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觀音洞

(浙江雁蕩山觀音洞)

鎖定
觀音洞在雁蕩山梅嶺西麓。洞似一大型石室,天然生成,洞內有一石柱懸垂至地,洞上及洞周石壁雕有觀音像。這雁蕩山算不得高,但是它勝在獨特的火山地質地貌,變幻多端的險峯奇嶂,更在於這獨一無二的觀音洞。觀音是中國老百姓熟知的佛教偶像,在佛門中,菩薩是僅次於佛的第二等級。
中文名
觀音洞
地    址
雁蕩山梅嶺西麓
建立時間
1106年
原    名
靈峯洞、羅漢洞

觀音洞歷史沿革

洞旁建一庵,明萬曆年間為茅篷,清康熙年間成庵宇,道光、光緒、宣統年間又陸續興建,1983年,大殿內由浙江美術學院雕成觀音坐像一尊,目光慈祥,妙相莊嚴。洞後古樹成蔭,巨石層疊,上書“大士重現”四個大字。藏於合掌峯之中,洞高113米,深76米,寬14米,依巖構築九層樓閣。為雁蕩山第一洞天。進入山門即見天王殿。從山腳要經歷403級逶迤石階,才達頂層大殿。正殿供奉觀音菩薩坐像,旁立十八羅漢塑像,巖壁上新增了三百應真,更顯出一派佛門氣象。洞頂有泉水三處,名洗心、漱玉、石釜。仰望洞頂,中開一小罅,闊尺餘,長三四丈有一線天光瀉下,名叫“一線天”。在第七層朝外面巖壁觀看,左手面可見一指觀音,當中可見側面觀音像,右手面可見地藏王像。
觀音洞,自唐以來就一直遊人如雲,始建於1106年。觀音洞原名靈峯洞,後改羅漢洞,再改觀音洞(是清代的時候)。

觀音洞楹聯

山門的觀音洞三個字是著名的作家、詩人、書法家和佛教人士趙樸初先生題寫的。
山門的楹聯是:“勝境人知遊雁蕩,名山我欲禮觀音”出自於謝稚柳手筆.(謝稚柳是江蘇武進人,當代著名的書畫家。)俗話説,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觀音洞合掌峯

合掌峯的“掌心”中有一天然洞天,稱“觀音洞”。洞深廣各40米,高約100米,為雁蕩山第一大洞。洞內倚崖建有樓房10層。從洞門口拾級而上,要走377級石階,方可到達最高層的大殿。殿內供奉觀音塑像和十八羅漢。此外洞中尚有“洗心”、“漱玉”、“一縷”三泉。學者鄧拓有詩云:“兩峯合掌即仙鄉,九疊危樓洞裏藏,玉液一泓天一線,此中莫問甚炎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