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親吻陌生人

(在讀本科生柳可在南京高校發起“你好,陌生人”的活動)

鎖定
親吻陌生人,是2016年3月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在讀本科生柳可和同學在南京高校發起“你好,陌生人”的活動,要求參與者與陌生人親吻,以表達彼此間的信任。
中文名
親吻陌生人
出現時間
2016年3月
要    求
與陌生人親吻
意    義
表達彼此的信任

親吻陌生人產生背景

2016年4月,一條題為《在大學裏和陌生人kiss,原來是這樣的一種體驗》的微信消息傳得火熱。作者柳可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在讀本科生,他和一羣學生創建了攝影團隊。3月中旬,他們在南京高校發起“你好,陌生人”活動,活動要求參與者與陌生人親吻,以表達彼此間的信任,有人甚至參加活動獻出了初吻。

親吻陌生人社會影響

通常的情況下,親吻多數發生在戀人之間,即使作為一種社交禮儀,也難以發生在陌生人之間。這一次,“親吻陌生人”以其角色反差,迅速引發了圍觀和討論。將“親吻陌生人”視為表達信任的方式,看似標新立異,實際上卻是對信任建設的誤讀和走偏。
正如哲學家亞里士多德所言,信任是説服力的核心。在一個低度信任的社會里,信任只限於血親之中;在一個高信任度的社會里,信任會超越血緣關係。“親吻陌生人”之所以能夠上演,就是因為它發生在大學校園裏,參與者又都是大學生,同質性較高,羣體內信任和認同度都較高。倘若“親吻陌生人”發生在街頭巷尾,參與者自然會少許多。
“誠信超市”也好,“親吻陌生人”也罷,大學校園從某種意義上已經成為社會信任的“試驗田”。與泥沙俱下、魚龍混雜的社會相比,在大學校園裏試驗成功的“親吻陌生人”,在馬路上或許就會失敗。就此而言,“親吻陌生人”只是看上去很美好,對社會信任的建設所起到的積極作用十分有限。 [1] 
參考資料