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解海龍

鎖定
解海龍,生於1951年5月,大學學歷。1992年進入《中國青年報》,任攝影記者。歷任中國攝影家協會分黨組成員、副秘書長、中國攝影著作權協會總幹事、副主席,中國文藝志願者協會副主席、顧問 [1] 南京傳媒學院(原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特聘導師 [2] 
1990年開始關注中國貧困地區基礎教育狀況,用相機記錄希望工程。1991年,解海龍拍攝的《大眼睛》紀實系列照片,成為希望工程的標誌。
2019年12月,在國際影藝聯盟、科梅伊市政府、達蓋爾基金會在法國科梅伊舉辦的“紀念攝影術誕生180週年”活動中,解海龍被評選為 攝影術誕生180年180人之一。科梅伊市市長亞尼克·波德奇(Yannick Boedec)為解海龍頒獎,授予科梅伊市“榮譽市民”稱號並頒發了市民勳章。 [3-4] 
2022年2月2日,參加《百花迎春》晚會,參與中國攝影家協會拜年。
中文名
解海龍
外文名
HaiLong Xie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51年5月
職    業
攝影師
主要成就
拍攝希望工程紀實系列照片
攝影術誕生180年180人之一
第二屆中華藝術金馬獎終身攝影成就獎
代表作品
大眼睛
榮    譽
法國科梅伊市“榮譽市民”

解海龍個人履歷

1968年-1971年,在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北海艦隊服役。
1992年-2001年,任中國青年報攝影記者。
2001年-2011年,任中國攝影家協會分黨組成員、副秘書長;中國攝影著作權協會總幹事、副主席。
個人部分作品
個人部分作品(23張)
2011年-2020年,任宋慶齡基金會理事。 [5] 
圖片來源: [7-13] 

解海龍所獲榮譽

解海龍獲得法國科梅伊市榮譽市民稱號 解海龍獲得法國科梅伊市榮譽市民稱號
1992年,獲中國攝影家協會《開拓杯》組織工作金像獎。
1992年,中國希望工程攝影紀實展在北京、台北、香港展出。
1994年,中國希望工程攝影紀實展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展出。
1996年,獲中國新聞攝影學會特殊貢獻獎。
1997年,獲中國攝影家協會特別榮譽獎。
1998年,獲全國十佳青年新聞攝影記者稱號。
2006年,獲中國扶貧基金會“中國消除貧困獎(義工獎)”。
2007年,《大眼睛》編入小學語文課本和高中美術課本。
2011年,獲新華社、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聯合舉辦的“關注貧困”全球攝影大賽“貢獻者獎”。
2012年,獲得第二屆中華藝術金馬獎終身攝影成就獎 [6] 
2013年,紀實攝影作品《全校師生》入編世界攝影史。
2014年,在第五屆香港全國攝影藝術展覽中獲“中國攝影金龍獎終身攝影成就獎”。
2015年,獲中國文聯中國攝影家協會攝影金像獎。
2018-2019,連續獲得全球華人攝影排行榜年度攝影人物。
2019年12月7日,《大眼睛》照片搭載瀟湘-1-06遙感衞星升入太空。
2019年12月,解海龍被評選為攝影術誕生180年180人之一。同時被授予科梅伊市“榮譽市民”稱號並頒發了市民勳章。 [1]  [3]  [5] 

解海龍人物經歷

2022年2月2日,參加《百花迎春》晚會,參與中國攝影家協會拜年。 [14] 

解海龍社會評價

解海龍是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中國出現的一位利用影像推動社會進步的攝影人,他通過攝影作品推動了希望工程的發展。
1986年中國開始實施九年義務教育,從那時起他便開始關注中國農村基礎教育,並進行“20世紀末頁中國農村基礎教育影像調查”。
解海龍輾轉在一些貧困落後的農村地區,共前往20個省,100多個縣進行採訪。1992年4月他拍攝的希望工程系列照片,被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採用,其中《大眼睛》被用作希望工程的宣傳標識。
解海龍在工作 解海龍在工作
解海龍跟蹤拍攝邊遠農村學童30餘年,記錄了20世紀80年代邊遠農村小學的狀態和這些學校後來的變化,真實的記錄了中國農村基礎教育的現狀和發展歷程。
共青團中央、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於1989年10月發起了“希望工程”助學計劃,截至2019年9月,全國希望工程累計接受捐款152.29億元,資助家庭困難學生599.42萬名,援建希望小學20,195所,同時,還根據貧困地區實際推出了“圓夢行動”、“希望廚房”、鄉村教師培訓等項目,有效推動了中國貧困地區教育事業的發展。使希望工程成為全社會廣泛參與的公益事業。
解海龍作為中國攝影家協會的退休幹部,堅持沒有放棄對當年失學兒童後續生活狀態的瞭解和影像捕捉。 [1]  [5]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