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觀音亭

(馬來西亞馬六甲觀音亭)

鎖定
觀音亭位於馬六甲市區,夾在雞場街和葡萄牙街之間,始建於1645 年,是全馬來西亞最古老的華人寺廟,為典型的中國傳統式建築。 [3] 
中文名
馬六甲觀音堂
外文名
The Guanyin Pavilion in Malacca
地理位置
位於馬六甲市區,雞場街和葡萄牙街之間
佔地面積
49250 平方英尺
別    名
青雲亭

觀音亭發展歷史

觀音亭又名青雲亭,座落於馬六甲區的廟堂街(Temple Street),是馬來西亞和新加坡兩地歷史最悠久的古廟。青雲亭主殿供奉觀音大士,故亦稱觀音亭。青雲亭之名是取平步青雲之意。嘉慶六年重修青雲亭碑記雲:“吾想夫通貨積財,應自始有,而臻富有莫大之崇高,有凌宵直上之勢,如青雲之得路焉,獲利故無慊於得名也,故額斯亭曰青雲亭。”青雲亭由馬六甲第一任華人甲必丹(首領之意)鄭芳揚與第二任華人甲必丹李為經發起建設。但具體創建日期,頗多爭論。一説為1673年,一説為1600年或更早。青雲亭佔地四萬九千五百二十平方尺,廟宇雄偉莊嚴。大殿正座供奉觀音大士,左右為關帝和天后聖母神座。青雲亭曾是葡萄牙和荷蘭統治馬六甲時代華人甲必丹的辦事所和解決糾紛的仲裁處,也是華人會議中心。英國人在1824年接管馬六甲,廢除了華人甲必丹制度,華社遂變通以青雲亭亭主取代之,一直延續到1911年。馬來亞聯合邦立法議會於1949年9月28日通過青雲亭法令。青雲亭作為維護華社信仰者的權益和地位從此受到有關法律的保護。青雲亭最近一次修復始於1997年,2000年完成。青雲亭的建築結構上具有中國古老的藝術性,裝飾手法有雕、塑、彩、貼、砌、寫、畫等七種,各由不同的匠師負責。青雲亭一直為華人的信仰需求提供服務。青雲亭是傳揚儒道釋三教的場所,當地大部分華人都認可,可同時信奉三教。 [1] 

觀音亭旅遊信息

馬六甲觀音亭經過一年多的修復,如今重新開放,金碧輝煌之中掩不住的古色古香,繼續流露這座古廟的歷史味道。
觀音亭
三百多年的悠久歲月,為觀音亭樹立了崇高的民族精神形象,成了國內外華族的精神信仰中心。該寺廟主 要用馬來西亞楠木建造而成。寺內藏有一塊石碑,上面記載着鄭和於 1406 年曾訪問馬六甲。許多外國遊客不遠千里而來,為的也就是一睹古廟風貌,廟中樑上和壁上的木雕與雕像,匠心獨運,巧奪天工,經常是遊客駐足觀賞的焦點。  觀音亭所在的觀音亭老街(Jalan Tokong),400年的歷史比青雲亭更久遠,古廟老街,唇齒相依,在悠悠歲月中互相輝映。久遠的歷史帶來的名氣,再加上菩薩慈悲加被,青雲亭的香火一直鼎盛,慕名遠道而來的海內外華族,幾乎可以用“此走彼來,每日絡繹不絕”來形容。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