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觀安西兵過赴關中待命二首

鎖定
《觀安西兵過赴關中待命二首》是唐代詩人杜甫創作的五言律詩組詩作品。第一首通過描寫安西兵的精鋭絕倫,稱讚李嗣業久經沙場、用兵如神的大將風采,預祝出奇制勝。第二首稱頌李嗣業忠勇雙全、軍紀嚴明,表現了詩人卓越的軍事遠見和誠摯的愛國熱忱,流露平定安史叛軍有望的情緒。這組詩對李嗣業的讚揚之辭非泛泛溢美,而是出自肺腑的誠摯之論,富有氣勢,激烈豪邁。
作品名稱
觀安西兵過赴關中待命二首
作    者
杜甫
創作年代
唐代
作品出處
全唐詩
作品體裁
五言律詩

觀安西兵過赴關中待命二首作品原文

觀安西兵過赴關中待命二首
其一
四鎮富精鋭,摧鋒皆絕倫
還聞獻士卒,足以靜風塵
老馬夜知道,蒼鷹飢著人
臨危經久戰,用急始如神
其二
奇兵不在眾,萬馬救中原
談笑無河北,心肝奉至尊
孤雲隨殺氣,飛鳥避轅門
竟日留歡樂,城池未覺喧 [1] 

觀安西兵過赴關中待命二首註釋譯文

觀安西兵過赴關中待命二首詞句註釋

安西:唐代都護府名,府治初在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吐魯番附近,後改在龜茲(在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庫車、沙雅兩縣之間),管轄于闐(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田市)以西、波斯以東十六都護府。唐肅宗至德年間改稱鎮西都護府。杜甫在這裏仍用舊稱。關中:指東至函谷關,西至大散關,南至武關,北至蕭關中間一帶,大約相當於今陝西南部地方。《全唐詩》題下注:“李嗣業以鎮西北庭兵同郭子儀討安慶緒,安西即鎮西舊名也。”
⑵四鎮:指龜茲、于闐、碎葉(今吉爾吉斯斯坦的托克馬克市附近)、疏勒(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疏勒縣)四都督府,均屬安西都護府管轄。一作“西鎮”。富精鋭:多精鋭部隊。
摧鋒:即衝鋒陷陣。絕倫:無與倫比。
⑷“還聞”句:是説李嗣業率安西兵赴關中。還聞,又聞。不久前李嗣業曾率安西兵參加收復長安的戰役,故云。率兵報效朝廷,所以説“獻士卒”。獻,一作“就”。
⑸靜風塵:平定戰亂。靜,作動詞用,淨掃的意思。
⑹“老馬”句:即“老馬識途”的意思。《韓非子·説林上》:“管仲、隰朋從於桓公伐孤竹,春往冬返,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馬之智可用。’乃放老馬而隨之,遂得道。”這裏是比喻李嗣業所率安西兵久經戰場,慣於戰鬥,可堪重託。
⑺“蒼鷹”句:《晉書·慕容垂載記》:“垂猶鷹也,飢則附人,飽便高題。”這裏用其意,比喻安西兵樂於為朝廷效力。飢,一作“秋”。著(zhuó)人,即附人,意思是依附主人,願為之所用。
⑻“臨危”二句:是説李嗣業所率安西兵久經戰鬥,能臨危不懼;緊急關頭,才顯出神奇之勇。急,一作“意”。始,一作“使”。
⑼“奇兵”二句:是説安西兵驍勇善戰,萬馬即可平定中原。“奇兵不在眾”,本意是兵貴出奇制勝,而不在多少,這裏是藉以稱讚安西兵善戰。中原,指黃河中下游地區,當時正為戰區。
⑽“談笑”句:與李白永王東巡歌》“談笑靜胡沙”意思相同。談笑,形容視若等閒,可輕易取得。無,視若無物的意思。河北,唐代河北道,領孟、懷、幽、薊等二十九州。當時,河北為安史叛軍佔據,幽、薊一帶更是安史叛軍的老巢,所以借指安史叛軍。
⑾“心肝”句:披瀝肝膽,報效皇帝。奉,奉獻。至尊,指皇帝,這裏指唐肅宗李亨
⑿“孤雲”二句:形容過境安西兵軍威振肅,號令森嚴。因安西兵是行軍過境,所以説“雲隨殺氣”。轅門,指軍隊的營門。
⒀“竟日”二句:讚美安西兵軍紀嚴明,過境不擾民,百姓歡欣,城無喧鬧之聲。《舊唐書·李嗣業傳》載:“李嗣業自安西統眾萬里,威令肅嚴,所過郡縣,秋毫不犯。”杜詩和史書一致,當為實情。歡,一作“觀”。 [2]  [3] 

觀安西兵過赴關中待命二首白話譯文

其一
安西四鎮的兵又多又精鋭,衝鋒陷陣的本領個個超羣絕倫。
曾聽説安西兵調給了皇上指揮,依靠他們定能夠平息戰爭風塵。
老馬在夜晚還能辨識道路,蒼鷹飢餓時就緊緊跟着主人。
這支軍隊曾面對艱危,長期戰鬥,到緊要關頭才迅猛如神。
其二
用兵要指揮靈活倒不要人多,有一萬騎兵就能挽救中原的危險。
一邊行軍,一邊談笑,不把河北叛軍放在眼裏。赤膽忠心,一起向皇上奉獻。
孤飛的浮雲跟隨着殺氣騰騰的士兵們行進,連空中飛鳥也嚇得離開軍營門前。
停留下來,度過了歡樂的一天,城池裏,人們也不覺得吵嚷喧鬧。 [4] 

觀安西兵過赴關中待命二首創作背景

唐肅宗乾元元年(758)六月,李嗣業為懷州(今河南沁陽)刺史,充鎮西、北庭行營節度使。同年八月,李嗣業奉命率鎮西都護府所屬軍隊東來,同郭子儀等共討安慶緒。杜甫此時任華州司功參軍,看到李嗣業部過境,興奮不已,於是寫下這兩首詩,以壯其威。 [2]  [5] 

觀安西兵過赴關中待命二首作品鑑賞

觀安西兵過赴關中待命二首文學賞析

第一首寫詩人見安西兵過,主要是讚美主將李嗣業。首聯讚美李嗣業統率的精鋭部隊在戰場上衝鋒陷陣,難以匹敵,為全軍之冠。頷聯寫勝兵可用,士氣旺盛,志在報國,定能掃蕩安史叛軍。至德二載(757),李嗣業曾率領安西四鎮部隊參加過收復長安的戰役,所以現在“還聞獻士卒”,詩人相信這支部隊肯定也會一如既往地平叛得勝。頸聯引喻,這支精鋭的安西兵有其優勢:他們如老馬識途,戰場經驗豐富;他們如依附獵手願為所用的蒼鷹,充滿了必勝的信心和無窮的戰鬥力。尾聯嘆用兵奇勇,説久經戰陣,不怕困難,指揮部隊能因敵變化而取得勝利。這是詩人對李嗣業所部安西兵既往戰績和戰鬥力的追述與讚揚,相信這樣一支部隊赴關中後定會大捷。
第二首着筆於對安西兵的期望和安西兵經過華州的情狀,主要是頌揚安西四鎮的士兵。首聯起勢突兀,説李嗣業精通兵法,“兵貴用奇,不必在眾”。安西兵神勇出奇,出於精鋭而不在眾多,因此以萬馬之軍去平安史叛軍,救中原人民於戰亂水火之中。頷聯稱其忠義,這支軍隊神勇絕倫,談笑間便可掃清盤踞河北的安史叛軍,將一片忠心奉獻給皇帝。頸聯寫兵過,説雲隨殺氣,見兵威振肅;鳥避轅門,見號令森嚴。尾聯記紀律,安西兵軍容整齊,軍威軍紀森嚴有度,過境而不擾民,城池未被驚擾所以未見喧鬧,百姓未被驚擾所以竟日歡樂。由此足見這支軍隊不但戰鬥力強、效忠皇帝,而且軍紀整肅,不擾百姓,使詩人對他們今後的戰鬥充滿了信心。詩人歌頌他們,表現了愛國的激情。
這兩首詩讚頌部隊精鋭、軍紀森嚴,並預祝出奇制勝。率領部隊的李嗣業是杜甫的舊相識,作戰英勇,嘗身先士卒衝鋒陷陣,屢建奇功。因此,詩中對李嗣業的讚揚之辭非泛泛溢美,而是出自肺腑的誠摯之論。故組詩富有氣勢,激烈豪邁。 [3]  [6-8] 

觀安西兵過赴關中待命二首名家點評

其一
南宋範晞文《對牀夜語》:五言律詩,固要貼妥。然貼妥太過,必流於衰。苟時能出奇,於第三字中,下一拗字,則貼妥中隱然有峻直之風。散句如……“老馬夜知道,蒼鷹飢着人”,用實字而拗也。 [9] 
清代金聖嘆《唱經堂杜詩解》:此詩是譏當時勤王之師,遷延不進,又無節制也,而用語特渾。起二句,姑予之。三四句,言聞其如此,未見其足以如此也。五句,譏其夜不輯將士,妄行者多也。六句,譏其時肆劫掠也。結,諷其尚必用意,始得如神也。言之無罪,而聞者足戎,其是詩之謂矣。 [10] 
清代仇兆鰲杜詩詳註》:首章見安西兵過,而歸美李公,在四句分截。四鎮之兵,皆嗣業所統。曰獻,志在報國也。曰靜,力能掃賊也。老馬,喻主將之慣戰。蒼鷹,喻軍士之敢入。臨危久戰,見其用兵奇勇。 [17] 
清代李光地《榕村語錄續集》:杜詩《觀安西兵過赴關中待命》雲“老馬夜知道”者,經多而熟也;“蒼鷹飢著人”者,時至而歷也。臨危即用蒼鷹意,久戰即用老馬意,兼此二者,用意始能如神。蓋練事明而決機速,兵家之要盡於此矣。 [15] 
清代吳瞻泰杜詩提要》:(“四鎮”二句下)以四鎮陪起,是賓。(“還聞”二句下)謂李嗣業,是主。(“臨危”二句下)戰而曰久,又且臨危,多少層折,多少期望。起是道其已然,結是望其將來,亦拓開法。詩有比興,猶文之有譬喻也。文於直敍中忽插一喻,則離奇變幻;詩於直序中忽用比興,則煙雲斷續,使人思而得,不獨古詩然也。此詩有陪有正,有比有賦,有現在語,有將來語,八句中無一呆筆。 [13] 
清代何焯義門讀書記》:“用意始如神”,謂因材駕馭老馬,不遺知道之能;飢鷹不成飽颺之患,則人人可以臨危授命,風塵不足靜也。 [12] 
清代浦起龍讀杜心解》:首章單就安西兵着筆,述其前效,以鼓其新功也。前四泛言其可用;後言惟其慣戰,故可信之。 [20] 
其二
南宋葛立方韻語陽秋》:杜甫《觀安西過兵》詩云:“談笑無河北,心肝奉至尊。”故東坡亦云:“似聞指揮築上郡,已覺談笑無西戎。”蓋用左太沖《詠史》詩“長嘯激清風,志若無東吳”也。王維雲:“虜騎千重只似無”句,則拙矣。 [14] 
明代王嗣奭杜臆》:乾元二年,九節度之兵六十萬潰於相州。“奇兵不在眾”一語,公之預識兵機如此。 [17] 
清代傅山《杜詩通批註》:(“談笑”二句下)古句。 [16] 
清代黃生杜詩説》:曹次山曰:“奇兵不在眾,萬馬救中原。”謝玄淝水之捷,劉錡順昌之戰,皆是道也。然有多多益善者,又在人所以用之。此亦可通之於文,若杜公縱橫述作,其淮陰之將兵耶! [11] 
清代李因篤杜詩集評》:“心肝奉至尊”句奇,末更寫得好,不忘故國,而喜於得兵,寓目之間,真有其事。 [19] 
清代仇兆鰲《杜詩詳註》:次章稱李公忠勇,而志其紀律,亦四句分截,奇兵制敵,此其智勇。披肝奉主,此其忠義。雲隨殺氣,見兵威振肅。鳥避轅門,見號令森嚴。末言師行有紀,民情安堵。 [17] 
清代吳瞻泰《杜詩提要》:此首寫兵過,見部伍之嚴也。言紀律之兵不在眾,只須“萬馬救中原”,便可“談笑無河北”,持此心肝奉至尊。四句一筆寫下,期許自在言外。下截特寫兵過,與上截暗相呼應,而以孤雲飛鳥興不喧,以見紀律之森嚴耳。 [13] 
清代何焯《義門讀書記》:“心肝奉至尊”,語不可學。“竟日留歡樂”二句,待命,此即之子於徵有聞無聲之意。 [12] 
清代浦起龍《讀杜心解》:次章就“兵過待命”着筆。上四,美其忠勇;五、六,見軍容;七、八,見紀律。 [20] 
清代洪舫《杜詩評律》:三、四倒聯,七、八言外有深虞騷擾意。 [18] 
清代邊連寶杜律啓蒙》:只此一片赤衷,便足折衝萬里。“心肝奉至尊”,此談笑所以無河北,而奇兵故不在眾矣。五、六,即其兵威之震耀;七、八,即其兵律之森嚴。以見不在眾之意。 [20] 
清代楊倫杜詩鏡銓》:上二句(“孤雲”二句)言其軍威,下二句(“竟日”二句)言其節制。 [3] 
總評
清代張溍讀書堂杜工部詩文集註解》:二詩初看以為諷刺,後見顧本,知其美嗣業勤王也。肅宗在靈武,詔李嗣業赴行在。嗣業自安西統眾,威令肅然,所過郡縣,秋毫無犯。前一首多贊主將,後一首專美士卒。獻士卒,謂嗣業先赴關中待命,是自獻其卒。“老馬”二句,言嗣業老成,可任西鎮。夷種,飽則揚去,故以鷹擬之。 [21] 
清代浦起龍讀杜心解》:二詩能以勁筆畫出勝兵,“心肝”句使筆太狠。 [19] 

觀安西兵過赴關中待命二首作者簡介

杜甫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詩中嘗自稱少陵野老。原籍襄陽(今屬湖北),遷居鞏縣(今河南鞏義)。杜審言之孫。開元後期,舉進士不第,漫遊各地。後寓居長安近十年。及安祿山軍陷長安,乃逃至鳳翔,謁見肅宗,官左拾遺。長安收復後,隨肅宗還京,尋出為華州司功參軍。不久棄官居秦州同谷。又移家成都,築草堂於浣花溪上,世稱浣花草堂。一度在劍南節度使嚴武幕中任參謀,武表為檢校工部員外郎,故世稱杜工部。晚年攜家出蜀,病死湘江途中。其詩顯示了唐代由盛轉衰的歷史過程,被稱為“詩史”。以古體、律詩見長,風格多樣,而以沉鬱為主。語言精練,具有高度的表達能力。有《杜工部集》。 [22] 
參考資料
  • 1.    黃鈞,龍華,張鐵燕等校. 全唐詩 3[M]. 長沙:嶽麓書社, 1998:136-137.
  • 2.    山東大學中文系古典文學教研室選注;袁世碩等修訂. 杜甫詩選[M]. 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2020:133-134.
  • 3.    張志烈主編. 杜詩全集 今注本 第2卷[M]. 成都:天地出版社, 1999:467-468.
  • 4.    孫潛著. 杜詩全譯 1[M]. 上海:東方出版中心, 2021:412-414.
  • 5.    葉渠梁選編. 杜甫詩集典故探義 上[M]. 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2018:219-220.
  • 6.    海兵編著. 杜甫詩全集詳註[M]. 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 2000:112-114.
  • 7.    凌朝漢著. 洗石集[M]. 拉薩:西藏人民出版社, 2006:166-167.
  • 8.    金啓華,胡問濤著. 杜甫評傳[M]. 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 1984:93.
  • 9.    張葆全,周滿江選注. 歷代詩話選注[M]. 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020:118.
  • 10.    金聖嘆著;周錫山編校. 唱經堂第四才子書杜詩解[M]. 瀋陽:萬卷出版公司, 2009:74.
  • 11.    (清)黃生等撰;徐定祥點校. 杜詩説[M]. 合肥:黃山書社, 2014:444.
  • 12.    (清)紀昀等編纂. 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第860冊[M]. 北京:北京出版社, 2012:828-829.
  • 13.    (清)吳瞻泰撰;陳道貴,謝桂芳校點. 杜詩提要[M]. 合肥:黃山書社, 2015:160-161.
  • 14.    常振國,降雲編. 歷代詩話論作家 上篇 新1版[M]. 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 1986:251.
  • 15.    (清)李光地著;李玉昆點校. 泉州文庫 榕村語錄 榕村語錄續集 下[M]. 北京:商務印書館, 2019:708.
  • 16.    (清)傅山著;尹協理主編. 傅山全書 第10冊[M]. 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2016:376.
  • 17.    (清)仇兆鰲注;於魯平補註. 杜甫詩注 上 第2版[M]. 西安:三秦出版社, 2004:253.
  • 18.    (清)洪舫,(清)齊翀撰;周到,李霜琴校點. 徽州杜詩學二種[M]. 合肥:黃山書社, 2019:157.
  • 19.    周蒙,馮宇主編. 全唐詩廣選新注集評 4[M]. 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 1994:142.
  • 20.    (清)邊連寶著;韓成武等點校. 杜律啓蒙[M]. 濟南:齊魯書社, 2005:55-56.
  • 21.    (清)張溍著;聶巧平點校. 讀書堂杜工部詩文集註解 上[M]. 濟南:齊魯書社, 2014:265-266.
  • 22.    俞平伯,蕭滌非,周汝昌,施蜇存等撰寫. 唐詩鑑賞辭典 2[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2017:460.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