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觸知覺

鎖定
觸知覺(tactual perception)是指個體通過觸覺獲得外界信息,並在原有知識經驗的幫助下產生的對當前事物的各屬性、各部分以及它們之間關係的綜合整體反映。 [1] 
中文名
觸知覺
外文名
tactual perception
學    科
普通心理學
應    用
在盲人的空間行為中起重要作用

觸知覺簡介

觸知覺屬於知覺的一種。是指個體通過觸覺獲得外界信息,並藉助原有知識經驗,所產生的對當前事物的各屬性、各部分及其相互關係的綜合整體反映。

觸知覺主要特點

觸知覺通常通過觸覺來獲知外界事物的形狀和大小,形成知覺輪廓的細節。對視覺正常的個體,觸覺形狀、大小信息常轉換為視覺信息,使觸覺空間信息與豐富的視覺信息聯繫起來,得到更精細的加工。觸知覺在人特別是盲人的空間行為中起重要作用。觸知覺與知覺一樣,也具有以下幾種特性:
1.整體性:我們對客體的知覺總是以自己的過去經驗來補充當時獲得的感覺信息,使其形成具有一定結構的整體。
2.理解性:所謂理解性是指根據已有的知識、經驗,對感知的事物進行加工處理,並用言語把它揭示出來的特性。人的知覺,總是根據已有的知識經驗,對感知的事物進行加工處理,直覺地理解其意義,並用詞的形式把它揭示出來。
3.選擇性:作用於人的客觀事物是紛繁多樣的,人不可能在瞬間全部清楚地感知到;但可以按照某種需要和目的,主動而有意地選擇少數事物(或事物的某一部分)作為知覺的對象,或無意識地被某種事物所吸引,以它作為知覺對象,對它產生鮮明、清晰的知覺映象,而把周圍其餘的事物當成知覺的背景,只產生比較模糊的知覺映象。知覺的選擇性既受知覺對象特點的影響,又受知覺者本人主觀因素的影響,如興趣、態度、愛好、情緒、知識經驗、觀察能力或分析能力等。知覺的選擇性與知覺的其它特性是密不可分的,被選擇的知覺對象通常是完整的、相對穩定的和可以理解的。
4.恆常性:當距離、角度或光線的明暗在一定範圍內發生了變化時,我們的直覺印象仍然不變。

觸知覺分類依據

觸知覺是根據知覺過程中起主導作用的分析器從知覺中劃分出來的。知覺可以分為視知覺(以視分析器為主)、聽知覺(以聽分析器為主)、嗅知覺、味知覺和觸知覺等。知覺是各種分析器協同活動而產生的,如學生聽課的知覺是由聽覺、視覺、動覺等協同活動而產生的結果,而聽覺起主導作用。

觸知覺應用

盲人和常人,在感知上如果長期分割成兩套相對獨立的系統。在正常視力者的眼裏,這個世界五彩紛呈,形態萬千,這些變化都主要依靠視力去覺知,從而做出行動的判斷。但對盲人而言,他們只能依靠視覺的能力來與常人交往,與世界溝通。視障者因為只能通過觸覺、嗅覺、味覺來感知視覺,少了視覺這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導致他們只能感知觸手可及範圍內的物體,過大或過小的物體都無法單靠觸覺來認知。因而他們在針對物的溝通障礙則無法有效削弱。然而每個盲人都存在於一個有常人構成的大小家庭和社會系統中。這種障礙,小則影響某一方對同一物的使用,或者產生同種功能物的額外多置,大則影響成員間情感交流。
所以,從視障者的角度出發,依據相關實驗設計出相關的針對於盲人觸知覺的晴盲共遊玩具,增加社會單位和家庭單位內的溝通樂趣,為情感關懷的增加提供輔助。 [2] 
參考資料
  • 1.    林崇德 .心理學大辭典(上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 2.    馮文懷. 基於知覺選擇的室內空間自然元素運用研究[D].遼寧師範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