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觀念

(漢語詞語)

鎖定
觀念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guān niàn,意思是某人對事物的主觀客觀認識的系統化之集合體。出自唐·魏靜《<禪宗永嘉集>》。 [1] 
中文名
觀念
外文名
sense; idea; concept; perception; conception ;
拼    音
guān niàn
近義詞
看法見解觀點
詞    目
觀念
注    音
ㄍㄨㄢ ㄋㄧㄢˋ
同義詞
看法見解觀點
英    文
Idea;Concept;Sense
解    釋
思想意識傳統觀念

觀念釋義

1.佛教語。對特定對象或義理的觀察思維和記憶。
2. 思想意識。
3. 客觀事物在人腦裏留下的概括形象。
4. 關於某方面的認識和覺悟。

觀念出處

唐·魏靜《<禪宗永嘉集>序》:“物物斯安,觀念相續;心心靡間,始終抗節。”(此處“觀念”是觀察念頭的意思,與我們平常所説觀念有所區別)
唐·宋之問《遊法華寺》詩:“觀念幸相續,庶幾最後明。”(此處“觀念”是觀察念頭的意思,與我們平常所説觀念有所區別)
章炳麟駁康有為論革命書》:“李自成者,迫於飢寒,揭竿而起,固無革命觀念,尚非今日廣西會黨之儕也。”
巴金《序》:“不合理的社會制度,不自由的婚姻,傳統觀念的束縛,家庭的專制,不知道摧殘了多少正在開花的年青的靈魂。”
胡適《序》:“他的主要觀念也只是‘ 孔子 之道不合現代生活’的一個觀念。”
瞿秋白《餓鄉紀程》十三:“可惜他所説都是零星片斷,不能給我一明晰的觀念。” [2] 

觀念基本含義

觀念從通俗意義上來理解,就是人們在長期的生活和生產實踐當中形成的對事物的總體的綜合的認識。它一方面反應了客觀事物的不同屬性,同時又加上了主觀化的理解色彩。所以,正確地理解,觀念是人們對事情主觀與客觀認識的系統化之集合體。由於人們自身認識的歷史性和階段侷限性,就決定了人們的認識會因時間的變遷而出現與時代不符合的意念。從這個意義上來理解,觀念更新與否是區分舊觀念與新觀念分水嶺。例如,解放初期,我國人口不足,生產力水平也比較低,急要更多的人力。人們自然形成人多力量大的觀念。在這種觀念影響下,我國人口迅速增長。再加上經濟水平的逐步改善,戰爭的平息,人口以前所未有的勢頭髮展。由於觀念更新不及時,導致我國的人口增長成為一種問題。

觀念基本定義

觀念觀的定義

觀是人們認識事物的一種方法。
主體通過思想達成的目的的方法,會在主體的運動的意識裏進行着一種對事物形態在抽象的形式裏進行認識的行為,對思想的主體進行的其中的這樣的行為就是觀的實質。觀在行為上表示了一種方法的進行,在意識裏是抽象的認識形式。

觀念唸的定義

念是外界事物反映到人腦的一種意識形態
差異產生的問題存在,是為達成目的一致的準備。思想的主體在抽象認識的基礎上形成的對於問題事物將要進行的行為在主體的運動意識裏的達成是為念的內容,對於這種內容在形式上的稱謂就是念的本身,唸的本身也就是形式的內容。

觀念觀念定義

思想所表達出的主體的意識形態是為觀念。觀念是意識形態的表達。
觀念來自於思想而不是意識,這是因為意識的事物只達成了事物的形態,這種形態是單一的具體的,這種單一的具體事物形態並不能引起主體意識行為動機,在主體沒有進行抽象的形式進行行為的進行時,就達不成觀的實質形式,所以,意識本身並不能引起主體觀念的產生,只是達成觀念的條件。主體在意識形態的差異裏引起的意識的運動,是思想的開始,思想的開始是問題的存在,在主體為達成目的引起的思想裏,形成了抽象而來的方法的產生和形式的內容,這是觀念的內容,所以,觀念的形成是思想的結果,對於這種結果的表達,是主體的意識形態的表達,在思想的作用裏表達出的形式的稱謂是為主體存在的觀念。
思想只是意識運動的其中形式,思想的本身,並不能直接達成主體的行為,行為的主體的行為達成,是在思想的作用裏在行為前形成於意識裏的觀念,這種觀念的形成就是將要行為進行的形式方法,當主體某一行為的動機產生後,就直接通過行為來進行了。
事物具備的共通性的表現是事物的規律性的具備,主體的某一觀念在具備的規律性的事物存在着穩定性,這種觀念的穩定性是思想主體自身的惰性所達成的。任何一種行為的進行,都要進行能量的消耗和轉化,即便是思想的進行,而被消耗和轉化的主體在慣性的作用裏有保持原狀的特性,這就達成了思想的主體在沒有差異的情況裏不能引起意識的運動。瞬時性的觀念表現是意念的產生,意念是由主體自身存在意識行為裏達成的對事物的感性判別的行為表達。意念是隨着思維的進行而瞬息萬變的,不具備穩定性,主體自身所形成的難以改變的觀念的穩定性最終形成了主體的習慣性
所有具備思想的高級動物,都有具備各種觀念意識的潛在能力,具備思想能力的對某一類似事物帶有習慣性行為傾向的高級動物,是擁有了觀念行為的高級動物。一切觀念行為的對象都是處於主體的客體形式,這類處於客體的具體事物,都是存在着的觀念表達對象。本身形成的觀念,是思想的發展結果,有着明顯的個體色彩,觀念的形成,是一切是非善惡概念形成的原始形態,沒有觀念,就沒有是非與善惡的判斷標準
主體的行為,由意識驅動,行為的性質,由觀念決定,觀念的形成來自於思想,思想來自於主體本身意識能力和成長環境。沒有思想,就不會有觀念。具備的本能意識和存在的具體環境決定着本身的思想,本身的思想決定着自身的觀念,自身的觀念決定着自身的行為。個人的行為呈現了思想,思想呈現了觀念。有什麼樣的意識能力和環境條件就會有什麼樣的思想,具備什麼樣的思想,就會有什麼樣的觀念,有什麼樣的觀念,就會有什麼樣的行為。自身形成的各種觀念成了自身一切是非善惡的判斷依據。

觀念由來

“觀念”一詞源自古希臘的“永恆不變的真實存在”。它同物質和意識、存在和思維的關係密切。從這個角度來看,又是個重要哲學術語。它是在意識中反映、掌握外部現實和在意識中創造對象的形式化結果,同物質的東西相對立,它屬於精神層面的東西。“觀念”一詞來自希臘文,原意是“看得見的”形象,在哲學史上這個術語有不同的説法:

觀念理念

柏拉圖哲學中,它(譯作“理念”)。是指永恆不變的真實的存在,是人腦對感性事物的完善的樣本或模型化的結果。感性事物則是對它的不完善的摹寫或模仿。新柏拉圖主義者如普羅提諾、基督教神學家如奧古斯丁,都認為理念是現象世界的完善的模型,但説它存在於宇宙精神中或存在於上帝的精神中。

觀念來源

營銷觀念 營銷觀念
16~18世紀的許多哲學家在心靈的表象或概念的意義上使用觀念這個術語。R.笛卡爾把觀念分為天賦的、外來的和虛構的 3類。J.洛克反對天賦觀念,認為心靈原是一張白紙,心靈的觀念來自感覺和反省。G.W.萊布尼茨主張觀念是作為傾向、稟賦、習性或自然的潛在能力,而天賦在我們心中。主觀唯心主義者G.巴克萊認為心中的觀念是構成現實事物的本原,事物就是“觀念的集合”。在G.W.F.黑格爾哲學中,“絕對觀念”是客觀存在的永恆的精神實體,是整個世界的基礎和本質。馬克思主義哲學從正確解決物質和意識、存在和思維的關係問題出發,認為觀念是對客觀現實的反映形式,是客觀存在的主觀映象。馬克思説:“觀念的東西不外是移入人的頭腦並在人的頭腦中改造過的物質的東西而已”(《資本論》第 1卷,第24頁,人民出版社,1975)。但是,觀念不僅反映客觀現實,而且還能根據對客觀現實的反映為實踐創造觀念的對象,以作為實踐的目的。這種觀念的對象通過改造客觀物質的實踐活動轉化為現實的對象,成為現實中不會自然產生的新事物
在心理學中,廣義的觀念是一切心理反映形式的總稱。狹義的觀念和表象同義,包括由早先知覺而來的感性形象的再現和由原初形象組合而成的新的觀念整體。

觀念觀念體系

觀念體系,即把觀念零碎的部分系統化,而科學觀念體系則是先進的、進步的觀念系統。
  • 1組(每組10個構觀念) 哲學—信仰觀念,個性—自我觀念, 目的—目標觀念,人性—天性觀念, 人權—民主觀念,自由—平等觀念, 宇宙—天體觀念,地球—空間觀念 土地—能源觀念,資源—人口觀念,
  • 2組 自然—環境觀念,物種—關聯觀念, 國家—公民觀念,社會—契約觀念, 政黨—黨派觀念,共和—共治觀念, 政府—政治觀念,憲法—分權觀念, 選舉—專制觀念,世襲—竊盜觀念,
  • 3組 自私—無私觀念,人道—人倫觀念, 侵佔—搶奪觀念,給與—奉獻觀念, 分工—協作觀念,學習—教育觀念, 勞動—創造觀念,文化—人化觀念, 正義—理性觀念,自由—秩序觀念,
  • 4組 情感—情緒觀念,法律—法制觀念, 性格—風格觀念,人格—境界觀念, 修學—修為觀念,宗教—宗法觀念, 人類—人文觀念,價值—美學觀念, 生存—競爭觀念,依存—協作觀念,
  • 5組 生態—環境觀念,疾病—衞生觀念, 交往—交流觀念,壁壘—溝通觀念, 通訊—流通觀念,生活—工作觀念, 城市—鄉村觀念,世內—世外觀念, 鬥爭—妥協觀念,批判—理解觀念,
  • 6組 道德—情操觀念,心理—心靈觀念, 輿論—宣傳觀念,權力—監督觀念, 平衡—制衡觀念,商業—市場觀念, 經營—營銷觀念,廣告—傳媒觀念, 管理—決策觀念,策劃—執行觀念,
  • 7組 規劃—設計觀念,合同—規則觀念, 系統—整體觀念,信息—控制觀念, 結構—功能觀念,科學—組織觀念, 經濟—濟世觀念,戰略—戰術觀念, 決策—運籌觀念,革命—運動觀念,
  • 8組 理論—實踐觀念,過程—動態觀念, 知識—智慧觀念,博弈—選擇觀念, 速度—效率觀念,方式—方法觀念, 矛盾—辯證觀念,肯定—否定觀念, 對立—統一觀念,量變—質變觀念,
  • 9組 繼承—歷史觀念,批判—發展觀念, 過去—未來觀念,動機—需要觀念, 環境—生態觀念,鬥爭—鍛鍊觀念, 遺傳—進化觀念,穩態—突變觀念, 範圍—範疇觀念,絕對—相對觀念,
  • 10組 精神—實體觀念,邏輯—秩序觀念, 生物—生理觀念,現象—本質觀念, 形式—內容觀念,原因—結果觀念, 偶然—必然觀念,現實—可能觀念, 理想—實際觀念,工具—符號觀念,
  • 11組 技術—方法觀念,文字—數字觀念, 描述—量化觀念,前進—後退觀念, 精確—模糊觀念,連續—離散觀念, 概率—統計觀念,集合—空間觀念, 幾何—拓撲觀念,線性—級冪觀念,
  • 12組 實驗—檢驗觀念,感覺—直覺觀念, 模型—模擬觀念,分析—比較觀念, 時代—創新觀念,平衡—對稱觀念, 等級—層次觀念,標準—參照觀念, 內因—外因觀念,聯繫—作用觀念,
  • 13組 地位—地境觀念,生活—工作觀念, 傳統—現代觀念,封閉—開放觀念, 真實—虛假觀念,—未來觀念, 人才—伯樂觀念,比較—鑑別觀念, 安全—保障觀念,風險—保險觀念,
  • 14組 投資—理財觀念,現金—金融觀念, 自然—人為觀念,表象—本質觀念, 精神—物質觀念,意識—存在觀念, 對象—映像觀念,想象—抽象觀念, 等待—忍耐觀念,前進—後退觀念,
  • 15組 力——作用觀念,邊際—支點觀念, 邏輯—規律觀念,繁衍—繁殖觀念, 科學—學科觀念,文學—數學觀念, 閒暇—娛樂觀念,生命—死亡觀念, 情慾—色性觀念,毒品—麻醉觀念,
  • 16組 時間—人間觀念,敵人—朋友觀念, 輪迴—循環觀念,瞬間—永恆觀念, 國度—國別觀念,國界—邊界觀念, 民族—國際觀念,人種—種族觀念, 佛理—禪宗觀念,基督—真主觀念,
  • 17組 儒法—釋道觀念,陸地—海洋觀念, 河流—山川觀念,水土—方言觀念, 軍事—強權觀念,匪患—強盜觀念, 暴力—野蠻觀念,和平—文明觀念, 官方—民間觀念,正統—山寨觀念,
  • 18組 網絡—互聯觀念,誠實—虛假觀念, 謊言—欺騙觀念,自欺—欺人觀念, 愚昧—落後觀念,光榮—恥辱觀念, 利益—收買觀念,活命—屈辱觀念, 從眾—苟活觀念,麻痹—屈膝觀念,
  • 19組 食色—活法觀念,和平—暴力觀念, 強權—搶掠觀念,同流—合污觀念,
  • 20組 軍隊—軍人觀念,建設—破壞觀念 暴力—戰爭觀念,權力—規則觀念 規則—法條觀念,內政—外交觀念 建設—建造觀念,毀滅—破壞觀念 愛和不愛觀念, 有或無觀念

觀念分類

我們對觀念進行分類,有利於人們對觀念進行區別,進行改革和優化。根據人們生活的不同領域和需要,我們可以把觀念作如下分類:

觀念政治

政治觀念是在階級社會下形成的意識。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政治觀念的內容是不一樣的。但隨着時代的進步,政治觀念日益走向人文化是必然趨勢。它的形成主要是因為國家發展觀念起支配作用。樹立科學的政治觀念,有利於更好地從事各種政治活動,推進人類不斷進步。例如我國提出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就是立足於全球開展政治活動的基本意識觀念。它具有很大的包容性親和性,因而倍受世界各國推崇,更有利於人類走向和平與發展的良好階段。

觀念經濟

經濟觀念是人們不斷髮展生產力而形成的意識。例如,我國改革開放政策的出台,就是着眼於發展經濟,搞活經濟的對策意識。鄧小平同志提出的三個有利於標準就是我國很好的發展經濟的觀念。人們形成正確的經濟觀念有利於不斷提高經濟生活和生產水平。

觀念道德

道德是維繫人們之間各種關係的內在法度。正確的道德觀是人們自覺協調各種關係的意識準備。它是人們走向美好生活的自我心理約束機制。道德意識水平的高低,有利於個體自身素質的高低。它一般不具有很強的強制性約束力。因而帶有很大的主觀適應色彩。樹立正確的道德觀有利於創造和諧的人際關係。

觀念法制

增強法制觀念 增強法制觀念
法制觀念道德觀念在更廣泛適應性上的強制化。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制觀念具有外在的強制紙約束力。它不會因人之職位高低而變。樹立法制觀念,有利於人們對生活生產有基本的因循。因此,具有廣泛的人權保障意義。
此外,還有很多觀念,如宗教觀念,文化觀念等等,它們都是人們在生活或者生產某一方面的反應。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