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角茴香

鎖定
角茴香(Hypecoum erectum L.)是罌粟科角茴香屬的一年生草本植物。根圓柱形,向下漸狹,具少數細根;花莖多,圓柱形,二歧狀分枝;基生葉多數,葉片輪廓倒披針形,多回羽狀細裂,裂片線形;二歧聚傘花序多花,苞片鑽形,萼片卵形,花瓣淡黃色無毛;蒴果長圓柱形,先端漸尖,兩側稍壓扁,成熟時分裂成2果瓣;種子多數,近四稜形,兩面均具十字形的突起;花、果期5-8月。 [5] 
角茴香主要分佈於中國東北華北、西北、河南、湖北等地,俄羅斯、蒙古等國也有分佈 [6]  。性喜陰涼,不耐熱,喜濕潤稍有些陽光的山地生長,平原陽光充足的地方生長不良 [7]  ,上層腐植土,下層沙土為最好,粘質土壤不適宜種植 [8]  ,一般常見於草原與荒漠草原地帶的爍石質坡地、沙質地、鹽化草甸等處 [9]  。一般繁殖方式為種子繁殖 [10] 
《河南中草藥手冊》中記載角茴香:“清熱,消炎,止痛。”其全草均可入藥,為苦、辛,性涼,歸肺、大腸、肝經,具有清熱解毒,鎮咳止痛的功效,主治感冒發熱,咳嗽,咽喉腫痛,肝熱目赤,肝炎,膽囊炎,痢疾,關節疼痛等症。 [11] 
中文名
角茴香
拉丁學名
Hypecoum erectum L. [4]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毛茛目
罌粟科
角茴香屬
角茴香
命名者及年代
L.,1753

角茴香形態特徵

角茴香
角茴香(9張)
一年生草本,高15-30釐米。根圓柱形,長8-15釐米,向下漸狹,具少數細根。花莖多,圓柱形,二歧狀分枝。基生葉多數,葉片輪廓倒披針形,長3-8釐米,多回羽狀細裂,裂片線形,先端尖;葉柄細,基部擴大成鞘;莖生葉同基生葉,但較小。
二歧聚傘花序多花;苞片鑽形,長2-5毫米。萼片卵形,長約2毫米,先端漸尖,全緣;花瓣淡黃色,長1-1.2釐米,無毛,外面2枚倒卵形或近楔形,先端寬,3淺裂,中裂片三角形,長約2毫米,裏面2枚倒三角形,長約1釐米,3裂至中部以上,側裂片較寬,長約5毫米,具微缺刻,中裂片狹,匙形,長約3毫米,先端近圓形;雄蕊4,長約8毫米,花絲寬線形,長約5毫米,扁平,下半部加寬,花葯狹長圓形,長約3毫米;子房狹圓柱形,長約1釐米,粗約0.5毫米,花柱長約1毫米,柱頭2深裂,裂片細,向兩側伸展。蒴果長圓柱形,長4-6釐米,粗1-1.5毫米,直立,先端漸尖,兩側稍壓扁,成熟時分裂成2果瓣。種子多數,近四稜形,兩面均具十字形的突起。花果期5-8月。 [1]  [12] 

角茴香產地生境

角茴香主要分佈於中國東北華北、西北、河南、湖北等地,俄羅斯、蒙古等國也有分佈 [6]  。中國的呼和浩特市、包頭市、鄂爾多斯市等地有大量分佈。 [2]  角茴香自然生長在海拔400-4500米的山坡草地或河邊砂地。 [1]  多生長在河灘地及鐵路兩旁砂質地、多石礫坡地、鹽化草甸等處,多為零星散生,耐寒、喜半陰、忌積水,在中生條件下能正常生長髮育。 [2] 

角茴香繁殖方法

一般繁殖方式為種子繁殖 [10]  。角茴香可在自然條件下繁殖,方法簡單,管理粗放,生長勢強。當果實成熟時可借開裂時的彈力傳播,自然傳播與繁衍能力極強。
人工繁殖時,應採收種子後砂藏,經過室外(或冰箱內)30天以上的低温(0℃以下)處理,早春2月下旬在温室條件下育苗7-15天出苗,出苗率可達90%以上。 秋季種子直播於園林綠地中,出苗率比較高。 [2] 

角茴香栽培技術

5月初移栽,移栽地區不需施肥能正常生長。10月份適時補充水分,以促進其生長髮育。角茴香冬季不需任何防寒保護措施即能越冬。 [2] 

角茴香主要價值

角茴香藥用

《河南中草藥手冊》中記載角茴香:“清熱,消炎,止痛。”其全草均可入藥,為苦、辛,性涼,歸肺、大腸、肝經,具有清熱解毒,鎮咳止痛的功效,主治感冒發熱,咳嗽,咽喉腫痛,肝熱目赤,肝炎,膽囊炎,痢疾,關節疼痛等症。 [11] 

角茴香觀賞

單一配置方法:把角茴香的種子於9月初直播於花壇中,播種時澆1次水。翌年4月上旬開花.5月下旬盛花期過後,拔掉角茴香移栽一串紅。使花壇的花期提早30天。早春花卉佈置花壇。與夏花(一串紅)等在園林綠化中的應用不相矛盾。
混合配置方法:冰涼花是內中國蒙古已經引種成功的開花最早的植物,冰涼花先開花後結果。缺少綠葉的陪襯。而角茴香在3月中旬長出綠葉時.正值冰涼花盛花期,兩種植物間作栽植,綠葉、黃花搭配,渾然一體,把中國包頭市綠化、彩化時間提早了60天。 [2] 
生態:角茴香在沙漠地區對春季防風固沙和減少沙塵暴具有重要的作用。 [3] 
參考資料
  • 1.    角茴香  .植物智[引用日期2019-12-19]
  • 2.    王宗霞,王琨.野生角茴香引種試驗[J].內蒙古農業科技.2004年,第3期 :13,15
  • 3.    楊姍霖,施翔,李從娟.沙生短命植物角茴香羣落特徵及生物學特性[J].西北植物學報.2015年,第11期:2299
  • 4.    角茴香 Hypecoum erectum|iPlant 植物智——植物物種信息系統  .植物智——植物物種信息系統[引用日期2023-03-07]
  • 5.    角茴香 Hypecoum erectum  .|iPlant 植物智——植物物種信息系統[引用日期2023-03-23]
  • 6.    朱亞民主編,內蒙古植物藥志 第1卷,內蒙古人民出版社,2000.12,第453頁
  • 7.    廣西僮族自治區農業廳編輯,廣西僮族自治區農作物優良品種志,廣西僮族自治區農業廳,1959.07,第394頁
  • 8.    南京藥學院藥材學教研組編著,藥材學講義,人民衞生出版社,1961.04,第200頁
  • 9.    鮑布日額,奧·烏力吉主編,特金罕山國家自然保護區藥用植物圖譜,內蒙古科學技術出版社,2019.12,第102頁
  • 10.    張炳炎主編,中國葡萄病蟲草害及其防控原色圖譜,甘肅文化出版社,2019.06,第348頁
  • 11.    [科普中國]-角茴香  .科普中國網[引用日期2023-03-23]
  • 12.    角茴香|Hypecoum erectum  .植物誌庫[引用日期2023-05-06]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