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菩萨,又名观世音菩萨,是86版《西游记》《西游记续集》中的女配角,由左大玢饰演。剧中的观音菩萨是五方五老之一,七佛之师,居住在南海普陀落伽山潮音洞,全称“南海普陀落伽山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灵感观世音菩萨”。她头扎盘龙髻,身穿素罗袍,眉如小月,眼似双星,玉面天生喜,朱唇一点红,手持净瓶甘露垂杨柳,解八难,度群生,法力无边,高贵圣洁,仪态万千。
观音菩萨是如来佛祖的得意徒弟之一。她是取经事业的具体组织者。她领如来法旨与惠岸行者去长安寻找取经人,帮助唐僧收徒弟,把小白龙变为白马,给孙悟空戴上紧箍儿,并给他三根救命毫毛。唐僧取经路上,经历各种磨难,她多次出面搭救。收服熊罴怪,让其做守山大神;医活人参果树;收服红孩儿,封为善财童子;在通天河捉拿鲤鱼精;收服金毛犼。孙悟空在取经路上历经种种险阻,都多次向观音菩萨求救。
外貌描写
播报编辑
灵山观音
理圆四德,智满金身。缨络垂珠翠,香环结宝明。乌云巧迭盘龙髻,绣带轻飘彩凤翎。碧玉纽,素罗袍,祥光笼罩;锦绒裙,金落索,瑞气遮迎。眉如小月,眼似双星。玉面天生喜,朱唇一点红,净瓶甘露年年盛,斜插垂杨岁岁青。解八难,度群生,大慈悯。故镇太山,居南海,救苦寻声,万称万应,千圣千灵。兰心欣紫竹,蕙性爱香藤。他元洒寻是落伽山上慈悲主,潮音洞里活观音。
长安观音
九霄华汉里,现出女凳悼讲真人。那菩萨,章漏头上戴道洪辩射一顶金叶纽,翠花铺,放金光,生锐气的垂珠缨络。身上穿迁讲一领胶察微淡淡色,浅浅妆,盘金试促狼龙,飞彩凤的结素蓝袍辨旬笑。胸前挂一面对月明,舞清风,杂宝珠,攒翠玉的砌香环珮;腰间系一条冰蚕丝,织金边,登彩云,促瑶海的锦绣绒裙。手内托着一个施恩济世的宝瓶,瓶内插着一枝洒青霄,撒大恶,扫开残雾垂杨柳。玉环穿绣扣,金莲足下深。
鱼篮观音
懒散怕梳妆,容颜多绰约。 散挽一窝丝,未曾戴缨络。 不挂素蓝袍,贴身小袄缚。 漫腰束锦裙,赤了一双脚。 披肩绣带无,精光两臂膊。 玉手执钢刀,正把竹皮削。
角色经历
播报编辑
推荐二郎神
观音菩萨受王母娘娘的邀请,在惠岸行者木叉的陪同下参加了在瑶池举办的蟠桃会,却见那里荒荒凉凉,席面残乱。询问的众仙得知了如此场面的缘由,观音在众仙的引见下前往了灵霄宝殿参见玉帝。玉帝向观音介绍了孙悟空的情况,观音派木叉前往花果山打探军情。木叉和孙悟空战经五六十回合,不能取胜,败阵而走。木叉返回天庭求助,观音向玉帝推荐了二郎神去降服孙悟空。 二郎神赴战一日都不见回报,观音便邀请了玉帝、王母娘娘等众仙来到南天门观战。观音向太上老君提议用自己的玉净瓶砸孙悟空的头,以帮助二郎神捉拿孙悟空。太上老君则表示玉净瓶若碰到孙悟空的金箍棒,会有碎掉的风险,于是便用金刚琢打中了孙悟空的头部,孙悟空跌倒,最终被擒拿。
东寻取经人
五百年后,如来佛祖在雷音寺举办了盂兰盆会。如来认为南赡部洲的人贪淫乐祸,多杀多争,希望有人能去东土寻一个取经人来雷音寺求取三藏真经,以普渡众生。观音菩萨主动接下此项任务,如来大喜,赐予她五个宝贝:锦襕袈裟、九环锡杖和三个紧箍儿,并将“金紧禁”咒语三篇传授于她。在灵山脚下辞别了金顶大仙后,观音在木叉的随行下向东土而行。途径八百里流沙河,观音感叹取经人浊骨凡胎,如何才能渡过。而沙和尚突然从河里跳出袭击观音,木叉与他大战几十回合不分胜负。木吒自报家门后,沙和尚自知无礼,慌忙向观音纳头下拜,向观音说明了自己的身份。观音教沙和尚入佛门,护送取经人西天取经,并指沙为姓,给他起了个法名叫作沙悟净。行至福陵山,猪八戒冲上来攻击观音,木叉拦住猪八戒与之厮杀。 二人打的难解难分时,观音抛下一朵莲花,隔开了猪八戒的钉耙,猪八戒不知道是什么神通,木吒告诉他,那是观音的莲花,猪八戒便扔下钉耙朝观音磕头。猪八戒交待了自己的身世来历,观音劝猪八戒一心向善,皈依佛门,并给他取了个法名叫猪悟能。辞别猪悟能后,观音听见玉龙三太子(小白龙)哀嚎。询问缘由后,观音去找玉帝求情,免除了小白龙的死罪。观音就让小白龙在蛇盘山鹰愁涧等候取经人,变做白马与取经人做个脚力,上西方立功。随后,观音和木叉来到了压着孙悟空的五行山。孙悟空让观音救他出来,观音则表示她正要去东土大唐寻一个取经人,会教他就出孙悟空。观音问孙悟空是否愿意拜取经人为师,皈依佛门,在修成正果,孙悟空欣然答应。观音本要给孙悟空起个法名,但孙悟空的名字中已经有“悟”字,于是没有给他再起。 一日之后,观音和木叉到达了大唐长安城,他们变作两个疥癫游憎,借住在长安城的土地庙里。泾河龙王因初犯天条而向唐太宗李世民求情,但最终仍被魏征斩于梦中。夜里,泾河龙王的亡魂来找李世民算账,要李世民换他命来。这时,观音菩萨出现赶跑了泾河龙王的亡魂,救了李世民一命。 李世民游地府还魂后,准备举办水陆大会超度冥府孤魂。贞观十三年九月三日,被选举的高僧陈玄奘在长安城化生寺开演经法。得知唐僧是金蝉子转世,观音很是欢喜,于次日化作疥癫僧人在长安街上叫卖锦襕袈裟和九环锡杖。路过的宰相萧瑀问袈裟和锡杖怎么卖,观音表示袈裟要五千两,锡杖要二千两。如果强买袈裟、锡杖,定要卖他七千两;如果恭敬三宝、见善随喜、皈依佛门,便将袈裟、锡杖送给他。萧瑀想这袈裟正好与唐僧穿用,于是带观音见了唐王李世民。见到唐王后,观音又将袈裟和锡杖夸赞了一番,唐王非常高兴,准备买下这袈裟和锡杖。观音则表示唐王明德止善,敬重佛门,将袈裟和锡杖送给了唐王。唐王准备排素宴酬谢,观音坚辞不受,畅然而去,回到了土地庙里。
箫瑀与观音木叉问话
七日正会,观音和木叉来到化生寺,在唐僧讲经时说他讲的都是小乘教法,问其是否会谈大乘教法。唐僧向观音求教,观音表示小乘教法度不得亡者升天;而大乘佛法三藏,可以度亡脱苦,寿身无坏。唐太宗问道大乘佛法,在于何处。菩萨表示在大西天天竺国大雷音寺如来处。唐太宗想让观音上台开讲,观音和木叉则现出了本相,所有人见了都参拜。唐太宗传旨吴道子画出了观音的真象。
观音和木叉远去,留下一张简帖,上有几句颂子:“礼上大唐君,西方有妙文。程途十万八千里,大乘进殷勤。此经回上国,能超鬼出群。若有肯去者,求正果金身。”
为了确保唐僧的安全,观音菩萨指派了六丁六甲、五方揭谛、四值功曹、一十八位护教伽蓝暗中保护。唐僧救出孙悟空,收他为徒,后因悟空打死劫经的六名强盗而将其数落,悟空怒而离去。观音化作一个年高的老母,传给唐僧一顶嵌金花帽,一道紧箍咒。而后,她来到东海见到了正准备回到唐僧身边的悟空,让他快点回去。
唐僧和孙悟空途径蛇盘山鹰愁涧时,白马被小白龙吞食。孙悟空询问土地山神得知了小白龙的来历,就派金头揭谛去南海请观音菩萨。观音菩萨来到鹰愁涧,孙悟空怪罪观音害他,被观音骂作“大胆的马流,村愚的赤尻”。之后,观音叫小白龙出来与孙悟空和好,然后摘了小白龙项下明珠,用杨枝甘露将小白龙变成白龙马,供唐僧骑乘。同时,观音还摘下了三个杨柳叶儿,将它们变成了三根救命毫毛送给了孙悟空。
收伏熊罴怪
唐僧和悟空收服白龙马后来到了观音禅院,因孙悟空卖弄锦斓袈裟,金池长老欲烧死唐僧师徒,反被孙悟空弄法烧了禅院。混乱中,袈裟被熊罴怪窃走,故孙悟空前往南海求助观音。孙悟空就袈裟在观音的禅院被偷而数落观音,观音则呵斥正是因为悟空卖弄宝贝,才导致自己的禅院被烧。在悟空的求情下,观音跟随悟空前往了黑风山降妖。 见悟空打死了苍狼精凌虚子,观音斥责他滥杀无辜,悟空则表示凌虚子是熊罴怪的朋友,正准备去参加佛衣会。随后,观音依照悟空的提议变成了凌虚子的模样,在佛衣会上让熊罴怪吃下了悟空所变的仙丹。熊罴怪疼痛倒地,观音现出本相,从熊罴那里取回了锦斓袈裟。孙悟空从熊罴鼻子出来后,观音将禁箍戴在了熊罴头上。熊罴怪想要攻击他们,观音就念起了禁箍咒,让熊罴怪皈依佛门。熊罴愿意皈依,观音将其带回南海做了落伽山的守山大神。
四圣试禅心
唐僧师徒行至流沙河时遭到了沙和尚的阻拦,不能渡河,孙悟空前往南海寻找观音帮助。观音则派出了木叉前往流沙河助师徒相认,协助唐僧师徒过河。
唐僧师徒行至西牛贺洲地界,观音菩萨请黎山老母下山,和文殊菩萨、普贤菩萨一起试探唐僧师徒的禅心。他们化作了一个死了男人的大户人家,黎山老母变作母亲,观音和文殊普贤变作女儿真真、爱爱、怜怜,要招唐僧师徒入赘。唐僧、悟空、沙僧禅心坚定,不为女色所动。猪八戒则却借着放马的理由,偷偷去见黎山老母所变的老妇人。观音文殊普贤变作的女儿与猪八戒撞天婚,结果猪八戒跌得鼻青脸肿,一个女儿也没抓住。黎山老母提议让猪八戒穿三个女儿做的珍珠篏锦汗衫,穿哪个合身就娶哪个。结果猪八戒穿上第一件时,那汗衫就变成麻绳将猪八戒紧紧捆住了。第二天天亮时,庄院已经消失,猪八戒被吊绑在树上,后边古柏树上挂着一张简帖,写着那四位女性分别是黎山老母、观音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变化的,并写着“圣僧有德还无俗,八戒无禅更有凡。从此静心须改过,若生怠慢路途难。”
观世音甘泉活树
在万寿山五庄观,孙悟空推倒了镇元大仙的人参果树,被镇元子拿获。为保护唐僧不受伤害,孙悟空向镇元子许诺,一定会医好人参果树。孙悟空遍访海外仙岛,最终来到了落伽山寻求观音相助。得知悟空来由,观音骂他不知好歹,之后随孙悟空来到五庄观,用杨柳枝蘸出玉净瓶里的甘露,在孙悟空手上画了一道起死回生的符,让孙悟空从树底引出一汪清泉,然后镇元子让徒弟取出观里的玉器舀水,从果树头上浇下来,猪八戒等人将果树扶正,观音念动咒语,最终将人参果树医活。镇元子十分开心,敲下十颗人参果,举办了人参果会,并邀请观音、福禄寿三老和唐僧师徒参加。
试探取经心
为了试探唐僧师徒是否真心前往西天取经,观音菩萨向太上老君借来两个童子,让他们托生成妖怪金角大王和银角大王,为唐僧师徒设立了平顶山莲花洞的磨难。
降服红孩儿
唐僧师徒行至号山,唐僧被红孩儿抓走,孙悟空不敌红孩儿的三昧真火,让猪八戒前去请观音菩萨相助。结果,红孩儿变作观音的模样,将猪八戒诱骗到了火云洞内,孙悟空不得不亲自前往南海请来观音菩萨。听闻红孩儿变成自己的模样,观音大发雷霆,把玉净瓶丢到海里。不久,一只乌龟把净瓶托出水面,观音让悟空去拿,没想到悟空竟然拿不动。观音告诉悟空,玉净瓶装着整整一海的水,瓶中的甘露能够灭三昧真火。悟空再生恳求,观音同意随他前去,并让木叉到李天王那借来了三十六把天罡刀。观音把刀抛向空中,念了个咒语,那刀就变成了一座千叶莲花台。
观音等人用莲花池的一瓣莲花渡海至号山,大约离火云洞四百多里的时候,观音叫来山神和土地,让他们把周围三百里的所有生灵都移到高处上。等一切都办妥了,她放倒净瓶,顿时眼前成了汪洋大海。观音又从袖里拿出定身禅,变成落伽山仙境。观音用杨柳枝蘸出玉净瓶里的甘露,在悟空的左手上写了个“迷”字,让他把红孩儿引出来。当孙悟空与红孩儿交战时,悟空放了拳头,红孩儿着了迷乱,紧追不舍,来到观音跟前。
悟空躲到观音的神光影里。红孩儿找不到悟空,再生询问观音是不是孙行者请来的救兵。见观音一言不发,红孩儿举枪向她刺去。观音变成一道金光,带着悟空飞上九重天,莲花台却扔在原处。红孩儿得意忘形,学着观音的样子盘腿坐上莲台。观音将莲花台的花瓣变成了一把把锋利的尖刀,又让木叉用降妖杵攻击红孩儿。红孩儿双腿被刺穿,全身皮破血流。红孩儿要拔出尖刀,观音又将尖刀变成倒刺,无法拔出,红孩儿便向观音求饶,谎称要皈依。观音给红孩儿剃度,收回尖刀,让木叉将刀还于李天王。红孩儿却变脸,执枪攻击观音。观音从袖里取出金箍变成五个分别套了在红孩儿的头上和双手、双脚上,然后念起金箍咒,红孩儿疼痛难忍,却又无可奈何,只得皈依。观音以红孩儿野性难驯,让他一步一拜,直拜到落伽山,才让他做了善财童子。
助力降妖魔
一天早上,观音发现莲花池里养大的金鱼没有参拜她,掐指算出了这只金鱼已经下界为妖,祸害唐僧,于是她没有梳妆,编织了一个竹篮准备擒金鱼精。编织之时,孙悟空来到了南海请求菩萨前往通天河降妖。悟空稍等片刻后,观音提着紫竹篮和悟空前往通天河。观音解下腰带绑住竹篮,放入河中,口里念动咒语。不一会儿提起竹篮,只见竹篮里有一条放着光芒、活蹦乱跳的金鱼。灵感大王被擒后,孙悟空让八戒和沙僧叫出陈家庄的百姓拜见观音,百姓中有人画下了鱼篮观音,随后观音返回了南海。
唐僧被蝎子精抓走后,孙悟空和猪八戒都敌不过妖精的倒马毒桩,观音以鱼篮之象出现在三个徒弟面前,将蝎子精的来历告诉了他们,并指点他们去找昴日星官降妖。
孙悟空第三次被唐僧赶走后来到了南海落伽山找观音菩萨,向菩萨哭诉唐僧不分青红皂白赶走他。菩萨让悟空暂住在南海,并算出了唐僧会有伤身之难,不久便会来寻悟空。四天之后,沙和尚来到落伽山找观音菩萨,他一见悟空便举着降妖宝杖朝他打去。观音要沙僧住手,让他把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观音听完,告诉沙僧悟空在这住了四天,没有离开过一步,让他和悟空一同前往花果山一探究竟。不久之后,孙悟空和六耳猕猴到落伽山让观音分辨真假,观音分辨不得,让他们上天庭找玉帝。几天之后,孙悟空和六耳猕猴打到了雷音寺,这时观音在木叉的陪同下参拜如来请他分辨真假。如来分辨出假悟空是四大灵猴之一的六耳猕猴后,六耳猕猴慌张逃走,观音等尊者将其包围,如来让其现了本象,孙悟空则将其打死。之后,观音将悟空带回到了唐僧身边。
观音的坐骑金毛犼趁牧童盹睡,咬断铁索,偷取法宝紫金铃下界为妖,抢走朱紫国王后金圣宫娘娘三年之久。唐僧师徒行至朱紫国,孙悟空治好了国王的相思病,并来到金毛犼所在的麒麟山獬豸洞救回金圣宫。悟空盗走紫金铃燃烧洞府时,观音赶来收回了金毛犼并取回了紫金铃。
唐僧师徒行至灭法国,观音化作一个老婆婆和善财童子提醒他们灭法国要杀一万个和尚,现在只差四个。唐僧问能不能绕道走,不进城,观音说不行。悟空认出了观音,观音变回原样,会善财童子驾云回南海。
九九缺一难
唐僧师徒取得真经后,五方揭谛、四值功曹、六丁六甲、护教伽蓝向观音汇报了唐僧师徒取经路上所经历的磨难。观音见少了一难,命令五方揭谛赶上八大金刚,让金刚为唐僧师徒制造了最后一场磨难。
性格特点
播报编辑
在86版《西游记》中,观世音菩萨的形象被塑造成为了西行取经的策划人和保护者,而且宅心仁厚,知人善任。观世音菩萨的人物形象是小说众神形象中的圣洁代表,也是小说中佛教人物形象特点的集大成者。
宅心仁厚、慈悲为怀是观音菩萨与生俱来的特点,也是她作为菩萨的主要标志。首先,观音菩萨在接到如来佛祖的任务之后,在去往长安的途中她就以慈悲之心为唐僧寻觅护送的队伍:先是劝解孙悟空安心在五指山下修行,等待唐僧的救赎,继而在福陵山“指身为姓”收服了猪八戒,使其免受灾瘴之苦,又在流沙河边收了沙和尚,为他剃度,解除了他每七日就要被利剑穿刺胸膛的磨难,最后又拯救了小白龙,帮助他修成正果。这一系列的操行不仅顺利的组成了取经队伍,还救赎了几个灵魂,没让他们在成为妖魔的方向上深陷泥潭。而后,取经过程中,观音菩萨更是以其善良之心和宽广胸怀包容了更多的妖魔神兽。如在六集中,孙悟空大闹黑风山,一棒子打死了苍狼精,而观世音菩萨先是嗔怒孙悟空为撒泼、滥杀,后配合孙悟空一同取回袈裟,且收服黑熊怪看管落伽山。又如第十四集,菩萨在对战红孩儿之前特别嘱咐号山的本土神灵,道“我今来此擒魔王。你与我把这团围打扫干净,要三百里远近的地方不准有一个生灵。”甚至强调要把小兽雏虫都安放在巅峰上。就连孙悟空都感叹“果然是一个大慈大悲的菩萨”。最后,她对红孩儿也是留有恻隐之心,只是念咒让他悔过。
知人善任是观音菩萨在86版《西游记》中的第二个形象特点。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是慈悲和智慧的化身,同时也是位心存慈善、不舍智谍的教育家,令四海八荒之人皆信服于她。在面对性格不同的四人时,她会从不同角度、有针对性地去进行教育和激发。在面对孙悟空的狂妄自大时,观音菩萨并没有强硬的要求,而是通过点化的方式,在逐步的引导中让孙悟空明白现实的苦难,从而主动的选择护送唐僧一路西天取经,顿悟佛门。对待猪八戒时,因为他性本乖张,所以观音菩萨则是比较严厉的教育和斥责。对待沙僧时则是温柔的鼓励和引导。观音菩萨在面对唐僧时,运用的不再是单一的方法和情绪,首先是要帮助他建立自信而且要在众人面前有威信。如第二十五集,导演用大量的镜头从穿戴到法物,从首饰到配件,对观世音菩萨的外在形象进行了描绘,不仅传递出她的圣洁、和蔼、慈善,使她成为读者心目中一位集真善美于一身、普济世人的女神形象,而且从侧面肯定了唐僧的讲解,让他相信自己可以顺利的到达西方并且拿到真经。等到唐僧开始上路西行的时候,菩萨则是对唐僧用了劝诫和开导的方式,让他明白作为师父要合理的掌握团队领导者的身份和主导权,协调好徒弟之间的关系,削弱矛盾以求顺利的得到真经,返回东土。
导演在塑造观世音菩萨形象的时候恰当的融入了中国古代女子的元素,从而使原本就普及世人的菩萨增添了女性的善良体贴、关爱生命、呵护弱小和广博母爱的性格特征,因此《西游记》中的观世音菩萨不再只是佛教救世主,而是多了些社会责任感和符号化了的女性光辉。在剧中诸多情节中,观世音菩萨在解决完事情之后,都会从一位母亲的角度出发去教化妖魔鬼怪,最后又把他们收入门下,在这些过程中观世音菩萨都会带有一种女性的光辉和母爱的伟大。尤其是在面对孙悟空的时候,观世音菩萨大都是一种“惜之用之”,“束之诲之”、“勉之助之”、“谅之容之”,表现出了一种广博母爱的情怀。如若除去观世音菩萨的神圣的光环,那么86版《西游记》塑造的观音菩萨的形象,是真善美的礼赞和广博母性的颂歌,观世音菩萨的心济天下的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