實際生活中掌握的原則。
中文名
言不必信
外文名
Words do not have to believe
類    型
古文
出    處
言不必信,行不必果
來    源
孟子《離婁章句下》

言不必信作品原文

孟子曰:“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義所在。”

言不必信作品譯文

孟子説:“通達的人説話不一定句句守信,做事不一定非有結果不可,只要合乎道義就行。”

言不必信作品讀解

在《論語·子路》裏,孔子與子貢討論士的標準時已經説過:“言必信,行必果,硜硜然小人哉!”這是從反面來否定“言必信,行必果”的行為。孟子這裏則是從正面來告訴我們“言不必信,行不必果。”可見,孟子的學説在很多方面都的確是與孔子一脈相承的。
關於“大信”與“小信”的問題,亦即“信”的通權達變問題,我們在《論語》的有關讀解中已説得很多。這裏只作簡單重申,即,一方面,“信”是儒學的核心觀念之一,最典型的強調就 是孔子所説“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論語·為政》)但另一方面,又不能拘泥固執於“信”而不知變通。用我們所説的最為 極端的情況就是,難道對你的敵人也要講“信用”嗎?所以,要根據具體情況而通權達變。通權達變的標準就是孟子這裏所説的“惟義所在”。這是最基本的不能放棄的東西,也是指導我們在實 際生活中掌握的原則。
有了原則,當然就要好辦得多了。

言不必信作品出處

《言不必信,行不必果》出自《孟子》的《離婁章句下》。
《孟子》一書是孟子的言論彙編,由孟子及其再傳弟子共同編寫而成,記錄了孟子的語言、政治觀點(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貴君輕)和政治行動的儒家經典著作。孟子曾仿效孔子,帶領門徒周遊各國。但不被當時各國所接受,退隱與弟子一起著書。《孟子》有七篇傳世:《梁惠王》上下;《公孫丑》上下;《滕文公》上下;《離婁》上下;《萬章》上下;《告子》上下;《盡心》上下。其學説出發點為性善論,提出“仁政”、“王道”,主張德治。南宋時朱熹將《孟子》與《論語》《大學》《中庸》合在一起稱“四書”,《孟子》是四書中篇幅最大的部頭最重的一本,有三萬五千多字。從此直到清末,“四書”一直是科舉必考內容。

言不必信作者簡介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軻,字子輿(待考,一説字子車或子居)。戰國時期魯國人,魯國慶父後裔。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書。孟子繼承併發揚了孔子的思想,成為僅次於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師,有“亞聖”之稱,與孔子合稱為“孔孟”。孟子的文章説理暢達,氣勢充沛並長於論辯,邏輯嚴密,尖鋭機智,代表着傳統散文寫作最高峯。孟子在人性問題上提出性善論,即“人之初,性本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